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節 天雄軍

“我去把東西整理一下,你自己也收拾收拾。”

餘佑漢拍拍秦浩明的肩膀,無聲的嘆口氣,拿起武器,走進村裡。

他的腳步很穩,臉色很堅定。雖然村裡的血腥味讓他不舒服,可是他努力適應。

秀才的轉變他從頭到尾瞧在眼裡,自己若不能緊隨他的腳步,二者之間的差距將越來越遠。

不知爲什麼,他腦海裡浮起的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或許,這是恢復自己祖上榮耀的機會。

“長青,注意警戒,我去幫忙佑漢,順便換身衣服。”

秦浩明收起憤懣的心情,深知此地不宜久留,必須速速撤離。

“這些喪盡天良的殺胚,真真百死莫能贖其罪!”

看見十幾個老者的慘狀,餘佑漢的臉都扭曲了。

村裡人口少,特別是在年輕人全部跑光的情況下,攏共沒有什麼東西。

可爲了區區十幾兩紋銀和上百斤糧食,王樸的部下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進行屠村。

大明將士道德淪喪至此,國家何嘗有希望可言?

“東西拿走,不要浪費。其他原封不動,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申訴於天下!”

秦浩明稍微收拾一番,臉色陰沉,語氣更多的還是無奈。

奢望罷了!

此番韃子入關劫掠,大明朝廷若是還有精力顧及這些在他們看來雞毛蒜皮的事情,也不至於如此。

況且有什麼事情往韃子頭上栽贓,豈不順理成章。

這也是爲什麼王樸和他的將士敢如此肆無忌憚的原因,他們聰明的緊,只是用錯地方而已。

“伯玉,就快到了,要不再休息一會,也不差這片刻功夫?”

盧欣榮身體不好,更和他們這些武人無法相比。

可是這麼多天類似艱苦行軍的路上,硬是一聲不吭,獨自克服困難,令衆人敬佩。

“謝謝浩明關心,奈何心急如焚,一刻也不想耽誤。”

盧欣榮眼眶深陷,滿臉的胡茬未加修飾,嘴角邊還長了幾個水泡。

實在是讓人上火得不行啊!

不知族兄盧象升的具體情況如何?從外圍來看,所有的因素全部對他不利。

軍事行動,保密最重要。

可明軍卻大張旗鼓地宣佈出兵時間和路線。

三軍未動,師期先泄,這不是給後金韃子軍隊充分的準備時間嗎?

現在就連他們都知道明軍的行動部署,這仗還有得打嗎?

崇禎十一年十二月三日,趙縣紫山山麓,秦浩明他們終於和盧象升的軍隊相遇。

“煩請通報,海陵盧欣榮盧伯玉,大兄盧象升盧總督族人。”

趁盧欣榮和明軍將士溝通之際,秦浩明細細打量周圍環境和軍隊狀況。

盧象升的軍隊,是明末最強的軍隊之一,號稱“天雄軍”。

天雄軍之所以戰役力強,與盧象升對戚繼光軍事思想的研讀不有關係,這其中也有他本人的發明。

天雄軍的兵士,大多來自同一個地方,且互相之間多有親屬關係,凝聚力極強。

故一人戰死,百人同恨,不死不休。

與此同時,天雄軍的中級軍官,許多都是由富有戰役經驗的文官擔任,這些人無匪氣有血氣,打起仗反而更勇猛,紀律性更強。

當然如此凝聚力,也得益於盧象升本人的身先士卒,每次打仗,他都是衝在最前面。

另外軍隊有軍規:衝鋒時,軍官要衝在兵士前面,軍官落在兵士後面的,戰後定斬不饒,真是吃苦在前享用在後。

百戰精銳,鐵血之師!

不負天雄軍之名!

秦浩明久在軍旅,雖說沒有冷兵器時代領軍的經驗,可是眼力還是有的。

判斷一支軍隊是否強軍,首看精神面貌,次看全軍配合,其他纔是內在的一些東西。

他只是匆匆一瞥,盧象升的軍隊雖然裝備不是很好,可是將士精神抖擻,互幫互助很多,這纔是重點。

這就是盧象升傾盡一生心血才練就的無敵雄獅,可跟滿清韃子野戰而絲毫不遜色。

崇禎九年一月,清軍韃子大舉進攻宣府、大同地區。

這兩地自隆慶年間和蒙古封貢互市以來,曾經“六十年不識兵革”,當地守將不敢接戰,只是龜縮堡壘消極防守。

二月,崇禎把正在與農民軍血戰的盧象升調任宣大總督。

之後兩年,盧象升在當地整理軍隊,修築邊防工事,將不斷跟隨本人南征北戰的天雄軍帶來,在當地吸納精壯,擴軍備戰。

到崇禎十一年時,已有了2萬人規模。

他堅信,這支在中原戰場最精銳的軍隊,將是他匡扶天下的利器。

可惜啊!

秦浩明搖搖頭,現在這隻軍隊根本沒有兩萬人,只有一萬人。

他的精銳天雄軍大部以及本來應由他指揮的關寧鐵騎,現在皆被高起潛扣着。

身爲“總督天下兵馬”的盧象升,手裡竟然只有一萬兵馬,真是笑話。

“盧大人有請諸位,請隨我來。”

盧象升的親兵來帶盧欣榮、秦浩明他們進去。

盧象升面容清秀,溫文儒雅,一眼望去就是一個讀書人。

楞誰第一次見到他,也想不到這個相貌俊秀的文士居然是高迎祥、李自成嘴裡的盧閻王。自領兵以來,身經大小百餘戰,無一敗績。

“榮弟如何過來了?”

盧象升見到盧欣榮,又驚又喜。同時看着秦浩明等人,眼裡的詢問很明顯。

“秦浩明,臨浦生員,才動應天府。”

“餘佑漢,臨浦試百戶,文武雙全。”

“董長青,安徽無爲人,其父是宣府正五品同知,崇禎九年以身殉國。”

盧欣榮一一介紹。

“賢侄受苦,汝父有功於社稷!可惜有負失土之則,功過不能相抵,殊爲可惜!”

說道董長青,盧象升無奈的嘆氣!

他是崇禎九年韃子退兵後接手宣府、大同地區,董父的事情他有上報朝廷,奈何崇禎不允。

崇禎是一個刻薄寡恩的人,講究功過不抵。

不僅是君臣之間刻薄寡恩,臣子之間也是刻薄寡恩。

所以君臣之間離心離德,再也不能讓人共赴國難。

“謝過盧總督仗義執言,長青感激不盡!”

董長青眼眶微紅,這是二年來第一次有朝廷官員公正客觀評價其父,他心裡有所感動。

可惜這一切都不重要了!

大明將傾,任誰也無法挽救,包括眼前的盧總督都自身難保,秦秀才的話是正確的。

何去何從?他的心裡早有答案。

第一百五十四節 怒火中燒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二百一十七節 官商勾結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六百五十六節 徐徐圖謀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四百零二節 端的好手段第四百八十七節 開花結果第一百九十六節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五百六十四個節 此生無憾第一百五十七節 耐心不好第六百二十四節 秦愛卿壞着呢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一百五十六節 兩面三刀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六百四十二節 鹹魚翻身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三百六十三節 多爾袞的才能第五百九十二節 總攻之前第五百六十節 人心第二百零二節 底氣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五百九十三節 伏擊圈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一百四十六節 組建隊伍第三十一節 行軍路上第一百零一節 三餉禍明第四百七十一節 男人最怕有心無力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百三十三節 赴任第四百四十節 海關總署第二百七十九節 琉球使者第二百二十一節 騎兵訓練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六十九節 防禦部署第一百四十五節 拳拳維護第九十二節 君前拔刀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四百七十九節 說漏嘴了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三百三十一節 大明無敵第五百六十一節 東廠和錦衣衛第一百五十六節 兩面三刀第五百七十三節 奴才無能第四百七十六節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第三百二十節 負荊請罪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六百六十七節 炮灰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四百一十三節 大婚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三十二節 客棧偶遇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五百九十五節 國之利器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六百六十七節 炮灰第五百三十一節 軍中派系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九十二節 君前拔刀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三百六十節 誰的孩子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四百二十八節 威脅說點什麼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三百八十一節 不要怕,你也有後臺嘛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六百二十四節 秦愛卿壞着呢第四百六十一節 令出一人第二百二十七節 傷殘紀要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四百九十二節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第二百九十三節 潤物細無聲第五百三十六節 風起雲涌第五百一十七節 要開打了第六百六十一節 流民安置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一百零二節 風雨飄零第四百八十七節 開花結果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一百九十九節 崇禎的步驟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二百八十九節 教崇禎用人第六百三十三節 許以專斷第六百五十七節 揚帆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