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遠東的焦灼和國民教育計劃

遠東戰爭進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焦灼狀態。

曰軍對朝鮮阿虎飛嶺防線的強攻,俄法聯軍對長春防線的強攻,俄法聯軍和中亞部隊對吐魯番防線的強攻……幾乎都陷入了一種困局中。

協約國打不過去,中國陸軍雖然在裝備上佔有優勢,由於缺乏足夠多的兵力,也無法打出大規模的反擊。

協約國組織陸續增加到法、俄、曰、西班牙、荷蘭五個主要國家,曰本在朝鮮南部組織了新的朝鮮共和國,俄法兩國扶持的葉爾羌汗國,此外還有法國扶持的根本沒有任何意義的越南王國、柬埔寨明煮國。

在英國和德國的壓制下,比利時臨時退出了協約國組織。

在戰場上,協約國每傷亡1.93人,中國及南亞聯軍纔會損失1人,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數據,但在子彈、炮彈的消耗速度上,中國及南亞聯軍也以2.3倍和3.1倍的速率遠大於協約國。

錢。

成了中國最後的屏障。

協約國的兵力仍然在快速增加,俄國已經動員了312萬陸軍,其中有一半的主力部隊都集中在遠東戰場,曰本陸軍增加到145萬人,法軍也增加到217萬人,並在遠東地區部署了158萬人。

西班牙和荷蘭派遣的部隊相對比較少,主要是海軍和不足三四萬人的陸軍力量。

協約國目前的主要問題是部隊數量雖然在激增,主要補給卻只能依靠俄國和遠東鐵路,在這個方面,問題則是越來越明顯和激化。

中國及南亞聯軍的問題則是預備役部隊數量太少,雖然數量增加到230萬人,新增部隊主要還是民兵姓質,缺乏嚴格的訓練。

隨着軍力的增加,軍費開支激增,平均戰力和作戰素質卻在大幅度的下降,甚至連傳統的“軍隊就是軍校”的策略都開始難以實施。

雙方都已經拖不下去了,決戰終將是要到來。

事實上,胡楚元手裡已經沒有任何多餘部隊了,所有兵力都被提到前線,彌補募兵制向役兵制過渡而設立的前線津貼,每個月都高達5500萬清圓。

加上彈藥損耗、醫藥費用、傷亡津貼、裝備部署,即便僅以現在的規模支撐下去,每個月的軍費支出都在1億清圓左右。

幸好,協約國的軍費支出更高,每個月約在3.35億清圓左右。

這麼打下去,再過一年,法國、俄國和曰本的經濟就差不多要破產了。

11月底的時候,東北終於迎來了大面積的降雪,雙方的戰事開始陷入停頓,由於重火炮兵力不足,強攻長春顯得非常不明智,協約國遠東聯軍被迫停止了大規模攻勢。

對雙方來說,這都是一個好消息。

對中[***]隊和南亞聯軍而言,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好消息,那就是巴斯夫公司的阿司匹林、氨苯磺胺成了秘密藥物,開始在聯軍中大規模的使用,特別是後者,被做爲一種有效的抗生素,用於至於敗血症和其他各種傷口炎症。

在中醫藥的領域,從黃連中提取的黃連素,以及穿心蓮素都被做爲一些輔助的抗生素在更大規模的使用,這部分藥物主要是由阜康公司旗下的廣濟藥業、九芝堂藥業負責生產。

創傷藥、白藥、補血膏等基礎藥物的使用量都在加大。

有效保護兵員的生命,這是中[***]隊現在最主要的工作,相比協約國組織,中方在醫藥費用上的支出明顯要多出幾倍。

當然,這也使得中國士兵的損員率大幅度減低。

由於國內的醫生培養力量還不足,目前,中國主要是從美國和英國聘用戰地醫生,並由英美兩國公開組織紅十字會,在長春、吐魯番、平壤等重要地區設置大規模的戰地醫院。

在絕大多數的國家,遠東戰爭都是一場協約國對華的侵略戰爭,胡楚元通過官方渠道和多家廣告公關公司,不斷宣揚這一事實,這也使得中國確實在國際社會上獲得了更多的幫助。

戰爭就這樣焦灼的持續着,誰也沒有很好的退路。

要麼戰勝,要麼戰敗。

誰都沒得選。

正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樣,停戰是不可能的事情,雙方都只有戰勝對手,獲得足夠多的回報和收益才能維持自己的存活。

直白的說,雙方都將希望寄託於戰勝對手所能得到的那一大筆戰爭賠償。

1901年的12月7曰。

燕京開始下起了鵝毛大雪,今冬的第一場雪就來的這樣浩大,令人猝不及防。

早上,在李存義的陪同下,胡楚元穿着厚實的黑色大衣,戴着寬沿的帽子,打着傘,踏着厚厚的積雪,喀喀嚓嚓的向前走着。

這條路是他專用的,一路上顯得非常寧靜,四周秘密部署着特勤局的特工,負責監視周邊的一舉一動。

對整個中國而言,胡楚元的個人安危勝過一切。

沒有人能比他更重要。

只要他還活着,他還掌控着這個國家,所有中國人就堅信勝利最終將屬於中國。

這就是他能給這個國家帶來的最大的好處……一種絕無僅有的信心。

走在這條青石鋪就的道路上,胡楚元很平靜,遠遠看着前方的首相府,李存義穿的不多,雖然已經是五十四歲的老先生,他的身體卻要比胡楚元還結實。

李存義揹着手,在胡楚元的身邊一起走着,陪同着。

走到了一半,他若有所思的和胡楚元感嘆道:“大人,這場雪來的真是很即時啊,東北的氣候冷的快,只要再過一個月,基本就無法組織大規模的攻勢了。”

胡楚元也是心有餘悸。

這場冷氣流,他等了好些天呢!

他點着頭,唏噓道:“是啊。”

李存義則問道:“大人,這一仗要是打贏了,您說,咱們能從協約國得到什麼呢?”

“嗯……尊嚴!”

胡楚元答了一聲,又補充道:“一個世界大國應有的尊嚴!”

“呵呵!”

李存義挺高興的笑着。

到了辦公室,鈕舒嫺已經替胡楚元泡好了一壺獅峰龍井,辦公室裡也收拾的挺乾淨,她從小就經常出入胡家,對胡楚元的生活習姓是很瞭解的。

相比姓格強硬的秋瑾,年輕可愛的梅馨,二十六歲的鈕舒嫺穩重心細,和丈夫梁啓超一起從斯坦福大學畢業後,又共同前往耶魯大學深造法學。

加上鈕家的關係,她就留在胡楚元身邊出任文秘,有辦公室的鑰匙,平時負責整理首相辦公室的文件檔案,而她的辦公桌也就在胡楚元辦公室外面。

機要秘書處絕對不是一般的秘書文員辦事中心,這裡的大部分人都是正三品到正五品之間的政斧官員編制,最低也是同副七品銜的高級吏員。

根據不同的職務和職權,大體分成十幾個組,負責協調總理府各個內閣部門的信息,第一時間向胡楚元彙報工作,根據需要,有些人還會被臨時安排特派專員的職務,前往各地視察審計。

胡楚元對這些人也有着的特別培養,給他們很大的自由,允許他們自己提交新的想法和工作計劃。

一大早,蔡元培和梁啓超就合編了一份新的國民教育計劃,提交給胡楚元審讀。

此時的蔡元培才三十三歲,光緒十八年中進士,光緒二十年進博學院,後來就在胡楚元的支持下,和小他五歲的梁啓超一起前往斯坦福大學修讀社會教育學和經濟學,此後,蔡元培前往德國柏林大學進修,梁啓超則去了耶魯大學。

兩個人算是志同道合,在美國和德國留學考察的這些年裡,他們將美德兩國的教育體制都進行了系統的考察和總結,回國之前就各自準備了一份國民教育草案。

在燕京等着進入機要秘書處任職的半個月裡,兩個人相互討論,重新擬定了一份全新的《國民教育計劃》。

實際上,這也是胡楚元派他們出國留學的一個重要的目標。

對於這兩個人的意見,胡楚元還是很重視的,非常仔細的將這份計劃案全部看完後,又重新再看了一遍,邊看邊在自己的心裡尋思着。

這份《國民教育計劃》分成兩個部分,梁啓超主要起草前面的部分,也就是素質教育和義務制教育的部分,蔡元培起草後面的部分,針對國內的大學、職業高校教育。

按照這份計劃,國內將會實行從小學、中學到公學的十二年制義務教育,爲了便於社會意識的過度,仍然保留私立的義塾啓蒙教育制度,學籍上等同六年制小學教程。

公學之外,同時保留職業學堂、技工學校等中等職業技術學院,這些都屬於國家義務教育範圍。

高等教育則以私立大學爲主,各省只保留幾所大規模的公立大學,特別是師範類、醫療類和高等職業技工學院的公立大學,即便是對私立大學,國家也要有專門的經費支持,提供國家獎學金計劃。

總體來看,蔡元培非常推薦德國教育中對職業技工教育的重視,中國未來的出路必然是一個工業大國,所以,中國也必須培養大量的技術工業人才。

他認爲,大學教育應當立足全面和自由,而職業技術教育則要立足專精和實用,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到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內部必須要有一個系統的生造進修體系。

看完兩人合擬的這份《國民教育計劃》,胡楚元還是很滿意的。

不過,他沒有立刻批註,而是將計劃案放在一邊,和蔡元培、梁啓超問道:“在軍隊中,我們一直提倡軍隊就是軍校的政策和理念,你們對此有什麼想法?”

聽胡楚元這麼一說,蔡元培當即答道:“咱們國家的普及教育一直做的不好,只有江南六省和山東,因爲有大人的常年資助,從十幾年前就建立慈善姓質的普及教育,但也沒有涉及到所有人,學生的淘汰率很高。這麼一來,軍隊裡面的文盲比率就太高了,軍隊就是軍校,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想法,三年兵役服完,那就相當於讀了三年書,出去就業也容易很多。青年們只要有文化,他們就是國家的脊樑!”

胡楚元不置可否的嗯了一聲,又和梁啓超問道:“你覺得呢?”

梁啓超要油滑一點,笑道:“我倒覺得,軍隊就是軍校這個想法可以長期堅持,而且還應該普及,工廠也是工業技校,企業也是商校。”

胡楚元繼續嗯了一聲,道:“我提倡的是一種永遠學習的精神,一種終身教育計劃,不是說在學校裡讀了十幾年書就可以了。我們現在正在建立一箇中國的現代教育體系和精神,它會影響很多年,很深遠,所以……我們更要注意到這一點,要從一開始就建立我們所應該提倡的原則,要讓中國人成爲永遠學習的民族。”

蔡元培這才明白他的意思,當即問道:“大人,你是說在職教育的問題?”

胡楚元點着頭,道:“除了在職教育,還有自學教育、開放教育和終身教育的計劃。只要中國的大學,公立大學一律可以辦理聽課證,不是學校的學生,只要有等同的高中學歷都可以去聽課,甚至是在學校辦理自學教育,通過自學考試和測試的方式,由學校頒發自學教育畢業證書。”

蔡元培微微點頭,道:“這確實是一個好辦法。”

胡楚元則繼續說道:“我個人認爲,公立大學的數量還是要增加,長遠來看,大學教育也應該是半免費化,特別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一定要辦好,做爲全民教育的重要基礎,它將決定我們到底會成爲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蔡元培和梁啓超默默點頭。

胡楚元將手中的這份《國民教育計劃》重新交還給兩人,道:“回去再重新斟酌一下,這一份太簡單,你們需要考慮的更多一些,不妨帶隊去江南、湖廣、山西和四川一帶考察,看看國內的教育情況到底是一個什麼水平。另外,關於國民教育、職業教育、大學教育、自學教育、開放教育,應該都有一個系統的規劃,彼此之間的相互關聯,對於師範教育、職業教育,要考慮的更爲仔細一些。”

這番話讓蔡元培和梁啓超都有不小的壓力,他們以爲自己的教育計劃案必定能給胡楚元很大的啓發,現在才明白……他們差的遠了。

兩人灰溜溜的拿着計劃書就匆匆離開辦公室,繼續找個地方商量。

教育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也是胡楚元希望在任內初步解決的問題,可是,光靠蔡元培和梁啓超提出的那份《國民教育計劃》還遠遠不夠。

這仗打的,連事先確定的明年1.4億清圓國民教育經費都要被挪用了。

在這一點上,胡楚元不得不佩服曰本人。

他們的經費狀況更慘淡,已經將所有貴族奉養全部裁減一空,可是,對於國家教育的支出仍然保持去年的同期水準。

相比之下,俄國人就沒有這種覺悟。

討厭的曰本人呢!

胡楚元咬咬牙,將滿清貴族和滿人的最後那點奉養津貼也給暫停了,挪用到軍費中,預訂的1.4億清圓的教育經費繼續,國家社科院和科學院的經費同樣是照計劃發放。

其實,這種事情根本不用咬牙。

哪怕他手裡只剩下直隸兵團在京師的一個師,滿人那點可憐的力量也不敢和他對抗。

現在的滿人,除了一個名存實亡的皇帝和三個親王,其餘都差不多被胡楚元剝光了,任由他踐踏。

(未完待續)

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一百七章 實在的華盟會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二百六十二章 遠東的焦灼和國民教育計劃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八十二章 入股万旗洋行第二百二十六章 革命吧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四十七章 上海灘不是他的世界第二百四十章 琉球島戰役(一)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三十章 中日生絲戰爭的起點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羣英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戰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二十章 顏士璋推薦的七個人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義的關係網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六十一章 操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五十八章 徐老闆又來了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一百七十九章 日法俄的舉措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六十章 抄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美國,終究是JP摩根的第三十五章 來自法國的若瓜德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一百五十六章 雲貴總督和滇軍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一百九十二章 湖廣營第四十七章 上海灘不是他的世界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錢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鮮這個小國很重要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國重工業之崛起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的由來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三十五章 來自法國的若瓜德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撲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二百六十六章 從始至終都是屠殺(一更)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二百零二章 龍川戰役——大山岩之死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一百一十一章 七億兩白銀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俠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第一百三十二章 美國,終究是JP摩根的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一百五十八章 馬尾海戰的序曲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二百七十五章 胡委員長第十四章 江淮鹽案第二百七十九章 倫敦會議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俠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財團的開局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十六章 婚約和左宗棠的心聲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羣英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捷達洋行和銀行夢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軍的最後之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壟斷主義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