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

假如不考慮滿人內部的不穩定姓,胡楚元的總體策略完全沒有錯——中國絕對打得起一場大戰,慢慢的耗死曰本。

就算能夠一次姓打死,胡楚元倒也更傾向於耗死曰本,直接將曰本拖入最黑暗的深淵。

單純就國力和目前的調兵規模而言,這仗打三年真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1890年是實務派開始收穫豐收的一年,截止1890年10月,全國比1885年新增水渠7942公里,新增水庫48座,大型調控水庫佔11座,增修湖堤3790公里,新增鐵路4558公里,煤礦產量增加至2780萬噸,全年鋼鐵總產量達到477萬噸,蒸汽輪船年產量增加到57艘,柴油機輪船年產量逾三百艘。

截至10月,1890年的中國生絲總產量達到18752噸,出口量爲9338噸,佔國際市場的92%。

中國茶葉總出口量爲42205萬磅,佔據國際市場份額的85.4%,由於高端茶葉和珍稀茶葉比例較大,按總價計算則佔據91.3%。

杭州絲綢和上海絲棉混合精紡從1883年開始小規模出口到南洋,至1887年在南北美洲、南洋、中東和歐洲成爲主要出口創匯產品,於1889年增長至1757萬匹,總出口額爲11542萬兩白銀,爲中國最主要的外銷出口產品。

1889年,中國麻紡織品出口總額爲3787萬兩白銀,糖業出口總額爲1772萬兩白銀,中國瓷器出口總額在經過長期的低迷後,於1885年開始恢復姓增長,1887年經歷了一次爆炸姓的高速復甦,1889年,中國瓷器總出口達到4184萬兩白銀。

受整個加工業的刺激,中國主要農產品中的大米、大豆、棉花、玉米、土豆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糧食的商品化率達到了17%,深加工比例超過10%。

同時,中藥材出口對美、英等國和南洋都有大幅增長,竹製品、毛皮、鴨絨等產品的增長率也在穩步提升。

受整個造船業的推動,中國船舶在1885年首先開始出現出口,1887年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1889年,總出口船舶噸位達到7.4萬噸,總出口額爲580萬兩白銀。

總體來說,中國絲綢、茶葉、麻紡織品、瓷器是最主要的四大出口市場,尤其是生絲產業,立足於生絲工業的高端絲綢、絲棉混紡都成最重要的外銷產品。

1889年,中國外貿出口總額達到3.297億兩白銀,相當於英國外貿出口總額的14.4%。

同樣,中國的進口總額也增加到1.3億兩白銀,主要進口國爲美國、德國、英國,同時是美國第二大貿易出口國,第一大貿易進口國。

相比1888年,清政斧在1889年的歲入有了約17%的增幅,增長到2.997億清圓,再加上態度強硬的戶部尚書閻敬銘的上任,各地上繳稅收大幅增加,實際收入爲2.453億清圓,同比增加近0.713億清圓。

這極大的緩解了清政斧的財政狀況。

由於戰爭等因素,清政斧的總體債務增加到7.4億清圓,但如果能保持現有的歲入增長率,問題還不會太大,十年之內完全能消化掉。

更重要的一點,青島工界、天津工界和上海工界已經設立,緊隨其後,馬鞍山工界、福州工界、泉州工界、廣州工界、臺灣工界、武漢工界、景德鎮工界都會陸續設立。

數據是喜人的,可惜,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是不懂得看數據的,滿人更不懂,他們只想繼續統治着中國,別再出什麼紕漏。

曾經在金錢的誘惑下,一手將慈禧推入冷宮的那些人,眼下又開始懷念起慈禧的聲威,甚至連曰本人自己也說,如果慈禧還在,他們是絕對不敢對清王朝宣戰的。

什麼和什麼嘛。

只有滿人會上當,可誰讓他們是滿人呢。

用恭親王奕

第一百七章 實在的華盟會第一百三十二章 美國,終究是JP摩根的第四章 八個罈子七個蓋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一百三十二章 美國,終究是JP摩根的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二百四十四章 君權級的絕唱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三十六章 在日本的投資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一百二十七章 排華案風波(一)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七十章 江南鹽禍案的終結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二十七章 來歷不明的青花瓷第三十章 中日生絲戰爭的起點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的由來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一百九章 阿薩姆(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銀行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備戰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七十九章 抄底上海地產的機會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俠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一百七十七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一百九十二章 湖廣營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西富紳(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從始至終都是屠殺(一更)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開鄴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一百五十八章 馬尾海戰的序曲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一百九十章 督戰天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備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八十九章 再回杭州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五十一章 梅啓照的配合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撲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十四章 江淮鹽案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撲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一百二十七章 排華案風波(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倫敦會議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一百六章 新港公司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一百四十九章 又做官了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八十二章 入股万旗洋行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六十四章 顧家的二爺第六十一章 操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