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

“虎頭,銅錘,二丫,不要耽擱了,該走了。”

前頭錦衣衛過來,後頭後院裡幾輛車也是套好了,大丫和李成瑛分別吆喝着自己的小子丫頭們上車,前往張用誠的府中暫住,暫避一時。

後宅該帶走的私人物品都早就叫人打了包,就是一些笨重的傢俱留着不動。

李成瑛還是一臉不高興,咬着貝齒,惡狠狠的看向四周,恨不得衝到前院去,把那些錦衣衛拎過來痛打一頓。

這個時候,才能看出來她小時候的一點兒蹤影,大丫見了,只有抿嘴微笑。

兩個女人,都是二十來歲年紀,雖已經不是稚齡少女,但仍是女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候,一個天資國色,一個亦不遑稍讓,這幾年來,惟功雖然身居高位,家資千萬,卻從來沒有再娶一個的心思,老實說,他對現在後宅還算安寧的局面已經感覺十分慶幸,可是真沒有什麼想法再給自己添麻煩了。

誰知道添一個進來,能不能融洽相處?現在這一妻一妾已經是超級美人胚子了,能不能找到比這兩更強的還是兩說,找來了,自己還得頭疼,還是免了罷。

“錦衣衛什麼了不起的,我當年在京師時,可沒少揍他們!”臨行之時,看着自己家的後院,女人護短的天性大爆發,李成瑛是真的惱了。

這話倒也是真的,像襄城伯府雖然只是伯爵,但一直在皇城禁軍的圈子裡掌握權力,皇家儀衛向來是由襄城伯府執掌,最少也是執掌的侯伯中的一員,這麼多年經營下來,皇城禁軍諸衛少不得都和李家有一點關係,錦衣衛再兇也是對百姓和商人這個階層兇,最多再惹一下中低層的文武官員,對侯伯勳貴來說,他們也不過只是皇家親軍中的一衛而已,強勢的錦衣衛掌舵人侯伯們還要給幾分面子,底下的這些辦事的,管你是什麼指揮,千戶,侯伯階層的肯定是看不上眼的。

李成瑛還是小丫頭片子時,家裡往來的不是公侯就是駙馬,都督都不大夠資格登堂入戶,更不必提錦衣衛的兩個小小的指揮了。

“行啦,”大丫沒有李成瑛的盛氣,抿嘴勸道:“這是他的安排,我們只管照做就是了。”

“哎,就是不甘心,這些傢俱要是叫他們的手碰過了,我可是不要了。”

“這倒也是。”大丫一皺眉,對一箇中年僕婦吩咐道:“一會你隨時盯着,若是有人碰了哪一樣你記下來,回頭全換了。”

“是,兩位奶奶放心便是。”僕婦頭兒也是忍不住想笑,這**奶和二奶奶,說是當了孃的人,可還是留着不少的女孩子習性,這麼多笨重的硬木傢俱被人碰了就換,看來這總兵後院要有一陣子亂騰了。

後院衆人離開時,前院錦衣衛已經涌了進來。

這幾天,這些錦衣衛可稱四處碰壁,在遼陽,到處都不買他們的帳,四處看別人的臉色,特別是他們住的在城驛,說是官差人數超標,驛站無法完全接納,叫他們自己出去住店。

住店也罷了,遼陽的旅店很多,也很豪華,但住店就得老老實實的給錢,這些錦衣衛,到哪兒都是伸手要好處的主,沒事遇着人還要踢三腳的狠角色,居然得老老

實實的給客棧老闆掏錢,不然的話,這些老闆就揚言要報公安司來處理。

想到公安司的那些巡兵的臉色,錦衣衛們都軟了,只能老老實實的自掏腰包。

這一類的事情,數不勝數,他們跑到瀋陽,又是毫無成效,碰了一鼻子的灰,現在這會子終於站在總兵衙門的大堂之前,四顧張望,雖然遼陽的人都是神色不善,到底還是十分配合,這些錦衣衛終於心情大好,感覺自己前兩天的顧慮實在是毫無必要。

“你們看,”曹應魁喜道:“事情也沒有想象的那麼難,咱們不是就站在這兒了?”

馬維也是高興,看着那個滿臉大鬍子的官員,問道:“貴官名諱上下?”

“下官姓孫,定遼中衛經歷司經歷。”

這人當然是孫承宗,現在的中軍部副職,在遼陽算是最高權力序列中的人物了。

但這些東西沒必要和錦衣衛們說,孫承宗的表面上的官職是以秀才身份被舉薦,吏部手續也順利通過,加了一個衛經歷司經歷的官職在身上。

文職在軍鎮和衛所繫統裡都是升遷機會不大,孫承宗願意在衛所掛職,等於是鐵了心綁了遼陽的戰車上了,決心不可謂不大。

象徐光啓,袁黃等人,這兩年也陸續在遼陽下的衛所中任職了,或是六品,或是七品。

其實以他們的學問,科場上不敢說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十成裡有七成以上可以考中舉人或進士,他們還年輕,不象宋堯愈年紀已經大了,中進士的意義也不大,五十以上中進士,一般都是在國子監或是南京各部任閒職,或是放在邊遠州府任佐雜官員,任正印或清流官職的機會都不是很大,所以孫、徐、袁等人,算是爲遼陽的大業,本人做了不小的犧牲。

在這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哪怕中個不當官的進士,也比在遼陽做到六品官員強,在孫徐等人的老家,士林已經有很不利這幾人的風評,好在遼陽財力充足,這些年不停的在各地招募參隨和文職官員,或是名士到學校裡來任職,因爲肯花錢,前來的名士還是很多的,無形之中,遼陽也算是一個文化重鎮,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孫承宗等人的名聲恐怕會更加的不堪了。

在曹應魁和馬維等人眼前,孫承宗落落大方,神態不卑不亢,完全不象一個普通的七品雜職官員。

他們倒是完全不可能知道,這可是一個未來的帝師,輔臣!

簡單看了一下總兵大堂和簽押房,公事房等地,還看了幾顆印信,包括惟功的平虜將軍印在內,一切無有異常,馬維便道:“我們要查看全部地方。”

孫承宗淡淡一笑,答道:“悉聽尊便。”

錦衣衛開始進入二堂,後院,四處如狼似虎般的查看。

遼陽的人也不阻止,只是很冷漠的跟在四周。

錦衣衛還發覺後宅有一些人,看他們翻動東西時,就拿筆記錄一些什麼,他們心中奇怪,不過知道遼陽的人不好隨便去惹,當下只繼續翻動,不去管他們。

內宅外堂看過一次,當然不可能查出什麼礙眼之物,也沒有想象中的後宅金銀滿櫃,古董擺放的到

處都是的情形,查過一次後,衆錦衣衛無不氣沮。

馬維和曹應魁彼此對視一眼,均知對方心思。

“你們鎮的倉庫在哪兒?”馬維對孫承宗道:“我們要查庫。”

“貴官是欽使,我們當然配合。”孫承宗淡然道:“不過,有言在先,倉庫裡都是要緊物事,其中現銀尤其很多,進入查庫可能耗時良久,而出庫時,我們也要再盤一次,以免數字出錯,對不上帳,彼此都很麻煩。”

錦衣衛出來查庫,從來只有地方配合,多少錯漏,也沒有人敢出聲,不過孫承宗這麼說,馬維和曹應魁已經不大放在心上了,他們耳朵和腦海裡只有“現銀猶其很多”這六個字。

這六個字,彷彿是金光閃閃,一直在他們的腦海中盤旋,別的事情,他們是一概不管,也根本想不起來了。

“好,既然各位堅持……”孫承宗不再多說,吩咐道:“來人,帶這些爺們倒財務司的庫藏去查庫。”

“你這經歷倒也曉事,”馬維一心要去發財,別的事情管不上了,一邊等人帶路,一邊對孫承宗口不應心的道:“本官和同事都念你的好,有了好處,忘不了你。”

“下官是做份內的事而已。”

孫承宗這裡不知道有多少要緊的事要處理,中左所那邊已經派船出海,有不少遼陽的人已經遠赴山西陝西河南各省活動,這兩年各省都有大災異,災民很多,朝廷賑災的措施絲毫不得力,比如最要緊的一次大災,受災人超過二十萬,直接死亡就有好幾萬人,萬曆的表示就是從後宮掏了五千兩銀子,用鄭貴妃的名義捐了出來。

幾十萬上百萬人受災,一國之君以女人的名義捐五千兩,這種表示,真不知道叫人說什麼是好。

上行下效,張居正在時,官僚集團還收斂一些,還能做一些事,現在官風吏風極爲敗壞,地方上把戶部有限的撥款侵吞分肥大部分,只有極小的一部份能到災民手中,這幾個省,地方上流離失所的災民,爲數當真不少。

前幾年,已經有數萬人規模的農民起義,這幾年,萬人以下的起義也當真不少,只是規模不大,時間很短,當朝爲政者,根本沒有在意。

要到三十年後,災荒越演越烈,最終成燎原之勢時,這些官員和皇帝才急了眼,不過就算那時候,大明的賑災仍然是一團糟糕,根本毫無用處。

可以說,明亡不止是建奴,建奴只是一小部份原因,也不是天災或農民起義,而是亡在它自身的痼疾之上。

救災存亡,前不及唐宋,後不及清,這是明朝最大的短板了。

不過現在這短板卻被遼陽利用起來,中軍部和相關的各部門在惟功的指令下早就擬定了一攬子的計劃,從招募人員到陸路通行道路,打通關節,沿途站給,順道購買種子耕牛等必須物品,對外是以遼陽軍屯的名義,分散進行,在當時消息傳播渠道並不快捷的前提下,單獨一地出現招募人員並不怎麼顯眼,最少要等三五個月甚至更久時間之後,朝廷纔會發覺遼陽的大動作,到時候肯定會加以阻止,不過,到時候,最少有過百萬人過海到遼陽,朝廷就算阻止也晚了。

(本章完)

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二百六十五章 磨練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一百三十七章 孤臣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二十章 長兄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八十九章 頂峰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三章 殺良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醫院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二百六十五章 磨練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八章 入府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七百三十二章 藉口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九十二章 訓斥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四百九十一章 獵騎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一百章 悟劍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