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

梅啓照則重新和胡楚元商議道:“你剛分過家,生意又大,週轉上恐怕不是很靈活。這筆款子呢,我先和你支借,三年之內還清,年息按12釐算。我也想過了,如果四府的水渠都能疏通,很多旱田就能變成水田,明年的丁稅就能漲一些,三年之內是可以還清的,也不用給百姓加賦派釐。”

胡楚元道:“那好,朝廷借貸,只要是三四年間還清,利息算作10釐就可以了,也算是我們胡家對朝廷和浙江的一點貢獻!”

梅啓照笑道:“那好,我們就這麼說定了。”

胡楚元點着頭,道:“絕無異議!”

這時,梅啓照和曹景文道:“曹大人,我這個事辦的怎麼樣?”

曹景文立刻讚道:“好啊,好啊!大人,您果然不愧是浙江第一名臣,此事利民利國,且不傷國力,更與民養息,實乃是百姓之福祉,天下之大幸啊!”

梅啓照笑吟吟的點着頭,道:“那好,我和胡騎尉還有點私事要談,你先回去吧!”

“是,是!”

曹景文立刻領命,客客氣氣的和胡楚元、梅謙告辭,這才離開胡家大院。

等他走遠,梅啓照和胡楚元道:“我此次前來,另外還有兩件事。”

胡楚元道:“大人請說。”

梅啓照道:“第二件就是杭州知府的事,這個曹知府呢,你也看到了,我是很不滿意,可他是閩浙總督何大人的同鄉晚輩,我早就想動他,只是不願得罪何大人!”

梅謙則恨道:“這個狗官,我見他一次煩一次。爹,既然楚元賢弟和何大人也是聯姻之親,不妨就讓他寫個信給何大人吧!”

“唉……!”梅啓照冷然的擡手示意這個辦法不妥,又和胡楚元道:“恐怕是要你幫忙,但不能由你出面,更不能和何大人說。人人都是護短的,這個曹景文是他親自提拔的,也是他親自塞到杭州知府這個肥差上來的,若是咱們明說,那豈不是證明何大人沒有識人之能,只知道任用親信?”

胡楚元想了又想,道:“這世界上沒有錢擺不平的事情,這個人留在這裡就是個害蟲,既然不能查辦他,那就只能調走!”

梅啓照道:“這個事情,我已經盤算了很久,舉薦他去京師回任京官,那倒是不難,難的是此人萬一在任上錯,朝廷還要追究我的責任。他如今坐着的位置已經是等同小半個巡撫的杭州知府,平調到其他省,哪裡也沒有這種肥差,我非要動手,何大人和他都知道我在玩鬼,曰後怕是要給我穿小鞋!”

官場……!

胡楚元聽的無語,想了想,道:“我請教一個人。”

梅啓照問道:“是不是請教顏士璋先生?”

胡楚元好奇的問道:“你怎麼知道?”

梅啓照呵呵一笑,道:“我此次來找你的第三件事情就是要好好謝他,萬老尚書是我同鄉,他已經回信給我,將顏士璋先生在京替我疏通的事情說了說。”

胡楚元笑道:“那好,我這就去請他出來。”

他立刻起身去東書房,將顏士璋請了出來,梅啓照上前就拜謝道:“多謝顏兄相救之恩啊!”

顏士璋汗顏道:“梅大人多禮了,唉,空是虛長几歲,卻是咸豐九年才及第,比梅大人晚了七年。”

梅啓照笑道:“這又有什麼差異呢,不知道顏兄是幾甲幾名?”

顏士璋更加汗顏,道:“學術不精,三甲二十九名,賜同進士出身!”

梅啓照哦了一聲,道:“小弟略有所長,二甲第二十八名,賜進士出身!”

顏士璋不由得再次感嘆,道:“除了虛長几歲,哪裡有資格稱兄啊。”

聽他們這麼比啊比的,胡楚元實在是覺得很無聊,可這種事情只要是在清朝官場上都很容易出現。

梅啓照和顏士璋謝了謝,兩人才重新坐下來,繼續洽談杭州知府曹景文的事情。

聽他們說完,顏士璋笑道:“這又有什麼難辦的啊,京城裡貪官污吏多的是!隨便找個理由和曹景文熟絡一番,就以何璟何大人爲緣由嘛,然後替他出錢疏通京師,請別人保薦,送他去四川做布政使。那裡是丁寶楨的地盤,我保證他吃不了兜着走。丁寶楨呢,既不是湘系,又不是浙江系,資歷更老,何璟是一點脾氣都沒有,活該認倒黴!”

只聽這話,梅啓照就忍不住拍掌叫好,道:“實在是妙啊,妙啊,可憐這個曹景文,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顏士璋笑道:“還有更絕的呢,既然他喜歡訛詐別人,那肯定是很有錢!咱們連錢都不用掏,就說我們在京師有關係,可以保他一個布政使的差事,讓他自己出錢。”

“哈哈!”大家笑的更加開心。

梅啓照忍不住和顏士璋道:“顏兄,我實在是虛做了幾年的巡撫。”

顏士璋道:“非也,不是虛做,而是姓格使然。梅大人,勾心鬥角,暗算別人都不是你擅長的地方,想要坐穩官位,還是要儘量做好本地的政績,佔據民聲和政績,你的位置才穩妥。和你差不多的人,恰好就是丁寶楨丁大人。”

梅啓照默默頷首,道:“顏兄說的是啊,只不過,這政績民聲的事情還要勞煩胡騎尉多多相助!”

胡楚元拱手道:“大人放心,我肯定會盡力相助的!”

不管是做生意,還是投資政治,他都有一個原則——要麼不投資,要麼就一投到底。別說是幾十萬兩銀子,就算是幾百萬兩銀子,只要梅啓照開口,他都會想辦法拆借出來。

對於他決定推薦的那些人,霍鴻機等等,他既然關照了,更一定要關照到底,個個都得擡到一個新層次。

這是他以前吃到的一個教訓,既然決定要照顧,就得用心,半途而廢只會讓自己難過。

顏士璋則道:“等將這個曹景文弄走了,我倒是另外有一個很厲害的人才推薦給梅大人!”

梅啓照很有興趣的問道:“誰?”

顏士璋道:“霍鴻機,湖南長沙府人,同治十年進士,如今任侍講學士。他是萬老尚書推薦的,我和他細細聊過,確實是一個值得重用的人才。萬老尚書原意是讓我回江浙後,和左宗棠左大人談一談,讓中堂招去重用,可我覺得,不如先任用於浙江,再看功績轉調到江蘇。對梅大人來說,任用他也能緩和您和中堂之間的那些事。”

梅啓照默默點頭,道:“那行,台州知府自鹽務案被撤職查辦後,吏部推薦了幾個人,我尚未回奏,不如就先將他調入浙江。只等曹景文一走,我就將他再平調爲杭州知府。算起來,他從翰林院侍講學士的位置調任浙江地方的知府,有點吃虧,不知道他願不願意?”

顏士璋道:“我和他談過,如今他已經是翰林院侍講學士,這在翰林院中算是熬出頭了,可真正想要熬出頭,那怕是還要再等十年,人老珠黃,黃花菜都涼了,不如到地方做點實事,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他自己也是同意的,只要有合適的位置,他就願意調任!”

梅啓照道:“那行,就這麼辦吧!”

一般來說,翰林院侍講學士調往地方就是擔任一省的學政,隨後就能提升按察使、布政使,最後是巡撫、總督。

關鍵在於從學政到按察使這一步是很艱難的,機會極少。

另外就是從侍講學士平調到內閣侍讀學士,向着內閣學士的道路擠,這就更難了,僅屬於狀元、榜眼和探花專用通道。

可霍鴻機有一個特殊利好——他是湖南人,這意味着他在湘系掌權的地方出任官員,遠比在京城苦熬來的痛快,很快就能被提升上去。

譚鍾麟就是這樣的例子,幾十年間無人知道,經過左宗棠那麼一拽,幾年間就出任陝西巡撫,現在又調任更爲肥缺的江蘇巡撫。

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西富紳(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颱風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一百七十九章 日法俄的舉措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銀戰爭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撲第十七章 實務派的起源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變化和李鴻章的邀請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馬尾海戰的序曲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三十章 中日生絲戰爭的起點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銀戰爭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一百六章 新港公司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雲貴總督和滇軍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又做官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騰衝號爆炸案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九十三章 裁員第二百二十六章 革命吧第三十九章 東京拍賣會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殺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七億兩白銀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颱風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羣英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蘭灣戰役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戰了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鮮這個小國很重要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西富紳(一)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鴻章的結局第二百二十六章 革命吧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一百七章 實在的華盟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三十五章 來自法國的若瓜德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九十五章 鄧世昌和葉富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財團的開局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倫敦會議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