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節 挖牆腳

圓月皎潔,高懸天際,讓獨石口毅發顯得幽靜清冷。

此時此景,若是文人墨客在此,攜一古琴,撫一首名曲,該是何等愜意逍遙。

奈何獨石口乃邊軍關隘,俱是赳赳武夫,自然無此情趣,所談也皆是打打殺殺之事。

“獨石口處在冀北山地與壩上草原的交界線上,是沽水入塞的山口,是望雲古道由草原進入山地的隘口,更是大明宣府防禦轄區內北路防區須傾全力而防禦的關口。

而沿此蜿蜒前行,山海關乃關內外交通樞紐,地勢最爲重要。建奴興起後,以此地駐兵最多。

設總兵和經略負責鎮守,駐守邊鎮的軍隊稱爲邊兵。總兵官領正兵,副總兵領三千人作爲奇兵。

遊擊也領三千人往來防禦,爲遊兵,參將則分守各路要塞,東西互相策應,爲援兵。

秦督若是想長途奔襲,殊爲不易。且一路上關隘衆多,地勢險要,對騎兵的要求非常高。

若此,兵力少,有被敵人圍殲的危險。兵力多,肯定失去奇襲的效果,沒有意義。”

張鬆榮駐守獨石口經年,和戚綱二人配合防守北路,任務最爲艱難。

也正因此,對宣府邊鎮的整個防禦瞭如指掌。

“如此看來,想要再立奇功恐怕難矣。”

秦浩明雙手把臂,在他看來簡陋至極的軍用地圖前走來走去,腦海裡卻高度盤旋,如何纔能有點收穫?

否則,三五個月轉瞬即過,豈不浪費時間?

不過對於張鬆榮,他卻動了心思。

作爲跟隨盧象升重新創建天雄軍之一的元老,張鬆榮除了在軍中威望極高,更重要的是他能練兵,尤其是訓練騎兵。

自家的事情自己知道,玩些戰術戰略可以,可是訓練冷兵器時期的騎兵,單是排兵佈陣便難倒他矣。

當然,如果是訓練熱兵器隊伍,則又另當別論。

“張將軍,訓練一支騎兵隊伍要多久?和韃虜有些什麼分別?”

此次作戰,自己都是撿現成的便宜,且都是天雄軍的精銳,故而纔有此驚天大功。

若是讓自己訓練騎兵,養馬都不會,如何談及訓練?

可騎兵在這個年代,委實缺不了,即使有火槍大炮。

除非跟大明一樣,被動防禦。若是想要追擊打殲滅戰,沒有騎兵隊伍,無異於癡人說夢。

“秦督,這裡面要分幾種說法。”

說到騎兵,張鬆榮獨眼中發出耀眼的光芒,整個人身軀一挺,煥發出懾人的丰姿。

“大明騎兵主要用途是抵禦蒙古和建奴騎兵,而不是凌虐步兵。只要牢牢把握這個大方向,練兵時纔不會徒耗無用功。

而蒙古和建奴騎兵既有不同又有相同的地方。

不同之處蒙古騎兵靈活,速度快。

建奴騎兵在騎術上多有不堪,甚至比不上大明軍隊。但他們軍中身披重甲,悍不畏死。

相同地方在於,他們都是從小練習射箭,這方面大明軍隊則遠遠不及。

故而,末將首先是訓練大明將士騎馬砍殺本領,特別是砍殺敵人的騎兵。

然後是儘快轉彎本領,具體就是最後一排向後轉,第二排向後轉,以此類推,一直到頭一排向後轉。

這是爲了還擊敵人騎兵集羣從後面襲擊我軍騎兵集羣,要具備類似步兵單兵原地向後轉的能力。

做到這兩點,需大半年至一年左右。然而也只是勉強成軍,有一戰能力而已,難稱精銳!”

張鬆榮將大明、蒙古、建奴騎兵三者相互比較,聽其語言中對蒙古騎兵最爲推崇。

秦浩明點點頭,他其實明白其中的區別。

大明是農牧民族,蒙古是遊牧民族、建奴是漁獵民族。故而,要論騎兵全面性,自然是蒙古騎兵勝出。

在沒有得到蒙古草原之前,建奴比大明還不堪,整天在山裡打獵,水邊捕魚,何曾有騎兵一說?

“那如何能稱精銳?要多少年才能訓練完畢,並且成軍?”

秦浩明繼續問道。

“好的騎士,上馬不踩鐙,一躍而騎上;下馬不踏磴,—躍而下。

由甲馬換乘乙馬,勿需先下甲馬再上乙馬,只要跳躍—下就可完成換乘。

另外,世人皆知,將士在馬上、遠不如在地上穩重。

馬一旦走動或狂奔,特別是在越天塹,登丘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衆之際,仍能穩坐在馬上,纔算得上好騎士。

爲此,在馬上頗需要掌握平衡的鍛鍊,否則就有落馬的危險。

大明某些不經嚴格訓練的騎兵,臨戰前因緊張、害伯而落馬者,有之。

戰馬急速前進中由於平衡不當而落馬者,亦非罕見。

戰鬥中僅幾個回臺,因抵擋不住猛烈打擊而落馬者,多之。

種種現象均說明其騎術之不精。

騎兵不僅需要穩固地騎在狂奔於坎坷之途的馬上,而且在馬身上還得活動自如,練就—套複雜的動作。

如向前後左右開弓射箭;揮動武器,穩準狠地打擊對方。

對於敵方迅猛的劈砍刺,能夠穩妥地躲閃避或檔或撥或架。

如此,方能稱之爲精銳!可必須得三五年的功夫,纔能有此境界。”

張鬆榮對騎兵的見解委實深刻,句句精彩。只是一句三五年功夫的話,讓秦浩明臉色黯然,心情低落。

是啊,千萬不要全盤模仿遊牧民族,一則沒有那麼充分的騎馬練習時間,二則也沒有那麼多戰馬資源。

蒙古人被稱爲馬背上的民族,可不是一句妄語。

不分男女,自幼就練成一套馬上的活動本領,不鞍而騎並不稀罕。

他們甚至能在馬身上連續活動兩晝夜,趁馬吃草的機會,坐睡在馬背上。

另外,戰馬的損耗委實太大,沒有源源不斷的戰馬供應,騎兵隊伍的規模終究有限。

所以說敵酋皇太極的戰略眼光委實高明,不顧一切的攻下蒙古草原,並且和他們時代聯姻籠絡蒙古人。

既獲得優良的騎兵,又得到源源不斷的優質戰馬。

否則,深山老林中,何來的戰馬?又如何有建奴的重裝騎兵?

“不過秦督也無需憂慮,要是面面俱到,各種戰術動作齊全,委實不易,甚至時間上也不允許。

但是我們大明騎兵不需要向蒙古騎兵一樣,只要分成若干個羣體,各自有側重點地訓練相應戰術動作,再加以配合使用,則一二年便可爲精銳。

至於分成幾個羣體,每個羣體各自側重點是什麼?

甚至個別戰術動作各個羣體全都根本無需練習,末將心如明鏡。”

張鬆榮整個人散發出強烈的自信,侃侃而談。

“大善!”秦浩明雙手拍掌大聲讚道。

華夏人才何其多也,可總由於各種原因惜被湮沒。

便如眼前張鬆榮,隨着歷史上盧象升死去而籍籍無名。

可盧象升乃文人將領,靠看幾本兵書是無法訓練騎兵的。

可想而知,盧象升作爲統帥,負責協調朝廷經費、糧餉、戰馬等高端事務,而具體的事情肯定是由張鬆榮來完成。

從天雄軍將士的口中,便可知今日他這番話絕不是紙上談兵。否則,便沒有天雄軍今天的戰鬥力。

如此大才,只是一個區區參將,駐守獨石口經年,豈非浪費?

就是他了,未來自己軍中的騎兵總教頭,無論如何,一定挖到自己的夾帶裡。

“現今大明,可否有可能組建當初大漢無敵鐵騎?”

得隴望蜀,秦浩明微笑着繼續考教。

第四百零九節 居安思危第二百五十八節 無敵水師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八十六節 一皁難求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五百零七節 抵近偵查第一百八十四節 多爾袞,一生爲何?第二百三十六節 醉翁之意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六百二十七節 野心(感謝書友abcd4869萬賞)第一百六十四節 坑人第四百一十節 定南軍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三百六十八節 利劍出鞘第五百零九節 萬事俱備,不欠東風第五百五十二節 不必了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三十三節 海陵伯玉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五百五十九節 對比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三百六十八節 利劍出鞘第三百七十節 纏鬥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三百二十二節 護衛隊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六百四十六節 家是他們的家,國不是他們的國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四百五十一節 鐵血柔情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九十九節 淺議和談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六百一十七節 奸猾吳三桂第六百零八節 下輩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五百二十一節 進擊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七十九節 劫殺韃虜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四百五十二節 賊寇初現第五百二十三節 巧了第六百二十八節 不管有主無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第六百四十四節 國戰無英雄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一百四十節 不負此生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四十五節 臨行之際第六百五十三節 遼東漸定第六十二節 考察第四百一十三節 大婚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二百五十節 悔之晚矣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二百二十八節 有妻婉兒第四百五十三節 各執一詞第八十六節 一皁難求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一百四十九節 亡羊補牢第一百九十六節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二百三十二節 敲打多爾袞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一百二十四節 漢奸悲哀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二百二十九節 家宴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一百九十節 樂極生悲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六百四十三節 點化孫傳庭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一百四十一節 計將安出第三百五十二節 血色草原第五百一十九節 幹翻他第四百二十七節 血腥洗牌第三百六十一節 都不簡單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三百七十七節 崇禎召見第三百六十節 誰的孩子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六百六十節 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