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危機重重

一秒記住

馬車至府門前停下,楊元慶跳下馬車,快步老卜前,“蘇烈,是你嗎?”

在門口等候的小將,正是蘇烈,他翻身下馬,向楊元慶拱手道:“楊將軍,我想隨你去大利城!”

“你是想從軍?”楊元慶問道。

“正是!”

沉吟片刻,楊元慶又問:“你父親同意嗎?”

蘇烈低着頭,凝視着地面,半晌,他才緩緩道:“我從十二歲離家,在天下各處遊歷,我父親從不過問。”

“但你去犬利城不同,你可能因此喪命……”

“男兒若戰死在沙場,也是死得其所。”

“不!你聽我說完。”楊元慶止住了他的話頭,“從軍和遊歷不同,一旦你加入了軍隊,你就不再自由,你甚至一生都會在邊塞度過,如果有一天你感到厭煩,你想離開軍隊,那你就會面臨作爲逃兵被處決的厄運,作爲一個士兵的苦楚不是你能想象得到,你去大利城遊歷,作爲主人,我歡迎,你在哪裡呆一兩年都沒有問題,但你想從軍,我希望你能慎重。”

“年輕人,你可以先去歷練一段對間,然後再決定。”旁邊楊素拉開車簾微微笑道。

楊元慶連忙給祖父介紹蘇烈,“祖父,這是我的朋友,固原縣人,姓蘇名烈,比我小一歲,是李靖的徒弟,幾個月前他曾去過大利城,也參加了哈利湖之戰。”

蘇烈聽楊元慶稱呼祖父,便知道這老者便是大隋第一權臣楊素了,他慌忙上前躬身勘l,“晚輩蘇烈參見楊太僕!”

楊素捋須點了點頭,對他和顏悅色道:“男兒大丈夫,就應當志存千里,元慶十歲從軍,十五歲便沙場百戰,他雖是我孫子,卻沒有得到半點優待,你若有志向,可和他走同樣的路。”

蘇烈點了點頭,“楊大僕之言,晚輩銘記於心。”

楊素捋須笑了笑,一擺手,馬車向府內駛去,等祖父馬車進府,楊元慶這才笑道:“我奉聖上之命,去河北執行秘密任務,可能會有性命之憂,你可願一同前往?”

“如果能帶我去,我當然屋往!”

“那好,你稍等片刻,我去收拾東西,我們立刻出發。”

楊元慶進府準備,一刻鐘後,他帶着十八名楊素的鐵影衛從府中出來,衆人翻身上馬,一起調轉馬車向城東明德門疾奔而去,迎着一抹剛剛露出的雲端的朝霞,二十匹戰馬風馳電掣般向東奔去。

太原府晉陽縣,幷州總管府內,漢王楊諒正揹着乎在房間內來回踱步,漢王楊諒是楊堅的第五子,也是楊堅最寵愛的兒子,他的封地不僅是幷州一地,還包括了冀州的遼闊土地,使楊諒的管轄範圍一直延伸到了滄海,這裡也就是從前的北齊故地。

自從楊廣被冊封爲太子後,楊諒的野心之門也隨之打開,如果不是嫡長爲太子,那麼爲什麼他就沒有機會?作爲楊堅最寵愛的小兒子,楊鼻更認爲自己纔是接替長兄登基皇位的最佳人選,很快,蜀王楊秀獲罪,楊諒極爲不安。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楊諒便以防禦突厥爲藉口,開始大規模招兵買馬,打造兵器、募集亡命之徒。

他的野心也最終被楊堅察覺,恰好此時,突厥一部寇邊,楊諒之軍北上抗缶突厥失敗,楊堅便以此爲藉口,將楊諒的心腹大將八十餘人統統問罪,流放嶺南,沉重地打擊了楊諒的勢力。

就在楊堅準備進一步削藩之時,卻不幸病例,駕崩於仁壽宮,使楊諒逃過一劫,同時也使他認爲自己的時機到來,插諒終於下定決心舉旗奪位。

此刻,房間除了楊諒的幾名心腹外,另外還站着一名三十歲左右的黑衣男子,此人是從京城趕來的信使,他沒有帶任何證據,他的主人不會讓任何把柄落在楊諒手中,黑衣男子只是來口述一個情報,信不信由楊諒自己判斷。

楊諒停住了腳步,對這名男子道:“回去告訴你家主人,他的消息我非常感謝,我會記住他這份人情。”

楊諒又吩咐一名侍衛,“賞他十兩黃金,送他離去!”

黑衣人千恩萬謝,退了下去,楊諒一直等他走遠,這才得意一笑道:“沒想到楊廣內部居然發生了矛盾,你們覺得是真的嗎?”

房間內坐着四人,爲首是一名鬚髮皆白的老將,此人便是赫赫有名的陳朝大將蕭摩訶,他已經年愈七十,但依然勇猛不減壯年,陳朝滅亡後,他被隋帝楊堅封爲開府儀同三司,一直跟隨楊諒,這次楊諒舉拖謀反,他是積極推動者,坐在他旁邊之人是楊諒的謀士王娟,王項是一代梟雄王僧辯之子,約五十餘歲,長三尺長鬚,相貌清雅,他和蕭摩訶關係最好。

還有兩人也是楊諒的心腹,一個是嵐州刺史喬鍾葵,另一人是總管府兵曹裴文安,這四人是楊諒的四大心腹,也是楊諒此次謀反的基礎。

“我覺得這件事有點可疑。”

蕭摩訶眉頭一皺道:“我不敢想象,y昂廣怎麼會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將領去做這件大事,難道就因爲此人是y昂素之孫?”

王娟卻輕捋長鬚道:“我倒認爲這件事是真的,y昂元慶雖然是y昂素之孫,但我以爲他必有過人之處,y昂廣纔會將此重任給他,從這次y昂廣任命穩重老辣的y昂素爲主帥,而並非最得寵的宇文述,便可看出,y昂廣很謹慎,他任命y昂元慶來做此事,絕非一時頭腦發熱,由此推斷,確有其事。”

y昂諒點了點頭,王娟說得有道理,以y昂廣的謹慎,他不會因爲y昂元慶是y昂素之孫便派他前去幽州,如果y昂元慶是無能之輩,y昂素也不會同意y昂廣的同意,此人必然有過人之處。

這時,嵐州刺史喬鍾葵微微笑道:“楊元慶此人,我倒是知道一點。”

楊諒驀然轉過身,注視着他道:“你說說看,此人的情況。”

“此人是豐州大利城守將,五年前,他還是十歲少年時,在太掖殿獻平胡之策而被先帝賞識,隨軍出征,在開皇十九年的大戰中,重傷達頭可汗,奪其王旗,因而一戰出名。”

“原來是他!”其他幾人都反應過來,他們都有所耳聞,楊諒更是知道當年楊元慶深受父皇喜愛,而賞賜給他金麟劍。

“如果真是他,我要立刻出兵攔截!”楊諒果斷道。

王娟笑了笑,“殿下,我例建議我們不用插手此事。”

楊諒愕然,“這是爲何?”

王嫡不急不緩道:“其實此事也是好事,竇抗不是一直猶豫不決嗎?我們只要把此事告訴他,他就會知道楊廣已經對他下乎,讓他本人去對付楊元慶,這樣他不就鐵了心跟隨殿下嗎?”

“王參軍果然高明?”

楊諒連聲讚道:“讓竇抗親眼看一看,楊廣是怎麼對付他,他就會知道自已該如何選擇了。”

旁邊蕭摩訶卻有些擔心道:“如果竇抗對付不了楊元慶呢?”

楊諒冷笑一聲,“楊元慶無兵無卒,竇抗若連此人都對付不了,他還有什麼臉面爲幽州總管。”

商議完,衆人都退了下去,總管府兵曹裴文安卻留下來,楊諒剛纔見他欲言又止,便知道他有話要說,他喝了一口茶,這才緩緩道:“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嗎?”

裴文安出身聞喜縣裴閥,但他只是一名庶子,自負才華出衆,卻在家族內鬱郁不得志,不過裴文安卻頗受楊諒賞識,替楊諒籌劃管理五萬私兵。

裴文安躬身道:“殿下,卑職有兩件事想提醒殿下。”

“你說吧!我聽着。”

“第一件事,卑職想提醒殿下,蕭摩訶和王娟畢竟是陳朝人,不可太過於重用他們,卑職懷疑他們……”

不等裴文安說完,楊諒便不耐煩地打斷了他的話,“這個我心裡有數,現在大戰當前,不要胡亂懷疑大將,說你的第二件事吧!”

裴文安見楊諒不願多聽此事,他心中無可奈何,只得又道:“第二件事,是卑職建議速攻京城。”

這個建議楊諒卻很感興趣,他立刻坐起身道:“你再說具體一點。”

“殿下,楊廣集結兵力尚需時日,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率精銳直撲關中,先克蒲州,再奪蒲津關,殿下率大軍隨後,屯兵灞上,京師以西揮手可定,這樣京師必然震動,朝中上下互相猜疑,我們再誘之以利,勸說京師守軍歸降,十天之內,大事可定,不知殿下以爲如何?”

楊諒沉思片刻,他還是有點猶豫,前兩天王娟勸他割據北齊故地,因爲他手下兵將大多是關東之人,割據北齊故地更容易得到他們的支持,但裴文安的建議又讓他有點動心,如果十天之內能奪下京師,倒是可以一試。

“殿下,不妨試一試,不行,我們再從長計議。”

楊諒終於下定了決心,“好吧!我就任命你爲先鋒,按你的計策行事,替我奪下蒲州和蒲津關。”

黑夜中,一輛懸車駛離了總管府,馬車內坐着蕭摩訶和王領,蕭摩訶曾是王項之父王僧辯的部將,雖然蕭摩訶投降了陳霸先,而王僧辯被陳霸先所殺,但畢竟已是五十年前的往事,而此時他們同爲南朝舊臣,皆對故再充滿了懷戀,他們原以爲隋朝的強大,使他們復國之念最終只是一個夢想,但此時,楊諒的謀反又給他們的復國之夢帶來一線生機。

“以先生之謀略,以老夫的勇力,先生以爲我們的復國大業有幾成希望?”蕭摩訶的濃眉鎖成了一條重重的黑線。

王娟輕輕搖着羽扇笑道:“關鍵是不能讓楊諒真的奪權成功,若他奪取皇權,那他就是隋帝,我們再想復國,那隻能是水中之月,所以我勸楊諒割據北齊之地,與楊廣形成鼎足之勢,然後老將軍率軍南下,名義上是爲楊諒奪取建康,只要老將軍的大軍過了江,我們揮臂振呼,南方華族必定會舉旗響應,那時我們的復國大業便已成功一半。”

“關鍵是要阻止楊諒西進關中,同時和楊廣形成鼎足之勢,是這樣吧!”

“對!這是並要條件,其次是要尋找陳帝后裔,我已派心腹去南方尋找,應該會有所收穫。”

蕭摩訶長長嘆息一聲,心中充滿了對故國的無限懷念,他是堂堂的華族名門,焉能成爲鮮卑人王朝之奴臣?

“還有一件事。”

王娟沉思片刻又道:“請老將軍派人截殺楊元慶。”

“爲何?”蕭摩訶不解地問。

王娟冷冷道:“殺了楊元慶,楊廣便知道形勢危急,必然會派重軍防禦,楊諒想偷襲京城的計劃也會成爲泡影,他就不得不選擇割據,只有他割據,我們纔會有機會。”

在遼闊的中原大地乒,太行山脈就像一條橫亙南北的巨龍,延綿數千裡,將河東和河北大地一隔爲二。

千年來,橫穿太行山脈的道路漸漸形成了八條重要的通道,被稱爲太行八陘,其中又以井陘最爲重要,它是連接河東太原府和河北幽州的直接通道,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這條通道的東西各有一座重要的關隘,在太行山西面是井陘關,被漢王楊諒的軍隊控制,而太行山以東則是土門關,被幽州軍把守,每天東來西往,無數的客商和民衆從這條戰略要道通過。

這天中午,一支二十餘人的隊伍抵達了井陘鎮,這是二十餘名家丁護衛着一輛鑲嵌有花邊的馬車,一看便是大戶人家女子出行。!。

第23章 遼城之殤第14章 內部奸細第31章 果斷殺伐第21章 京城來人第12章 血戰突圍第8章 突發事件第11章 家廟夜審第11章 風險悄至第34章 枕戈以待第2章 一戰成名第23章 切斷退路第29章 情理之中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23章 斷絕利益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49章 敦煌風動第20章 高熲事件第70章 漢中內訌第2章 齊郡召將第27章 金口已開第30章 蘄縣奇案第21章 藉口送禮第1章 戍堡聞警第40章 權貴施壓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2章 出兵風波第15章 有失有得第23章 都市賣豹第34章 京城來信第6章 小事化大第18章 投票表決第32章 誰有骨氣第57章 共飲合巹第68章 西域來客第13章 棒打長孫第24章 汾陽宮監第3章 雙瞳之將第12章 裴閥老謀第10章 誰是刺客?第54章 兵臨城下第23章 火油風波第2章 先攻內部第13章 齊王軍師第9章 一名小兵第36章 走出迷惘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3章 勸降建德第35章 激戰尉氏第36章 走出迷惘第10章 誰是刺客?第27章 壟斷漕運第28章 連環布套第29章 危機漸至第23章 火油風波第55章 陰差陽錯第15章 首鼠兩端第45章 佈局西域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11章 宇文新計第95章 隱患爆發第77章 截殺突使第36章 三策選一第29章 回馬一槍第96章 舉國兵策第14章 太守師道第6章 玄感起事第94章 新朝開啓第8章 分配不公第64章 趁火打劫第10章 師傅是誰?第25章 寸步不讓第20章 毒心李淵第30章 飲恨弘農第33章 拜彌勒教第41章 爭鋒相對第88章 爭鋒相對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31章 重磅加碼第32章 被迫西撤第29章 風過雁門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36章 漏網之魚第47章 意外潰營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30章 宮中毒蛇第15章 求賢若渴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93章 待君入甕第22章 心理毒箭第51章 八百壯士第3章 風雨前夜第9章 生死之鬥第7章 金剛引狼第42章 長安科舉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51章 八百壯士第4章 入伍斥候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13章 收復齊郡第76章 隋唐大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