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節 牆倒衆人推

經此一事,大家對秦浩明的觀感完全不同。

世人皆有利益之心。遂有跟狗吃屎,跟狼吃肉之語。

秦秀才學識豐富又兼殺伐果斷,這樣的人物遲早是要出頭的。

不要說早就追隨秦浩明的幾戶流民內心欣喜不已,便是秦家村的村民百姓們也有了別樣心思。

“秦向天經此打擊,威望全無,已經不適合擔任族長。不然恐被其他家族所笑所欺,大家以爲如何?”

秦家祠堂內,擔任族內房長的秦家五叔公首先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

他是秦家輩分最高、年齡最大者,平常協助秦向天的工作,相當於實際族長。

“五叔言之有理,就像前幾天浩明說的,秦向天和老族長相比確實多有不如。”

里長秦向東是秦向天的堂兄弟,同時也是秦家的現任柱首。負責處理秦氏家族日常事務,如收租、籌辦祭祀活動等。

“就是,想當年我們秦家在臨浦也是一等一的大家族,連葉家都難以比擬。可惜老族長走後就一直落魄至今。如今想來,主要還是沒有一個好的領頭羊啊!”

甲長秦老三意有所指。

其他族人紛紛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但無一例外,都是對秦向天的不滿和指責。

當然,如果沒有前幾天的事情爲導火索,大家或許還會繼續忍讓下去。

畢竟秦家經過多年的沒落和沉淪,沒有出色的家族子弟可以擔此重任,秦向天屬於矮子裡面選高子。

現在秦浩明冒出來,自然讓人有了期許和比較。

秦家這次沒有族長主持的會議開得很成功,與會家族人員一致同意罷免秦向天的族長位置,轉而支持秦浩明擔任。

當然,這是在雙方當事人都不知情的狀態下。

所以當秦家長輩找上門來的時候,聽到這個消息的秦浩明感覺詫異莫名。

自己的身份擔任秦家族長是沒有問題的,畢竟“血統”純正,又是老族長之子。

大明立族長,務在立嫡不立庶。族長死,族長之子立,無子則立族長之弟,無弟則次房之嫡子立。

至於說秦浩明族長之位被奪,講起來都是滿滿的血淚史,怪不得原來的他會遷怒整個秦氏族人。

而秦家村族人會對秦浩明的主動示好表示愧疚,皆因此故。

對於族長制,秦浩明談不上什麼好壞,認爲皆有利弊。

有利的一方面自然是可以利用族人、族產,快速發展自己勢力。

弊病的一方面則是害怕在今後產生新的大家族,尾大不掉,侵佔民脂民膏。

所以他沒有馬上答應擔任秦家族長,推脫等到兩個月後看秦向天的情況。

話已經講出去,秦浩明屬於一口唾沫一個釘的人,如果秦向天不知死活冥頑不顧,做的事情讓他不滿意,那他可要施以辣手。

另外也未嘗有考驗秦氏家族的意思,責任和義務都是雙方面的,不能光想着好處而沒有付出。

秦氏家族在秦向天的事情上必須有所行動,不然這個族長不當也罷。

秦向天目前還不知道秦氏家族對他的處置,再說他也顧不上此事。

這次事情委實鬧得太大,幾個衙役骨折,其他人等也渾身帶傷,早已經在臨浦穿得沸沸揚揚衆所皆知。

知縣王元年是崇禎三年進士,閩南安海人,和鄭芝龍是老鄉。獨自在外爲官,向來小心謹慎。

恰逢吏部三年考評尾期,最怕出現什麼不可控制的亂子,影響他的考評,以至升官無望。

從他自己作的打油詩中就可以知道他的性格:夫妻反目,常事;兩鄰相告,生事;捕衙申報,多事;本縣不準,省事。

現在秦向天鬧成這樣,問他原因又支支吾吾不肯道明具體實情,如何不令他大爲惱怒。

想起上官建寧府同知葉成祖的吩咐,讓其幫忙照看一點秦浩明,王縣尊一怒之下把秦向天削職爲民。

這可讓秦向天欲哭無淚,不知如何是好。想他在這個位置,負責緝捕和監獄,得罪的人如過江之鯽。

沒有官身護蔽,又是被削職,不知有多少人想着報復自己,更別提秦大秀才。

可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秦向天正焦頭爛額不知如何應對之際。

葉府管家也過來湊熱鬧,命其給秦秀才賠禮道歉,務必讓他滿意,否則休怪葉家不客氣。

這都是哪跟哪啊,葉家不是和那小兔崽子解除婚約了嗎?緣何會爲他出頭?

一瞬間,秦向天覺得他彷彿得罪了九天神靈,所有黴運朝他紛紛撲來,讓他如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

葉家是真正令秦向天恐懼的大神,龐然大物。

說句實在話,他寧願得罪王知縣,也不敢惹葉家。

概因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王知縣不可能永遠呆在臨浦縣城。

可是葉家在臨浦開枝散葉多年,勢力早已根深蒂固錯綜糾結,如何是他一個小小的被削職的典吏可以得罪?

秦向天的做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葉家傳話的第二天,事情發生的第五天,秦向天帶領本家妻兒子女,到秦浩明家磕頭賠罪。

並且自己請辭秦家族長,在秦家宗祠列祖列宗面前歸回秦浩明祖產,請求原諒。

當日搬離秦家大宅,在秦家村找了一間破草屋供妻兒居住。

自己於當晚懸樑自盡,留下遺書一封,懇請秦浩明代爲照顧其家人,言只要不餓死便成。

秦向天如此決絕的做法,反而令秦浩明扼腕唏噓不已。

此人雖說有點瑕疵,但也敢作敢當,無愧爲一個錚錚男兒。

人死萬事休。

秦浩明也忘掉過往的恩怨,代爲撫養照顧秦向天的家人老小。

幾十年後,後世學者揭開這段往事,紛紛稱讚秦向天聰明,以自己身死爲後世子孫博得了榮華富貴。

崇禎十一年十月十三日,黃道大吉,宜行百事。

秦家宗祠位於秦家村東南角,始建時爲三進八扇一後院,規模較大,寬23米,深43.8米,佔地1008平方米。

外牆爲磚石結構,內爲木質結構的宮式斗拱建築。

祠內大廳之彩繪、浮雕、鏤雕等十分精緻。殿堂面闊三間,進深五間,穿鬥式木構架,歇山頂。棟樑、斗拱、門窗雕刻精美。

天啓元年,秦浩明之父接過族長的位置又重新擴張裝修。

在祠堂前增加了200平方的前院,使整體佈局更加大方得體。

宗祠的基本功能是祭祀祖先,通過對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親關係的延續爲紐帶,把整個家族成員聯繫起來,並形成宗族內部的凝聚力和親和力。

剛剛被推舉爲秦家新任族長的秦浩明,神色肅穆,帶領幾個長老站在前面。

聽着族中房長秦家五叔公抑揚頓挫向先人彙報工作,腦海裡卻是在翻滾。

不錯,這就是漢家文明之所以綿延不絕的原因。相同的文化,相同的祖宗,流淌着相同的血液,這就是老祖宗爲什麼會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說法。

自己不能容忍,也絕對不允許外族來破壞中國的傳統文化,甚至要採取主動,把一切有可能的危險消滅在萌芽當中。

“下面有請秦家三十五代族長秦浩明宣讀祖訓,並且修改部分內容。”

五叔公作爲主持司儀,安排接下來的進程。

這也是秦浩明答應就任秦家族長一職的條件,有些祖訓必須修正或者改進,才能把一些隱患消弭於無形。

第二百六十一節 商議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八十六節 一皁難求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一百七十五節 禍水東引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二百一十七節 官商勾結第五百九十九節 惺惺相惜第二百四十四節 改變第十二節 性格大變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三百零三節 無恥之尤(再次感謝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明日加更回報!)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二百二十一節 騎兵訓練第一百三十一節 挑釁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三百八十一節 不要怕,你也有後臺嘛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九節 無需再忍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七十九節 劫殺韃虜第三百八十一節 不要怕,你也有後臺嘛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第四百四十七節 筵無好筵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二百零三節 宣府防衛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三百八十九節 也就那樣第三百六十九節 慘烈廝殺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六百四十二節 鹹魚翻身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一百二十五節 又是這套第三百零三節 無恥之尤(再次感謝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明日加更回報!)第十二節 性格大變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四十二節 合則兩利第二百六十三節 私鹽之利第八十五節 二美初見第三百六十節 誰的孩子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二百五十八節 無敵水師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一百九十節 樂極生悲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五百一十六節 屁都不是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三百三十節 志存高遠第三十六節 義女柳如是第四百三十四節 形勢大好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六百二十一節 怎地一個了得第四百七十四節 彎彎繞繞第六十九節 防禦部署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三百四十三節 陽謀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二十三節 風波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二百三十八節 視察兵仗局第七十六節 崇禎心思第四百五十八節 華夏一式第五百七十九節 小試牛刀(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中計策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二百八十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