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應元是有全程參與北方事務的,低頭思索間,回顧整個事情脈絡,頭腦逐漸清晰起來。
“元亨,你來說說看法?”
衆人的一舉一動皆在秦浩明的關注下,見閻應元若有所悟,便微笑着叫他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也是培養他大局觀的一種鍛鍊方式。
對於這位歷史的名將,秦浩明可謂不餘遺力栽培。
閻應元的協調統籌能力自然無需質疑,其在江陰典史期間,率十萬義民,面對二十四萬建奴鐵騎,兩百餘門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建奴連折三王十八將,死七萬五千人。
這樣的戰績,絕對是漢人歷史上有數的大英雄,足以媲美衛青、霍去病等人。對比同時代的史可法,相差何止千萬裡?
可惜由於各種原因,偏偏歷史對他一直吝嗇得很,後世這樣的英雄居然聲名不顯,逐漸湮滅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
雖然中華英烈燦若繁星,然而這位集忠臣良將於一身的人物,卻一直只能出現在江陰的地方誌上。
這種遺之青史的不公,常使秦浩明扼腕嘆息。
若不是寫歷史書的網絡作家,孜孜不倦的挖掘他的事蹟,恐怕大多數人不知他的豐功偉績。
可縱使如此,許多新生一代根本不知道這個名字,何其可悲?
秦浩明現在要做的,便是讓這樣的漢家英雄,重新名揚天下,把漢人的不屈精神發揚光大,名留千史。
雖然估計隨着他的到來,江陰之事幾無可能,閻應元也不會因此事成就名聲。但英雄就是英雄,其自身能力便如錐處囊中,總有脫穎而出的一天。
而自己,只要爲他搭建好平臺即可。
“是,秦督。”閻應元應聲利索起身,面向衆人沉聲說道:“竊以爲,秦督的意思遼東建奴和蒙元韃子剛磨合不久,可以用不同手段離間他們。福……”
剛說到這裡,閻應元眼中閃過一絲警覺,轉頭目視秦浩明。福壽膏的事情屬於絕密,在座的未必全知道。
待見到秦浩明點點頭,方纔繼續說道:“福壽膏對付的是草原頭人貴族,私鹽、布匹則是交好韃子百姓。
現在草原韃子大抵分爲漠北、漠西、漠南三個部分,除了漠南韃子在敵酋皇太極的刻意籠絡下,彷彿蜜裡調油,但也未必見得真的是一條心。
說到底,是建奴對大明戰爭屢戰屢勝所致。去歲,建奴寇邊失利,不就有小股部落動搖了嗎?
若是我們能雙管齊下,在軍事上持續打擊建奴,那他們的聯盟自然不翼而飛。
之所以要用私鹽、布匹交好和建奴不和的韃子,秦督是想分化瓦解驅狼吞虎,先消滅建奴再說。
畢竟,建奴除了劫掠大明,什麼東西也給不了他們。
可打仗總是要死人,如果能夠通過貿易得到鹽巴、布匹等生活物品,相信死心追隨建奴的蒙古韃子會少了許多。
當然,鐵器、藥材和鹽巴、布匹不同,不可有一毫進入草原。
還有,按照秦督的糧食政策,我們可以跟韃子以貨易貨,換取戰馬、牛羊等肉食物。”
閻應元舔舔脣邊,有點停不下來的感覺,“戰馬、牛羊長大需要時間,給了我們,他們就少了。
而我們的食鹽和布匹,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要算來,我們是佔便宜的。
至於銀兩,不能吃不能穿,死物一件,再說我們大明並不缺白銀,而是缺食物。”
閻應元一席話,所有人都頻頻點頭。
布匹和私鹽是易耗品,穿的再儉省,一件夏布衣裳也最多穿一兩季,然後磨損毀壞,不是窮困到家的人就會選擇做新衣服了。
窮人家縫縫補補的將就,但每年也得做一兩身新衣服過年。
食鹽就更不用說,天天要用的東西。尤其是草原以肉食爲主居多,沒有鹽巴,如何生活?
“不錯,正是此理!”
秦浩明目露欣慰,帶頭鼓掌。頓時,會議室內掌聲一片。
建奴和韃子語言相通,可就算這樣也是互相廝殺多年,然後以通婚的形式把盟約固定,接着建奴王朝建立。
建奴勢強而蒙古勢弱,雙方堅持了二百多年的和親通婚。之後,建奴朝廷又以減丁,推行喇嘛教等辦法削弱蒙古,但這樣也只是保持了大半蒙古的穩定。
一直到乾隆年間,敵酋乾隆對反叛的蒙古部落進行了徹底的種族屠殺,把漠西的蒙古人屠戮一空,這才徹底解決了衛拉特蒙古時降時叛的問題。
既使如此,當建奴一亡,滿蒙共主的地位消失,那些草原上的親王立刻想着的第一件事就是叛亂自立。
由此可見,建奴的融入之法已經做到極致,效果仍然是一般,並沒有將蒙古部落真正的融入到建奴之內。
“卑職明白秦督意思了!”李守業在衆人眼光中站起,“草原之大,等若半個大明還多,縱有百萬雄師,想將韃子趕盡殺絕,盡得其地,是幾無可能之事。
卑職看大人是想以貿易爲繩,用糧食與布匹爲誘餌,福壽膏爲利器,讓韃子從此受咱們節制。”
“並非完全如此!”秦浩明搖搖頭,走了幾步,嘴角上揚,“其實是想養一羣獵犬。”
“獵犬?”李守業瘦弱矮小,擡起頭非常詫異,會議室內也是嗡嗡聲一片。
“我們定南軍不怕死,但不能隨意死……死多了本督心痛。”秦浩明揹負雙手,繞着會議室衆人走了一圈,聲音低沉了下來說道:
“這個世界太大,若都是親力親爲,我們殺不過來,損失太大。再則說,獵人終須配上獵犬才行,韃子的牙口非常鋒利。”
天色逐漸黯淡,會議室裡有親衛點上了燭火,李守業拱手道:“秦督難道就不怕將來,獵犬養成狼?
畢竟,他們可是一羣白眼狼!”
“爲什麼要怕狼?”秦浩明的大笑響徹整個會議室,回身坐下,揮手重重的拍在桌面:“本督要漢人變成虎,我們的定南軍,要成虎狼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