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潘麗美小姐

假如是在140年後來到京都,你會看到一個幽美典雅的古都之城,乾淨的就像是清水洗過,一塵不染。

可在今天,胡楚元看到更多的還是貧困。

京都有一個規模很小的唐街,位於市區東南,向西走兩百餘米有一個很繁華的雜貨市場,名爲“室町通”。

潘容在京都沒有設有福州會館,因爲這裡的華人非常少,只有像他這樣在曰本生活了十幾年,作風早已曰化的人,纔會有機會來京都留下產業。

他在曰本的家就在這裡,位於室町通的附近,是一棟傳統的曰式風格庭院。

庭院裡種滿了櫻花樹,在那屋檐下的木質臺階上,兩位身穿和服的女子正在低聲私語的談論着什麼,一位是二十六七歲的溫柔少婦,另一位則是個笑容甜美親切的漂亮少女,有兩個可愛的小酒窩兒,充滿了鮮活靈動的氣韻,披肩的秀髮烏黑亮麗,肌膚白皙瑩潤的更似乎是能掐出水來。

美女總是很養眼的,看到她們,只要是男人,心情都會不知不覺的愉快起來。

看到潘容回來,少婦和女孩就溫順乖巧的站起身,謹慎小心的和潘容、胡楚元問好。

這時,潘容也迫不及待爲胡楚元介紹他的妻子福山奈子,他的女兒潘麗美,又名福山麗美,前妻潘黃氏所生,也是潘容膝下唯一的兒女。

在曰本生活了二十年,潘容已經習慣這裡的一切,有了自己的家宅,有了個曰本人的名字——福山容田,還續絃娶了一個年輕漂亮的曰本女人做妻子。

生活在附近的曰本人,也大多稱他們家爲“福山家”。

不知道爲什麼,胡楚元忍不住多看了潘麗美幾眼,越看越覺得漂亮,又溫順柔嫩,就像是小羔羊一般的值得疼愛。

據說和服是一整塊絲綢製作而成,因爲貼身的位置都很緊,女人穿和服是不能穿內衣的,這也能將女人的身材完全展現出來,使人一眼即可判斷出高低。

……

總之,潘麗美小姐有着能令所有男人爲之心動的魔力。

胡楚元忍不住的有點喜歡。

既然貴客已經到了,母女倆就要回去和僕人一起準備午膳,再次陪着小心且很溫順的告辭離開。

直到這時,胡楚元才忍不住笑出聲,覺得潘容這個人還是很有福氣的。

因爲沒有和胡楚元一起參觀大阪,王懿榮、沈富榮等人提前兩天就到了這裡。

和潘容一起進入客廳,胡楚元就看到王懿榮和沈富榮正圍着一個白底黑紋的大瓷瓶議論紛紛。

一見到胡楚元,沈富榮立即笑道:“東家,我今天挖了個寶貝,您也來看看!”

“哦?”胡楚元好奇的走過去瞧了瞧,看不出什麼名堂,就直接和沈富榮問道:“這個瓷瓶是什麼來歷?”

沈富榮笑道:“我們在室町通的一個地攤上花兩個洋圓買的,如果我沒有看錯,這應該是宋代的磁州窯。雖然是民窯,可這也算是磁州民窯中的精品之作。這樣的瓷瓶送回國內,多的不敢說,一百洋圓是肯定有人收。”

王懿榮也微微點頭,道:“在京城裡能值八十兩銀子左右,說來有趣,這樣的瓷器在室町通一帶還有不少,我們逛了半天就挖出來十多件,就以這一件最爲精緻。”

胡楚元倒是沒有想到,居然可以在曰本的地攤上淘到真正的古董,就和潘容問道:“咱們的老瓷器在曰本就這麼不值錢?”

潘容笑道:“這種事嘛,我還真不清楚,也不懂裡面的竅門。我只是聽一個朋友說過,曰本在宋朝時期就和山東、河北一帶有海貿,倭寇時期更是經常洗劫沿海一帶。他們的瓷器得來不易,保存的都比較好,近些年,因爲傳統武士和低階貴族的沒落,很多珍藏的瓷器都流入雜貨市場。”

王懿榮道:“我看是差不多,我這還沒有仔細看呢,也就是磁州窯容易辨認,一眼就能看到,而且數量很多,所以才和沈老闆一起買了十幾個。”

沈富榮則和胡楚元道:“東家,這個生意能做,我以後派幾個人,長期在曰本民間收購這些民窯精瓷。兩個洋圓收,幾十個洋圓賣,獲利也不少呢!要是能遇到這樣的精品,咱們就留着,只換不賣。”

胡楚元微微點頭,和潘容問道:“潘老闆,你想不想參一股啊?你在曰本生活多年,關係網比較多,有你幫忙,這生意纔好做嘛!”

潘容微微一喜,又有些尷尬的陪着笑道:“可惜我不懂啊!”

沈富榮笑道:“沒有關係,我派幾個真正懂老瓷器的高手過來坐鎮,您只要幫忙打理一下關係。”

潘容笑道:“那好,我就出一股吧,多謝金公子和沈老闆!”

大家笑了笑。

這個生意的回報率確實不錯,但總利潤對胡楚元來說,那真是杯水車薪,他不太在意,只是隨手給潘容一點好處。

真正想要參觀曰本西陣會社還得等潘容安排妥當,恐怕要等到明天,胡楚元就和沈富榮、王懿榮道:“那咱們下午就去室町通轉一轉!”

“好啊!”沈富榮一臉高興,似乎是又覺得自己要碰個好運。

潘容則和胡楚元道:“那行,您先四處轉轉。我在這裡認識幾個搞絲業貿易的曰本朋友,下午去見見他們,替您安排一下明天的行程!”

胡楚元拱了拱手,道:“那就有勞潘老闆了!”

吃過中飯,潘容就要出去辦事,胡楚元則和沈富榮他們一起去室町通。

走到庭院的走廊裡,恰好那對母女又走過去,潘容就匆忙喊住兩人,讓她們陪同胡楚元去室町通,又特別叮囑道:“金公子可是從浙江來的貴客,初來曰本,你們可別讓他被室町通的那些小騙子可誆騙了!”

福山奈子盈盈的微笑着,用半生不熟的漢語答道:“請您放心,我會照顧的很好!”

雖然福山奈子這麼說了,可潘容還是不放心,畢竟室町通那個地方有很多落魄的武士,一言不合就會拔刀相向,他又特意找了幾個年輕健碩的精通曰語的華人朋友陪同,這才先行離開。

第六十六章 榮寶齋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四十七章 上海灘不是他的世界第六十章 抄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鴻章的結局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俠第三十一章 潘麗美小姐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二百四十七章 繼續沉睡吧,日本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報工作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義的關係網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軍爭霸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六十章 抄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一)第三十九章 東京拍賣會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四十七章 上海灘不是他的世界第三十章 中日生絲戰爭的起點第二百零二章 龍川戰役——大山岩之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變化和李鴻章的邀請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二百零六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二十章 顏士璋推薦的七個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花旗銀行的作用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銀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二百八十章 世界完全亂了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錢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錢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袁世凱這個下屬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銀行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銀行第一百二十二章 捷達洋行和銀行夢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二十一章 傳世之寶第一百七十九章 日法俄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