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魚,帶來了新的主意,張小寶和王鵑兩個人都非常的高興,按理說這麼大的鯉魚應該送到水雲間去賣,讓別人看看這個魚,想要買的人,直接讓人割下來一些做成菜,如此這般,價錢會高上很多。
高興中的張小寶和王鵑則是顧不得這麼多了,這麼大的一條魚,船上的人一起吃也夠了,魚頭可以熬湯,魚身上的肉配着別的菜來做味道也不錯。
甚至就算做水煮魚也行,沒有辣椒就不放,不放辣椒的水煮魚難道就不是水煮魚了。
張小寶兩個人也正是這樣安排的,讓船上的廚子自己想辦法來做,到時候大家吃一頓。
等到了王家莊子旁邊的那個小橋的時候,飯菜也做好了,張小寶想了想,先寫了一封信,又對着後面一直跟着的衙役巡邏船招了招手。
“把這封信送到華原縣的碼頭,讓那邊的人交給我父親。”張小寶把信送過去說道。
衙役連忙接過,根本就不多問,讓人搖船向着華原縣的碼頭方向快速駛去。
船這個時候停了下來,飯菜做好了,總不能一口不吃就上岸,張小寶與王鵑兩個人大吃了一頓,這才讓人舉着爬上了小橋。
“先去哪?”張小寶來到橋上對着王鵑問道,王鵑本來是想跑到迴廊那裡與莊子上的孩子們玩一玩捉『迷』藏呢,聽到張小寶詢問,想了想說道:“還是先去找畢爺爺吧,問問他那裡有沒有什麼事情。”
張小寶到什麼地方都無所謂,點點頭,拉着王鵑向水雲間湖中的那個亭子走去,老頭別看家被建在了莊子旁邊,可想要找到他,除非是半夜,不然別指望在那個地方見到他的人。
老頭的釣魚技術非常差,或者說是一般,比不了王鵑空鉤掛魚,可他還就是喜歡在亭子那裡釣,張小寶和王鵑一直認爲,老頭精神上出了些『毛』病,想學姜太公,但他可是自己不幹了的,不是別人『逼』着他告老還鄉。
果然,兩個人來到了迴廊中的時候,遠遠地就看到了老頭在那裡釣魚,他的釣法還真的比較符合張小寶和王鵑的想法,竟然不看着釣竿,在旁邊的石頭桌子上喝茶,那十來根釣竿就擺在那裡,上面掛了鈴鐺,哪個有魚咬鉤了,哪個就會響。
如果等了一會兒還不響的話,就得把釣竿收回來,重新掛餌,餌絕對是被吃沒了,魚吃東西可不用非要咬鉤才行。
老頭不僅僅一個人在那裡呆着,還有幾個年輕人也拘謹地在一旁站立,似乎是想要與老頭說說話,又不敢。
張小寶和王鵑也不管那幾個人是幹什麼的,他們兩個直接就跑到了老頭的桌子旁邊,看看上面的東西,老頭竟然讓人切了些黃瓜當水果擺在那裡,用一根牙籤扎着吃,這是冬天水雲間做的事情,夏天黃瓜都下來了,還至於如此。
張小寶和王鵑剛吃了完飯,有點渴了,老頭的茶壺擺在那裡,也有沒有什麼炭火在燒着,想來溫度不會太高。
張小寶當先拿起來,送到嘴邊,咕嚕嚕地灌了一口,向王鵑一遞“剛好,喝了解渴,老頭從哪弄的茶,怎麼不是君山銀針?我喝着爲什麼覺得像西湖龍井?”
王鵑一聽,馬上就接到手中,同樣灌了兩口,對着張小寶說道:“沒錯,就是西湖龍井,畢爺爺怎麼弄的?”
王鵑和張小寶清楚,這個做茶的方法,別人不知道,你真的弄來了西湖龍井,也一樣是個茶糰子,發酵或半發酵的那種,不可能出現這麼正宗的味道。
兩個人說話的聲音不小,故意說給老頭聽,老頭那邊還沒說話呢,恭敬地站在旁邊的一個年輕人就站出來叱呵道:“誰家的小娃子如此不懂事兒?家大人難道平時就是這麼教的?”
前面說的張小寶還真不在乎,可聽到後面的,臉『色』立即就變了,誰敢說他的家人?他好不容易有了家人,絕對不允許有人如此。
王鵑也愣了一下,驚訝地看着說話的人,她明白,張小寶在這方面純粹是屬於一種精神病的執着,還是沒有辦法治療的那種,完了,這人算是完了,說什麼不好,非要跟張小寶說這個,犯起病來那才叫殺人不眨眼。
王鵑想了下,沒有任何阻攔的意思,一個這麼大的人,就不明白看看形式再說話?
老頭那裡卻是反應了過來,對着剛纔說話的年輕人說道:“你的父母就沒教育好你?聽聽張家莊子孩子平時念的,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你是教不嚴還是子不教,什麼時候論到你說話了?”
訓斥完這個人,老頭又對着張小寶說道:“小寶,這麼長時間也不來看老頭子我,是不是把我給忘了,有些人虛長几歲,還不如個娃子,不要與旁人計較,說說老頭子我這茶怎麼樣?”
老頭也沒辦法,他可是知道張小寶的脾氣,萬一找來護苗隊的人,打死那人,也就是打死了,這麼小的娃子,你能把他如何?再說還有自己以及一些人的保護,哪怕皇上問起來,一句別人先辱人父母也就擋過去了。
他還記得張小寶交換條件的時候,第一個提出的就是讓父親進前三,平時與自己吃飯的時候,總是和鵑鵑給自己夾菜,只要自己多吃了兩口的菜,下回保證會直接上來,這種對長輩的恭敬不是裝出來的。
張小寶聽到老頭的問話,深吸了兩口氣,他也知道自己這種行爲屬於疾病,可他好不容易有了家人,病也就病了,掃了那個剛纔說話的人一眼,張小寶終於是控制住了自己,對着老頭說道:
“畢爺爺,這茶一定是從西湖那邊採來的,可您是怎麼做的?做茶的方子,只有我家幾個人才知道,莫非他們泄密了?”
“泄什麼密,我讓人把茶採好了,快馬送過來,直接交給你家做茶的人,他們就把茶給做好了,是不是好喝?”老頭見張小寶不再去管那個人,鬆了口氣地說道。
張小寶點點頭“好喝,確實好喝,喝慣了原來的茶,再一喝這個,口味上就不一樣,畢爺爺,有時間的話,你讓人去別的地方多采些其他的茶,比如武夷山那邊的了,還有川蜀那裡的,那邊的就不用採這麼青的芽子。”
“哦?還有這個說法?”老頭來了興致。
“那是啊,比如蘇州那裡的茶,可以採來,黃山的,這個也行,離咱們這不算太遠,廬山的,洞庭湖北面那裡,還有江南東道沿海那裡的……。”
張小寶總算逮到機會了,全是好茶呀,一樣樣地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