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節 遼東貓膩

到了房間後,祖大壽指指座位,說道:“曹將軍請坐,今天也算恭喜你到錦州就任。

恭喜你主持寧遠防守並屯田諸事,實權在手,將來必定大有可爲。”

祖大壽自然不可能因爲吃飯而來,他這是來說規矩。今天出於平衡的目的,舉薦曹變蛟作爲自己的副手,鎮守錦州,有些事情必須說清楚。

曹變蛟雖然是薊遼總督洪承疇的親信,但是到了錦州,只要是在薊遼地區,祖大壽就沒有什麼顧忌。

“到時有勞祖將軍多幫襯一二。”

到了錦州,祖大壽就是自己的上司。落座後,曹變蛟抱拳表示感謝。

“重新修築覺華島,據本將的消息,朝廷撥給工料銀十四萬左右。就算這樣,也會有相當多的人上書錦州殘敗,必定將會追加撥銀。

曹將軍,你我二人既然搭夥錦州,將來要好好合作,替朝廷效力。

曹將軍移防覺華島,而本將則領內丁和將士巡防錦州、杏山、松山,以定軍心。”

這一番話,祖大壽說的很是緩慢,但他相信曹變蛟聽的懂。

從大戰略來說,錦州扼守遼西走廊,是咽喉要地,乃兵家必爭之所。

如果大明只守關門,錦州無甚要緊,但只要守寧遠和覺華島,錦州就非常重要了。

有錦州在,寧遠可保不失,而覺華島更是守備錦州的關鍵堡壘,只要重新把覺華島修好,築兵防守,可以確保錦州、杏山、松山等地無憂。

雖然短時間內看不到收復遼東的希望,瀋陽和遼陽更是遙遙無期,但從整個戰略態勢來看,對大明就相當有利了。

當然這只是朝廷或者其他人的想法,對將領們來說看到的就是賺錢的機會所在。

正如祖大壽所說,覺華島如果想要修復就得花費大量物資,撥銀只是第一步,底下能報銷的費用還很多。

修復這一城池,總體費用報個大幾十萬兩,並不算太過出格。

曹變蛟沉默了一會兒,端起酒杯與祖大壽碰了一杯,他道:“我只願多收家丁,練成強兵,以報督師大人重用信賴之恩。”

祖大壽一本正經的道:“本將也是要多練家丁,以報國恩。”

談完了正事,祖大壽輕鬆很多,祖家的收入來源很多,但主要來源是在土地和吃空額及貪污軍餉上頭。

這些事一年有個幾萬兩就算不錯了,而收入的大半部份主要用來養育家丁。

畢竟祖家曾經投降過建奴,之所以到目前爲止不僅平安無事,還愈發被朝廷重視,祖家保留的實力纔是最重要的。

象李成樑晚年時,貪污享樂,李家諸子在李如鬆死後也只顧享樂,無人顧及軍務。李府家丁,煙消雲散。

結果李如柏打了場敗仗,被朝野攻擊,落個被迫自殺的下場。

如果李家還有幾千家丁,朝廷裡就算人人喊殺又如何,難道朝廷敢冒着逼反李家的風險真的降罪?

看明白這一點之後,祖大壽增強自家實力的想法就沒有停止過。不管怎樣,祖家一定要保持現在的地位。

爲了這一點,不管是土地還是白銀,還有對敢死之士的招募恩養,祖家一天也沒有停止過。

就在前幾年,祖大壽擔心建虜來攻,同時也有政治投機的原故,對重修寧遠陰奉陽違,後來被迫臣服於孫承宗後,修築寧遠城的大半工程都是祖大壽負責。

到那時祖大壽才漸漸明白,朝廷對遼東的策略已經徹底變了!

寥寥無已的土地和丁口,只剩下幾座城池的遼西之地,朝廷一年撥給的銀兩就超過了三百萬兩!

這麼多銀子要怎麼用?

老孫頭用銀子無非就是打造兵器,練兵屯田,開墾土地建造房舍,然而花錢的最大頭還是築城!

想明白這一點的時候,祖大壽恨不得抽死自己。

當初居然那麼糊塗,抗拒築城之事。

需知築一城便是要動員數萬人乃至十幾萬人,光是虛報損耗開銷這一塊,在寧遠一城他就賺了十幾萬兩。

直接把整箱的撥銀帶回家,祖大壽也不止幹了一回,修築寧遠一城,祖家就最少撈了二十萬兩以上。

如果按孫承宗的計劃,修築幾十個軍堡和若干座重要的城池,祖大壽有把握最少撈到百萬兩以上,甚至更多。

祖大壽和曹變蛟又商量了一些細節,一席酒吃到午末時分才結束,等他坐着轎子回到祖家在寧遠的住宅之後,兩眼中的酒意已經蕩然無存。

幾個家丁把守大門,見到家主回來都躬身行禮。祖大壽岩石般的面孔毫無表情,只是瞟了一眼,見家丁們腰背挺直,這才轉回目光。

祖家已經拿定主意要以實力進取,祖大壽對自己的兄弟子侄包括家丁都是管束甚嚴,祖家的實力也在緩步提升中。

外間的院落很大,也有諸多武器,過百個隨祖大壽的家丁正在苦練,他們都是十分健壯的漢子。

年紀在二十多到三十多歲之間,有一些老資格的家丁也只有四十餘歲,年紀再大的便是退出家丁隊伍。

或是成爲祖大壽所領軍隊的小軍官,或是到祖家的莊園裡管莊養老。

一旦成爲家丁,多半人都會選擇改姓,他們會成爲祖家的一份子,與祖家榮辱相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而武藝就是他們吃飯的本錢,沒有人敢放鬆懈怠。

祖大壽下了轎,在庭院中看了一會,見家丁們練的都十分辛苦。

天氣已經炎熱,下午時分太陽光最爲熾熱,人就算不動也會曬的冒汗,而家丁們都是滿頭大汗,不停的訓練着刀牌和馬上刺殺的技巧。

也有人在練習體能,每人都打着赤膊,身上的腱子肉十分結實,冒着油汗,家丁們的體格相對於大明的普通男子來說已經健壯了太多。

庭院一角,吳三桂正在整理武器裝備,這都是保命的東西,還真不好假手他人,不放心。

祖大壽剛剛看到家丁和子侄訓練時還無動於衷,看到吳三桂時,一直板着的臉上卻是顯露出明顯的笑容。

吳三桂從小就受到祖大壽的青睞,特意加以培養。

而他年也十分爭氣,不愧是山海關到寧遠都知名的少年將種,談起兵書來侃侃而談,練武的長進也很快。

公允的說,祖家的家風頗爲嚴厲,對子侄的訓練嚴格之處不在家丁之下,比起遼西將門子弟的養尊處優,在祖家苦練的吳三桂,也真無愧於他的名聲。

“見過舅父大人。”吳三桂看到祖大壽過來,滿臉歡喜的跑過來給祖大壽見禮。

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出身中後所的將門世家,祖上是揚州商人。

吳襄青年時期也做過商人,後來因爲騎射功夫還過的去,考中了武進士,又和祖家結了親,迎娶了祖大壽的妹子。

有祖大壽這條粗大腿可抱,吳三桂父子也就一心在軍中展了。

吳三桂對祖大壽十分仰慕,他一生髮展如此順利,舅父功不可沒。

“準備得如何?”祖大壽笑眯眯的問了一句,指着場上訓練的家丁說道:“把他們都帶走,爭取立功。

祖寬那裡舅父會吩咐他,一切以你爲主。”

“謝謝舅父。”

第二天,祖大壽、祖寬和吳三桂從寧遠趕往錦州,準備隨着盧欣榮的船隊踏往遼東半島。

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五百一十四節 這一切都值得第四百三十八節 去去火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七十八節 秦浩明的殺手鐗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五百六十一節 東廠和錦衣衛第四百七十九節 說漏嘴了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四十四節 發酵第一百五十一節 刮目相看第三百六十一節 都不簡單第七十六節 崇禎心思第五百零七節 抵近偵查第二百四十節 初露崢嶸第九十四節 君臣相宜第四百零九節 居安思危第二百四十節 初露崢嶸第六百三十二節 改造朝臣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四百六十一節 令出一人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五百五十七節 殺人了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六百六十八節 復仇第五百八十節 勇武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二十七節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六百零七節 圖窮匕見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四百零六節 妾身不在乎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五百六十一節 東廠和錦衣衛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五百七十九節 小試牛刀(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第三百八十八節 掛羊頭賣狗肉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四百四十五節 聰慧之女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二百七十八節 琉球事件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五百七十八節 似曾相識第四百節 不堪用第九節 無需再忍第六百二十七節 野心(感謝書友abcd4869萬賞)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評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五百一十六節 屁都不是第五百三十八節 蛇鼠一窩第三百二十八節 軍事會議第四百七十四節 彎彎繞繞第三百一十一節 心字簡單卻難懂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四十節 別樣推銷第七十一節 驗收首級第四百三十三節 規矩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三百六十三節 多爾袞的才能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四百四十一節 見好就收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二百四十六節 對比第三百零七節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二百三十八節 視察兵仗局第五百二十五節 煞費苦心第四百六十三節 年底總結第二百七十五節 試探第四百四十七節 筵無好筵第四十二節 合則兩利第三百九十五節 第一步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二百九十四節 與民爭利第四百零九節 居安思危第一百八十六節 曹家的罪惡第六百二十四節 秦愛卿壞着呢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四百一十三節 大婚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三百七十六節 什麼夫人?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四百四十七節 筵無好筵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五百零五節 本督管不了第三百六十一節 都不簡單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