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偵察,那自然就得行事隱秘,不可輕易暴露目標,所以人馬不能太多。李世民精心挑選了一番,於午後帶領秦叔寶、程知節、丘行恭、翟長孫、羅士信等數十名武功高強且又行事謹慎的勇將騎馬飛出了軍營。他們繞着山中那條曲裡拐彎的小道,策馬向鄭營飛奔而去。
沒過多長時間,李世民便率領手下人馬來到離鄭營不到二百米遠的一座小山丘上。他們立在叢林中,仔細觀察敵營的動靜,計算着他們的人馬數量,儘量摸清楚他們的底細。由於山林較爲隱秘,敵人沒有及時發現,一切都相當順利。可惜的是,當他們準備沿路返回時,卻意外地遭遇到楊公卿的阻擊。原來軍師桓法嗣早已預料到了李世民會派人前來窺營,所以就命一支五千兵馬的小部隊輪流着埋伏在右側的山谷之中,靜候唐兵前來。
楊公卿見李世民所帶人馬不足一百,大喜,縱馬挺槍直衝上前。秦叔寶見是楊公卿,躍馬揮鐗飛身而戰。但見哐噹一聲脆響,半空中濺出一串金黃的火星,旋即槍走鐗舞,呼呼生風,煞是激烈。楊公卿武藝雖高,卻也難敵秦叔寶手中的雙金鐗。兩將鬥過數十回合,楊公卿瞅見李世民已引兵殺入陣中,便無心與秦叔寶比較高低,乘機抽身策馬直奔入陣中,一邊高呼手下奮力廝殺,並承諾誰取下李世民的頭顱,必獲重賞。
兩軍混戰,喊殺聲震動寒風呼嘯的山谷。唐軍兵馬雖少,但皆爲武功高強的猛將,只見他們揮舞着手中的刀槍,奮力拼殺。手起刀落處,人頭如西瓜般紛紛墜落,血灑如陣陣紅雨。鄭兵見狀,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兩腿發軟,掉轉頭就往後跑。秦叔寶、程知節、翟長孫、羅士信等將見狀,像打了雞血般亢奮不已,他們策馬舞動着手中的利刃,自顧拚命追殺敵兵。繞過一座長滿松樹的小山丘,數十輕騎就消失在敵陣之中。
此時,李世民正與楊公卿鬥得正酣,沒能隨秦叔寶、程知節等將一同追擊敵軍。楊公卿見李世民身邊只有大將丘行恭,心中暗喜,他一邊抵擋李世民的長槊,一邊高聲喝令士卒將他倆圍在垓心。李世民瞧見數百敵兵層層疊疊地將自己圍住,心頭不由一怔,他大喝一聲,猛力一槊劈向楊公卿,直把楊公卿震得雙臂發麻,兩眼不由得楞了下。李世民趁機撥馬閃身,跳出一丈開外。
緊接着,李世民單槍匹馬衝入敵陣。但見他揮舞手中馬槊,左衝左突,奮力廝殺。鄭兵瞧見秦王如此兇悍勇猛,不可抵擋,一個個嚇得直往後退。因此,李世民很快就殺開條血路,向返回營中的小路飛馳而去。楊公卿見李世民欲逃,哪肯輕易放過他,當即命令部將薛世安率數十輕騎直追上去。薛世安得令,引兵奮力直追。他們身下的坐騎也是日行幾百裡的駿馬,可比起李世民的颯露紫那就差了不少,因此追至半路也未能趕上。
眼看着李世民就要逃離虎口,薛世安心裡不免一急,這一急倒生出計來了。他一面打馬緊追不捨,一面張弓搭箭。只聽嗖得一聲,那支箭朝幾丈遠的秦王飛去。李世民聞聲,一側頭,那箭便呼地一聲從他耳邊掠過。薛世安見未射中李世民,旋即又連發數箭。李世民揮槊擋下四五支利箭,然最後三支箭卻紮在颯露紫腿部。那馬忍受不了劇痛,大嘶一聲,前蹄高高揚起,差點將主人掀翻於地。這會兒,李世民也驚出一身冷汗,他一把緊緊勒住繮繩,才避免了從馬背上掉下來的危險。他揚鞭策馬,然那馬卻因腿傷一時不肯跑了。眼見敵兵就要追上,李世民心裡也是急得要命。
正在這危急之際,大將丘行恭突然斜刺裡飛身而來。他拽滿手中那張大弓,嗖得一聲數支箭一同射向奔上前的鄭兵。只聽啊地一聲,幾名鄭兵幾乎同時歪身從馬背上摔下去。丘行恭冷冷一笑,緊接着又舉起弓,搭起利箭,向勒住馬的敵軍射過去。又是啊地一聲,三五個敵兵應弦倒下。其餘鄭兵見狀,皆大驚失色,一個個撥轉馬頭往回馳去。丘行恭也不追,只從馬鞍上跳下來,請秦王上自己的戰馬。李世民謝過後,就一腳踩着馬蹬,翻身上馬。丘行恭一手牽着颯露紫,一手持刀朝從右旁小路追上來的鄭兵大吼一聲,躍上前一連砍死了數人。
李世民見百餘敵兵截斷去路,全無懼色,只見他揮舞着長槊,向他們刺過去,一口氣刺死十餘人,鮮血濺滿了他的戰袍。鄭兵看見李世民和丘行恭如此兇猛剽悍,不由心生恐懼,紛紛往路旁後撤。李世民便同丘行恭一道殺開條路,突陣而出,打馬朝唐營飛馳而去。
快到營寨時,秦叔寶、程知節、翟長孫、羅士信等將也從另一條山間小道奔來。於是,他們便與李世民兵合一處,往營中飛過去。
這時候,楊公卿引兵追趕上來。他擡眼瞧見李世民等唐將快要進營,也就不敢再往前追,怕中了唐軍的埋伏。於是,他只好長長地嘆了口氣,爲未能擒住或殺死秦王而惋惜。他知道這樣的機會實在難得,一旦錯失恐難再有。他勒馬立在那兒,往不遠處的唐營楞楞地看了好一會兒,然後纔回過神,帶領手下人馬沿着那條塵土飛揚的道路往回跑去。
王世充聽說李世民敢率幾十名輕騎衝自己的大陣,打心裡就佩服這個年輕人的膽量與勇氣。同時,他也因之而感到一種說不出羞辱與惱怒。他當即把段達、楊公卿、桓法嗣等將佐叫到自己的帳中議事。王世充知道李世民此番前來探營的目的,就是想窺察自己的虛實,好制定相應的對策。他不想讓李世民有充分的時間來考慮作戰方案,所以當下就決定主動出擊,爭取在李世民還沒想到破敵之計時一舉擊敗他。
楊公卿手握五千兵馬,非但沒有擊敗幾十名唐將,斬俘李世民,反倒損失了幾百號人馬,自是羞愧難當,急於報仇雪恥。此時,他聽說王世充要舉兵攻打唐軍,自然是十分興奮與激動,第一個開口表示贊成。緊接着,段達、薛世安、張童仁、董浚等武將一個個爭先恐後地向皇上請戰。只有桓法嗣神情凝重地低頭沉思着,兩道八字眉皺成川字狀,一聲不吭。王世充看見桓法嗣沉默不語,不輕不重地問句:
“桓愛卿,你爲何久久不語,是否對朕的決定有異議呀?若有,請說吧!”
“回稟皇上,臣以爲此時出兵不大妥當!”桓法嗣聽王世充這麼一說,趕緊擡起頭拱手奏道,“今李世民已探知我軍虛實,故必定會加固營寨,提高戒備。到時我軍前去挑戰,李世民肯定會閉營堅守,不與我軍戰。如此,非但不能擊敗賊軍,反倒會使我軍的士氣懈怠,實爲不利呀!”
“朕欲令軍出戰,正是因爲李世民窺我軍營,知我軍情。”王世充沉着臉說,“今軍情已敗露,若不及時出兵,待李世民思得計策,前來攻打。到時,我軍就會陷入到相當被動的局面之中,難以取勝。與其如此,倒不如此時出戰,乘其尚未想出奇計之前取了唐營,殺了李世民。”
“皇上所言極是!”楊公卿隨聲附和道,“臣以爲,此時出兵,定能打李世民一個措手不及,從而一戰而定邙山。”
“楊將軍說的是!”段達操着有些沙啞的嗓音說道,“今日李世民以數十騎衝我軍大陣,使我軍傷亡頗多,而他手下人馬卻毫髮未損。爲此,他肯定會因得意忘形而鬆懈了戒備。我軍今夜可乘其不備前往劫營,如此定當大敗賊軍哪!”說時,*的大臉盤上綻出絲頗爲自得的笑意。
“李世民非常人可比,他必不會因今日之小勝而沾沾自喜,疏於防備。”桓法嗣搖頭說道,“倘若真如此,那李世民就不可能消滅薛舉、劉武周了。”
“薛舉、劉武周乃偏僻蠻夷,豈可與我堂堂大鄭相提並論!”王世充不屑地冷笑了聲,“他李世民也就只能對付得了薛舉、劉武周這等鼠輩,哼!”
“皇上英明神武,李世民豈是對手!”楊公卿討好似的高聲應承道,“今我軍兵馬勝過賊軍,將士驍勇善戰,若今夜前往劫營,一定能大敗賊軍!”
“是啊,皇上,今將士皆欲報前番此恥,人人肯拼死而戰。此時出兵,正是時候。請皇上下旨吧!”段達高聲請戰。
“好!”王世充默然片刻,接着用閃着興奮的眼光掃了眼衆將,一拍几案大聲命令道,“衆將聽旨,即刻召集本部兵馬出戰!”
“是,皇上!”段達、楊公卿等將軍兩拳一抱,高聲接旨。
“皇上執意要出戰,臣想阻攔也阻攔不了!”桓法嗣輕嘆一聲,面色憂慮地說道,“今夜李世民當有戒備,皇上應命軍三更之後出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