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當世活關羽

bookmark

努爾哈赤在萬曆44年(1616年),喀爾喀蒙古上尊號昆都侖汗之後,建立了後金,國號天命。

而這一年,恰好是李成樑死後的第二年。

在1615年,努爾哈赤發兵三千,準備乘着葉赫部和蒙古成婚的時間一舉蕩平葉赫部這顆眼中釘,卻在明廷的調解下放棄了軍事行動。

也就是這一波放棄,讓當時身爲薊遼總督的薛三才上報萬曆帝,說努爾哈赤以及女真對大明的命令是唯命是從。

朱由校此時提起天命,毫無疑問,就是在提點袁可立這個三朝元老。

雖然如今的局勢,已經是盡人事聽天命的階段了。

那麼天命到底在誰?

自稱天命的建奴不過區區野人罷了,自己這個真命天子,天下之主,纔是真真的天命!

袁可立雙眼溼潤,如今天啓帝的鋒芒,袁可立只在萬曆帝早些時候,才見到過。

既然天啓帝身爲九五之尊,都敢親自涉險,更是爲自己這個糟老頭子打氣,那麼自己這個糟老頭子,又有什麼好怕的?

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灰塵,扶正了自己頭上的官帽,袁可立看着天啓帝恭敬道:“陛下,昔日老臣入登萊,助毛帥立東江,操練登萊水師,縱橫渤海之上,讓建奴聞之心顫。”

“今日,老臣再度請命,請陛下恩准老臣在山海關之事塵埃落定後,乘船前往皮島,連通毛帥,以及努爾哈赤的女婿劉興祚!”

聽着小老頭的話,朱由校挑了挑眉道:“袁尚書,這劉興祚朕知道,昔年爲建奴所擄,因才幹出衆,聰明伶俐,被老奴看重,招爲女婿,可劉興祚身爲建奴奴酋的女婿,卻有着拳拳報國之心。”

“但是朕沒記錯的話,劉興祚在天啓三年意圖反叛建奴,事情敗露,而後被建奴奪權貶官了纔對。”

“如此忠貞義士,朕甚喜之,如若袁尚書能夠將他引回大明,朕當重用!”

“然而如今劉興祚失了實權,袁尚書說要聯繫他,應當如何聯繫?”

朱由校當然是知道劉興祚這個人的,要知道原本歷史上的遼東,可以說在明刀明槍的戰爭之下,更是有着暗中從未停息過的間諜活動以及反間諜行動。

圍着劉興祚一人身上發生的事情,就足夠拍一部大明版本的諜戰風雲,而最後,劉興祚更是在母親和妻子的鼓勵下,以自焚計逃出後金,重歸大明,直至戰死沙場。

而劉興祚作爲朱由校所喜歡的一點,恰好就是劉興祚的忠貞。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

這種身居高位的忠貞壯士,在華夏文明的歷史上,可以說從來就沒有缺少過,但是在大明,特別是在明末風雲壯闊的這個年代中。

還真就少之又少!

更多的,卻是那水太涼,洪承疇一般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無恥之徒。

就拿洪承疇來說。

同樣被俘的洪承疇,可是直接投了建奴,甚至於還帶上了祖大壽等一大幫子遼東悍將!

而劉興祚的出身,不過是一個被擄走的百姓,尚可在親眼目睹建奴對大明百姓的殘酷欺辱和奴役的情況下,覺醒民族意識,選擇背棄於他有知遇之恩的努爾哈赤,而全大義。

洪承疇可是在明末的那段時間裡,崇禎皇帝最爲倚重的大臣,卻在投降之後,徹徹底底的淪爲了建奴欺辱殘殺大明百姓的爪牙。

劉興祚積極抗金,即便是身居高位,有努爾哈赤的信重,劉興祚也沒有忘記自己是個漢人。

而洪承疇,則是在美人計下,降了後金,更是爲了後金殫精竭慮,出了無數的主意!

這兩人的高下立見。

於是歷史上留下了洪母罵子的美食,洪承疇這個名字,也更是和錢益謙等人一起,被綁在了恥辱柱上。

再怎麼洗,也無法徹底洗白。

甚至如果原本的歷史上,大明贏了,劉興祚也活了下來,建奴輸了,那麼毫無疑問,劉興祚的事蹟,將會被明清時期最爲流行的小說家們大肆渲染。

與關公並列,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面對劉興祚這樣的忠貞義士,朱由校當然會想要把他帶來自己的麾下。

晚明的三國演義,已經流行開來,朱由校之所以說曹文詔是自己的許褚典韋,是因爲曹文詔和許褚典韋一樣,是猛將。

勇則勇矣,智略不足。

雖然曹文詔在當世,可以說戰場之上天下無敵。

可朱由校也不可能說曹文詔是朕之奉先啊!

這對曹文詔而言,哪能算得上是誇獎,曹文詔不自己掏刀子抹脖子,都是曹文詔臉皮厚!

因爲在這個時代,呂布的名聲,簡直太臭了!臭不可聞!

即便是後世有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方天畫戟專捅義父這樣的梗,在後世很多影視作品的渲染下,喜歡呂布,將呂布視作悲情英雄的人也不少。

可是在如今的大明朝,呂布的關鍵字就是不仁不義,反覆無常!

那麼在這個時候,朱由校遇上了一個忠貞堪比關羽的劉興祚,又豈會不心花怒放?

畢竟集郵這個東西,大部分人都有這麼個愛好!

更別提劉興祚是個有才幹的人!連努爾哈赤都覺得劉興祚可堪重用,不惜招劉興祚爲女婿來籠絡他!

從努爾哈赤死了之後,皇太極還能容忍劉興祚繼續處於高位,可以給遼東通風報信這一點,側面上也體現了包括皇太極在內的努爾哈赤子孫,對於自己的這個姐夫或者妹夫能力有多認可。

有才能,忠肝義膽,這當然是讓朱由校更歡心的事情。

別忘了,朱由校可就是靠着一手神道操作,纔給魏忠賢揍了個七暈八素徹底效忠。

更別忘了,華夏的關公崇拜可絕不是什麼營銷號口中的滿清開始,而是自關羽的同時代就已經開始了。

官方的關公信仰,則是南北朝時代開始形成。

關羽也就走上了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神壇之上。

此時的大明朝,朱由校的爺爺萬曆皇帝加封關羽爲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可還沒多久,萬曆皇帝更是來了一波官方推廣。

此時正是民間對關羽崇拜的鼎盛之時。

一尊當世活關羽自遼東來投,朱由校可不是自己的便宜弟弟,當然會利用輿論,將這事兒徹底捅出去,讓天下皆知自己這個天啓帝不是什麼昏君暴君。

而是劉玄德一樣的仁義之君!

要不然當世活關羽會千里迢迢也要歸附大明?

第二百九十九章 告訴我!第五百四十九章 看到了,沒用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喲?熟人?第四章 殺爾心腹,壯朕之威,何如?第四百四十一章 祖某有個外甥叫三桂第七十一章 獨目馬祥麟第四百九十章 等會,那丫好像是林丹汗?第六章 居然是個武俠位面?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哥,你要信我啊!第四十一章 布大明武德於天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咱們小心爲上!第六十二章 火炮?!腦補了個長篇!第五十二章 誰還不是個戲精呢?第二百九十九章 告訴我!第二十二章 玉石俱焚?他們也配?第三章 口含天憲?言出法隨?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太極下黑手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帶孝子莽古爾泰第三百一十五章 和朕合作,你配麼?第四百五十二章 且聽我說來!第二百七十五章 糟了!本貝勒完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鳴金收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刺王殺駕!第四百二十四章 遊擊足以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可戀戰,且殺且走!第五百二十六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一百二十八章 朕要親征遼東,你怎麼看?第五百一十四章 這都是陰謀!第三百二十章 罪臣莽古爾泰,願意獻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二百一十章 這樣更好。第五十一章 糜爛遼東第五百三十一章 你的刀不錯,然後就是我的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服軟第四百零八章 停止追擊,大明萬勝!第二百八十八章 騰格里第四百章 遼東十三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你又有什麼看法?第二百零九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五百二十八章 這玩意,不好殺啊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路難覓第四百七十四章 孟子粉絲第五百二十章 你別動手我告訴你!第二百二十四章 百姓,抉擇第一百五十四章 很好,很有精神第三百六十一章 鰲拜的心思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個功勞,二哥你想要否?第二百三十三章 灑家鳳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談妥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刀第二百零八章 天佑大明,大明萬勝!第三百九十二章 援軍何處第五百三十七章 銜尾而追擊之!第五百一十五章 換個思路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淩河堡第四百六十五章 只是第二百五十八章 灰頭土臉袁崇煥第三十四章 尋找朱由校!第二百一十一章 川軍入京,四等男子伯侯公!第三百一十九章 沖沖衝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太極的消息第二百三十二章 談妥第三百七十七章 神靈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本營的選址第三百七十章 盜匪第三百六十七章 自責第三百四十九章 對蒙古特攻第五百四十章 哦?什麼秘密?第四百五十一章 朕出招了,你能接住嗎第二百二十二章 兄弟們,抄傢伙,建功立業!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不乾淨第五百二十三章 皇帝親征纔是大明打仗的標準第五百三十八章 設伏!第二百五十章 難見美人白首,難見名將善終第一百八十二章 尤老大,關城急召!第四百五十九章 吳三桂:我燃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我等功名馬上取第六十九章 老朱我要當大明純臣!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百姓開路,值!第二十一章 恢復錦衣榮光,我輩義不容辭!第十五章 駱家父子第四百零七章 代善落馬!第一百一十八章 這傢伙力氣太大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皇太極的奇妙冒險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生的大起大落,來得真快第五十四章 捱罵,倒也正常第二百二十四章 百姓,抉擇第四百七十四章 孟子粉絲第二章 何爲閹黨?!第四百五十七章 拉人入夥第四百八十六章 打起來了?好哇!第二百八十二章 督戰隊第四百三十七章 帝將歸第四百五十七章 拉人入夥第四十章 整軍第二十二章 玉石俱焚?他們也配?第四百零八章 停止追擊,大明萬勝!第三百章 設局坑奴酋第二百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會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