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節 別樣苦練

正在訓練的張雲看見他們停下來,蹲在地上面露憂色,拿着樹枝寫寫畫畫,這段時間他一直是痛並快樂着。

兄長是甩手掌櫃,他只負責開口花錢。除了這些兵器是自己親自去洽談之外,其它物資採購都是由他來具體經辦,這讓他的小心肝經常超負荷工作。

似乎用花錢如流水都不足以形容其速度,距離他之前想的用個一年半載的距離相差太大。

一個月,不知道有沒有,回去還要好好思考一番。

兵器140兩、蓋房38兩、生活物資24兩、採購糧食兩次55兩……

加上先前用於還錢和給福伯的生活費120兩,現在留在他手上的紋銀不足150兩,聽說還想買些荒地和馬匹,真不知道兄長是如何想。

問他還振振有詞,錢就是用來花的。這話他張雲也會說,可問題是錢從何而來?

他張雲也是胳膊上能跑馬,進山可以搏獅虎的漢子,會如此斤斤計較些許阿堵物?問題是生活過不過了啊?

唉!這個二東家自己實在不能勝任,只能請兄長另請高明,留待能者居之。

好像這花錢的地方五花八門,卻唯獨沒有關於學業上的任何開支,正在進行小學運算的張雲突然發現這個問題。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兄長到底作何考慮?視金錢如糞土,難道不知錢財的重要性?不學文轉而學武,難道真的要棄筆從戎?

可憐的張雲,可憐的孩子。

生活的艱辛讓他從小早熟,揹負的負擔實在太多,需要考慮的事情自然也就更多。

秦浩明並非張雲想得那樣神經大條,不知錢財爲何物?相反,他比任何人都明白金錢的作用。

不過有句話是正確的,錢是用來花的,關鍵是用在刀刃上。

若說韃子和大明比經濟、科技、文化、人口,大明可以碾壓他它幾十個來回還不帶喘氣,可是韃子只抓一點,那就是軍事,頗契合軍法中任爾千萬路,我只取一路的風格。

它所做的一切都是圍繞軍事服務。秦浩明暫時無法在軍事上和韃子硬碰硬,但什麼不做也不是他的風格。

敵人想要的就是他要破壞的,這個道理很簡單,同時還要發展壯大自己,這個硬道理無論到那個年代都不會錯。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金錢的作用看你是如何運用,既可兼濟天下造福於民,可也打擊敵人兵不血刃。但關鍵是要有龐大的數量,量變引起質變嘛!

至於說幾百兩紋銀他真沒看在眼裡,張雲和福伯說得沒錯,他不是過生活的人。

可也要讓身邊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不是,長久以往,必將離心離德,反而不美。

“長青,我們再來一組實戰訓練就收工。”

計較清楚的秦浩明一個鯉魚打挺翻身而起,臨走之前不忘重重踹了一腳餘佑漢的臀部,哈哈大笑,頗有幾分後世與戰友軍營打鬧的樂趣。

可憐的餘佑漢欲哭無淚,賊老天,你到底施展了什麼仙術,讓一個文質彬彬謙謙有禮的君子,變成一個牙尖嘴利好狠鬥勇的軍中莽漢。

董長青自然不曉秦浩明過去的性格,還以爲跟自己一樣,從小習文練武而已。

其實四個人裡面,也只有董長青可以和秦浩明硬碰硬,餘佑漢則在氣勢上弱了幾分。

說起來董長青心裡也一直憋着一股氣,他原本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其父十年寒窗苦讀,博覽羣書,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天啓年考中進士,積功至宣府從五品知州一職,家道日漸中興。

董母賢慧善良,人品出衆,待人處事通情達理,遇事沉穩有主見。

他自己在則獲得童生後,無意科舉,轉而習武步入軍營,日子過得逍遙快哉。

可是崇禎九年,韃子入關後共克12城,56戰皆勝,獲人畜17萬9千8百,在如此情況下,宣府所在亦被告破,其父身死殉國。

董長青則帶其母回安徽無爲老家等待朝廷旨意。然崇禎帝卻以失地之則爲由,對此次戰死人員不褒不揚,亦無撫卹,反而究其責任。

至此,年僅十七歲的董長青對大明徹底死心。

曹尼瑪的,大明的兵部尚書親自領軍也不敢抵抗,只是尾隨滿清韃子。當韃子押送掠獲的18萬人畜從容出關的時候,爲羞辱明朝,故意“俱豔飾乘騎,奏樂凱歸”,還把大樹的樹皮砍掉,寫上“各官免送”。

堂堂的兵部尚書尚且如此,這讓缺糧少餉並且戰死的一線官兵將領情何以堪?

崇禎十年、十一年,無爲縣接連發生旱災蝗災,早已落魄的董家再也低擋不住接踵而至的天災**,被迫開始加入流民隊伍,直至碰到秦浩明方有安身之地。

期間如果不是仗着一身武力,孤兒寡母早已經不知道死過多少回。

所以,董長青對武力非常執着。當秦浩明請他作爲自己的護衛,他滿口答應並且甚爲欣喜,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啊!

剛上場的秦浩明二話不說立馬開打,一個右勾拳帶着呼呼風聲打了過去。

董長青直接用左手擋住,可是秦浩明的左勾拳又呼然而至,董長青用右手擋住,秦浩明出拳越來越快,董長青的格擋速度也是越來越快。

突然之間,秦浩明抓住董長青的一個空檔,擡腿一腳把他踹倒在地。

一瞬間,三人瞠目結舌呆呆的看着秦浩明。太無恥,這不是偷襲嗎?說好了打對攻拳,怎麼突然間用腳?

“不要這樣看着我,你們知道什麼是實戰訓練嗎?”

秦浩明臉色及其嚴肅盯着他們,指着腦袋繼續說道。

“實戰者,是爲模擬實地戰場經驗。目的以打倒對方爲主,性命相搏,講究無所不用其極,腦袋不能侷限於框框條條,被思想束縛,纔可以勝出。”

“故有狹路相逢勇者勝。戰場上要想活下來,一定要把生死置之度外,你們纔有機會置於死地而後生,置於亡地而後存!望切記!切記!”

沒有其它辦法,戰爭不是請客吃飯送禮,可以溫情脈脈。

秦浩明不能對他們進行常規訓練,這纔剛剛開始,還有更刁鑽的方法手段沒有使出來呢?

不可否認,董長青和餘佑漢已經是這個時代的佼佼者。有一定的武術基礎,可是有什麼用?

毫不誇張的說,他目前的身體還不夠強壯,連五成的力量都使用不出來。

如果是比武,有規則限制,董長青和餘佑漢可以勝出。但如果是戰場以命相搏,秦浩明相信則死的一定是他們。

爲什麼?

就是因爲氣,戰鬥的勇氣、戰鬥的士氣、戰鬥的殺氣!

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着,卻又無處不在。

由此細思,大明軍隊的士兵大都來自農耕文明的農家子弟,慣用鍬犁的手和伺弄莊稼的勞動方式,使他們樂於安享現態,原始人應有的暴唳之氣已退化得一乾二淨。

你要他們二話不說操起刀子就和後金騎兵拼命而毫無心理障礙,可能嗎?

雖然明朝軍隊的總體人數佔優,在武器裝備上有壓倒性的優勢。

炮兵部隊的大將軍炮、虎蹲炮、佛郎機炮射程遠,威力大,騎兵部隊還配有火統,步營則擁有大量鳥統和多管火槍。

就連在冷兵器上,如長刀、矛、槊、弓箭等打造上,鋒利和抗擊打強度、耐度和韌度上均遠勝後金,防護器具中的鐵甲、皮甲在數量上也遠超後金。

但實際情況如何?又有什麼用?

還不是被韃子打得屁滾尿流,甚至畏戰,

所以說決定戰爭的是人,是人的士氣!勇氣!殺氣!

秦浩明知道自己一個人無法改變什麼,但如果把這些理念灌輸到十個、百個、千個呢?

張雲和餘佑漢點點頭,一副若有所悟的樣子。

董長青卻是乾淨利索躍身而起,不服氣的大聲叫道;“再來!”

“隨時恭候,不過今日不成,還有要事。你和佑漢好好切磋,不用留情!”

開什麼玩笑,雙手現在還痠痛不已,當我傻啊!

秦浩明立馬給越戰越勇的董長青安排對手,自己拉着張雲拍拍屁股離去。

不過這個董長青力大無窮,對武事有熱忱,能吃苦,培養好了還真是一名驍將。

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六百四十九節 雲臺詔對第三百六十四節 水軍出擊第一百九十二節 膽大包天第一百六十一節 曲意奉承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七十四節 焉能不亡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四百六十三節 年底總結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十二節 性格大變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四百八十節 實屬無奈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九十二節 君前拔刀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五百節 真的很酸爽第四十節 別樣推銷第四百五十二節 賊寇初現第四百零一節 軍令如山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七十八節 秦浩明的殺手鐗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三百二十節 負荊請罪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三百九十五節 第一步第二節 表演的最高境界第一百四十節 不負此生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五百三十五節 不禁折騰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五百六十四個節 此生無憾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一百六十五節 基礎第二百二十四節 國無界,界無疆第五百零五節 本督管不了第四百四十四節 到時滅了他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二百七十六節 風暴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四百七十九節 說漏嘴了第三百五十六節 絞殺建奴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三百一十二節 逼良爲娼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第二百二十三節 一箭三雕第一百四十五節 拳拳維護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一百七十六節 別有他用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一百二十七節 天意第二百二十三節 一箭三雕第六百五十六節 徐徐圖謀第一百二十四節 漢奸悲哀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六百三十四節 不死不休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三百三十二節 衆志成城第一百九十二節 膽大包天第六十九節 防禦部署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二百三十九節 招攬工匠第五百一十九節 幹翻他第八十八節 進京獻俘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五百八十五節 軍心士氣第二百四十六節 對比第五百三十六節 風起雲涌第二百二十一節 騎兵訓練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一百一十二節 第二誓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一百九十六節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三百四十二節 入彀矣第三百八十四節 明月中秋第一百八十六節 曹家的罪惡第一百四十七節 血腥暗衛第四百四十五節 聰慧之女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一百八十四節 多爾袞,一生爲何?第五百一十七節 長箭當空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