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節 護衛隊

其實於秦浩明而言,把土地承包,每畝收取一石的租金,是他探索土地計劃的一個關鍵環節。

事實告訴他,把土地折算分租,實行分戶經營,可以使秦家村人自身抓緊農時。

他們會自動關注季節的早晚,光陰的緊迫和飢寒的威脅。

這樣,他們就能夠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關心勞動,不知疲倦並且不辭辛苦地經營。

而不把土地分配下去的害處,使用佃戶制,就是地利不能充分利用,人力不能充分發揮。

不告知農時,佃戶就不抓緊生產,不教農事,佃戶就不幹活。

大明糧食已經不是短缺的問題,而是到了無以爲繼的地步,再不調動百姓的積極性,只會越來越糟糕。

秦向東恍然大悟,原來從錙銖必較的環節跳出來,這就是最簡單有效的管理方法。

既保證了租子的收繳,又不必耗費人力物力逐家逐戶覈實產量,同時還能間接提高生產積極性。

繳完租子,剩下的全是自己的,這個誘惑對於終年填不飽肚子的佃戶不可謂不大。

想到這裡,秦向東敬佩不已,這麼一個看似簡單的法子,卻一舉多得,真是好算計。

“至於第三點,更好解釋。

換成你們,從勞累一年卻吃不飽穿不暖,到如今能吃飽飯還能存下餘糧,你會不會抗繳租子?

若是這樣還抗租,只能說明是懶惰無用、偷奸耍滑之輩,這種佃戶,我們不要也罷,趕走便是,相信有的是人來租種。”

秦浩明伸伸懶腰,語氣輕描淡寫。

說起來,他根本不擔心抗租的問題,一則是定租極低,對租種之人根本形不成壓力。

二則,他相信秦家村人,也相信自己的掌控能力。

若不是怕引起非議,加之海軍尚爲成型,這萬餘畝土地,他真沒放在眼裡。

倒是五叔公所說的土地肥沃者佔便宜,而土地貧瘠者吃虧的事情,讓他驀然一動。土地是自己的,自己掌握着重新分配的權利。

“一年修整一次田埂,二年修整一次田界,三年進行一次重新劃定,這些都應成爲常例。

若是碰巧發生大災,要減輕租稅。

租戶減產三成,要減輕租稅五分之一,若減產五成,則免租。

具體的你們擬定一個條款,跟租戶講清楚。”

考慮到自己的田地中,有許多是新開墾的,害怕田力不足,秦浩明又反覆交代秦家族人。

“秦族長高義!”

話說到這裡,衆人已經明白他根本沒有在乎這萬餘石糧租,單純是考慮整個秦家村人的利益,無不歎服。

事情定下來,秦浩明就離開宗祠,前往護衛隊的軍營。

相較於族裡的瑣事,他更關心的還是軍務。

三裡之外的護衛隊大營,佔地三十多畝,歷經多次修葺擴大,已能容納兩三千人馬。

高高的箭樓俯覽四方,碗口粗細的木樁建成的柵欄團團圍住,營門口密密麻麻地堆集着拒馬,鹿角。

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士卒在柵欄之後,不時地來回巡邏。

大營之外,不時能看到歸來的騎兵巡邏隊與正在出發的巡邏隊交錯而過。

看來餘佑漢是把宣府邊關學到的照搬到護衛隊大營建設上,否則,單憑以前從未有過軍旅經驗的張雲,絕對打造不出有實戰氣氛的軍營。

離大營還有一箭之地之時,箭樓上的護衛隊早已看見他,鐺鐺的敲着鑼鼓示意秦督到來。

秦浩明微微一笑,肯定是餘佑漢知道他會來軍營視察,故而命令執勤將士注意,好有一段準備迎接的時間。

大踏步向着轅門走去,他急切想看看護衛隊是否如張雲所說的那樣精銳。

三通大鼓過後,在秦浩明自己的時間裡,大概是十分鐘左右。校場上已整整齊齊站成三個方隊,一目瞭然。

第一方隊三百五十人,是自己的親衛。第二方隊二百人,是餘佑漢率領的本部兩百人。

第三方隊原本有八百人,張雲和盧欣榮赴任前帶走一百人,現在七百人整。

“稟告秦督,校場現有將士一千二百五十人,請秦督檢閱訓話。”

見到秦浩明站在隊伍上方,餘佑漢從第二方陣出列,用足力氣大聲說道。

“諸位將士,兵無魂,則兵不成兵,文恬武嬉、提籠架鳥,就是一個行屍走肉。

軍無魂,則軍不成軍,戰力羸弱、一觸即潰,就是一羣烏合之衆。

國無魂,則國將不國,國力衰微、政權傾覆,就是一片廢墟瓦礫。

如此這般,豈能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又怎能願將腰下劍,直爲斬樓蘭?

很不幸,現在的大明正處在如此狀況。而這,也是本督想訓練新兵的原因所在。

今天,你們是第一批護衛隊將士,今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你們的隊伍。

希望你們努力訓練,他日在戰場上斬將奪旗,封妻廕子,成就你們的傳奇。”

清晨的陽光照拂在秦浩明的身上,金光閃閃。在臨浦的普通一天,秦浩明對護衛隊定下了期許。

“斬將奪旗,封妻廕子!”

下一刻,餘佑漢抓住最能激起將士們興趣的一句話,大聲吼道。

“斬將奪旗,封妻廕子!”

“斬將奪旗,封妻廕子!”

……

“以百人隊爲單位,把你們平時訓練的展示給秦督看,出發!”

“第一隊,隨我出發!”

秦家子弟秦浩迅速出列,全副武裝,扛着一根一米多長水桶粗細的圓木,往五里外的獅子巖跑去。

接着是第二隊、第三隊……

“具體怎麼樣?”

來到在餘佑漢身邊,秦浩明問道。

“真心不錯,本身就是精挑細選出來,身體素質不差,伙食又能跟上。

現在已經能聽懂所有的軍事術語,能按照命令一絲不苟的執行軍令,欠缺的無非就是實戰。”

餘佑漢眼中閃閃發光,毫不掩飾其中的自豪。畢竟,這裡面有他的心血。

“是五里?還是十里?”

望着最後一波負責監督的天雄軍將士離去,秦浩明好奇的問道。

負重前行訓練是他提出的,兩者的區別很大,非常考驗人的耐力。

第一百九十節 樂極生悲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五十一節 無奈的英雄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二百零五節 歪理邪說第五百二十一節 進擊第二節 表演的最高境界第三百三十二節 衆志成城第五百五十七節 殺人了第二節 表演的最高境界第六百六十七節 炮灰第一百九十六節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二百二十九節 家宴第一百七十五節 禍水東引第五百六十四個節 此生無憾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評第二百二十二節 漢蒙一家親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一百四十九節 亡羊補牢第四百二十六節 功敗垂成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四百三十九節 洗腦第一百零三節 塵埃落定第十九節 產品誕生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一百零一節 三餉禍明第二百二十三節 一箭三雕第四十一節 泄密第一百三十七節 你不一樣第二百三十三節 勾心鬥角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七十七節 阿巴泰的渴望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二百八十九節 教崇禎用人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說點什麼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一百五十七節 耐心不好第二百六十五節 野心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六百六十節 困難第四百七十九節 說漏嘴了第三百一十三節 邵武路第一百九十六節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二十四節 男兒行,當暴戾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四百零四節 天下之大第三百一十一節 心字簡單卻難懂第二百六十一節 商議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三百二十五節 紅袖添香第五百六十節 人心第五十一節 無奈的英雄第八十二節 殺俘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二百七十五節 試探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一百二十二節 戰法第四百二十節 軍工民用第五百六十六節 受降第六百三十節 王師何在第四百四十一節 見好就收第四百九十一節 背水一戰第一百二十六節 嶽託授首第一百四十九節 亡羊補牢第三百零八節 有情有義第四百一十二節 天譴計劃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一百七十一節 明魂第三百六十三節 多爾袞的才能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三百八十八節 掛羊頭賣狗肉第五百三十四節 內外有別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第二百四十八節 一舉兩得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第三百一十節 能做不能說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六百二十三節 算計東林(二合一)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三百五十九節 蛇蠍女人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二百四十八節 一舉兩得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六十節 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