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英國人的協調

胡楚元是一個非常狡詐的政客。

在去年的這個時候,他還沒有想過要佔領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當時的他深信這是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最大可能是讓中國拿到遠東鐵路南側的所有地域,並以鄂木斯克爲中俄兩國分界線,西伯利亞仍然是沙俄帝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實際上,只要能夠實際佔領新西伯利亞城和哈薩克地區,將沙俄勢力擊退出中亞,他就已經是非常滿足了。

那一時期,他也考慮過英美德三國必然會實施干預政策,避免中國太過強大。

可他現在算是看明白了,英美德三國都是紙老虎,根本沒有實際意義上想對中國製裁的打算,將一切希望都寄託於政治斡旋。

希望中國“良心”發現,正視“國際道德”?

省省吧!

胡楚元很用力的欺騙了國民,在募集到新的35億清圓戰爭國債後,他就迫不及待的繼續徵兵,並從各省的預備兵中抽調出六十萬人,繼續擴張出兩個集團軍,由馮國璋、吳佩孚率領,吳佩孚的任務是向中亞地區擴張,馮國璋的任務是參加葉卡捷琳堡戰役。

段祺瑞負責留守遠東,江淮兵團的部分主力也抽調到鄂木斯克,隨時加入對俄戰爭。

在整個俄國戰場,胡楚元聚集了多達197萬陸軍的兵力,擁有7個裝甲師和5個輕機械化師,11個騎兵師,圍繞着這些主力部隊組建了四個規模龐大的集團軍。

第一集團軍由李開鄴指揮,第二集團軍由楊宗礪指揮,第三集團軍由陸廣荃直接管轄,第四集團軍由馮國璋指揮,戰區總指揮是陸廣荃,陸廣荃的軍銜也提升到上將,李開鄴、楊宗礪是中將,馮國璋提升爲少將軍銜。

總指揮的權利還是在胡楚元手中,每一次的大規模作戰計劃都是由國家戰爭委員會組織、策劃。

俄軍緊急抽調出170萬人的部隊,在葉卡捷琳堡和烏拉爾山脈一帶進行頑強的保衛戰。

預感攻打葉卡捷琳堡的難度會很大,胡楚元調整戰略,讓全軍進入冬季準備區,轉攻爲守,在車里雅賓斯克、秋明、庫爾幹、鄂木斯克沿線防禦,建立大規模的防禦工事。

國內則大量調集物資,進行冬季補給,並將塞米金斯克到鄂木斯克的公路修建完畢,形成新的補給線路,同時加大力度修建從張家口到烏蘭巴托,從烏蘭巴托到烏蘭烏德的鐵路,確保在明年形成疆省-鄂木斯克的公路和鐵路,遼東-烏蘭烏德和張家口-烏蘭烏德的四條補給線。

1902年12月19曰,英國的新首相亨利-班納曼爵士訪華,隨行團隊中就有胡楚元很熟悉的竇納樂爵士,以及私交一直很不錯的英國海軍第一大臣約翰-菲捨爾海軍中將。

他們的任務很明確,盡力斡旋,讓中俄兩國停戰,至少達成臨時停戰協議。

班納曼首相是一個非常精擅理財的人,做爲自由黨的黨魁,他也堅決的支持古典自由貿易主義,正是在他的堅持下,中英兩國才能在1898年達成《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

胡楚元就在新建成的瀛臺國賓館接待他們,都是老朋友了,不管現在的國際局勢是什麼樣子,大家一見面都挺高興。

其實,胡楚元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特別是像約翰-菲捨爾,他現在能夠成爲英國海軍最有影響力和實權的人,歸根結底還受中國海軍發展的影響,而他在國際上則被視作中國海軍的現代啓蒙者。

大家坐在一起談了很多事,胡楚元和約翰-菲捨爾就特別高興的談到了他們以前在福州的那些事。

從海軍的過去開始談,慢慢的,幾個人就談到了眼前的局勢。

因爲關係一直都不錯,前段時間還相互寫信慰問,約翰-菲捨爾就首先和胡楚元問道:“胡瑟,貴國目前到底打算怎麼結束這場戰爭,真的要攻下整個俄國嗎?”

胡楚元也不隱瞞,搖了搖頭,道:“沒有必要,也不太可能。這一點,我心裡還是很清楚的。我曾經和你說過,俄國對華有着長達213年的長期侵略,現在是我們和俄國算賬的時候。俄國不想將他們長年侵略得到的土地都交還給我們,那我們就不可能接受任何形式的停戰。別說是打十年,就算是打一百年,所有中國人都有這個決心,也不會動搖。哪怕是我個人可以同意停戰,整個國家也不會同意。”

約翰-菲捨爾一時無語,只是微微點頭,好像是很贊同。

他的任務完成了,至少是讓胡楚元開始談論這個問題。

班納曼首相隨即就道:“胡閣下,我這一次來華……實際上是和您談香港問題,以及深化我們兩國在殖民地和國際世界的新合作。我很高興看到中國這樣的一個擁有數千年曆史的古老大國重新成爲世界上的強大國家,這種高興是發自內心的,對於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的一種歌頌,對我個人來說,我非常喜歡中國,也希望在我的任期內能夠和您一起推動中英兩國的合作繼續發展下去。”

班納曼這個人還是很不錯的,現在其實也66歲了,看起來就是一個很和藹的老先生,而且在國際社會上也有着不錯的聲譽,非常善於理財和外交工作。

班納曼的這番話說的也很有趣,不經意間就給了一個誘餌。

香港問題。

胡楚元想了一下,和班納曼道:“香港問題確實是可以解決了。從整個中國社會的角度來考慮,英國現在還佔領着香港,實際上並不利於中英兩國的長期合作,更不利於英國資本的在華投資。我有一個建議,那就是我們政斧出資贖回香港,當然,這個價格不能太高,對中英兩國而言,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做爲一個補償,中英兩國完全可以加大在軍事上的合作,比如說,我們的軍事港口可以相互有保留的開放,方便彼此的艦隊停泊維護。”

班納曼立刻有了興趣,道:“關於中英兩國在軍事方面加強合作的建議,我們是非常好的想法和未來。結合中曰、中法幾次海戰的結果,英國海軍部正在着手建造更大噸位的新型無畏級戰列艦,由於要採用大量的新技術,費用可能是非常高的,我們兩國完全可以繼續採用聯合造艦的方式,共同完成和列裝這一級別的新戰列艦。而且,這一次的聯合造艦計劃中,中方無需在英國另外訂購,當然……英國也需要一些保證和一些其他的事項!”

胡楚元隨即問道:“什麼事項?”

約翰-菲捨爾道:“其實,我們現在很想知道中國海軍的長遠計劃,以方便英國對海軍政策做出合適的調整。”

胡楚元微微頷首,又道:“這一點,英國完全沒有必要太過擔心。在中英兩國保持長期穩定合作的基礎上,中國根本沒有必要大規模的擴張海軍。中國的核心利益是亞洲,只要英國承認這一點,中英兩國完全必要在海軍上進行軍備競賽,在亞洲,英國如果願意以中國爲主導,尊重中國在亞洲的地位和決定地位,在亞洲的中東地區,雙方能夠保持平等合作,那在整個國際世界上,中國完全會以英國爲主導,配合英國的國際政策。考慮到這些問題,中國必然是一個陸軍大國,海軍規模只要保持在英國同期水平的50%,那就已經是足夠了。”

聽他這麼一說,班納曼就放心了。

以中國目前的國家實力和戰爭實力,中英兩國如果能夠結盟,保持長期的密切合作,那麼……世界就完全掌握在中英兩國的手中。

當然,英國的底線是世界主導者還必須是英國,做爲一個讓步,亞洲地區,特別是東亞、南亞、中亞地區讓中國主導,這也是可以的。

想清楚這個問題,班納曼就很直白的和胡楚元答覆道:“那對中英兩國而言……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了!”

這個話的含義還是挺深的。

胡楚元則道:“因爲遠東戰爭的問題,我們的海軍規模擴張的非常厲害,暫時是無法迅速降低的。最近幾年,中國海軍在總噸位上大致會在英國同期水平的70%,然後逐步降低到60%。英國可以通過增加新購軍艦來將這個比例快速降低到60%,但我覺得沒有必要,就海軍的問題,我們應該密切的相互協商,不要陷入軍備競賽。如果英國海軍的總噸位增加過多,其他國家也開始增加,我們就只能是被迫繼續增加噸位……這就沒有必要了。”

班納曼點頭同意,隨即問道:“另外在潛艇和裝甲車的問題上,我個人相信中英兩國也有着進一步的合作空間。”

胡楚元道:“確實如此。中國海軍在潛艇戰上,其實是吃了一些虧的,但我們一直隱瞞不說,避免曰本瘋狂建造潛艇。不過,曰法兩國的潛艇技術已經都被我們掌握了,我們完全可以和英國分享。裝甲車也不是什麼主要的問題。當然,在進行更大規模的深入合作之前,中英兩國確實有必要進一步的結盟,問題是不能同時引發其他國家的敵對結盟,那隻會讓我們陷入不必要的麻煩。”

“是的!”

班納曼沒有否認。

潛艇的技術優勢並沒有完全暴露,這仍然是胡楚元手裡的王牌,他犯不着真拿出來,至於裝甲車的技術優勢,只要英國努力去追蹤,三四年內就能追趕上來,至少不會有太大的差距。

英國想合作,那就合作,當然,具體的條件再慢慢商量。

我得到你的技術不容易,當初花了不少冤枉錢,現在你想得到我的技術,那也得給出合適的價碼。

班納曼是來給中俄兩國調停的,可在此之前,他也得先確定中英兩國的合作範圍和未來的基調,這些東西談清楚了,具體要怎麼調停,班納曼心裡也就明白了。

兩個人繼續就中英及兩國殖民地合作的問題進行交談,談了將近一個多小時,班納曼才重新提起中俄停戰的問題。

考慮英國確實是長遠合作的第一選擇,胡楚元的回答還是很有誠意的。

他給俄國三個選擇。

第一選擇是以烏拉爾山脈爲界限,烏拉爾山脈以東的亞洲地區全部歸中國所有,俄國同時承認哈薩克地區讀力,承認中國對哈薩克汗國的宗主權,承認浩罕及布拉哈地區歸中國所有,中國則不再要求俄國給予戰爭賠償,並願意對俄國提供國家債務擔保;第二選擇是以勒拿河主幹道爲分界線,從烏斯季庫特、布拉茨克爲分界點,再以葉尼塞河和鄂畢河中上游爲分界線,包括西西伯利亞平原的東部地區和鄂木斯克在內的區域都歸中國所有,俄國承認哈薩克地區讀力及其他中亞條款,同時支付中國約合1.7億英鎊的戰爭賠償,中國以秋明和西西伯利亞平原的西部地區爲抵押,對俄國提供國家債務擔保;第三選擇是仍然以勒拿河主幹道和鄂畢河上游爲分界線,將基廉斯克、新葉尼塞斯克、託木斯克、新西伯利亞、巴爾瑙爾地區在內的領地劃歸中國,俄國承認哈薩克地區讀力及其他中亞條款,同時支付中國約合2.7億英鎊的戰爭賠償,中國繼續佔領西西伯利亞平原和鄂木斯克地區,直到俄國還清債務,如果俄國在十年內無法償還債務,該地區包含車里雅賓斯克地區將正式成爲中國領土。

胡楚元對俄國也不算太狠。

私底下,他還是和班納曼交待了其他的一些底線,哈薩克可以不讀力的,但中國在疆省和中亞地區的領地必須恢復到1758年時期的狀況,包括後來的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都繼續歸屬中國的疆省轄區,以巴爾喀什湖西岸和塞米巴拉金斯克爲界限。

另外,胡楚元也和班納曼重新就克什米爾地區交涉,希望英國將該地區完全轉讓給中國,使得中國可以有效的保證對阿富汗地區擁有較長的國境線,便於中英利用中國陸軍優勢控制中亞地區。

目前的阿富汗、以及後來的土庫曼斯坦都屬於波斯。

就波斯問題,胡楚元和班納曼也做了劃分,兩國共同保護波斯,一起控制波斯的經濟和政治局勢,避免其他國家的干預和介入。

兩人達成這些一致的協商,或者說是中英兩國達成一致後,班納曼此行的任務基本就算是完成了,在抵達中國之前,他已經和俄國駐英大使交涉過,俄國大體是可以做出較大讓步的。

(未完待續)

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八十六章 官不與民爭富第一百八十三章 袁世凱這個下屬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一百一十一章 七億兩白銀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二百三十一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三十五章 來自法國的若瓜德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一百九十二章 湖廣營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害怕吧,沙俄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井上先生和漢奸盧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兩億清圓的地產生意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戰(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軍爭霸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第五十八章 徐老闆又來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兩億清圓的地產生意第五十二章 陸三元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二百八十章 世界完全亂了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一百一十章 阿薩姆(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四章 八個罈子七個蓋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一百二十七章 排華案風波(一)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二十一章 傳世之寶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報工作第一百五十五章 胡梅一黨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戰後的新世界局勢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四十七章 上海灘不是他的世界第一百四十三章 井上先生和漢奸盧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撫(上)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財團的開局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二百六十二章 遠東的焦灼和國民教育計劃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備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二百七十章 英國人的協調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二百四十四章 君權級的絕唱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五十五章 鹽案風波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備戰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