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猛虎出籠(一)

開了安毅的介紹。岡烈纔給胡家林、顧長風等親自授勳設蔣介石、朱培德、陳儀等人也禁不住咧開嘴笑,都知道正是獨立師的驍勇強橫,纔將趾高氣揚的石友三叛軍迅速擊潰,不但爲中央政府和中央軍挽回了聲譽,還極大地震懾了各部叛軍,鼓舞全軍士氣,稱之爲力挽,狂瀾居功至偉毫不爲過。

蔣介石几個稍作商議,均認爲安毅的推薦非常有道理,由猛將顧長風去率領那支新成立的複雜部隊非常合適,弄不好還真能帶出第二個獨立師來。三人全都同意了安毅的推薦。當即任命顧長風爲第四十四師少將師來滿堂將帥鼓掌之時感觸良多,從中看到蔣介石對安毅的寵信和對顧長風的喜歡,同時也驚覺一個事實:

隨着顧長風的意外晉升,從獨立師中衍生出來的甲種師已經多達兩個,要是再加上與安毅關係親密的朱世貴十七師,未來安毅只要獲得任命。無形中就擁有從容指揮四個師的強大軍力。

晚上九點五十分,會議結束。飢腸轆轆的安毅和張治中剛要一同返回軍校,就被朱培德和葛敬恩留下了。與安毅一同被留下的還有蔣介石麾下三員大將,負責鄂豫戰區的劉峙、蔣鼎文和顧祝同,每遇重大決策都會悄悄跟隨在蔣介石身後的何應欽、楊永泰、陳立夫等人自然也在。

衆人在蔣介石的吩咐下,一起來到地圖前站立,參謀次長葛敬恩緩緩拉開第二重幕簾,鄂豫戰區巨幅軍事地圖映入衆人眼簾。

和以往每一次講解戰略戰術任務一樣,葛敬恩從容不迫地將河南唐生智部四個師、馮玉祥西北軍五路人馬的駐地、動向和裝備水平細說完畢,微微提高聲音,說出最後的目的:

“由於我軍南北兩線同時面臨叛軍威脅,防線太過漫長,導致兵力分散,戰力銳減,再者,江北一線近二十個師大多是地方部隊改編而成的乙種師,每斤,師只有兩旅四團的主力部隊,裝備簡陋,練不足,大部分師屬炮兵的編制不到一個營。而且還存在立場動搖、畏難怯戰的致命弱點,因此,在豫皖蘇魯一線我們只能暫時採取守勢。

根據總司令意見和參謀本部反覆商討,決定變更原作戰計發,鄂皖交界以東的江北一線採取積極防禦的態勢,部皖交界以西的鄂豫一線,第二軍團由誘敵深入轉爲主動出擊。利用我軍業已控制武勝關的有利條件。對唐生智部叛軍展開針鋒相對的進攻。”

衆人的目光隨着葛敬恩的指揮棒移動,在剛纔的會議上尷尬不已的劉峙,此時臉上帶着自豪的微笑。正是劉峙的雄心壯志和反覆進言,使的蔣介石放棄了鄂豫戰區被動挨打的“積極防禦計劃”決定在豫南一線與敵展開戰略決戰,贏得政治上的聲譽和士氣上的主動,也讓那些委身於中央軍序列下卻搖搖擺擺見風使舵的各路軍閥增加勝利的信心,不至於產生消極悲觀的惡劣影響。

葛敬恩接着說道:“由於第二軍團下轄之第三、第五師已經調至揚州、滁州一線穩固江北戰線,鄂豫戰區的參戰部隊目前只剩下第一、第二軍的五個主力師,武漢三鎮、荊襄等鄂西五個師因地方防衛任務繁重。一時難以抽調北上加入戰局。這就使得我軍在鄂豫戰場上投入的兵力明顯不足。

總部本想抽調鄂西一個師轉屬第二軍團,但考慮到馮玉祥的西北軍很可能會趁我方與唐生智激戰之際,突然從豫陝南部攻擊戰略要地荊襄一線,而鄂西四個師中的兩個都是尚未形成戰鬥力的新編師,一旦大戰開啓而主力又不在的話,兩湖戰局會立即糜爛並帶來惡劣影響。因此。總部考慮再三還是放棄了這一計劃,暫不從鄂西抽調兵力。

經過再三研究,總部初步決定還是從江淅一線儘快抽調兩個師趕赴鄂豫戰區,但此時唐生智三個師主力已經南下信陽,大戰迫在眉睫,第:軍團在未能及時獲得兵力補充的前期作戰會非常艱難,面臨排兵佈陣上捉襟見肘的困局。

現在我們迫切蘊待解決的問題有兩個:第一、激戰一旦打響,如何面對西北軍對荊襄一線的進攻?第二、請諸位探討一下,如何才能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解決這一棘手問題?”

衆將在蔣介石的示意下回到位置上坐下商議。顧祝同神色輕鬆,一片平和,他的第一軍下轄第一、第二兩個裝備精良的超編甲種師和戰鬥力優良的第三獨立旅,佔據了主力部隊的一半因此他一點兒也不發愁。倒是第二軍軍長蔣鼎文心裡沒底。雖然第二軍下轄第六、第九、第十一師和第四獨立旅,但是網網升任第六師師長的方策和第六師需要鎮守鄂東一線,第四獨立旅仍在鄂州展開整,能上陣作戰的只有蔣鼎文兼任師長的第九師和陳誠的第十一師,其中十一師還需要留下一個旅留守漢口,這就使得第二軍的攻擊力明顯不足,在即將到來的激戰中處於非常被動的地個。

蔣介石掃視一圈,嚴肅的表情和精光冉閃的眼神立刻讓低聲議論的將領們安靜下來:

“鑑於目前兵力不足的嚴峻局面,我們已經想盡各種辦法加以彌補。首先,各地的新兵徵募正在加緊進行。

其次,中央陸軍教導團擴編爲教導第一師的工作正在進行,以中央軍校教職員爲骨幹的教導第二師編成計劃也即將實施,從贛淅皖招募的五個團新兵也基本到位,這兩個教導師和慕尹兄(錢大鈞字)在武漢分掛組建的教導第三師一樣,只能擔任地方守備任務,以目前的進度看。教導各師尚有三個月整方能成軍。拱衛京城勉強勝任,開上戰場是不行的。

遠水救不了近火,大戰在即,我們只有一舉擊潰唐生智叛軍,才能震懾宵小,爲下一步全力改編中央軍下轄各師贏得時間和主動權。下面。就請各個暢所欲言,爲贏得這一仗的勝利集思廣益,獻計獻策。”

衆人齊聲應是隨即低聲商議起來。坐在顧祝同下首個置的安毅豎耳傾聽,一言不發。

半個多小時過去了,與會將領的一個個提議在經過充分討論後全都被否決了,由”淺作戰造成中央軍各部一個蘿蔔一個坑的窘迫境地,加一心舊那些擁兵自重曖昧觀望的軍閥隨時可能出現的反叛,從哪兒抽調兵力都讓人不放心。

“安毅,你這個被稱之爲“狐狸將軍,的軍中典範怎麼一言不發啊?”

何應欽突然大聲詢問,一時間把衆人的目光全都吸引到了安毅身上。朱培德和葛敬恩等人暗自驚訝。沒想到何應欽竟會主動詢問安毅,雖然話語裡有那麼點兒譏諷成分。但是總歸是一種良好的和解姿態。

安毅皺皺眉,看都不看何應欽一眼,靠在椅背上從容回答:“謝何長官誇獎,屬下“飛狐將軍,的匪號是當年北伐江北時白健生長官封的。而不是什麼“狐狸將軍”至今恐怕沒有幾個人記得了,要說給人印象最爲深刻的,恐怕還是當年滬杭報紙上常說的“白狐狸衆將面面相覷,最後都驚愕地望向何應欽,誰都沒想到安毅竟然會這麼記仇,把何應欽當年與白崇禧、李宗仁聯合逼蔣介石下臺,被江淅滬各界貶爲“白狐狸”集團的舊賬給翻了出來。

何應欽氣得滿臉鐵青,蔣介石不悅地注視若無其事的安毅。沉下臉大聲質問:“安毅,你身爲黨國軍人,在此危急關頭竟然忘記自己的地位和責任了嗎?”

安毅心中一凜,豁然站起筆直挺立:“回校長,學生無時無玄不謹記自己的身份地個,時刻以革命軍人的標準產格要求自己,只是學生不願意讓某些人提起以前的匪號,如有錯誤,懇請校長原諒。”

蔣介石沉默片復,陰沉的臉上看不出是否對安毅的態度滿意,他仍然緊盯着安毅的臉沒有說話,與會衆人屏住呼吸不敢表達意見,氣氛沉悶而又尷尬。

過了好一會兒,蔣介石對下首的何應欽微微點頭以示安撫,再次轉向安毅說道:“說吧,說說你對鄂豫戰場的認識,有什麼意見和看法儘管直說,你在鄂西待了幾個月,想必對戰區情況不會陌生。”

“遵命!關於鄂豫戰局,學生也有一點兒不成熟的看法,第二軍團該怎麼打學生實在沒有應對能力,但是說鄂豫西線的荊襄戰場怎麼打多少心裡有底。

學生認爲,以目前鄂西四個師的兵力,完全可以憑藉複雜的山區、河流、湖泊等地形,確保鄂西無憂。只需守住襄陽,利用自身的火力配置、行軍速度、熟悉地形和獲得民心的優勢,就能將任何企圖南下的叛軍擊潰甚至殲滅,因此,學生認爲校長和各位長官儘可對鄂西放心,將有限的兵力全部投入到武勝關一線的主戰場上面。”安毅自信地大聲回答。

衆將看到安毅這麼有信心,也對鄂西戰局放心不少,蔣介石微微點了點頭,再次問道:“襄陽是武漢的門戶,只要襄陽不守,武漢就在對手的俯蜘之下,你既然這麼有信聳。能否將你的具體應對計戈x小s說ち屋ち手ち打說出來?”

“學生遵命!”

安毅請求蔣介石允許自己對照的圖解釋自己的全盤計戈”蔣介石立玄答應下來,一羣將領也紛紛跟隨在蔣介石身後,再次來到地圖面前,非常感興趣地等待安毅講解。

安毅撿起架子上的指揮棒,指着南陽一線如數家珍般報出西北軍南路主力部隊七個師的駐地、秘密調防行動、集結點和中轉兵站:

“這些寶貴情報都是十六、十七兩師官兵花費巨大精力付出艱辛努力後獲得的,根據西北軍的排兵佈陣情況分析,他們早已做好南下攻打襄陽的準備,之所以至今仍無行動。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政治上的原因,西北軍也怕師出無名,落下主動挑起內戰的罵名,被全國軍民所聲討,二是他們需要等待唐生智與我軍在鄂豫戰場東線打起來,來個淡翁得利。

綜觀西北軍的兵力佈置和作戰意圖,安毅以爲,只要我第二軍團把唐生智堵在武勝關以北展開戰略決戰。西北軍就不敢輕易南下攻打襄陽。哪怕他們真敢攻打襄陽,也很難在四個師的阻擊之下得到什麼好處。以目前西北軍窘迫的財政和拮据的後勤供給處境分析,長時間的攻堅和麾戰是他們最不能承受的。

反觀我鄂西四個師,雖然才網組建成型的五十一師和四十四師沒有什麼戰鬥力,但憑藉着有利地形固守還是能做到的,何況西北軍想要兵臨襄陽城下絕不容易,之前還的過尹繼南將軍的十六師、朱世貴將軍的十七師這兩道關,不付出巨大代價。他們無法到得了襄陽。

退一萬步講,如果西北軍將士衆志成城爆發出百倍的戰力打下襄陽。還要面對我優勢炮火鎮守的大河天塹才能渡河或者南下,在未能克復襄樊之前,西北軍根本就不敢開往東南方向的武漢,否則未到隨州就會陷入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險境,鄂西各師完全可以在三天之內徵調三個師的警備部隊,利用河流、山地等有利地形對其展開不間斷的全程襲擊。屆時冒險深入的西北軍距離覆滅也就不遠了。”

衆將大多同意安毅的分析,張治中沉思片外,走到蔣介石身邊低語了幾句,蔣介石點點頭詢問安毅:

“安毅,你覺得由誰來指揮鄂西四個師比較好?”

安毅恭敬回答:“只要是總司令派遣的軍級長官,誰去都行。”

衆將一陣低語,蔣介石遲疑片刻不再說什麼,高聲宣佈會議結束明早繼續舉行,衆將略作收拾盡數離去。

肚子餓得“呱呱”叫的安毅走出大門,叫住蔣鼎文一起去夫子廟吃點兒東西,蔣鼎文也正好有事要與安毅商量,點點頭便與安毅並肩走向停車場。

可是兩人網走到轎車邊上,張治中大步到來,說句校長有請,就把安毅和蔣鼎文的計劃打消了。

防:抱歉,我一個最最好的朋友家裡出了事情,身爲莫逆的我無法袖手旁觀,這段時間的更新可能都不會正常。我爭取每天的兩章不會少。實在抱歉了!

第181章 二等兵沈鳳道第2141章 天涯海角第1509章 撲朔迷離第788章 生死搏殺(三)第1144章 囑託第66章 一步三回頭(下)第929章 聯而不合(一)第690章 衝冠一怒(十二)第465章 多事之秋第387章 特派員(下)第2197章 大遷移和大戰略第14章 恐慌籠罩廣州城第1701章 心靈的剖析第1680章 點石成金第629章 以勢壓人第2003章 反攻還是防守?第271章 鬥智鬥勇建奇功(七)第773章 血脈中的狼性第1141章 反應各異第460章 幕後黑手(下)第1626章 運籌帷幄第1922章 再聞噩耗第1392章 敏感神經第1307章 步步驚心第980章 隨波逐流第60章 軍令狀(下)第737章 誰是煮熟的鴨子(四)第1579章 衝出島鏈第1512章 混戰開啓第1196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第272章 來自蚌埠的命令第1422章 歪打正着第1890章 死亡的城市第1461章 滕王閣前第1033章 握緊你的槍第2094章 高原冬雨第1077章 先知先覺第399章 盟友越多越好第774章 軍情突變第179章 能看不能動的財富第1290章 再戰天津(二)第500章 多管齊下(八)第1006章 滇西戰役(三)第511章 暗度湘西第1762章 戰火復燃第610章 歐洲之行(十)第1098章 當頭棒喝第1216章 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501章 受益良多第924章 大義凜然的擴張(六)第722章 悄然而退第1871章 塵埃落定第1129章 雪夜來客第1892章 國家的眼睛第194章 立於不敗第209章 普通一兵的啓示第283章 誘惑第598章 不罷不休的算計(一)第632章 飛狐折翼(三)第508章 西上潼關(三)第1401章 師生相知第2195章 追憶與對比第1285章 勝敗之機第1633章 大進攻序曲第566章 大逆轉(三)第1574章 不要怕打大決戰第1273章 鬥勇鬥志第1348章 流星風暴第1351章 不是不報時辰未到第50章 溫情第1801章 蛛絲馬跡第933章 以牙還牙第2192章 爲蔣校長預留退路第1367章 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第1392章 敏感神經第1128章 空軍人才第732章 學會了拒絕第697章 遍地烽煙(三)第820章 冰與火的見證(十)第15章 仁義第1303章 日奸事件第296章 焦慮的等待第386章 特派員(上)第899章 破繭振翅圖霸業(十)第1849章 戰局如棋第1773章 一切爲了利益第542章 猛虎出籠(二)第1452章 固若磐石第541章 猛虎出籠(一)第231章 悄然改變的命運第1915章 短兵相接第524章 微妙的調整第223章 再上征途霧茫茫第46章 不想出名都難(下)第1372章 淞滬烽煙第1194章 攻略第713章 暗戰四起第1140章 離情第212章 危機四伏第783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