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節 來了,就別走

遼東半島,雙方都在調兵遣將,戰爭的烏雲時刻籠罩上空。

作爲圍城的一方,建奴按理應該掌握主動,心態上要更加輕鬆。

可情況恰恰相反,從各地反饋回來的消息不容樂觀。

一則明軍蹤影在遼東大地時有出現,二則豫親王多鐸又被明軍活抓,令皇太極頗爲投鼠忌器,左右爲難。

三天前,智順王尚可喜率領六萬漢軍旗已經趕到,懷順王耿仲明和恭順王孔友德帶着三萬多人馬狙擊鄭家軍。

可就這樣,皇太極遲遲難以下定決心。

據探馬回報,大明的幾支騎兵部隊,在崇山峻嶺和遼東半島之間遊而不擊。

金州另一支約一萬五千人的步卒,也已經到瓦房店二十里處,似乎開始築城,同時前鋒窺視瓦房店,遙相呼應。

與此同時,薊遼軍的三千鐵騎出現在蓋州,似乎想要用騎兵偷襲。

還有傳聞,蒙古草原上有個別部落隱隱有蠢蠢欲動之勢。

得到這些不利消息的皇太極屹立在瓦房店南城,望着危若累卵的小城,不由長長嘆了一口氣。

定南軍的強大和弱小都是如此明顯,若是此次不將其滅之,被大清勇士打磨成軍的定南軍軍,日後恐怕就是一支可以同大清疆場爭鋒的雄師。

可恨的秦浩明,可恨的遼東半島,可恨的定南軍。

范文程不在,寧完我就是首席謀士,他弓着腰在皇太極身後也是一嘆,上前說道:

“皇上,不可被情緒左右,三軍連續征戰月餘,該退軍了。”

代善也是連忙說道:“皇上,寧學士所言正是,建州四處烽火頻傳,我大軍不可長期在外征戰。

且不說能否最終攻下瓦房店,就是這段時間糧食的消耗,就不是小數目。

若再拖下去,天氣變冷,大雪落下,那可真是被動至極,請皇上三思啊!”

皇太極不甘心地望向多爾袞,長嘆道:“睿親王怎麼想,可也要朕退兵?”

多爾袞目露痛苦,內心掙扎不已,多鐸被俘,令大清束手束腳,戰和不定,按三國的說法,實乃兵家大忌。

可多鐸畢竟是自己的胞弟,這個決心委實難下。

不過,想到秦家軍的狠辣和大清的未來,多爾袞硬着心腸膠牙說道:“皇上,讓寧學士再走一趟,大清願意用金錢贖回多鐸。

若是對方再不答應,大軍立即踏平瓦房店。”

皇太極雙目精光閃閃,沉聲說道:“睿親王的意思,是最後一戰,不管豫親王……”

多爾袞眼中淚花閃閃,閉上眼睛默然不語,只是長嘆一聲,聞者心酸。

“寧學士,你再走一趟,跟秦浩明說清楚,我大清願意傾盡財物換回豫親王,請他開出價碼。

另外,朕允諾他,若交出豫親王,大清退兵,來日再戰。否則,朕就將率十萬鐵騎,玉石俱焚。”

皇太極這番話說得多爾袞心裡頗爲舒服,之前的傷感也減少幾分。

當下振作起來,誠心對皇太極俯身說道:“皇上,自圍攻瓦房店以來,大清雖是死傷慘重,坐視定南軍磨練成爲強軍,可是咱們大清又何嘗不是受益良多。

突襲、挖城、波次持續攻擊,攻擊方向轉換,甚至學會了定南軍武器遠近搭配使用的法子。

可以說,若不是他們的火力和工事太過犀利,換成其他明軍防守,我大清對任何明國城池都有一舉攻下的可能。

明國野戰水平低下,不足以與我大清爭鋒,唯有緊守城池,坐視我軍畏難而退。

因此,臣弟認爲,一支不僅可以野戰,也可攻城略地的八旗軍隊,更是難得。

畢竟,我大清日後的敵人,主要是明國,而明國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城池。”

皇太極和諸大臣一齊點頭,並且感嘆的說道:“睿親王能爲了大清犧牲,從敗中看到收穫,很是難得,那你的法子想必也是學自定南軍吧?”

多爾袞沉聲道:“正是,定南軍最犀利的正是火器,他們對火藥的使用可以說是出神入化,與攻守的配合更是天衣無縫。

臣弟吃過不少虧,或許其他手段咱們大清學不來,可是不代表他們用過咱們不會。

自看到定南軍火藥的威力後,微臣就一直琢磨開原、鐵嶺的火藥當如何使用?

如今瓦房店南城已經被拋石機打得破破爛爛,搖搖欲墜,若是將火藥集中埋於城下,也許就能崩塌一片。

命令集中所有的火藥,成不成在此一舉。成就一戰而下瓦房店,不成就乾脆退兵。”

皇太極眼中閃過一抹笑意,繼而垂首說道:“好,就算不成,也不過就是費些手腳,就是如此。

此戰由你部署,杜度負責主攻,其餘不變,若是繳天之幸,當一舉破城,爲多鐸報仇,消滅定南軍這個心腹之患。”

“遮!”

皇太極身邊的人齊聲答道。

除了多爾袞心裡尚存着一絲希望外,其他人已經當多鐸已經是死人。

“說句心裡話,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媽媽已是滿頭白髮。說句實在話我也有愛,常思念夢中的她……”

當寧我再次踏入瓦房店的時候,耳邊四處傳來的都說這首歌聲。

歌聲嘹亮,鏗鏘有力,令人心頭涌動着一種情懷。

秦大總督親自帶頭高歌,手舞足蹈,雙手一筆一劃,和定南軍將士一起唱着簡單的歌詞。

應該說,這首歌激起定南軍將士心中的豪情。

每個人都憧憬絢麗繽紛的世界,每個人都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

軍人的生活簡單、乏味。軍人的訓練繁重、艱苦。可軍人的心卻始終火熱,它充滿着激情,充滿了激昂的鬥志,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

只有在萬籟俱寂的夜晚,軍人才會想起了自己的媽媽,自己的家。

畢竟,被圍在方寸之間的小城裡,誰的心情都會壓抑。

所以,秦浩明想到這個方法,用歌聲舒緩將士們的情感。

應該說,效果還是槓槓的。

只是,在聽完寧完我類似最後通牒的條件後,秦大總督有些不高興的說道:“知道了,寧學士既然來了,那就別走了。”

ps:感謝書友元寶媽媽111再次打賞,承情了,故土難離敬上!

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二百六十五節 野心第二百七十五節 試探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一百四十七節 血腥暗衛第一百節 君臣奏對第八十九節 西山大營第二百六十一節 商議第四百四十五節 聰慧之女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二百零一節 崇禎的手段第十節 自取其辱第三百八十二節 好人沒好報第九十一節 漢家文化第五百二十四節 搞一個無人區第三百一十一節 心字簡單卻難懂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一百九十一節 周皇后的智慧第六百三十節 王師何在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九十一節 漢家文化第三百二十節 負荊請罪第二百五十節 悔之晚矣第二百四十二節 把事鬧大第五百五十四節 炮兵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一百五十七節 耐心不好第六百三十四節 不死不休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十八節 變廢爲寶第二十六節 牆倒衆人推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五百一十八節 磅礴如海第四百三十四節 形勢大好第六十二節 考察第三百七十六節 什麼夫人?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六十二節 考察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第十節 自取其辱第四百八十三節 漢人要變成虎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一百七十一節 明魂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五百九十三節 伏擊圈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五百二十四節 搞一個無人區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五百九十六節 多鐸的眼淚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四百三十九節 洗腦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二百七十九節 琉球使者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五百零一節 首重軍功第五百八十一節 血染遼東(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成爲本書第一位盟主!)第六百零八節 下輩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一百四十七節 血腥暗衛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一百六十四節 坑人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二百四十四節 改變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四百九十一節 背水一戰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四百一十八節 南洋局第一百零六節 爭鋒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八十九節 西山大營第四百四十五節 聰慧之女第七節 敗家少爺第六百六十六節 有仇報仇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六百一十四節 建奴白甲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