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節 不必了

秦浩明是在天黑前趕到的,簇擁他前來的中軍將士已經點燃火把照亮,營中燈火通明。等對了口令,營門大開,諸將迎着秦浩明進入大營。

大營中還有相當數量的民夫,輜兵們要準備很多事情,安營時的苦力活是不少臨時徵調來的民夫們在做。

秦浩明進營時,全營將士歡聲如雷動,民夫們也多半見過他,但人們還是很好奇,不少人盯着他看。

馬是一匹大青馬,秦浩明本人身材高大,但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樣,身高九尺昂然如天神般的神態。

表面一看,也就是一個很普通的江南水鄉青年模樣。

秦浩明身邊的人很容易忽視他的年齡,然而第一次見到他的人,毫無例外的被他的年齡所驚。

不管怎樣,看起來就是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人。高壯,相貌中人之上,並沒有太出奇的地方。

只有秦浩明左顧右盼時,兩眼凜然若有神光,人們纔會稍有敬服,不少人情不自禁的把身子躬了下去。

人們對秦浩明的崇拜和敬畏是發自內心,甚至是烙在了骨子裡頭。

除了他,沒有誰敢相信眼前的奇蹟是別人能做到的?

大明九邊八十九萬邊軍,哪個邊帥敢拍着胸脯說能夠深入草原,徹底打敗北虜,並且深入建奴腹心之地?

就是眼前這個高大普通的青年做成了這麼大的功業,而此時穿着一身普通的大明軍服,連個標識也沒有。

但全軍上下這般穿戴的也就是秦浩明一人,這種普通反而成了最大的不普通。

等秦浩明正式進了營門,將領們簇擁過來,民夫們才漸漸散去,而他們的眼中還是不乏崇敬之色。

很多人雖然粗魯不文,可是他們也明白,自己置身在一個浩大的歷史場面之中。

以後編出戲文來,自己回到村裡,在莊上和一羣閒上也很可以吹噓幾句,秦大人深入韃虜之地時,俺可就在他身邊看着哩!

“明日還有幾個輜兵軍團趕過來。”馮厚敦見了秦浩明立刻就彙報道:

“這樣全軍超過六萬人,其中輜重兵四萬人,相比守城的韃虜,估計應該有十幾倍以上的人數優勢了。”

“培卿,這城不重要,即使奪過來將來也要還給建奴。我們只是要利用它作爲戰場,層層消耗建奴的兵力。

只有金州和旅順口這樣背靠海洋的城市,容易得到補給和接應,情況危急容易撤退,纔是我們可以長期據守的戰略要地。”

秦浩明對着身邊的文武官員,緩緩的說出戰略意圖。

瓦房店城池小,交通便利,容易四面受敵,不利於防守。

拿下來簡單,丟掉也簡單。

再說,深入敵人腹地,建奴又有源源不斷的兵力,乃是兵家的死地,根本守不住。

除非將來大舉反攻,剿滅建奴之後,纔有存在的必要。

否則,平白浪費將士們的性命。

身邊將校皆露出欽佩的神色,秦督的大局觀着實了得。

“人力充足,從明日起準備攻城的器械。”張雲大手一揮,很有氣勢的說道:

“當然這是明線,暗線是以大量火炮覆蓋射擊城頭,使韃虜壓根不敢冒頭,然後趁機而攻之。”

炮兵千戶劉欣雨上前一步答道:“啓稟張將軍,明早就可以試射火炮。

不過屬下觀察過,瓦房店城牆雖然小,可全部以磚砌牆面,牆基是條石砌成,這樣的城池十分堅固。

就算火炮不停轟擊,最多打壞城堞,轟跨城樓。

如果韃虜有經驗的話,在炮擊時躲避,炮停後再上城,恐怕轟擊的效果會十分有限。只有第一輪轟擊時,纔可能會取得不小的戰果。”

秦浩明點點頭,誠如劉欣雨所言,瓦房店是小而牢固,光是憑火炮轟擊,可能在牆體上打出無數個炮眼深坑,但想轟跨城池,確實是不太可能。

這個時代的火炮,論起威力來還是太小了些。大炮又移動不便,終究不方便行軍。

“炮兵盡到本份便可以了。”秦浩明頷首,並不以爲意。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都是浮雲。

拿下瓦房店不難,難的是接下來如何應對建奴大軍的反撲,這纔是重要問題。

“韃虜必敗是毫無疑問的。”黃宗羲也開口道:“但從實際的情形出,卑職看還是要找一個迅破城的辦法。

就算不能立刻攻破,也要叫城中的韃虜喪膽,迫其投降。”

秦浩明下意識道:“迫其投降?不必了!瓦房店中皆是韃虜,漢民甚少,不比旅順和金州啊!

還是說說如何快速攻城爲好?”

“諾!”黃宗羲莞爾一笑,軍中皆言秦督對異族甚爲鐵血,尤其是對建奴和韃虜,看來傳言不虛。

整整身上的衣服,他不緊不慢的的說道;“以學生來看,最好的辦法是封丘而攻。”

“你是說,堆土高過城牆,然後躍而攻之?”秦浩明沉吟道。

“是,屬下認爲咱們的優勢除了戰兵實力遠在韃虜之上外,工兵還有輜兵也是不可忽視的力量。

另外還有民夫輜兵可用,人力上我們遠優韃虜,用遠程火力壓制,堆土爲丘。在韃虜城牆對面堆出兩百步寬,比城牆還要高出的土丘並非難事。也就是一兩日之功。”

衆人聞言,眼前都是一亮。

李想笑道:“黃先生真是厲害,不僅是讀書人,還能懂打仗的事。”

衆人都是笑起來。

黃宗羲搖頭道:“我只是提供一個思路,具體怎麼做,那可就不是我能參與的了,要再說下去,就真了紙上談兵了。”

秦浩明微笑着點了點頭,真正的聰明人就是如此,懂得進退。

這個年代能考中舉人和進士,又能在雜學上有所建樹的人,毫無疑問是最頂級的人才。

黃宗羲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以前可能對兵學就有所涉獵。

這年頭有追求的讀書人都會看看兵書和史書,做日後主持一方軍政事務時提前做好準備。

當然能這樣做的是頂級讀書人,那些只懂四書五經,除此之外瞠目結舌一無所知的纔是正常讀書人的常態。

不過,黃宗羲顯然不在此列。

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五百零二節 以夷制夷第五百八十五節 軍心士氣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第五百八十五節 軍心士氣第三百零三節 無恥之尤(再次感謝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明日加更回報!)第一百二十六節 嶽託授首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五百八十節 勇武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六百零八節 下輩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一百二十八節 後宮第二百七十九節 琉球使者第一百二十七節 天意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六百三十二節 改造朝臣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五百八十三節 建奴詭計第四百一十節 定南軍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一百零二節 風雨飄零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一百七十一節 明魂第一百六十節 成人之美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一百四十七節 血腥暗衛第二百三十六節 醉翁之意第二百四十節 初露崢嶸第四百八十八節 不服就幹第二十一節 衛所軍制崩壞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三百三十一節 大明無敵第二百三十五節 亂世來臨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一百零三節 塵埃落定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三百六十九節 慘烈廝殺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二百三十節 莫欺少年窮第五百零二節 以夷制夷第一百九十二節 膽大包天第四百八十九節 三件大事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一百九十二節 膽大包天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六百五十四節 葡萄牙人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二百三十九節 招攬工匠第七十四節 焉能不亡第五百三十一節 軍中派系第一百七十五節 禍水東引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一百八十九節 倒算反攻第二百八十九節 教崇禎用人第三百六十二節 攻受易位第七十六節 崇禎心思第七十九節 劫殺韃虜第五百八十節 勇武第十八節 變廢爲寶第六百二十七節 野心(感謝書友abcd4869萬賞)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評第四百一十四節 家事第一百五十七節 耐心不好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評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五百六十一節 東廠和錦衣衛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二百二十二節 漢蒙一家親第一百六十五節 基礎第二十八節 改變第六百一十二節 決戰開始第四百一十八節 南洋局第四百八十八節 不服就幹第六百二十三節 算計東林(二合一)第二百六十四節 大明海軍威武第二百五十六節 水師革新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四百五十九節 哪有那麼多證據第五百二十一節 進擊第五百零二節 以夷制夷第一百四十一節 計將安出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