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張家還可有後手

張忠很好地貫徹了兒子的方針。那就是先送好處,東西給了,除非有那個別的白眼狼,不然的話,還是感恩的人多一些。

爲了讓百姓相信,張忠對着船那邊揮了兩下手,那邊馬上就又站出來四十個醫生,身上穿的都是同樣的白大褂,與這邊的醫生沒什麼區別。

百姓看着那麼多能夠治療疾病的人,愣在那裡說不出話來,頭一次啊,頭一次有當官的人給他們做飯吃,頭一次有大官陪着他們吃一樣的東西,頭一次官員自己帶着醫生過來給治療疾病。

老頭晃悠了過來,對着張忠問道:“這位大人,你是說那些個醫生專門是過來給我們治病的?不知大人家在何處?有多少錢財?”

“不錯,醫生過來就是給諸位治病的,同時也跟着這裡的一些個會點醫術的人學一學,精益求精,至於我家麼,在京城北面的三水縣。那裡有個張家莊子,錢財有多少我也不清楚,總之隨意拿出個幾萬貫還是可以的。”

張忠剛纔就發現這個老頭的不同之處,聽到他問,也不掩飾,大實話說了出來。

張忠的話讓旁邊的官員倒吸一口涼氣,幾萬貫可以隨意拿出來,那他家得有多少錢?

老頭點點頭,笑了,又問道:“可是山在一旁水中央,水雲間的那個張家莊子?可是以一莊之力讓三水縣從中縣變成上縣的張家莊子?可是給莊戶蓋兩層樓的張家莊子?可是一莊富了讓一縣百姓都過上好日子的張家莊子?可是新科進士科的狀元?可是在華原縣僅僅當了一年的縣令就讓百姓生活無憂,讓周圍縣中百姓也有了閒錢,並且聯合七縣成州的張家莊子?”

老頭的聲音特別的,喊着說出來的,讓周圍的人聽個真切,官員們因爲還沒有收到消息,距離太遠,並不知道張忠是怎麼回事兒,只知道今年原來的刺史會離開,那必定有人接任,他們想不到張忠沒走陸路,從水上過來的。

現在聽了老頭的問話,看着每問一句張忠就點下頭的情形,被嚇壞了,有的人想明白了,新來的刺史不是被髮配過來的,是沒有地方可以放了。太厲害了,竟然退中縣成上縣,聯縣而爲州。

若是在京城那邊的州中還當刺史的話,那就得是三品官,從七品一下子進到了三品,這實在是說不過去了,可人家本事在那擺着呢,總不能提到六品吧?人家原來是狀元,本就應該直接當六品官。

壓到七品,總不能再壓了,這纔是他到了這邊當刺史的原因,一個是皇上希望他把這裡也治理的像那兩個縣一樣,另一個是準備重用了,如此年輕就執掌一方,前途不可限量。

百姓們聽不懂什麼官不官的,他們就知道這個新來的大官在以前的地方給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兒,那以後自己這邊也會好起來。

就知道這個人家中錢財無數,不會看上州中的那點東西,就知道這人是個狀元,每次科舉就能出一個的,本事大。文曲星下凡。

把這幾樣加到一起,有的百姓忍不住哭了起來,跪下來朝着京城的方向磕頭,感謝皇上給派了個這樣的官,這種官是寶貝啊,放到哪裡哪裡就好,對百姓好,有本事,還不怕貪錢,世上多少年能出一個?

這個百姓在那裡嘮叨着,旁邊的人也聽到了,跟着跪下來給皇上磕頭,結果張忠這邊沒有人管了,只有老頭沒有跟着做,而是笑着看向張忠。

換成平常的人讓別人給瞭解的這麼多,一定會害怕,但張忠根本沒有這樣的想法,他怕什麼?他確實就是如此,張家的買賣做的大京城那邊誰人不知?

更主要的是,自己有個寶貝兒子和兒媳婦,鬥智鬥勇,根本就不用費心思,五十六個訓練出來的人是少了點,可小候爺的王府護衛人不少啊,用起來和自己家的沒什麼區別,現在還有二十個跟在身邊呢。

老頭看了張忠一會兒,突然說道:“張大人啊,我知道你張家的能耐,不屑於貪着點錢財。別人行賄也給不起讓你心動的數目,把這裡治理好了,張大人你的好處也不會少。

哪怕是沒有李珣和王爺在背後支持,哪怕是前戶部尚書畢構不管你了,哪怕是現任工部尚書劉知柔放棄了張家,只要把這裡治理好了,大人就不用擔心。”

“老丈多濾了,我來這裡就是打算治理好這裡,與其他的人沒有關係,就算沒有那些人,我張家還是這樣。”

張忠聽老頭總是用這種背後的勢力來鞭策和威脅自己,有些不高興了,張家現在還需要那麼多人護着麼?張家現在鋒芒已成,沒有人幫着,一樣可以按照當初想的去做,誰有本事誰去同樣生個好兒子。

到這裡下船之前兒子就說了,不用管這邊的任何勢力,張家還有殺手鐗,旁人的話可以不信,兒子說了那就一定有,兒子和兒媳婦聯合起來那就可以呼風喚雨。

老頭稍微愣了下,接着點着頭說道:“好,好。好啊,張大人能這般說老頭子我就放心了,看樣子張家還有手段沒使出來,張大人切記,這裡有一個事情關於的人太多,要小心才行。”

“可是這裡那個鹽場的事情?老丈放心,我心中以後打算了。”張忠不等老頭說完就接着話說道。

“不錯,正是鹽場,張大人來之前莫非就想好了?”老頭這下終於是被鎮到了,想起別人說過的張家有兩個高人,可謂是雙劍合壁後。這才鬆了口氣,若是事情都是張忠一個人想到的,憑藉如此年齡,那往後……。

張忠略勝一籌,看了眼船的方向,露出欣慰的笑容,兒子把所有能想到的事情都想到了,這得多麼的勞心費神?不僅僅是指出了鹽場的重要,還說了新的製鹽方法。

兩個人說的話並沒有避諱旁邊的官員們,官員這才知道,原來新的刺史身後竟然站着那麼多的人,可這個老頭又是誰啊?似乎沒有什麼印象。

百姓們這個時候也對皇上磕頭完畢,一個個站起來,看向張忠的眼神與先前不同了,把最真摯的感情表達了出來。

“走,跟我修碼頭去,讓張大人的船快點靠岸,不用三天,一天就給修起來,天黑了就點着火把幹。”

一個身子比較強壯的人對着其他人喊了一聲,邁開大步就向着工地走去,其他剛纔幹活的人跟在後面,一個個的腳步非常的紮實,就好象有用不完的力氣。

張忠呆了呆,他沒想到竟然是這些人故意拖延時間,從這話中就能知道,根本用不上三天,最多兩天就能修完。

這得到了認可和沒得到差別似乎有些大了點,不過張忠高興,沒想到只一上午的時間就收攏的民心,百姓實在是太善良了一些,誰說這邊的百姓是南蠻子的?有這麼好的蠻子嗎?

只要當官的對百姓好,就沒有那不懂事兒的百姓會來鬧事,看樣子以後這個刺史當的不會太累了,有什麼需要百姓做的,發出公文,百姓應該就會去做。畢竟自己也沒有害百姓的打算。

想到這裡,張忠又對那些個要去幹活的人喊道:“今天晚上我還給做飯,並且有酒,海上到了夜晚寒氣重,喝點酒暖和暖和,我張家的船上還有一千多人,不知可否下來與你們一同幹活?”

張忠這個時候才提起船上的人,當初想讓那八百四十一個百姓和兩家內院的人下來,又怕當地的百姓會牴觸,這才把人留在船上,現在似乎情況好了許多,嘗試着問一下。

老頭這時喊上了“張大人帶來的人就是我們一起的,下來做事兒有什麼不可,是不是?”

百姓們參差不齊地喊着‘是’,今天對他們來說就好象過年一樣,喜氣洋洋的,知道來了個好官,吃了一頓好的,晚上還有酒可以喝,還有什麼可不行的?

尤其是新來的大官,還徵求自己等人的意見,這個面子說什麼都要給,別說來的人一起幹活了,就是在旁邊監工也要答應下來。

小船又開始來往於大船和岸邊之間,船上的人除了留下來看船的,都到了岸上,從開封找來的百姓在船上的時候就知道要下來幹活,年輕力壯的人不用多吩咐,直接就跑過去跟着做了起來。

兩邊的百姓有許多不同的地方,卻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都知道張忠是個好人,是個好官,幹起活來,相互間的話題就放到了張忠的身上,尤其是那些個已經知道張忠事蹟的人,把聽來的事情詳細地講給當地的百姓聽。

兩個地方的百姓在張忠的連接下,很快就好了起來,開封的百姓講着自己那地方受了旱災生活如何的困難,當地百姓也說着有時吃不上飯,可謂是同病相憐。

再一說到張忠,又都對以後的生活充滿了希望,兩個地方的百姓就在張忠這個人的善念下,短短的時間中相互瞭解和理解。

連張小寶和王鵑都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樣的程度,畢竟他們把百姓給定位成了他們那時的百姓,這裡的百姓似乎有着太多的優點。

今天速度快了一些,明天繼續加快,怎麼也得把補這個東西給去掉,大家的月票先留着,等我補完一起投給我,衝一次分類前六看看。。.。

第88章 棉花好用在冬天第285章 縣中有錢起新事第729章 一爲做飯一干活第812章 等待苦樂應如此第379章 京城平息昌寧起第159章 建完工院建書院第87章 支開小虎作詳談第29章 燻雞欽州也有傳第63章 買下陳糧有新招第533章 保是不忍殺是訓第50章 效果不錯離間計第63章 樹林之中擡狗回第79章 張家出手無簡單第541章 多少財帛可動心第81章 雨後風涼到秋寒第11章 政治教育很重要第487章 閨中閒話又早朝第685章 多方聯合原如此第253章 手段疊出定乾坤第310章 枯等報信陽光熱第307章 吐蕃百姓無歸屬第173章 可欺或是不可欺第330章 賣掉田地多存糧第176章 前往京城來匯合第55章 天才有時被埋沒第11章 政治教育很重要第12章 別人酒樓我來買第85章 初到莊子有見識第110章 小船悠悠水中翻第852章 欲罪發展應怪誰第606章 全民皆兵於危時第843章 輔助投入待十年第141章 刺史妙計傷枝葉第60章 秋日之時各有心第441章 朝堂之上論人選第716章 歸家哪勘遠名揚第71章 點背喝水也塞牙第906章 接觸民生多感觸第25章 強加錢財賣給你第78章 小壓物價有幾番第62章 就當春夢了無痕第105章 臨近又出新莊園第809章 人報來得更直接第374章 山山相連無窮盡第33章 秋深之時送大禮第791章 能力廉潔路不同第53章 輪船運河初試速第878章 命分天地與人和第72章 塵埃落盡又獲利第723章 戰事不停拼消耗第745章 提議爲何選粟米第373章 暴風過去京有信第558章 君子風采展一場第891章 幫襯孩子彈家長第140章 五年之後尋舊痕第31章 封賞終到未來遲第77章 逆境之時騰空起第262章 路上行人紛紛駐第58章 賺錢安排又一回第721章 守塔也可賺大錢第31章 秋來樹葉已變紅第536章 柳樹村外鐵索寒第58章 是輸是贏在這般第446章 不說水路說眼前第190章 氣候適應不習慣第170章 推着縣城往上爬第238章 故作無事把魚釣第306章 春耕之時有反擊第767章 位置不同心不同第888章 未雨綢繆先立法第422章 腳踏故土氣勢漲第755章 投入至今終回報第845章 無聊閒言炮聲響第一百三十四章第95章 留下縣令抗州官第64章 ——第六十七章第64章 秋收糧食不易分第587章 妹妹不行哥哥來第252章 糧價波動取他路第152章 兩句詩話把信傳第942章 比賽三局爲兩勝第518章 此行一去爲殺人第750章 戰爭儲備有鹹魚第22章 地方方言也能說第87章 產量估算有些低第498章 聯合開發租氣球第789章 先是誇讚後捱罵第28章 一路趕超力不竭第139章 京城依舊顯威風第641章 紅塵難定錢欲借第2章 欲問消息求不得第109章 專業事情專業做第271章 縣令姍姍新來到第350章 輸贏未定在縣中第688章 對罵閒聊剃禿毛第32章 所有錢財換頓飯第92章 多人中毒因何死第118章 上次老者又來到第729章 一爲做飯一干活第474章 洛水河畔愁滿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