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節 衛所軍制崩壞

當然,秦浩明所做的劫富濟貧不是學土匪,殺富行開倉放糧之事。

而是運用經濟槓桿幫助貧民,在亂世中獲得糧食生存下去。

今後這些發明創造的小物件只不過是他手中的工具而已。

“兄長,可問題是臨浦富貴人家畢竟有限,人家就是放開手腳天天用也不過杯水車薪,於事無補。長久以往,作坊必然無以爲繼,怎生是好?”

張雲苦着臉,大聲哀嘆,念念不忘的還是他的作坊。

縱使這些貨物真的價值萬金,可如果不能販賣出去轉化爲錢財,購置所需食物,終究是死物。只不過是空中樓閣,虛幻無影。

“雲弟,考慮問題要大氣,不要只想着一隅之地。臨浦小,富人少,目前又不方便售賣,可是如果是整個大明呢?如果換成其他大商家來販賣又會如何?這些你有考慮過嗎?”

秦浩明諄諄教導張雲,人非生而知之,關鍵是後期培養鍛鍊。

張雲聞言張口結舌,細細品味兄長的話。

不錯,自己一個勁的只想售賣,殊不知批發利潤更甚。一家之力有限,可十家、百家、千家呢?

聚天下之力行己之事,獲利多且隱蔽,兄長果然深謀遠慮,自己不如多矣!

“小弟受教,感謝兄長悉心教導,雲明白應該如何做。”

張雲躬身行禮作輯,心中瞭然,過往一些不解事情豁然開朗。

這才明白兄長一步步走來,原先自己許多看似不和情理之事,如今細細回味都有深意,自己今後只要緊隨兄長腳步即可。

孺子可教!秦浩明心中暗自稱讚!

小弟張雲今年才十八歲,放在後世還在課堂學習。

可生活的艱辛迫使他過早承擔家庭的壓力,加之古人早熟,或者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從小明白事理人情甚是聰慧。

只要自己慢慢打磨這塊璞玉,假以時日,必是自己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這一天,秦浩明哪裡也沒有去,只是待在家教導張雲關於今後的一些佈局。

重點是挑選護衛隊員和管理作坊的事情,並且第一次引入新名詞,代理商制度。

張雲年紀小,接受領悟新鮮事物能力強,對秦浩明所說的代理商制度非常感興趣。

特別是他提出的利用行商過程中,籠絡大明各地家族,令秦浩明拍手讚歎不已。

在明朝,家族勢力雖說沒有達到漢唐大家門閥的高度和廣度,可是如果有人組織起來也是一股不小的勢力。

特別是一些大家族,除了朝中有家族子弟爲官庇護,其人力、物力、財力都不容小覷。

就像東林黨人,代表了江浙商人和地主豪強的利益,反對朝廷向工商業者收稅。

並藉着崇禎帝清除魏忠賢勢力的時機,取消或降低了海外貿易稅、礦稅、鹽稅、茶葉稅等稅種的稅賦,使得明末的財政收入來源更加單一,朝廷的稅收來源更加依賴於普通的農民。

再加上現在各種天災不斷,造成了大量農民破產,形成大量流民,直接導致了明末的農民大起義。

這也是爲什麼後世學者說東林黨人誤國的原因。

盛世黃金,亂世糧食。

經過秦浩明一天的洗腦,張雲一大早便和福伯到臨浦採購糧食,以及儲備一些製造肥皂的原材料。

按秦浩明的說法,紋銀是死物,吃不得穿不得。

除了留下三十兩紋銀,秦浩明另有他用,剩下的都換成實物回來,張雲深表贊同。

蓮塘衛所位於臨浦縣城東南側,距離秦家村有七、八里地的距離,這裡就是餘佑漢的百戶所。

只不過我們的試白戶大人完全沒有熱火朝天訓練,或者公務繁忙的景象,反而顯得甚慌。

他是今年七月世襲百戶,目前屬於實習階段。

明代的衛所制,以軍屯保證其自給自足,由世襲保證士兵來源,所以封閉、保守是其突出特點。

大多數衛所,都建立了完備的軍屯制度,衛所軍士部分守城,部分屯種,要求基本上做到自給自足。

但從明中後期,軍屯制度已開始遭到破壞。衛所官侵佔軍屯田地、私役軍士耕種之事,已頻頻發生。

說起來這都是明末普遍現象,也是明朝滅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秦浩明前世今生也是首次造訪餘佑漢的衛所。

縱使心裡有一些準備,可是依舊難掩失望之情。

到處破敗不堪就算了,最關鍵是人沒有絲毫戰士的模樣。

當值兩個四十多的士兵鬆鬆垮垮斜站着,軍襖到處縫縫補補,原本鮮豔的顏色完全消褪。頭上戴的紅笠帽束在身後,根本不戴。

腳下是一雙破舊的棉布鞋,把大明軍隊的制式服裝鴛鴦戰襖穿得不倫不類。

聽聞秀才裝扮的秦浩明是餘百戶的朋友,左手一個軍卒有氣無力的揮揮手,示意秦浩明自行進去,竟然是連通稟的環節也省略。

秦浩明搖搖頭,想不到大明的軍制崩壞到了如此地步。

心中升起了對餘佑漢的不滿,畢竟這是他管理之下的衛所。

此時正午時分,按理軍營內部總有一些人氣。

可是秦浩明一路過去,發現絲毫沒有軍營的鼎沸,只是在軍營操場附近看見幾個白髮蒼蒼的老卒似乎在嗮太陽。

大明實行募兵制與世兵制,這點秦浩明有所瞭解。

募兵制有挑選的餘地,完全有條件選擇青壯年。募兵的薪餉比衛所軍高出一倍甚至幾倍,管理得好,可使士兵安心服役,軍隊比較穩定。

而世兵制因爲世襲的原因,必然使這支軍隊老少攙雜。

明代軍官一般15歲可以襲職,60歲退役。

未成年的士兵和年邁者混雜在一起,戰鬥力低下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軍官的**促進了軍卒的逃亡。軍官剋剝軍卒,使他們更加困苦。

還有軍官貪圖賄賂,放縱士卒逃亡;或者貪圖軍卒月糧,軍卒逃亡不予追報。

因此衛所軍缺額越來越嚴重。

原本秦浩明以爲好友餘佑漢可能不會如此,現在一看,尼瑪的,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行啊,餘百戶,你這小日子過得很滋潤啊!每日小酒喝着,還有人伺候,神仙的日子也不過如此。”

直到走入衛所官邸,一個破破爛爛的小房子,看見餘佑漢正一個人正自斟自飲,桌上有幾個小碟。

因爲目睹之前軍營管理的混亂,秦浩明心裡很不舒服,這話語未免有些夾槍帶棒。

第二百三十節 莫欺少年窮第五百三十八節 蛇鼠一窩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四百零一節 軍令如山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六百五十四節 葡萄牙人第一百二十五節 又是這套第二百三十七節 雛形初成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七十九節 劫殺韃虜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二百三十三節 勾心鬥角第三百二十九節 有容乃大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五百零六節 翻雲覆雨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五百三十八節 蛇鼠一窩第六百零六節 來了,就別走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三百八十二節 好人沒好報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五十八節 善後第八十八節 進京獻俘第五百五十四節 炮兵第五百九十三節 伏擊圈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三十七節 雛形初成第五百三十六節 風起雲涌第四百一十三節 大婚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九十二節 君前拔刀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二節 表演的最高境界第五百七十一節 父子對談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四百五十八節 華夏一式第五百六十二節 想要逃跑的鰲拜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二百零九節 挖牆腳第一百六十三節 兩難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第六百零二節 洪承疇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三百七十一節 圍三闕一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四百二十節 軍工民用第三百零七節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五百一十九節 幹翻他第三百零三節 無恥之尤(再次感謝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明日加更回報!)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評第三百二十二節 護衛隊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一百六十一節 曲意奉承第六十八節 秘議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六百三十三節 許以專斷第一百五十四節 怒火中燒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百零四節 試點第二百四十二節 把事鬧大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三百一十五節 歸家第四百八十三節 漢人要變成虎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第五百四十三節 遼東貓膩第六百三十四節 不死不休第六百四十五節 齊心戮力,共振大明第六百五十四節 葡萄牙人第五百零六節 翻雲覆雨第二百三十三節 勾心鬥角第一百六十八節 能力第六百六十節 困難第六百四十七節 離京之際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二百三十節 莫欺少年窮第一百三十一節 挑釁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