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各大勢力眺望着背嵬軍遠去的身影,一部分人迅速向前方傳遞消息,繼續跟蹤,一部分人則跑回自家,向通稟。
“終於離開了,速速將兵部行軍公抄錄回來!”
“把背嵬軍行軍公抄錄回來。”
不同的話,相同的內容幾乎同時吩咐下去。
於是,兵部內開始忙碌起來。
本來背嵬軍行軍公是兵部內部機密,可惜前來索要的人都是各方大勢力,根本不容兵部拒絕。
再說,這麼多的勢力聚集在一起也不容兵部拒絕。
所以背嵬軍這份機密轉瞬間從未公開的秘密。
當然這東西是否公開,對他們又是否有什麼影響顯然是沒有人在意的。
“兵書山、藏兵峽!”
一處名勝古蹟悄然間在帝都響亮起來。
那是燕州與帝都相鄰的一處大山,距離帝都直線不過六七百里,曲線同行也不到千里。
其實他再三族距離帝都的十幾條路線裡,並非最佳,當然也不算是最好,有些人注意過他,卻並未太過注意。
現在,經過背嵬軍點明,瞬間有無數人開始研究他。
背嵬軍爲何會在十幾條路線裡,單單把他挑選出來?
帝都人才濟濟,兵法大家都不只是一個,這些人一研究,頓時對穆豐升起一股敬佩之心。
三族,烏烈、鬼車、南禺。
烏烈是從烈州與古州邊境衝進州的,鬼車原本是距離州最近,可惜在古州,在桐城關被穆豐生生壓制了三年,最後還大敗而歸。幸好巖州有一處荒漠秘道被他們尋到,在南禺大鬧巖州時,兩族一同潛入。
按照他們本意只是想在三州國掃蕩一番,哪知道被古州數名將軍一番計算,陷了進入。
如果不是因爲古州同樣有百萬大軍失陷在鬼車,恐怕這三百萬外族大軍還真未必能活着回去。
然後,是他們無奈的按照古州爲他們規定的路線衝進州。
州抵抗如此薄弱,還是因爲事出突然,根本沒有防備。
可是,州再沒有防備,再沒有形成有組織的低檔也不可能讓外寇輕易出入。
所以說,大半年的時間過去,三百萬大軍已然折損數十萬,傷殘更大的是馬匹。
原本三族基本都是一人雙騎來去如風,可在強壯的駿馬也抵不過半年不休的廝殺與奔波。
現在六扇門穿回來的消息,三族駿馬已然不足人手一匹,顯然已經摺損過半。
這也是爲什麼他們明明可以在幾日內趕到帝都城下,卻偏偏停下了腳步。
朝廷大軍的封堵,以及世家豪門勤王兵的趕到是一方面,最關鍵的還是大軍修養以及補給。
另外一個是攻城器械的缺失。
本身三族出動的是騎兵,衝鋒陷陣,圍殺堵截都可以,唯獨攻城是最大弱點,更別說還是帝都這樣宏偉的城市。
想要攻破這樣高大城牆的城市,人手一方面,最主要的得攻城利器齊全才有可能。
三族不可能帶這麼多的攻城利器,即便是有些,在這半年奔波早丟棄得所剩無幾了。
“所以,他們攻破縣城是爲了聚攏攻城兵械!”
所有人在地圖指點着各個丟掉的城市。
“據密探偵查,他們一開始用騎兵衝鋒,攻佔的都是村鎮,哪裡城防低矮,幾乎一躍而過。”
立刻有人翻看着戰報。
“後來他們攻破城市時已然有衝車、牀弩、投石車了!”
看到這個結果,所有人的眼光忍不住露出一絲震動。
到不是沒有人注意到這個,否則也不能接到穆豐的行軍公立刻把這份戰報挑選出來。
能挑選出來意味着他們已然關注到。
讓他們震驚的是,這份戰報或這幾份戰報他們早早接到了,一直都在猶豫。而穆豐能接到這份戰報都不一定,即便是接到也不可能有他們這麼詳細。即使有這麼詳細也沒有多少時間讓他去思考,去琢磨。
可這樣,穆豐在兩三天內做出了果敢的決定,而且這份決定還是他們認爲最最精準的。
無他,只是因爲兵書山,藏兵峽。
兵書山,遠遠望去彷如婦人雙峰相持而立,然後向兩側舒緩的漫延下去。
似雙峰又似雙臀,然而若是有人登高而望卻會發現,這不是雙峰也不是雙臀,而是一本攤開的書籍。
往時,也不成有人叫他兵書山,而是書籍山什麼的。
直到千年前,又一堆殘兵敗將被大軍追殺無處可逃時,狼狽的流竄到了此地,隱匿在雙峰之間的峽谷。經過數年勞苦勞作,硬生生的將間峽谷開墾出豐腴的良田。
這時人們才發現,此間良田養活十萬大軍根本不成問題,甚至將兩峰之間封死,任憑百萬敵軍也攻不破。
於是,書籍山才因此被改成爲兵書山,那道峽谷也被稱之藏兵峽。
“算藏兵峽能藏十萬大軍,也不足以讓人如此重視啊?”
有人提出疑問。
立刻有人解答道:“藏兵峽不重要,重要的是當年藏匿起來的大軍後來整裝重發,揮兵而出征服了整個東陵大陸,成了千年不世的東陵王朝!”
瞬間,沒有人說話了。
原來是東陵大帝劉良當年軼事。
“而更重要的還是,當年大帝以藏兵峽爲憑在那裡建造了一個龐大的兵械基地,雖然那裡已然荒蕪近千年,可藏兵峽外還是留下一個械縣,整個械縣木工最多,而且家家都有一手家傳兵械絕活,這要是被外族一手兜走,簡直不可想象!”
千年軼事說起來是故事,可若故事走進現實,有時並不如何美味。
一句話了,所有人盡皆色變。
“速速傳令,將械縣百姓全部遷走,如有不從可酌情處理!”
平章軍國重事賈涉第一個開口,張嘴充滿了煞氣。
常被換做馬帥的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楊偃更是大手一揮:“派神衛軍親自出兵,押也要把械縣百姓押到帝都來,如有不從,按從賊處置!”
這句話是殺氣騰騰,不帶一絲慈悲。
兵部尚書林可法更是聯合吏部尚書杜衡佈下公,如果械縣百姓不能及時轉移,從械縣到魏郡下官員一路到底,永不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