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節 軍心士氣

金秋九月,遼東半島已有陣陣寒意,再無盛夏酷暑之炙熱。

瓦房店城牆內外,定南軍和建奴雙方都在不停的做着準備,爲接下來的大戰積蓄力量,爭取早日解決戰鬥,彼此消滅對方。

相較而言,作爲圍城的一方,又是在本土作戰,建奴的氣勢無疑更盛。

每日都有小股援軍或者運糧的隊伍抵達,總能引起陣陣歡呼。

可秦浩明不爲所動,指揮着龐大的輜兵和民夫隊伍,打造着他的立體防禦工程。

人多力量大,又是在特殊的戰場壞境下,只是幾天功夫,一個規模空前,深不可測,宏大彎曲的地下兵營就此建成。

當秦浩明和一衆文武將校在地下堡壘漫步徐行的時候,不由得感嘆古今偕同的百姓智慧。

說實話,因爲要協調安排各方面的工作,秦浩明是不可能親自在工地上,他只是畫出草圖,其他的都是將士們自行規劃佈置。

今天是檢驗的日子,比他想象的要好許多。

從四面城牆的石梯轉過兩道工事,分別有四五個地下堡壘的入口,斜緩向下彎曲的一人高的通道兩邊,是一間間休息室。

輪班修整的將士,靜靜躺在用厚木板隔開的上下分層內,緊挨着同袍睡得正香。

幾十個通道共同指向最裡面一個四四方方的地下小廣場,醫護營、工匠營的住所。

醫護營裡是一排傷員的病房,外面甚至還有一個被挖開的水井,水面伸手可及,取水甚是方便。

廣場的另一邊,數百個即將登城站崗的將士,正被上司分組討論經驗得失,然後相互拍掌鼓氣,列隊從各個通道離開。

由於通道較多,空氣流通很好,並不覺得有多沉悶。

不時有廚子從外面送來伙食,大夫輪流檢查着傷兵的恢復情況,有將士對上一次的作戰失誤討論爭吵。

還有一些將士在戰死兄弟的骨灰前流淚,更有睡得死沉死沉的士卒呼嚕齊鳴,不一而是。

前方,幾個低級將領裹着傷口,正對着手下的將士吹牛調侃,口若懸河、指點江山,一副絕世猛將的驕狂做派。

秦浩明微笑着悄悄駐足而立,聽聽將士們的士氣如何。

“棟子,怕死有什麼好丟人,誰不怕死?誰不是爹孃生養的凡夫俗子?

可秦督說得好,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唉,反正就是死得其所的意思。

建奴這麼多年來,禍害了多少大明百姓,咱們不奮死反抗,還是炎黃子孫嗎?難道還要讓異族殺得我們亡國滅種嗎?”

看得出來,這些話他沒少講,一副非常利索的樣子。

棟子的大名叫王維棟,戚綱從義烏招來江浙新兵,這些道理在鼓山大營的訓練中,沒少聽軍政官說起。

可是真的面對死亡,他還是害怕,鼓足勇氣猶豫的問道:“可兄弟們的傷亡也未免太大了?

進入遼東以來,怕是有三四千兄弟折損在這裡?”

那個軍官毫不在意的揮揮手笑道:“打仗死人很正常,怕就怕主帥犯傻瞎指揮,讓咱們白白送死。

咱們纔打過多少打仗,可建奴個個都是自小練就的騎射本事,打得大明這些年來毫無還手之力,全軍覆沒比比皆是。

可秦督恰恰相反,無論兵力多寡,仗打得又巧又妙,從不打無把握之戰,打得建奴鬼哭狼嚎,卻又無可奈何。

你們算算,管他什麼固山額真、牛錄額真,還是什麼親王貝勒,死在秦督手裡究竟有多少?

棟子說咱們有三四千兄弟折損在遼東,可那些漢奸、韃子、建奴合起來又有多少呢?

往少裡說,我覺得怎麼樣也有一萬五千人以上吧!單是俘虜就有三四千人,要知道,秦督可有不愛留俘虜的習慣。”

衆人嘿然而笑,相互露出心照不宣的眼光,心裡的膽怯也少了許多。

“你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日子好過了,想法多起來了。”

鋒子休養了十幾日,臉色好看了許多,拄着柺杖,右腳露出一截空蕩蕩的褲腿,在兩個將士的攙扶下,依牆而坐。

“打仗要死人,可呆在家裡就不死人嗎?”鋒子低頭看看斷腿,眼裡露出一絲傷感,但很快就擡起頭,毅然說道:

“這些年,餓死的,瘟疫死的,被官家逼死的,遭到盜匪殺死的……難道這些還少嗎?

大夥再看看咱們定南軍,伙食裝備賞銀就不說了,那是大明獨一份,就是京營上三軍,見了也得眼饞。

秦督仁義,對咱們這些大頭兵,還特意制定了傷殘撫卹標準,其標準之高,你們也是知曉的。就怕咱們死了,家兒老小活不下去。

等咱們打退了韃虜,死了的兄弟家小有靠,傷了殘了的兄弟後顧無憂,活着的全他孃的進享福,升官發財。

咱都是苦哈哈出身,都是家裡不好過纔來吃拿刀的飯,死了都是解脫。

可有秦督大人給咱們照拂,日後沒準就能飛黃騰達,用命給爹孃掙個富貴,給子孫搏個出身,祖墳燒香纔有這等好事兒啊。

比起遼東其他明軍,尤其是戰死在薩爾滸的兄弟們,咱就是睡覺給個金枕頭,吃飯給個金飯碗,美死你們了。

就算是我,斷了一條腿又如何?咱們總督府斷腿斷手瞎眼的還少嗎?那個兄弟敢給他們臉色看?

你們看李彪、李少軍他們,說來也是傷殘人員,不過是總督府的門房而已,可秦督親自保的媒,不照樣娶妻生子傳宗接代,堂堂正正做人!

李少軍那貨,每日還要小酒兩頓,劣酒還不喝,他孃的跟神仙一樣,好不快哉!

可秦督怎麼說,那是人家拿命流血換來的,合情合法。

勞資打算好了,回去就叫李少軍挪挪窩,讓勞資也享享清福,哈哈……”

鋒子話說得風趣,將士們一個個都哈哈大笑起來,似乎真的佔了很大的便宜,都得意又不好意思地竊喜着。

秦浩明微微眼眶溼潤,華夏千百年,正是無數像鋒子一樣的無名英雄,撐起了民族的脊樑,不求回報。

第一百五十節 機關算盡第三百八十二節 好人沒好報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五百三十九節 一力降十會第五百九十九節 惺惺相惜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五百七十六節 黑心戰術第三百五十九節 蛇蠍女人第一百六十節 成人之美第七十六節 崇禎心思第五百九十節 大戰開幕第四百七十二節 衝突開始第四百七十四節 彎彎繞繞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六百四十九節 雲臺詔對第七十八節 秦浩明的殺手鐗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四百二十七節 血腥洗牌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一百一十二節 第二誓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一百三十一節 挑釁第四百九十八節 出兵濟州島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二百六十三節 私鹽之利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二百二十四節 國無界,界無疆第二節 表演的最高境界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二百三十節 莫欺少年窮第六百零六節 來了,就別走第六百一十節 立體打擊第二百四十四節 改變第二百五十六節 水師革新第四百七十五節 行動第三百五十五節 自投羅網第五百一十二節 此生無遺憾第四十五節 臨行之際第五百一十一節 奪取旅順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五百一十一節 奪取旅順第六百四十五節 齊心戮力,共振大明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第四百六十二節 處理漢奸的方法第一百八十一節 壯哉,天雄軍第三百零四節 試點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三百八十三節 回報、人心、規劃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六十二節 考察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十九節 產品誕生第七十節 籌備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三百九十七節 措手不及第一百二十三節 戰敗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二十三節 風波第五百三十六節 風起雲涌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三百五十二節 血色草原第二百九十一節 陰招第九十四節 君臣相宜第六百二十九節 漢人至上第五百七十七節 鰲拜慘死第五百一十一節 奪取旅順第五百三十九節 一力降十會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評第三百八十三節 回報、人心、規劃第三百一十五節 歸家第一百七十節 豐收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二百五十五節 巡視水師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