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撤離

穆豐的猜測很準,準確到讓三位大儒心服口服。

因爲翌日清晨,書院學子剛剛起來,正準備晨讀的時候有御林軍敲開院門,直接宣讀政事堂行。

各大書院全部關停,所有外地學子必須驅逐。

僅此一條,帝都震驚,所有人都感覺到太師賈涉威勢滔天,也見識到什麼叫權傾天下。

同時還有人傳信過來,國子監自郭淮以下有百人被擒拿大理寺,三司會審。

瞬間,還議論紛紛的人們全部噤聲,再也不敢說些什麼。

“他怎麼敢,要知道這些人有多少是世家子...”

孫休擡頭看着穆豐,又傻傻的看了眼馬炎、雷次宗。

兩位大儒顯然也想不到太師賈涉竟然敢如此,震驚之下幾乎說不出什麼來。

穆豐嘆息一聲,想不到三位大儒如此單純,不得不開口給他們解釋道:“三位先生可知道,半月以來帝都少了多人,少了多少世家、宗門嗎?”

三位大儒一愣,愕然擡頭看着穆豐。

這個消息,他們還真不知道。

穆豐無奈的一搖頭:“從背嵬軍入京到現在,最少有五十家宗門和世家,十幾萬人離開帝都不知去向。”

“什麼?”

三位大儒再度震驚了,半晌才接受這個消息。

“原來世家早準備好與皇室開戰,而我們還傻傻的不知道呢?”

雷次宗滿臉苦澀的看着孫休和馬炎。

“怪不得賈太師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禍亂帝都,原來是要踩皇家的顏面,可是大帝...”

馬炎一臉痛楚的低下了頭。

穆豐冷笑一聲:“你們以爲這些事,東陵大帝能知道!”

三位大儒再度愕然。

穆豐伸手點着桌面道:“連郭淮、寇援都是提督太監的人,有些話不經他們允許,誰能傳到皇帝的耳。宗人府嗎?還是神侯府...”

三位大儒立刻頹然。

是的,想要見皇帝無論是誰都必須要經過兩道關卡。

第一道是御林軍,第二道是司禮監。

第一關好過,第二關難捱。沒有司禮監通稟皇,連太師賈涉和左右帝宰都不能說見見。

像宗人府和神侯府權勢雖大,幾乎不再三者之下,可要司禮監不通稟傳達難道他們還敢硬闖大內不成。

再說了,現在御林軍幾乎直命在三者手,難道還能給予他們御前告狀的機會。

三位大儒四目相對,無奈的嘆息一聲:“走吧!”

說到走,偌大一個啓聖書院不是說走能走的,幸好穆豐提前提醒過他們,而他們也沒有無視穆豐的話。頭一天穆豐說了讓他們早做準備,他們還真通知直講招來幾十位學子將南北齋、明倫堂的藏書整理出來,裝箱安置。

此時提到外遷,立刻叫來馬車將能拿走的全部拿走。

往時書院要是做起這件事並不容易,尤其山長他們不再的情況下,書院真沒有這個執事的人。

幸好季晴川在,他可是鳳鳴居少主,隨便叫來一位執事能把這件事情料理得齊齊整整規規矩矩,甚至還叫來數十輛馬車將這些寶貝連同學子、講習全部拉走。

至於書院準備去那裡,穆豐只是告訴他們往南走,其餘只是指着季晴川再不開口。

三位大儒也是知道,穆豐對州實在不熟悉,根本不敢亂開口。告訴他們往南走,還是因爲北方蠻兵即將臨近帝都,他們選擇的是東西北三面包圍,如果向北走,除了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外,沒有第二個道可以選擇。

同時,穆豐也將邑州平邑府的靖廬指給他們,告訴他,如果遇到危險可以向那裡求援,因爲背嵬軍在那裡休整。

聽到這個消息,三位大儒頓時吁了一口氣,決定去那裡。

邑州平邑府,毗鄰嶽州,韻州國不遠,又不算偏離州,兩地紛亂可那裡一直風平浪靜,是個安穩的好地方。

啓聖書院外遷,全部講習和大部分學子同時遷離,由季晴川親自伴隨左右,穆豐十分放心。

剩下一部分走不開的都是帝都人,都是有着種種理由脫不開身,只能苦悶的留在帝都。

書院外遷,看似狼狽,其實對於學子來說不僅沒有怨言,相反還一個個的興致勃勃。

他們都當此行爲難得的遊歷。

遊歷,不僅是武修必不可少的經歷,人同樣如此。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可是古代人奉行的至理名言,而事實也是如此。

不僅是學子,經此劫難連三位大儒都發恨要學習經事之道。

至於三位大儒能不能磨練出來,穆豐沒有在意,他所想的是荀洛到底跟呂祖謙去那裡去了,接連數日都摸不到人影。

要知道啓聖書院外遷,御林軍馬踏國子監都是何等大的事情,可直至書院大批隊伍走出帝都不見蹤影時,還是看不到他們的任何消息。

“總不能讓我去國子監找他吧?”

穆豐站在大誠齋靜立了許久,還是沒去國子監。

因爲他知道,荀洛應該能知道他在啓聖書院,而一直沒有出現定然是有他的原因,他不用特意去找,靜靜等待行。

只是穆豐不知道,他在大誠齋靜靜的待了下去,讓一個天一齋那位白衣少女氣恨好久。

第一日、第二日、第三日。

白衣少女一直等到第三日夜晚,她看到穆豐仍然平心靜氣的不急不躁的宅在大誠齋,還沒有絲毫出去的想法,才恨恨的一跺腳,轉身離去。

而這個時候,穆豐緩緩擡起頭,望着少女離去的方向淡然一笑,然後低下頭,捧着乾坤悟像十全譜看了起來。

乾坤悟像十全譜,還是穆豐被荀洛從谿谷重獄劫出後贈給他的,而現在這本是他從大誠齋找到的。

都不知道是穆豐第幾次擁有的,更不知道是第幾次細讀了,反正他每次研讀都會心有所得,從無止境。

而在這個夜晚,在黑黝黝的夜色,三蠻的三位皇子大軍已然趕到帝都城下。再更遠的方向,還有三條長蛇一樣的蠻族大軍向這裡趕來。

顯然,天武軍、奉日軍又敗了。

第二百零六章 根骨第三百二十五章 迷惑第九百二十五章 五虎將揚名(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條件第二百二十二章 對劍第九百四十五章 驚異第一百零八章 佈防第七百七十章 七位老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換、爲難第四百四十八章 賭注第八十六章 暗夜襲殺第二百三十二章 猜由第七百一十八章 現身第八十六章 暗夜襲殺第五百三十四章 迴歸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般若天象骨第五百二十五章 第二日第四百八十一章 女人第七百六十九章 收穫與行動第七百七十七章 泄憤第六十二章 秦煌第三百一十二章 雄心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話第八百九十九章 心思第三百九十六章 另一種戰爭第三百七十三章 果敢第六百八十六章 九州、突破第七十二章 你往哪跑第六百二十七章 期盼第八百三十四章 虎頭蛇尾第八百零五章 變化第六十七章 擔憂、悸動第四十章 九華別院第八百章 逼迫第六百九十九章 逼迫第四百四十九章 震懾第三百五十四章 虛實二相第七百九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五百三十一章 比劍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第五百四十二章 悲哥第四十七章 又見殺戮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戰將啓第七十一章第八十六章 暗夜襲殺第九十一章 回龍山上第七百五十七章 知茶第七百四十七章 韻州第三百六十六章 駐馬坊第一百三十章 騎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朋友,好朋友第五章 心魔、傳承第五百七十二章 得勝第四百二十七章 爲將之道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第六百四十九章 掌控第六百一十三章 傀儡、反抗第五百四十三章 甕中捉鱉第三百五十章 一息三變第五百五十八章 槍第三百一十一章 邀戰第七百一十九章 約戰完顏勁宗第九十九章 夜襲第七百三十五章 過江第八百二十六章 信心第九百四十四章 三件事第九百一十七章 生死戰,唯快而已第五十四章 三花聚頂第七百零三章 脫身第五百七十三章 信心第二百八十九章 保你安全第二百二十九章 講述第七十章 真亂啊第二百四十八章 漏網之魚第八章 動亂的一晚(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點評第二百四十三章 人情比物重第八百一十三章 挑釁第七百八十七章 勢力第四百零二章 去靖廬第五百一十章 悲哥的消息第五百三十三章 結束第八百零九章 傳話第九百四十一章 老不死第九百零六章 十五日前的傍晚第一百七十五章 淘汰第二百二十四章 指點第一百八十四章 境界第三百一十九章 是好是壞第六百五十九章 意料之中第八百三十章 硬出頭第二十二章 酒樓中第八十七章 斬殺第四十七章 又見殺戮第八百八十八章 速敗第六百五十六章 壓制第三百二十三章 找死第二百九十八章 截殺第二百零一章 翠屏山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夫當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