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窮則分割擊破,富則聚而殲之

bookmark

朱由校作爲一個穿越者,看待很多事情的看法,自然和這個非黑即白世界觀大行其道的時代有着極大的差異。

不論是魏忠賢還是張維賢,他們作爲這個時代的人,眼中的是非觀和世界觀,和朱由校闡述灌輸的,毫無疑問是大相徑庭的。

可是奈何朱由校是皇帝,他的話,就是金口玉言,魏忠賢和張維賢都清楚如今的皇帝是個什麼性子的人,極爲主觀,極爲獨立,他們自然不會蠢到去想着改變天啓帝的想法?

而且,身居高位,這二人也不是什麼腐儒出身,思想觀念轉變起來,也遠比尋常的文人要簡單的多。

雖然固有念頭一時半會改不掉,可是至少,他們不會那麼堅持的當一個衛道者。

聽着魏忠賢的話,張維賢陷入了沉默。

聯想到天啓帝親征之前京師中發生的事情,張維賢只覺得自己,恍然大悟。

難怪天啓帝重新站在臺前之後,沒有像他的祖輩一般,大刀闊斧的在京師中大殺四方,以血腥鎮壓,將那些貪腐的官僚貴族全部幹掉。

反而是拉攏一批,打壓一批。

就比如說,殺了惡名昭彰的田爾耕,留下了曾經爲虎作倀的許顯純。

其中緣由雖然有一部分是因爲田爾耕讓天啓帝覺得不愉,可是張維賢此時一想,就覺得自己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田爾耕身居錦衣衛都督,一切惡事,都是他揹負最多的罵名,而許顯純雖然說纔是那個實際上幹壞事的人,可是這同樣的也讓許顯純的能力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彰顯。

酷吏,歷朝歷代都是需要的,毫無疑問,在如今的大明,天啓帝之所以留下許顯純,就是想要依靠許顯純這柄屠刀去威懾宵小。

畢竟天啓帝身爲皇帝,不可能凡事都親力親爲。

特別是那些殺伐之事,殺戮朝中大臣這樣的事情,天啓帝又怎可能讓自己去沾上這些?

帶着若有所思的神色,張維賢快步跟上了川軍們的腳步,進入了京營的營帳之中。

美酒佳餚自是必不可少,然而看着魏忠賢帶着一幫子太監在那殷勤的端上一桌桌美酒美食,秦良玉細長的眼睛中,卻流露出了一絲急躁。

進入京營的時間裡,秦良玉已經從朱由檢三人那裡,得知了天啓帝早已出京,更是隻帶了區區數千人親征。

曾經馳援過遼東,甚至有親人身死遼東的秦良玉當然着急。

昔年所見的少年天子,雖然英姿勃發歷歷在目,可是秦良玉也不覺得那個小皇帝,能夠在這短短几年的時間裡,那個小皇帝就能從一個尋常少年,變成一個可以揮斥方遒的英武天子。

想到這裡,秦良玉又瞥了一眼坐在最高位的信王朱由檢,不由心中暗暗嘆了一口氣。

“哪怕是陛下再如何,也總比這位信王殿下要強啊!希望老身還能趕得及,希望遼東戰事,還未曾結束吧。”

秦良玉一開始本以爲這一戰,天啓帝抽調川軍馳援遼東,是協同京營大軍作戰,所以秦良玉做好的準備,是川軍打打輔助,在天啓帝面前露臉就行了。

大軍行進,特別是在這樣的天氣裡,自然是不會太快。

而且十餘萬大軍在天子的親自統帥下前往遼東,更是帶上了袁可立這個能在遼東說得上話的大臣。

如果說天啓帝親征,帶上的是魏忠賢,沒準這一趟秦良玉就打算呆京城效仿當初的於少保,來一波京師防衛戰的準備。

畢竟當初的堡宗可不就是在大太監王振的唆使下,才倉促間組織了大軍,御駕親征,葬送了整個大明開國以來的最後一波精銳大軍,讓整個大明的武德從開國時的充沛到爆表,直接降到了低谷。

如果天啓帝的御駕親征,也是貿貿然之下,被一個大太監慫恿的,那麼整個大明,又有哪個武將不會下意識想到二百年前的土木堡?

不過在私底下,從魏忠賢口中得知了天啓帝的一系列計劃之後,秦良玉對天啓帝最後的憂慮,也只是天啓帝帶的人馬實在是太少了。

三千人,在遼東那個修羅戰場上,又能起到什麼作用?

建奴戰鬥力多強?當初親自在遼東打過仗的秦良玉,可是有着發言權的。

當初的渾河血戰中,以白桿兵和戚家軍爲主的明軍,以萬餘硬剛了建奴數萬,打的建奴死傷慘重,可是那一戰的代價是那四千餘的白桿兵近乎喪失殆盡,戚家軍最後的薪火熄滅。

逃出生天的,不過區區數百人!

這四千餘的白桿兵,可都是秦良玉訓練出來的子弟兒郎!

所以秦良玉很清楚,建奴大軍,絕非什麼等閒尋常的士卒。

當初的白桿兵,可是穿着鐵甲加厚棉甲的雙重複合甲,以川軍慣用的鐵環長杆武器對敵建奴的重步兵。

同樣悍不畏死的兩方人馬交戰,若非是川兵人少,沒準渾河血戰的結局就會改寫。

甚至就算是袁應泰出兵支援,渾河血戰也不會讓努爾哈赤笑到最後。

可惜了歷史沒有如果,每每想到昔日的渾河血戰,四千子弟兒郎喪命,秦良玉就覺得心如刀絞。

而如今,天啓帝居然只帶了三千人就馳援遼東。

此次遼東面對的對手,是再度傾巢而出,甚至規模遠超天啓元年那會的建奴大軍!

這局面,由不得秦良玉不去憂慮,畢竟在秦良玉看來,昔日友好親切接待過她,而且加封她誥命夫人,讓她以女人身份光明正大領軍,更是要求文武百官不可輕視她的那位小皇帝,比如今監國的王爺,強了太多!

越想,秦良玉面上的憂慮之色就越濃郁。

張維賢看着秦良玉的這副表情,主動的坐到了秦良玉身邊,將一杯酒舉向秦良玉說道:“秦將軍,老夫,敬秦將軍一杯!”

“敬川軍不滅之軍魂,敬秦將軍親自自川中,不遠萬里馳援遼東!”

秦良玉舉起面前的酒壺,瞥了一眼張維賢,低聲道:“英……新城侯,當初老身來京師的時候,你還是國公爺,現在怎麼就成侯爺了?”

聽着秦良玉的話,張維賢苦笑了一下,解釋了自己從國公到侯爵的原因後,以手指沾酒,在兩人面前的桌案上,比劃了起來。

最終,張維賢以手指指着桌上自己劃出的圖案,雙目如炬,看着秦良玉道:“秦將軍,此地,就是覺華島!”

“陛下離京前曾有交代,若是秦將軍及時抵達京師,那麼還望秦將軍休整之後,直撲覺華島!”

“陛下有言,窮則分割擊破,富則聚而殲之,如今大明沒有足夠的兵力去聚而殲之,那麼就只能從多點方向下手,割裂建奴的陣容。”

“覺華島乃是遼東糧倉軍資庫存之所在,雖然陛下在遼東亦有準備,但是陛下依舊將這最重要的地方,交給秦將軍!”

秦良玉飲盡杯中酒,哈哈笑道:“那麼老身,自然就會圓滿完成任務!”

“若是老身抵達覺華島之時,覺華島尚未淪陷,那麼老身身死之前,一個建奴,都上不去!”

“陛下信重,老身,豈會辜負?”

第二章 何爲閹黨?!第五百三十二章 這是哪年的刀?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個不留,斬殺殆盡!第一百三十三章 臣,遵旨!第二百一十一章 川軍入京,四等男子伯侯公!第九十六章 加錦衣衛千戶,隨朕出征遼東第二百五十一章 挑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第一百一十章 陛下,兵部那邊?第六十章 人間清醒朱純臣第四百七十章 江左少年之父第一百五十章 切磋一下打一架?第一百九十一章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第一百七十三章 喀爾喀蒙古車臣汗!第一百一十三章 被打臉的駱養性。第三百二十九章 阿敏來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小問號,你是否有很多朋友?第三百零八章 當大明朝的狗實在是太好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所以,我拒絕!第三百六十二章 啊對對對,曹文詔死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崩塌和成長第九十三章 變法,變法!第四百七十九章 悍勇!第五百一十八章 給你康個大寶貝第五百一十八章 給你康個大寶貝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劊子手!第三百四十三章 怕他個甚!來!喝!第四百五十三章 這可是要用人命去填啊!第九十四章 隨朕來!第二百七十一章 奴才只是做了該做的而已第三百二十七章 從何而來第四百零三章 啥玩楞?建奴要招降本將?第二百四十九章 所以,我拒絕!第四百三十三章 聰明人的感覺真好第三百四十三章 怕他個甚!來!喝!第一百八十六章 駱思恭請見第四百五十章 決戰之日,不是今天第一章 寧遠城下見!第三百三十六章 啥叫哥哥啊?第四百二十七章 還以陛下馬首是瞻!第一百六十八章 孫承宗第三百一十九章 沖沖衝第二百八十五章 逃命與追殺,朋友與仇敵第五十五章 成國公,你知道白起麼?第十四章 爾等,可願聽命?第二百九十三章 朕,是要立威的啊第四百四十七章 老本行,打游擊。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命在朕!第一百五十八章 所有手段,儘管使來!第一百四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九十五章 天啓銃!第二百一十九章 撤軍!第四百二十二章 得見天顏,死又如何?第四百六十九章 何況儒哉?第五百二十七章 有海東青!全軍入林!第四百九十六章 還沒贖罪呢!咋能死!第四百二十四章 遊擊足以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徵之國?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不乾淨第四百零二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一百六十五章 民族意識第一百三十三章 臣,遵旨!第二百五十五章 東北大開發計劃第三百八十八章 祖大壽等待的機會,到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奪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北伐第四百九十四章 驅虎吞狼,開疆拓土第一章 寧遠城下見!第十八章 這牌子,也摘了罷!第二百二十一章 你說能不能給幹下來?第一百二十章 天啓帝的千層套路第二百九十六章 你莫非以爲朕是楊鎬那廢物?第四百六十七章 撿了個同黨第四百五十一章 朕出招了,你能接住嗎第十三章 備用計劃第五百零六章 外行不能指揮內行!第四百二十三章 喲?熟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得不防啊陛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看到了,沒用了。第二百零八章 天佑大明,大明萬勝!第三百五十二章 統帥的自我修養第一百五十四章 很好,很有精神第四百九十章 等會,那丫好像是林丹汗?第四百六十五章 只是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計猛火第三百三十八章 誤傷友軍第二十三張 繡春刀!飛魚服!錦衣再入宮!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本營的選址第一百五十四章 很好,很有精神第一百六十六章 奇襲山海關?第四百六十三章 大有可爲東江鎮第五百一十章 東林逆黨袁崇煥!第三百零九章 來人啊!陛下昏倒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第四百六十九章 何況儒哉?第一百一十八章 這傢伙力氣太大了!第四百零六章 祖大壽的野望第三百四十四章 林丹汗?朕來拿你!第一百六十二章 震撼老魏一整年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爭也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