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

多爾袞狀態不對,身旁的杜度知之甚祥。

按之前的商議,今天攻擊濟南府的目的有二。

一則試探濟南府的守衛情況,看是否能一克而定。二則怕明軍封鎖消息,城內細作不知他們已經到來。

可現在瞧多爾袞的形式,分明是把祥攻當實攻。

濟南是大明省府,城防嚴密,比不得其他縣府。在不明情況之下,如此不顧一切地大規模進攻,有可能要吃大虧。

奈何多爾袞不知受到明軍什麼刺激,而主帥的威嚴在將士面前需要維護,哪怕是錯也得硬着頭皮進行下去,否則今後如何帶兵?

好在自己是副帥,進攻命令已經下達,不方便更改,可讓哪知隊伍擔當主攻還是可以的。

正白旗的勇士不能有太大的損失,死鬼嶽託的鑲紅旗則無關緊要。至於今後皇太極會如何,那也是以後的事情。

“巴爾庫,機不可失,此戰便由你主攻,帶領你的旗人爲嶽貝勒報仇,本貝勒等你的好消息。”

杜度揮舞着雙手,朝侍立身旁的鑲紅旗固山額真大聲吼叫,一臉的慷慨激揚。

“鑲紅旗的勇士,爲旗主報仇。”

急切間,神經有點大條的巴爾庫未做多想,一馬當先吶喊着。

戰鼓聲聲,旌旗蔽野,塵土遮天,擂鼓吶喊的聲音一直傳到幾十裡外。

利用人多優勢,多爾袞、杜度一面命令士兵挖掘地道攻城,一面用衝車猛烈地撞擊城門。

大明將士頑強抵抗,建奴沒能把城攻破。

多爾袞又命令士兵推出十多丈高的樓車,企圖靠近城牆。

閻應元親自指揮明軍,張弓射箭,發射各種火器,狠狠打擊建奴。

戰鬥打得激烈的時候,城上的箭和炮石就像雨點一樣地發射出去,建奴被打死打傷無可計算。

多爾袞親自督戰,企圖鑿城而入。

頑強的建奴士兵,頭上頂着擋箭牌,冒着箭石火器,帶着攻城器械,前隊倒下,後隊又跟了上來,誰也不敢有絲毫退卻。

反觀明軍,依仗濟南府城牆高大,個個奮勇爭先,士氣如虹。

在這種形勢下,閻應元審時度勢,認爲明軍利於速戰速勝。他命令炮手們對準後建奴密集的地方,開炮轟擊。

只見炮聲響處,煙火騰空而起,建奴血肉橫飛,一片一片地倒了下去。

多爾袞陰沉着臉,不爲所動。目光朝濟南府高大的城池巡視着,那是在尋找秦浩明啊!

不用說,此時秦浩明在他心中,錯骨揚灰亦難解心頭之恨。

杜度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狠狠心,帶着自己的部曲親自指揮攻打閻應元鎮守的北門。城上矢石如雨注,建奴不敢接近。

副帥杜度大怒,命令部曲中九員勇將先駕雲梯攻城。

閻應元夷然不懼,命令城上將士以長槍刺之。

建奴上將五死四傷,有的身中三箭,有的被劈去頭顱,有的墮下摔成齏紛,有的被火箭燒死。

杜度更怒,傳令十營內選猛將幾員,步軍三萬,扎雲梯十張,分十處上城,如有退者立斬。

三萬軍造浮橋十條,一齊渡過外城河,分十處登雲梯上城。

閻應元沉着應對,讓濟南府各位文官分別指揮,城上用磚石擲下,以長槍拒敵。

一時間亂石紛飛,炮火連綿,雙方死亡不計其數。

一建奴大將自恃勇猛,穿着三層甲,腰懸兩把刀,背上兩把刀,手執雙把刀,親登雲梯,跨上城垛,執刀亂砍。

城上守軍用木板抵擋,以槍刺其身,竟不能入。

閻應元持刀大聲喊道:“刺他的臉。”

於是衆人紛紛刺其面,一個勇猛的天雄軍將士手持鐵鉤鐮,用力鉤斷其喉管,割下他的頭,將其身子拋落城下。

其他建奴齊來搶屍,城上梆鼓齊鳴,磚石小箭如雨點,清兵又傷亡千餘人。

天色漸漸昏黑,在硝煙瀰漫中,建奴的進攻暫時被打退。

是晚,閻應元親自到傷兵營,熬藥斟酒,溫言慰勞傷員。

並跟布政使張秉文商議,購置棺木,殮葬戰死將士。

此舉,頓時讓天雄軍將士從內心迅速接受認同他,皆言秦將軍慧眼如炬,能識人用人。

夜色如墨,多爾袞手舉火把,站在傷兵營外,聽着賬內建奴傷兵的哀嚎,心中充滿無限的恨意。

他並不是一個情緒化的人,明知秦浩明是爲了故意激怒他,然而最終還是難以忍受,繼而中計。

他一個人靜靜的站着已經小半個時辰,腦海裡細細的思索着秦浩明故意爲了激怒他而寫的信件。

問題的根源讓他細及生恐,若是其它事情倒也罷了,可一件件一樁樁俱是最爲隱秘之事,且都是他無法忍受之事。

秦浩明一個從江南出來的秀才將軍,緣何得知這些連大清高層都未必知曉的事情呢?

“鑲紅旗此次損失極大,傷亡近三千餘人,回去皇太極怕是要大做文章。”

杜度掀開牛皮帳篷,走到多爾袞身邊,搖搖頭臉色複雜向他彙報傷亡情況。

“今天負責守城的將領是誰,難道就是那個秀才將軍嗎?”

多爾袞答非所問,皺着眉頭,仰望着無邊的暗夜,似自言自語,又像在詢問杜度。

閻應元今天的表現可謂驚豔,滴水不漏,在他們如此拼死的情況下,濟南府居然沒有絲毫破綻。

多爾袞一直密切關注着城池上防守的將領,冥冥中覺得閻應元不像是秀才將軍。

如果不是,難道大明又有其它不世之材?

“應該是吧?今天攻勢如此洶洶,濟南府巋然不動,真沒聽說大明還有其它什麼人才?”

杜度不確信的回道。

大明的一舉一動,他們知之甚深。可以說,北地邊關但凡有什麼名將,他們都摸得一清二楚,只有南方,或有疏漏?

“也是,若是大明多幾個像秦浩明一樣的將士,我們就要考慮千萬別惹大明。”

多爾袞的聲音有些惆悵。

開戰至今,損兵折將無數,可連秦浩明是誰都不知道。相反,對手好像非常瞭解他們,連大清皇家密辛都清清楚楚,委實可怕!

“貝勒,濟南府來人!”

二人正探討棘手問題之際,親衛帶着欣喜過來稟告。

“速速帶到帥帳!”

多爾袞狂喜,急忙朝親衛吩咐。

“嗻!”

第四百四十四節 到時滅了他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一百零三節 塵埃落定第一百九十四節 被激將的崇禎第四百七十二節 衝突開始第四百一十四節 家事第四百四十四節 到時滅了他第二百六十五節 野心第四十節 別樣推銷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三百一十三節 邵武路第一百零二節 風雨飄零第三百四十一節 下套第二百零七節 吾心甚慰第二百八十五節 國子監的辯論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四百二十九節 部隊變革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二百四十八節 一舉兩得第一百四十五節 拳拳維護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四百八十三節 漢人要變成虎說點什麼第三百三十二節 衆志成城第二百三十六節 醉翁之意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五百三十八節 蛇鼠一窩第五百零九節 萬事俱備,不欠東風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一百六十節 成人之美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二十六節 牆倒衆人推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一百四十五節 拳拳維護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四百九十一節 背水一戰第五百九十二節 總攻之前第三百零七節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四百九十八節 出兵濟州島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四百六十二節 處理漢奸的方法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四百零七節 私鹽氾濫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十八節 變廢爲寶第六百五十三節 遼東漸定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三百一十二節 逼良爲娼第五百七十八節 似曾相識第二百二十三節 一箭三雕第四十二節 合則兩利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四百八十五節 事情做在明處第七十六節 崇禎心思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四百九十四節 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第五百一十六節 屁都不是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第五百四十四節 鳥槍換大炮第四百九十七節 鄭森第五百四十一節 猖狂太甚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三百四十二節 入彀矣第四百八十七節 開花結果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三百二十節 負荊請罪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六百四十七節 離京之際第三百四十節 送禮第四百零七節 私鹽氾濫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三百四十六節 坦誠相待第四百七十二節 衝突開始第一百九十三節 奏對崇禎第一百九十三節 奏對崇禎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一百五十七節 耐心不好第一百四十六節 組建隊伍第三百零六節 張雲的心志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二百九十一節 陰招第一百七十五節 禍水東引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一百三十一節 挑釁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三百八十二節 好人沒好報第二百九十三節 潤物細無聲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