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節 點化孫傳庭

炭火滋滋,屋內溫暖如春。

孫傳庭搓澡完畢,換了一身乾淨衣服,幾杯老酒下肚,漸漸開始傾訴心中不平。

一說朝中奸臣當道,二說崇禎政策朝夕令改,三說……長長令他有心無力,難以發揮所長,殊爲可惜。

秦浩明耐心不錯,始終笑眯眯的全程聽完,偶爾附和一兩句,愈發讓孫傳庭引爲知音。

說起來也是人家開始信任他,才吐露長期壓抑的心思,不再像前幾次一樣,時刻提防着自己,這是好事。

“楊文弱心中狹隘,無容人之量,經常對人不對事。高起潛則貪婪無厭,索賄軍中將領,令人不勝其煩。

而天子又寵信二人,孫督和盧督過去俱都深受其害,破虜感同身受,只是……”

孫傳庭傾訴完畢,猶自長吁短嘆,憤憤不平。

秦浩明嘴角含笑,取過酒壺倒滿酒,推過去給他,淡淡的說了幾句便停下,不知是否繼續往下。

孫傳庭的性格和人生經歷,幾乎和盧象升如出一轍。皆生性耿直不善周旋,都遭到楊嗣昌和高起潛的雙方陷害。

早在孫傳庭還在陝西鎮壓叛軍時,就和內閣大學士楊嗣昌鬧得十分不愉快。

楊嗣昌雖然對大明朝忠心耿耿,但是書生氣太重,只能高談闊論,不懂得實際做事的變通。

他十分看不慣孫傳庭的作戰方式,認爲破壞了他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策,多次以內閣的名義想遙控孫傳庭。

奈何孫傳庭也看不上這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傢伙,對他的命令置之不理,這讓楊嗣昌十分惱火。

這種行爲在官場上是十分危險的,畢竟你在外作戰,而他的職位比你高,還在皇帝身邊活動行走。

還有,孫傳庭手下部隊的監軍是大太監高起潛的徒子徒孫。按照慣例來說,出來一趟應該會有大量的孝敬裝進他的口袋。

可孫傳庭治軍嚴明,這些太監們出來一趟幾乎是白乾,這就惹怒了他們的上級大太監高起潛。

高起潛雖然不能把孫傳庭怎麼樣,但是可以對付他手下的那些將軍們。

孫傳庭率軍征戰,立功無數,可朝廷卻沒有任何的賞賜,各級將士沒有任何升遷,甚至陣亡將士的家屬連撫卹金都得不到。

這就是監軍高起潛的“功勞”和“作用”。

崇禎十一年建奴大舉南下,崇禎皇帝命令洪承疇、孫傳庭二人立刻回援京師。

此時楊嗣昌和高起潛趁機黑孫傳庭,他們找了很多理由折騰孫傳庭。

沒有了錦衣衛的崇禎,就彷彿一個瞎子和聾子,下面說什麼就是什麼,最後下旨對孫傳庭嚴厲訓斥。

並表示孫傳庭不必進宮見駕,就在北京城外駐防。

而與他一起到來的洪承疇,其手腕和情商相當高,和楊嗣昌、高起潛的關係都不錯,崇禎皇帝立刻派高起潛出城迎接,讓洪承疇立刻進宮面談。

這一舉動搞得孫傳庭很鬱悶,以至於身心俱疲。因此上表稱自己兩耳已聾,無法繼續作戰,請求致仕還鄉。

按道理來說,孫傳庭已經服軟準備辭官歸隱了,楊嗣昌理應收手。

但是,崇禎皇帝雖然糊塗,但也知孫傳庭的本事,不同意孫傳庭的辭官請求。

並宣他進宮,準備讓他負責河北、河南、山東一帶的軍政事務,這個職務已經和孫傳庭的上級洪承疇平起平坐。

偏偏這時孫傳庭犯渾,也或許真的傷透心的緣故,居然辭而不授。

這時楊嗣昌抓住孫傳庭兩耳已聾的藉口,借題發揮說孫傳庭在欺君,是因爲他之前遭受的待遇,懷有不平之心。

崇禎皇帝的脾氣一向說風便是雨,眼裡揉不得沙子,最厭惡人家欺騙他。於是乎,立馬把孫傳庭下獄再說。

那個時候,正是秦浩明嶄露頭角的初期,勉強算是剛踏入大明官場,沒有能力管孫傳庭的事情。

但他的心裡,卻始終記掛着這位大明的擎天柱。

現如今,憑他的身份地位權勢以及和崇禎皇帝的關係,可謂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正是處理此事的最佳時機。

原本崇禎皇帝有意讓秦浩明挾着大勝建奴餘威,到西北幫助楊嗣昌剿滅李自成、張獻忠等叛賊。

但被秦浩明婉拒並且順勢舉薦孫傳庭,拍着胸脯保證,西北戰事有孫伯雅,請皇帝儘管放心云云。

秦浩明這番話自然不是信口開河,意圖矇騙崇禎皇帝,而是對孫傳庭真的有信心。

縱觀孫傳庭過往對李自成的戰績,真可用碾壓二字來說。

孫傳庭在鎮壓叛軍中可以說是戰功赫赫,不僅生擒了第一代闖王高迎祥,並且把新一任的闖王李自成打的抱頭鼠竄。

最後帶着十幾個親信狼狽逃進深山,如果不是此時關外建奴進犯,朝廷急調回防的話,李自成肯定難逃一死。

可以說,歷史上如果孫傳庭有足夠的機會,他完全有可能成爲安定大明帝國內外交困的王牌,輔佐崇禎皇帝再來一次大明中興。

當然,前提條件是他的個人性格必須改變。而這,就是秦浩明想和孫傳庭溝通的目的。

“痛快點,秦侯爺儘管暢所欲言,但說無妨,不要有所顧忌。”

秦浩明話說了半截便沉吟不語,孫傳庭心癢難耐,自顧喝了幾杯酒,摸着頜下的短鬚,大聲叫道。

他以文統武多年,早已不像大明的其他文官那樣喜怒不形於色或城府極深,大多都隨心所欲。

因爲文人帶兵將領分謀士和將帥兩種,謀士偏柔,但將帥偏剛,將帥若不夠剛強爽直,永遠帶不出虎狼之兵。

加上軍中的規矩向來講究直來直去,於是也就造成孫傳庭不拘小節的性格。

“那破虜便斗膽說說。

至目前爲止,孫督戰功赫赫,平生未嘗一敗,可爲什麼卻有牢獄之災?”

孫傳庭的軍人作風甚合秦浩明的意思,比朝堂那些口腹蜜劍的文人好打交道許多。

敬了一杯酒,秦浩明身體前傾,撐着案几目光炯炯對孫傳庭說道:

“孫督早年出身楚黨,後和東林交好,卻只推重楊漣、左光斗數人,不肯俯就東林。

你以知兵事敢任事得天子看重,卻又以名臣自居不肯俯就皇權。孫督,我是鐵桿的天子近臣,而你又是哪一派系?

楚黨厭你,東林嫉你,天子煩你,閹黨恨你。你立場不明,敵友不分,委實不智啊!”

孫傳庭猶自憤憤不平:“可老夫此心只問是非,行事唯依對錯,又豈是那結黨營私之人可比?”

秦浩明長嘆一聲,擺手誠摯說道:“孫督可知,天子有錯仍是至尊,東林有過仍是宰執重臣,楊嗣昌有瑕卻可苟活,爲何?

說句實在話,就你這個性子,若無千古明君在位,哪怕鶴立雞羣,才華驚世,也難以存活官場。”

秦浩明話說得很透徹,理講得很直白,就差沒指着孫傳庭的腦袋說他迂腐,不知變通,不懂官場權謀之術。

“唉!”現在輪到孫傳庭長嘆一聲,酒杯遙敬眼前這位比他年輕許多的後輩,細細品味他說的每一句話。

看來,自己長期醉心於軍務,習慣和直爽的軍人打交道,已然不適應朝堂爭鬥。

卻是不知,文人相爭,明處無風浪,暗中藏鋒芒!

這軟刀子殺人,比之戰場廝殺也不遑多讓。

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一百二十二節 戰法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五百九十四節 多鐸危矣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六百三十節 王師何在第一百零六節 爭鋒第三百三十一節 大明無敵第五百一十四節 這一切都值得第四百八十節 實屬無奈第四百四十節 海關總署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四百七十二節 衝突開始第一百三十七節 你不一樣第四百三十九節 洗腦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四百四十八節 取捨之間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四百四十一節 見好就收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六百四十四節 國戰無英雄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五百九十節 大戰開幕第五百七十三節 奴才無能說說感謝和感言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五百四十一節 猖狂太甚第五百零一節 首重軍功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三百一十節 能做不能說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六百二十九節 漢人至上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三百二十五節 紅袖添香第四十節 別樣推銷第三百一十一節 心字簡單卻難懂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六百零二節 洪承疇第四十九節 男兒殺人行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五百六十四個節 此生無憾第三百一十二節 逼良爲娼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四百五十二節 賊寇初現第一百七十九節 萬事俱備第三百七十九節 寒磣天子第三百六十九節 慘烈廝殺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八十八節 進京獻俘第一百六十六節 佈局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六百四十三節 點化孫傳庭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五百七十九節 小試牛刀(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第二百九十一節 陰招第三百三十三節 赴任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四百五十八節 華夏一式第四百八十五節 事情做在明處第三百四十二節 入彀矣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四百六十七節 公司和軍功第五百一十二節 此生無遺憾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八十六節 一皁難求第四百五十一節 鐵血柔情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二百五十七節 舉賢不避親第五百五十節 憂心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三百六十一節 都不簡單第一百七十一節 明魂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一百二十九節 希望第二百零三節 宣府防衛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五百九十四節 多鐸危矣第四百一十三節 大婚第五百一十九節 幹翻他第三百四十八節 三份密疏第一百九十九節 崇禎的步驟第五百零九節 萬事俱備,不欠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