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節 勾心鬥角

他深吸了一口氣,盡力壓住心中的怒火說道:“肅親王若是不信,安平貝勒也在這裡,你可以問問他,我到底有沒有在說謊?

況且,參加此戰的又不是我一人,正白旗我可以做主,難道嶽託大將軍的鑲紅旗我也能一言而決不成?”

衆人的目光下意識的移向了杜度,其實心中已經相信。

杜度陰沉着臉點了點頭道:“碩睿親王的話沒有錯,確實如此。”

殿內諸人面面相覷,交頭接耳發表自己的看法。

此時皇太極的臉色也開始凝重起來,他緩緩的問道:“這支明軍的統帥是誰?真的是盧象升嗎?

那個秀才將軍在裡面發揮什麼作用,又是從哪裡憑空冒出?”

皇太極不愧是建奴中少有的聰慧人物,句句問到重點上。

多爾袞和杜度相視苦笑一聲同時搖了搖頭,杜度嘆息道:

“說是秀才也不對,鑲紅旗的勇士庫勒就是被他斬於馬下,此乃我親眼所見。其他的事情,由於時間緊迫,就不大清楚。”

“不清楚?那你這個貝勒是怎麼當的?”

皇太極皺起眉頭,指着杜度大聲怒斥,“損失了一萬多勇士也就罷了,可連對手的情況都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太無能了?”

多爾袞和杜度二人羞愧的垂下了頭,皇太極借題發揮故意打擊他們的威望,他們非常清楚。

可是他們也確實輸得冤枉,本來這場仗打得好好的,可誰知半道上殺出了個程咬金。

不但使得他們功敗垂成,更是令二人在大清國的高層中幾乎擡不起頭來。

不過皇太極並沒有繼續追究他們的責任,而是見好就收。

他沉吟了半響後,對一直肅立在一旁,負責大明情報系統的寧完我問道:“寧學士,你對明國比較熟悉,可知道秦浩明這個人嗎?”

寧完我搖搖頭:“回陛下話,微臣從未聽說過此人。”

皇太極聽後沉吟半響才說道:“這個秦浩明日後必是我大清的禍患!

你速速派我們潛伏在明國內的探子,把這個秦浩明的一切都要打聽清楚,事無鉅細全都要彙集成冊稟報過來。”

“嗻!奴才遵旨!”

這位對建奴王朝忠心耿耿的漢奸奴才立刻領命而去。

看到寧完我出去後,皇太極又對一旁的范文程說道:“範學士,通過此次南下,已證實你所說的大舉深入明國,直搗京師的定策還不是時候。

此計太偏太急太險,如若照此行事,後果難以設想。

明國雖然數度敗於我大清之手,但其幅員遼闊,臣民衆多。人口更是超過我大清幾百倍以上,明軍也數十倍於八旗軍。

他們可以輸十次、百次,可是我大清只要敗一次就受不了。

例如這次南下,雖然掠奪了部分的財物和明國百姓,可這個勝利卻是用一萬餘勇士的性命換來。

更有嶽託和阿巴泰的首級,這個代價不可謂不大,範學士,你明白了嗎?”

范文程羞愧的躬身道:“皇上所言極是,是奴才太過想當然了。”

前幾年,范文程、寧完我和馬國柱三人炮製了一份戰略攻勢,那就是一兩年寇邊一次,打擊明軍積攢自身實力。

然後挾不敗之威,舉傾國之兵南下攻擊大明,直取大明的首都京城。

在范文程三人看來,只要攻下了大明的京城,那麼整個大明都會陷入癱瘓之中,到時候對付明軍那些各自爲戰的殘兵那就要容易得多了。

應該說前幾次都非常順利,證實此事的可操作性,一度令大清上下情緒高漲,問鼎中原指日可待。

一些激進的親王貝勒更是建議,可以早日大舉南下,一戰而定。

皇太極狡詐,目光深遠,沒有同意。而是一邊寇邊,一邊還試圖跟大明談判,以免過分激怒大明。

此舉,一度大清許多親王貝勒不以爲然,覺得他毫無雄心壯志,太過保守。

果不其然,此次真的出現紕漏。

可是讓他沒料到的是,人還是那些人,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一個秀才將軍,既然把多爾袞和杜度打得鼻青臉腫。

更讓對他忠心耿耿的嶽託命喪大明,連首級都沒有奪回。

而且還損失了一萬多清國的勇士,這樣的損失,即使身爲大清皇帝的他也心疼得直呲牙。

皇太極嘆了口氣,搖搖手說道:“範學士,你也不要太在意,這次吃了一次虧,咱們下次再找回來便是。”

看到自己制定的戰略出現失誤,皇太極不但沒有責怪自己,還對自己大家安慰。

范文程激動得渾身打顫,他哽咽的哭道:“皇上待奴才如此恩重,奴才……奴才……就是萬死也不足以報答皇上恩情之萬一啊。”

皇太極卻是淡淡的笑了笑,揮手道:“好了,記得以後用心做事,這纔是對朕最好的報答。”

“嗻,奴才遵旨,奴才謝恩!”

激動之下,范文程立刻就趴在了地上,給皇太極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響頭。

Wшw. тtκan. ¢ o

看着眼前這一幕君臣相宜,大殿內的滿人文武都在心中冷笑起來……

近年來,皇太極逐漸重用漢人幫助鞏固其皇位,而這些漢奸不知廉恥,做事沒有絲毫底線,也惹起他們的不滿。

“下面大家說說,嶽託和阿巴泰的事情應該如何解決?”

皇太極環顧四周,面有悽容。

嶽託是和碩禮親王代善的長子,母爲代善之嫡福晉李佳氏。

因其自幼喪母,繼母和父親代善對待他都很刻薄,皇太極生母受命將其與皇太極一同撫養。

故而,兩人從小感情就很深,比之相互間奪嫡的親兄弟還好。

“遣使致寧遠城,命令大明送回嶽託將軍和阿巴泰貝勒的首級,否則,大軍兵臨城下。”

嶽託的父親代善牛眼一瞪,氣勢洶洶的說道。

此言一出,殿內衆人頻頻側目,多有鄙薄。

概因大家知道,代善和嶽託雖爲父子,但感情極差,甚至說是有仇。

如今這種做法,不過是心虛而已。更何況,其做法根本沒有可操作性,大明連和談都不談,能受你威脅?

後金從界藩城遷居薩爾滸城,代善看到長子嶽託修整好的宅地比自己的好,就先後讓莽古爾泰爲自己請命,說自己所居之地狹小,意欲霸佔嶽託的宅地。

努爾哈赤剛好來視察,大怒。

其後,代善次子碩託,嶽託的同母弟弟,因無法忍受代善的虐待而突然失蹤。

有人說其叛逃投大明而去,在還未確定碩託是否叛逃時,代善即一口咬定碩託有叛逃之心。

在找到碩託並且其本人明確表示並沒有叛逃後,代善還是向努爾哈赤下跪五六次請求斬殺碩託。

代善的要求遭到了拒絕,努爾哈赤釋放了碩託,並由此開始調查代善給予兩個前妻之子的待遇問題。

後發現,代善之子嶽託、碩託所領有的資產均比其他的異母弟弟差。

這一點令努爾哈赤深惡痛絕,因爲努爾哈赤小時候曾深受繼母虐待。

因此,努爾哈赤怒斥代善說,你也是前妻的兒子,何不想想我不是對你更親近嗎?你怎麼就被後妻矇蔽得虐待已長大成人的兒子呢?

何況我待你一直是特選良好的部民讓你專管,你爲什麼就不能像我一樣將優良的部民賜給嶽託、碩託呢?

之後,宣佈廢除代善的太子之位,讓嶽託、碩託與代善分家。

“皇上,爲今之計,不妨和大明單獨就此事展開談判。哪怕暫時吃點虧,只要能換回嶽託和阿巴泰的首級,將來也可以重新奪回。”

此事和多爾袞多少有點關係,他若沒有表示,無論如何說不過去。

至於代善說什麼大兵壓境,根本是胡說八道,純屬故意。

出兵豈是兒戲,要如此,他們退回來幹什麼?

“唔,單獨談怕是大明不會答應,不如索性跟之前的議和一起談,如何?”

皇太極點點頭,贊同多爾袞的建議。同時,朝下面滿漢文武問道。

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二百九十一節 陰招第六百四十五節 齊心戮力,共振大明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四百九十四節 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第三百九十二節 讓他們全部趴下第二百四十八節 一舉兩得第五百一十八節 磅礴如海第五百三十七節 渾水摸魚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四百一十二節 天譴計劃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四十五節 臨行之際第六百四十三節 點化孫傳庭第五百六十二節 想要逃跑的鰲拜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一百九十節 樂極生悲第三百九十二節 讓他們全部趴下第三百節 暗潮涌動第一百八十一節 壯哉,天雄軍第三百三十八節 他鄉遇故知第五百零七節 抵近偵查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五百八十一節 血染遼東(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成爲本書第一位盟主!)第四百八十二節 難道去給別人賺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一百五十六節 兩面三刀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二百六十節 男大當婚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六百四十三節 點化孫傳庭第五百四十節 關寧之事第六十九節 防禦部署第四百七十節 視察慰問說點什麼第一百二十六節 嶽託授首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六十二節 考察第五百七十六節 黑心戰術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五十三節 對策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五百五十七節 殺人了第五百一十九節 幹翻他第五百零八節 深入虎穴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一百九十四節 被激將的崇禎第二百一十七節 官商勾結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一百二十六節 嶽託授首第四百九十四節 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第五十一節 無奈的英雄第四百三十三節 規矩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一百七十七節 奪權用人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二百三十節 莫欺少年窮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四百四十七節 筵無好筵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一百三十節 知音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五百七十三節 奴才無能第三百九十五節 第一步第五百四十九節 無奈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二百一十九節 班底心思第九十二節 君前拔刀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第二百零七節 吾心甚慰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第二百四十二節 把事鬧大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五十八節 善後第三百八十九節 也就那樣第一百六十七節 大才第三百九十五節 第一步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四百四十四節 到時滅了他第二百六十四節 大明海軍威武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二百八十五節 國子監的辯論第三百八十一節 不要怕,你也有後臺嘛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三百三十三節 赴任第五百五十七節 殺人了第一百二十二節 戰法第六百一十三節 決戰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