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

吩咐三人一組輪流值守貨物,其他人則自由活動。

這都到陪都了,怎麼也得讓人見識見識不是。

他自己打理個人衛生,爲接下來的行動做準備。

佛靠金裝人靠衣裝。

秦浩明脣角掛着淺淺的笑意,盯着銅鏡中自己的長相,對這幅模樣他是相當滿意。

不羈的雙眸蘊着無窮的吸引力,挺拔的鼻樑,星劍的眉,如刀削般的臉龐頗有男人的氣概。

帶上四方巾,穿上藍色嶄新的秀才長袍,腳底是剛買的福履。

可惜是冬日,不然再配上一柄鵝毛羽扇裝裝逼,那絕對是一個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的高級謀士模樣,任誰也無法想象寬鬆的秀才袍下蘊藏着一副爆炸似的身體。

叫上隔壁房間的盧欣榮,讓他做嚮導帶自己出去轉轉。

張雲和餘佑漢則分別拿了幾塊肥皂跟在後面,以備不時之需。

同樂客棧位於東水關,坐落於南京城東南部,龍蟠中路通濟門大橋西側,是秦淮河流入南京城的入口,也是南京城牆唯一的船閘入口。

因此,東水關理所當然的成爲了十里秦淮的龍頭。

不得不說餘佑漢選擇這裡作爲大本營,有很好的商業眼光。

東水關是通向浙江、蘇州方向的交通樞紐,南來北往的商賈齊集東水關,在此經商交易。

雖說是傍晚時分,可是路上行人絡繹不絕人聲鼎沸,就差沒有接踵摩肩。

“明初,明太祖建設南京城,爲了控制秦淮河的水位,經過精心設置,將東水關闢爲通濟水關偃月洞。

水關共三層,每層十一券,共三十三券,下層十一券通水,上中兩層共二十二券爲藏兵屯糧之用。”

盧欣榮指着對面高大的橋洞對大家講解。

“那不是九龍橋嗎?”

秦浩明一看位置,漸漸與後世的地形對應起來。

相傳爲了鞏固大明王朝和繁榮明朝的經濟,南京府衙在從通濟門進入南京城的要道上建造了一座橋。

因其地處內、外秦淮河的交匯處,朱元璋爲鎖住大明朝的風水,給此橋起名爲九龍橋,希望藉助龍的神奇力量鎮住南京的風水,以永保大明朝的宏偉基業代代相傳下去。

在韃子時期,康熙、乾隆巡訪江南時,都是從九龍橋進入南京城的。

“咦?浩明之前來過應天府嗎?”

盧欣榮驚奇的問道。

“小的時候隨先父來過,模糊中有些映象。”

秦浩明只好睜着眼睛說瞎話。

“難怪。”

盧欣榮一副原來如此的模樣,繼續接着介紹,“西水關與東水關建築佈局基本一樣,兩相呼應。

中間所夾水道從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其間商賈雲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最終形成了久負盛名的“十里秦淮”。”

“走,找個地方先吃飯,晚上逛一逛揚名於世的秦淮河。”

一聽十里秦淮,秦浩明的興致立馬高昂起來,大聲開口說道。

其實也不怪秦浩明如此,實在是十里秦淮太出名了。

既然來到這個年代,有機會自然要見識一番。

豈不聞誰的眉眼溫暖了帝王的薄寒?誰的素手癡情了卿相的酒盞?

秦淮河流淌了千年,也包容了無數朝代裡或沉重、或清淺的失意怠倦。

文人騷客、仕人遺老、居廟堂之高的貴人達官,帶着一身的落寞、半世的羈絆,在這十里秦淮上,在微涼卻又飄蕩着迷離的夜色裡,聽聽江南小調,品品香茗佳餚、美人在懷,絲竹猶耳,大抵可以用淺斟低唱揮一揮塵世的浮名、官場的跌宕。

一旁的餘佑漢和張雲聞言,也是歡喜異常,目露嚮往。

秦淮河的中心段在佛子廟,它像一條青色的綢緞橫亙於佛子廟廣場,延伸於東西兩側。

盧欣榮明顯是十里秦淮河的常客,對周邊的壞境非常熟悉。

在他的帶領下,四人來到佛子廟附近一個叫“臨福齋”的酒樓,看環境裝修屬於大衆口味,經營的是南京本地菜。

南京的飲食以京蘇菜和清真菜著名,南京菜稱爲京蘇大菜,又叫金陵菜,廚師則自稱“京蘇幫”,是蘇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

金陵菜是指以南京爲中心,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的地方風味。

金陵菜起源於先秦,隋唐已負盛名,至明清成流派。

金陵菜原料多以水產爲主,注重鮮活,善用燉、燜、烤、煨等烹調方法,口味平和,鮮香酥嫩。

金陵菜講究刀工,擅長火功,富於變化的技法以及南北皆宜的口味特色。

因爲來的時間尚早,酒樓有不少空位。跑堂夥計帶四人到二樓臨窗位置,正好可以遠眺秦淮河夜景。

這頓飯秦浩明也是小小的豪奢了一把,要了一個清蒸鱸魚、油燜大蝦、東山老鵝爲主菜。

配以南京小吃爲輔,像什麼鹽水鴨、小籠包、煮乾絲、如意回滷幹、鴨血粉絲湯、什錦豆腐澇等十幾個小菜。

甚至還非常有雅興的要了二壺上等花雕。畢竟盧欣榮的酒量他可是知道的,活脫脫的一個酒桶。

明末的秦淮河畔,確實是個風光旖旎的好地方。當然不是因爲河畔的風光,而是河上畫船中的美嬌娘。

這縱橫的畫舫,悠揚的笛聲,吱吱的胡琴聲,再加上隱隱約約的貌美女子,構成令人**的秦淮河。

這纔是他媽的穿越人士應該過的日子嘛!

秦浩明美滋滋的仰頭一口飲盡杯中的花雕,重重的把杯子放在桌上,無盡愜意的夾起新鮮出爐的東山老鵝,不顧形象的大聲撕咬。

親自撥開歷史的煙霧,在這晚明煙雨朦朧的十月,華燈初上,輕紗幔繞的畫舫、觥籌交雜、漿聲迴盪之際。

要是再有李香君、陳圓圓、董小宛等絕色美嬌娘相伴,那就是神仙的日子啊!

可是對面同樣吃相難看的張雲,把他的心從雲端扯回塵埃。看他的情況,分明是想把成本吃回來,可惜不是自助餐啊!

“官人,要點首曲子嗎?”

這時一個脆生生的女童聲音傳入耳邊,秦浩明扭頭一看,原來是一個約莫八、九歲的小女娃,膚色白皙,頭髮枯黃、神態有些怯怯,雙眼不時瞟過桌上的油燜大蝦。

遠處則有一個花甲之年的老者拿着古琴,滿臉希翼的看着他。

理想很美,現實很殘酷。

好不容易涌起的小資情調,一下子被無情的擊碎。

“來一曲《平沙落雁》吧!”

秦浩明看都不看小女孩手上拿着的曲錄名,隨口點了一首曲子。

“謝謝官人!”

小女孩燦然一笑,晃得秦浩明的心疼。

後世侄女也是這般年紀,正無憂無慮享受兄弟的寵溺。算起來卻是有段時間沒有見到女娃子咯咯的笑容,造化弄人啊!

一時間,秦浩明心中涌起無限的惆悵。

老者鋪開古琴,坐在隨身攜帶的板凳上,挑撥了幾聲琴絃,閉着眼睛緩緩撫琴。

平沙落雁,大明古曲代表作之一。

曲中描繪了一幅恬靜優美的水墨小品畫---黃昏將至,煙波浩淼的洞庭湖邊,岸邊一帶白沙,安詳恬靜,濛濛如霜。

一羣大雁從遠天飛來,在空中徘徊飛鳴,先有幾隻降落在其上,仰首與空中的飛翔者相互鳴叫呼應,繼而雁羣一一斂翅飛落。

遠望去,雁羣丶沙岸丶水波,都在愈來愈濃的暮色中漸漸睡去。

但是讓他驚詫的老者嫺熟以及特殊的手法,利用古琴的泛音丶滑音等特有的技法的運用,使得樂韻更加豐富,藝術感染力十分強烈。

高手在民間啊!

秦浩明暗自感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傳統,真真是融入了國人的血肉裡。

老者先以舒緩的節奏和清麗的泛音開始,描繪了秋江上寧靜而蒼茫的黃昏暮色。然後旋律一轉該爲活潑靈動,點綴以雁羣鳴叫呼應的音型,充滿了生機和歡躍。

最後又復歸於和諧恬靜的旋律中,意境蒼茫恬淡而又生趣盎然。

“好,大善!”

秦浩明忍不住拍手大聲叫好,酒樓其他客人也是贊聲一片好評如潮。

老者緩緩站起朝四周客人雙手作輯行禮,女孩歡快的捧着托盤朝秦浩明要賞。

秦浩明摸出一個五兩的銀錁子笑眯眯的放在托盤上,引起四周部分食客的低聲議論。

主要是太多了,點一首曲目平常也就是幾文錢的事情,很少有人用紋銀。

除非大富大貴之人,不過看他們的穿着打扮又不像。

“萬萬使不得,些許銅板便可,公子高義老小兒心領了。”

老人看見秦浩明出手如此大方,急忙邊走邊說上前勸阻。

秦浩明正要說無妨之類的話,盧欣榮眉頭一皺,站起身走到秦浩明身邊耳語幾句。

聽完盧欣榮的話,秦浩明臉上陰晴不定,雙手握拳緩緩的嘆口氣,但最終無力的鬆開。

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四百七十六節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第八十二節 殺俘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三百節 暗潮涌動第一百九十三節 奏對崇禎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兄弟一,他日屠百!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四百六十一節 令出一人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中計策第三百零一節 朝堂鬧劇第一百六十六節 佈局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六百二十九節 漢人至上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六百四十九節 雲臺詔對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三百二十節 負荊請罪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二十一節 衛所軍制崩壞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四百六十一節 令出一人第四百八十九節 三件大事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中計策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七節 敗家少爺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六百五十四節 葡萄牙人第五百七十七節 鰲拜慘死第六百零二節 洪承疇第四百七十四節 彎彎繞繞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六百五十三節 遼東漸定第三百五十九節 蛇蠍女人第四百八十節 實屬無奈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四百四十八節 取捨之間第三百四十節 送禮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十六節 別樣苦練第四百五十三節 各執一詞第六百三十一節 彼其娘之第三十一節 行軍路上第四百五十二節 賊寇初現第二百二十七節 傷殘紀要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五百九十一節 慘烈第三百二十節 負荊請罪第二百五十五節 巡視水師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二百三十二節 敲打多爾袞第三百零六節 張雲的心志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二百五十四節 國之利器第四百八十三節 漢人要變成虎第四節 悔不當初第三百七十六節 什麼夫人?第五百六十四個節 此生無憾第五十八節 善後第一百九十節 樂極生悲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二百二十一節 騎兵訓練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六百二十九節 漢人至上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五百零二節 以夷制夷第六百二十三節 算計東林(二合一)第三百七十六節 什麼夫人?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六百一十節 立體打擊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二百四十一節 王樸伏罪第三百六十八節 利劍出鞘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