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

鼓山大營,是新兵訓練的營地,張雲不在,秦浩明便離開總督府,搬到這裡和將士同吃同住。

身處亂世,他明白軍權的重要性。

不同於洪塘大營的天雄軍騎兵將士,已經和他浴血廝殺同生共死過,大小將校都是身邊親衛擔當,可謂掌控甚嚴,忠誠度絕對有保障。

而鼓山大營都是新兵,大小將校臨時指定,仍處在磨合期中。

這個世上,沒有人生來就要爲誰盡忠效死,哪怕是高門家丁部曲,也需要養士數年乃至更久,才能換來真心,託以生死。

第二天清晨,秦浩明尚在睡夢中,便被營帳外的鑼鼓聲驚醒。

他披着衣服行出營房,便看到東方不過剛露魚白,營地中民夫們已經列隊整齊,各持工具,在匠頭的帶領下繼續建設營房。

軍官教導營這會兒也已經被甲乘馬,在營中佇立等待軍士集結。

昨日商議軍事過晚,雖然只是淺睡片刻,但衆人這會兒還是精神奕奕,瞧見秦浩明站在營房前,愈發顯得精神抖擻。

過不多久,幾個方陣千餘軍士已經集合完畢,腰畔掛着繡春刀,肩上則揹着一個碩大的竹簍,手持竹槍,在將領們的號令下開拔離營,開始了一天的操練。

秦浩明望着軍士們離去的方向未久,閻應元這會兒也已經起身,穿着一件斂袖短袍行了過來,一邊行走着,一邊左右觀望打量着營地,笑語道:

“教導營將校經過秦督調教,確有任事之才,能夠統御分明,井然有序,已經可以稱得上是知兵了。”

秦浩明自得笑笑,明白要讓人做到令行禁止,臨陣不怯,已經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

千人自有千面,軍隊存在的意義就是要將個人的特點抹殺到微不可計,要讓千、萬人同心同欲,只爲一個目標而奮鬥,那就是勝利!

每一個爲將者,都有自己獨特的一套練兵統御手段。有人擅長以殺人立威,有人則以愛兵著稱。

秦浩明自己倒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經驗,能夠想到的無非就是賞進罰退,增加人的榮譽感,在內部保持一個積極競爭的良好氛圍。

一支最好的軍隊,不只要有充沛的體能,優良的配給,還要有其靈魂所在。

要給人樹立一個願意爲之奮鬥的遠大目標,讓每一個人都明白自己爲何而戰,自己的努力又能得到什麼。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但秦浩明卻想了許久。

身在這個民族的轉折點,民族主義當然是一個不可動搖的基點。但對於普通士卒而言,這個論點不免有些失於宏大,並沒有什麼切身的體會。

能夠參軍入伍的,大多都是寒苦人家。讓他們生活流入不幸,對他們施加迫害的,並不獨獨只有建奴和叛賊。

況且,就算是力戰,將建奴屠滅乾淨,他們也未必就能篤定獲得美好生活。

最起碼在眼下年代,大明和建奴之間的矛盾還並沒有激化到你死我活的程度,對很多人而言,投降建奴並非是一個難以選擇的苟且機會。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建奴是一個十足的惡魔,正在蟄伏等待擇人而噬!而一旦選擇了苟且,他們將連掙扎的機會都沒有!

這個世上,生死最公道,無論世家高賢,還是寒傖走卒,一死皆休。

生而富貴,死的未必有價值。寒傖半生,唯有一死動人心魄,同樣能勝過人世許多,壯骨留馨。

有人願將生死託以大義,殺身成仁,捨身取義,雖千萬人吾往矣。

有人願將生死託以恩主,君以國士待我,當以國士報之。當然大多數人未必有這樣壯懷激烈的高亢情懷,但人情冷暖,其心自知。

大明長期的崇文抑武,加上各種社會問題,人心渙散積重已久,想要重新收撿回來,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秦浩明在四處招兵到處佈局的時候,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至於說軍隊的戰鬥力問題,他並沒有過分擔心。

實踐證明,建奴雖然兇悍,但也絕非天下無敵。

哪怕是現在,在不作弊的情況下,人數相等的兩軍對壘,只要調度得宜,後勤無憂。

彼此廝殺起來,大明軍隊未必就全無招架之力,即便不能摧枯拉朽的取得勝利,也絕對不會大敗虧輸。

如果建奴真的勇猛到一個個彷彿天兵天將,那麼邊關九鎮也不會穩若磐石,大明也不會延續那麼久。

歸根到底,還是漢人自己出了問題,強漢傳承悠久的凝聚力被打散,而不是建奴韃子真的就無可匹敵。

現在所面對的問題是,爲將者無必戰之勇氣,爲君者無必伐之決心,那麼爲兵者自然也就無必勝之底氣。

事實上這個時代由於建奴軍隊成分過於複雜,軍紀不乏敗壞,作戰多憑一腔戾氣狠勁,勞師遠征一旦無果,難免要後繼乏力,乃至於釀生騷動。

狗屁的什麼滿人過萬不能敵,那不過是自吹自擂,打擊大明將士的軍心而已。

其實在秦浩明看來,即使現在建奴的戰鬥力在最強的時期,也絕對比不過蒙古人輕騎。

只不過蒙古韃子和大明一樣,形成漠南、漠北、漠西蒙古相互爭鬥不止,以至於被建奴撿漏。

加上敵酋皇太極手段不錯,通過聯姻和韃子共同分享利益,讓蒙古精兵爲其所用,才形成強悍戰鬥力。

針對於此,秦浩明已經做了種種佈置。

在外,利用鴉片分化打擊拉攏蒙古部落,不讓他們一條心。

在內,苦練內功,比如殘者必養,亡者必葬之類的規定,給士兵們增加一層後續保障,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雖然這樣會增加極大的作戰成本,但如果用錢能夠買回人心,又何必吝惜自守,戰事上不能取勝,積攢再多錢糧也不過是給建奴做本錢。

而且這些後勤的保障,也完全沒有必要由朝廷來承擔,大可以交給民間去做。

朝廷眼下權威不足,資用匱乏,但只要在政策上開一個口子,自然會引人蜂擁而至。

與其將那些朝廷的特權政策珍藏着留待袞袞諸公盜取私用,不如把這個口子撕開更大,去面向更多人。

讓那些寒庶人家,從原本只能跟隨在朝臣身後撿取一二惠用,讓他們以更多的途徑來獲得特權,轉成爲朝臣的競爭者。

而軍屬,無疑是秦浩明計劃中第一批受益者。

水泥廠、紡織廠、鹽場以及今後一系列的各種作坊,肯定是軍人家屬優先,然後纔是各種流民和災民。

當然,還有各階層願意追隨他的人。

要將人才吸引過來,自然還需要強大武力的保證給人以安全感。

通過頻繁的外進擴張,掠奪更多人力物力,開拓更大空間。所以他必須建立多個後勤補養基地,用以支持大肆擴軍,徐圖向北。

所以接下來的這幾年之內,趁着建奴沒有大規模南掠的條件,是秦浩明在江南發展的大好時機。

不過,他現在心裡還有一些糾結的地方,那就是西北的叛軍如何應對?

前日隨着夜不收接到張雲在廣州發現賊寇的消息,這個問題已經實實在在擺在他的面前,不容忽視。

生存本來就是人最根本、最樸實的需求,可是在這亂世中,生存已經成了奢望,這便帶上了一種悲壯的情懷。

乞活而不得,那就不妨死戰!勝則活,敗則死,生死兩個結果,促人竭盡全力!

身在這樣的軍隊中,哪怕是一隻小綿羊,呆的久了也要沾染滿身的戾氣,化作敢戰之士。

但叛賊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他們底線太低,爲了生存可以無所不用其極,不問是非,不辨善惡,趨於本能而行事。

當然生存的需求沒有錯,但問題是一旦濫觴起來,便很難再有有效的約束,將領都被亂卒們所影響和裹挾,便談不上更爲上層的建設。

不能形成自己的政治綱領,也沒有構建起自己的上層建築,殺戮是他們體現自己價值的唯一方式。

現在,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把大明斷送,讓地方亂起來,他們才能火中取粟。

所以,張雲在廣東發現叛軍的動態,秦浩明覺得不足爲奇。

哪裡有混亂,哪裡有天災,叛軍就派幾個人去策動造反,繼而裹挾民衆,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都是反賊的套路。

於他們而言,根本沒有民族觀念,沒有百姓觀念,正如那句話,我死之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可這,恰恰是秦浩明所不能允許容忍的。

否則,他何必百般隱忍左右挪騰,還不如自己造反算了,那來得更簡單。

一句打破罈罈罐罐很簡單,可對華夏民族華夏文化的傷害太大,得不償失啊!

“秦督,小胖過來挑人了。”

負責人事的第三司司長李守業遠遠的見到即將脫下軍服,轉而步入江湖收保護費的胖八爺,嘴裡帶着笑意對沉默不語的秦浩明說道。

“現在可不能叫小胖了,要叫八爺了,是不是?”

對着走近的身影,秦浩明調侃道。

“秦督,您這不是作踐小人嗎?”胖八爺苦笑着連連拱手,求秦浩明口下留情。

“就這點出息,以後怎麼統領幫衆?去吧,和李司長把害羣之馬全部挑走,他們當兵不行,混江湖正合適。”

秦浩明口中的害羣之馬是指軍中一些油滑之人,這類人在哪都有,打仗最爲貪生怕死,影響士氣。

二人應諾領命離去,都是商議好的事情,走流程而已。

閻應元在旁悠然嚮往,“這樣一來,剩下的可全是精銳中的精銳了。”

“爲時過早,要打一仗後才知曉。”

關於軍隊的建設,秦浩明可謂是不餘遺力,尤其是在強軍方面。

時下的世風是推崇士人,輕鄙武人。這個觀念由來已久,他一時間也難以撼動,從而提高武人們的整體社會地位。

不足以影響全局,但他可以集中一點作爲突破,那就是打造一支精銳強軍,人數不需要多,三五萬人足矣。

他將傾盡自己所能,爲這支軍隊提供最充足的給養和裝備,不惜工本,裝備方面要做到當世最強!

而且要讓這支軍隊完全沒有後顧之憂,一旦加入,便是終生職業,哪怕沒有沒於戰陣,老不堪用,也要奉養一生!

所以,他今後準備圍繞着整個定南軍十五萬人範圍內普選壯士,一旦入選,就連其家所需要承擔的賦稅,乃至於家人親眷的生活,都要給他們提供充足保障。

唯有一點,那就是每戰必衝,敢有臨陣不前或是背部受傷者,即刻剝奪全部特權,哪怕是死,也要傳首各軍,以儆效尤!

這算是軍隊階梯性的一種建設,秦浩明要將之打造成爲普世的標榜。一旦被選入其中,不只是畢生無憂,更足以誇功於諸軍!

當秦浩明將自己這一設想在閻應元與洪迪新面前講起時,二人都是驚詫不已。

倒不是因爲秦浩明這個想法有多高明,事實上類似的舉措史上並不是沒有,哪怕在如今的大明朝廷內,天子身邊的御林軍,規格待遇遠甚於別的軍隊。

他們驚詫之處在於,旁人即便有此構想,但手段也沒有秦浩明這麼烈。

而且,示恩太重未必就完全都是好處,極有可能讓這些軍士抱團自傲,發展成畸形的的存在,完全效忠於私恩之主。

秦浩明對此倒不甚在意,說實話如果這些精兵成軍後反而不感念自己這個恩主,那他也沒有組建的必要。

而且錢財耗用方面,他也完全不必擔心,單純他自己眼下的產業收入,已經足夠維持這樣一支精銳的消耗。

乃至於打算未來幾年之內,自己所有的產業主要用來爲這支軍隊打造裝備。

更況且,一旦成軍之後,這支軍隊本身便能爲他創造源源不斷的利潤。

唯一可慮的是,哪怕傻子都看得出來,他就是在經營自己的私軍,即便精銳養成,那些悍卒們也會只知秦督,不知朝廷。

這樣的一個存在,對朝廷而言就是一個毒瘤,不可能允許其正常存在。

所以,秦浩明的將士分佈區域很廣,目的就是不引起朝廷警覺,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便一如張雲,又即將在廣州招募將士。等到機會到來時,頃刻可以成軍!

而且成軍之日,或許就要面對一場震驚內外華夷的慘烈大戰。

如果不能殺出一個赫赫威名,那麼這支軍隊即便有再高的待遇,也不是一個榮譽,而是一個笑話。

當然,秦浩明也不會妄想用三五萬人包打天下,所以纔有招募十五萬的舉措。畢竟,不說衝鋒陷陣,單是駐防就需要不少人手。

只是,這不同軍種間俸祿待遇自然不一樣,這也是應有之意。

第三百六十一節 都不簡單第五百零五節 本督管不了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三百六十一節 都不簡單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一百五十三節 抽絲剝繭第二百三十八節 視察兵仗局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五百七十九節 小試牛刀(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七十九節 劫殺韃虜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五百三十七節 渾水摸魚第二百五十六節 水師革新第八節 忍無可忍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三百二十二節 護衛隊第四百二十四節 忍一時風平浪靜第三百一十一節 心字簡單卻難懂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四百四十四節 到時滅了他第五十三節 對策第二百八十六節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五百四十一節 猖狂太甚第四百五十三節 各執一詞第五百七十五節 擒拿鰲拜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十九節 產品誕生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第四十二節 合則兩利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二百零七節 吾心甚慰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六百六十節 困難第三百八十四節 明月中秋第三百四十三節 陽謀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三百九十二節 讓他們全部趴下第三百九十七節 措手不及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二百八十三節 君臣相宜第一百二十六節 嶽託授首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三百九十七節 措手不及第一百七十九節 萬事俱備第一百二十九節 希望第四十一節 泄密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四百三十八節 去去火第六百二十一節 怎地一個了得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四百八十五節 事情做在明處第三百二十五節 紅袖添香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一百六十節 成人之美第四百八十八節 不服就幹第六百六十六節 有仇報仇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一百五十六節 兩面三刀第四百六十七節 公司和軍功第四百四十二節 朕還有臉面嗎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一百一十節 狼行千里第一百五十三節 抽絲剝繭第五百三十一節 軍中派系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二百三十六節 醉翁之意第三百九十七節 措手不及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一百二十七節 天意第一百四十一節 計將安出第五百四十九節 無奈第五百零九節 萬事俱備,不欠東風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二百一十九節 班底心思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二百七十九節 琉球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