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節 借我三千騎

“大明的敵人不是國內叛賊也不是滿清韃子,而是我們自己。

少點清談,多點實幹。文臣武將,同心協力。

和談也好,主戰也罷,關鍵是策略必須清晰明瞭,如此方有作爲。

另外,最關鍵和最重要的一點,將士們的糧餉必須解決,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秦浩明目光清澈,沒有任何私心。

其實就他內心而言,他對大明王朝有感情,基本上還是抱着能救則救,實在不行,也不必強求的心態。

關鍵還是以解決滿清韃子爲主,這纔是他真正要對付的歷史使命。

“大讚!民從賊,多起於飢寒;兵從賊,多緣於缺餉。

軍、民之所以跟從叛賊,是因爲他們實在沒法活下去了,撫治的根本,還在於要讓民衆可以有活路。”

盧象升拍手大聲叫好,直到此時此刻,他終於放下心來,起先猶豫不決的事情亦有了決斷。

“你說從小熟讀兵法,醉心兵事,不知可有領兵打仗,報效朝廷的願望?”

盧象升眼神鋒利如刀,緊緊盯着秦浩明的眼睛,眨也不眨。

他雖是文人,卻有超人的武藝,和士兵同甘共苦,一起衝鋒陷陣,所以身上殺氣很濃。

再加上久居官場,上位者的威嚴,隨着一起釋放,一般人等還真會屈服與這股氣勢之下。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秦某此生立志驅逐韃虜,衛我漢人江山,此生不渝!煩請盧總督見證!”

後世算起來也是屍山血海殺出來的秦浩明不甘示弱,昂揚着頭顱回答得鏗鏘有力。

驅逐韃虜,護衛漢人江山絕對沒錯,也確實是他的心裡話。

但前提是大明朝廷要有救才行。

時不我待!

滿清韃子看到大明朝廷內部的危機日益激化,早就有滅亡明朝,吞併中原的野心。

他們一方面招降納叛,對明朝漢奸盡力收買,諸如李永芳、范文程、寧完我、洪承疇、祖大壽、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等人都先後投靠了清廷,得其重用。

並從孔有德等那裡學來火炮製造技術,給明朝造成重大威脅。

甚至他們還跟國內叛軍聯繫,希望共分大明。但遭到國內農民軍的斷然拒絕。

李自成攻佔京師,推翻大明王朝後,滿清韃子大爲震動。

這時,他們便決定趁亂大舉入關,奪取漢人江山。

所以歷史有好多偶然和必然的因素。

李自成和滿清韃子雖然都覬覦大明江山,但誰都沒有認爲自己可以打下來。

可歷史上他們卻先後佔領大明,豈不是大明悲呼!

“戚將軍。”

盧象升聽完秦浩明的話,只是點點頭,不置可否。

而是朝賬外高聲叫喊。

“末將參見盧大帥,請吩咐!”

賬外立馬走進一個雄赳赳氣昂昂的大明將士,朝盧象升抱拳行軍禮。

“戚綱戚成遠,戚少保族人,大名府守備。”

“秦浩明,臨浦案首,青年俊才。”

“成遠,你把目前戰場情形跟秦秀才介紹一番,今後你們要多親近。”

盧象升替雙方介紹完,走到軍帳案臺,自顧摸磨,看形式是要眷寫書信。

“諾!”

戚綱答應一聲,走到軍帳地圖旁邊悶聲開口說道:

“多爾袞和嶽託親率8萬兵馬,從牆子嶺、青山口攻入長城,合兵後乘勝挺進。

越過遷安、豐潤,從通州以西繞過京師,南下涿州,然後分兵十二路,在京師南部地區來回掃蕩。

嶽託率領一萬五千人馬在保定城與大明對峙,敵酋多爾袞目前具體位置不詳。”

“毋虛多疑,多爾袞目前至少有三萬人馬隱藏在這裡,可以叫夜不收在方圓百里內偵探。”

秦浩明接過話,手指重重點在鉅鹿賈莊位置,語氣非常肯定,宛若親見。

“成遠,吩咐下去,遵令執行。另外叫楊掌牧進來。”

正在案臺執筆書寫的盧象升頭都沒有擡,自顧吩咐戚綱。

“諾!”

戚綱深深看了一眼秦浩明,領命出賬。

秦浩明雙手抱肩,兩眼緊緊盯着軍用地圖,腦海卻依據韃子分佈活動開來。

“陸凱參見大帥!”

正在秦浩明腦中逐漸形成戰略方案之際,戚綱陪同一個壯碩男子踏入軍帳。

楊掌牧、楊陸凱,盧象升的親兵首領,忠義之士。

歷史上盧象升在鉅鹿賈莊擊殺韃子二十多人,身中四箭三刀而亡。

掌牧楊陸凱害怕滿清韃子殘害盧象升的屍體,附在屍體背上,身中二十四箭後身亡。

“你們先相互認識一下,稍等我片刻。”

盧象升運筆如飛,神色從容淡定,再不復先前悲苦憤懣。

楊陸凱神色一稟,作爲盧象升的親兵首領,盧象升對他是沒有秘密的。

這些年來,很少看見他介紹其他人讓自己認識。

“末將楊陸凱,忝爲天雄軍掌牧一職,請多指教。”

楊陸凱身段放得很低,躬身行禮。

“不敢,小生臨浦生員秦浩明,見過楊掌牧。”

秦浩明急忙還禮,不敢有絲毫的託大。

開玩笑,親兵和將領之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相當於將領的私有財產!

楊陸凱是擔任盧象升親兵首領的忠義之士!

秦浩明焉敢失了禮數?更何況是響徹天下的天雄軍親兵將領。

要知道這些親兵戰鬥力都是槓桿的,明末有些將領只有在必勝的把握下才肯讓親兵死戰,寶貝得緊,這可是保命的本錢啊!

尊敬是相互的,雖然不知道大帥爲什麼如此在意眼前的年輕人,但秦浩明此舉立馬贏得楊陸凱的好感。

“這裡都是老夫最信任的人,秦秀才有什麼打算儘管暢所欲言,老夫全力配合。”

寫完書信,用火漆封好,盧象升施施然走到軍用地圖面前,笑吟吟的對秦浩明說道。

楊陸凱和戚綱相互對視一眼,雙方都看到彼此間的驚訝和疑惑。

盧大帥大小身經百戰,無一敗績,那次不是獨斷專行?

怎麼今日問計一個秀才,什麼來路?

“借我三千鐵騎,配齊雙馬,帶足三日干糧,我要狠狠的在韃子身上咬一塊肉,讓這些狗日的痛不欲生。”

不管二人的疑惑,秦浩明沒有矯情,徑自提出自己的要求。

話剛說完,秦浩明發現盧象升他們面面相覷,連帶苦笑。

“莫非有什麼問題嗎?”

秦浩明一時之間摸不着頭腦,他纔不相信盧象升整不出三千鐵騎,那也太小看他這個總督大人了。

第四百二十七節 血腥洗牌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二百四十節 初露崢嶸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四百二十四節 忍一時風平浪靜第一百四十五節 拳拳維護第六百四十六節 家是他們的家,國不是他們的國第二百零二節 底氣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五百二十三節 巧了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七十節 籌備第三百零一節 朝堂鬧劇第五十一節 無奈的英雄第五百九十九節 惺惺相惜第一百九十七節 三年之期第三百四十節 送禮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一百八十一節 壯哉,天雄軍第六百五十二節 將士退役第四百六十二節 處理漢奸的方法第六十二節 考察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說說感謝和感言第五百一十九節 幹翻他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一百九十四節 被激將的崇禎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第二百七十六節 風暴第一百二十八節 後宮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六十節 困局第五百二十八節 誅心之言第二十四節 男兒行,當暴戾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一百二十三節 戰敗第四百五十一節 鐵血柔情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四百一十二節 天譴計劃第三百七十五節 今夜無眠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六百五十四節 葡萄牙人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二十一節 衛所軍制崩壞第四百八十節 實屬無奈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四百三十九節 洗腦第三百六十一節 都不簡單第一百四十五節 拳拳維護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三百二十節 負荊請罪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第四十九節 男兒殺人行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十四節 葉家的惦記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五十三節 對策第三百九十七節 措手不及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五百節 真的很酸爽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五百八十五節 軍心士氣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一百三十七節 你不一樣第一百七十五節 禍水東引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二百五十七節 舉賢不避親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一百四十六節 組建隊伍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三十六節 義女柳如是第一百二十七節 天意第四百零九節 居安思危第三百四十八節 三份密疏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一百零五節 秦家村第二百二十八節 有妻婉兒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