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家再次因秦家而聚在了一起,顧侯爺和顧老夫人坐在軟榻上,手裡正拿着兩份單子看,而左右兩邊分站了三房的大小主子,顧樂康便站在父親下首,垂頭去看跪在中間的唐氏和姜氏,心中不起一絲波瀾。
顧侯爺靜靜地將單子翻完,面無表情的問道:“從二月至今足有七個月的時間,你們就只能湊出這些東西來?”
姜氏和唐氏盡皆低頭。
“除了庫房找出來的,有哪一件是你們從外頭找回來的?”
見姜氏和唐氏沉默,顧侯爺氣笑了,“好,好,好,不愧是我顧家的兒媳,有膽量,那你們的膽子不由再大些,等秦何氏找上門來,你們就直接與她去衙門談一談這侵佔妯娌嫁妝的案子吧。”
“父親,”顧懷德不由叫道:“這不是讓滿京城的人看我們顧家的笑話嗎?”
“我們顧家早成了笑話了,”顧侯爺拳頭緊握道:“我不介意再讓他們多看些笑話。”
顧懷德面色蒼白,姜氏和唐氏更是嚇得大氣都不敢出。
“等去完了衙門,你們就收拾東西回孃家吧,你們這樣的兒媳我顧家卻是不敢要了的。”
唐氏嚇攤,“父親饒命,兒媳知錯了,這就讓人去把東西買回來了。”
“顧家已經休過一個媳婦,不介意再多休兩個,”顧侯爺目光如鷹般盯着她們道:“顧家這一年來丟的臉也足夠多了,不介意再丟兩次。”
唐氏和姜氏臉色刷白,顧家或許只是丟臉,她們卻有可能丟命,她們的孃家可不像秦文茵的兄嫂那樣寬容,真的被休回家她們也不用活了。
而且,她們的孩子怎麼辦?
她們可都給顧家生育了兒女。
顧侯爺似乎知道她們在想什麼,淡然的道:“本侯看有個被休的母親也沒什麼不好,或許還能激勵孩子們成才呢,只看景雲便知,他不就理直氣壯,自信驕傲嗎?”
唐氏和姜氏見顧侯爺面上淡然,顯見是說真的,再不敢推塞,忙道:“兒媳一定會盡力尋找,哪怕湊不齊也會想辦法以同等價值的東西相賠。”
顧侯爺卻不像以前那麼輕易放過她們,追問道:“賣到店鋪裡的那些還好,還在的只用錢便能贖回,那些送人的和已被人買走的,你們打算如何要回?”
姜氏心虛,唐氏咬咬牙道:“兒媳親自上門去求,已被人買走的,只要知道買家,兒媳也親自上門去求,若是不知買家,只能想辦法從別的地方找來一樣的相賠。”
顧侯爺就看向姜氏,姜氏舌尖冒苦,但也不得不點頭道:“兒媳和大嫂一樣親自上門去求。”
顧侯爺依然面無表情,“但也不能沒有一個期限,哭靈結束秦何氏便會上門,你們在此之前拿回多少東西我們就能掌握多少主動權。”
唐氏猶豫,“可兒媳每日也要進宮哭靈,這……”
顧侯爺靜靜地看着她道:“這是你的事情,本侯已經給過你們機會和時間。”
唐氏微微咬牙,心下惶恐。
姜氏同樣不好受,她不用哭靈,那她必得上門討東西,本來還有唐氏作伴,現在卻只有她一個人出面,到那時候大家的目光勢必都投在她身上,實在是,太丟臉了!
姜氏頹唐的被兒媳和女兒扶着離開。
顧老夫人等人全都走完了才沉聲問道:“何氏她想做什麼?”
顧侯爺嘆息一聲,道:“你忘了當初老三他們休妻用的理由是無所出?而秦氏走時已懷有近兩個月的身孕,這條理由是不成立的。”
“何氏心疼她的小姑子,不會讓她揹着被休棄之名的,當初秦氏拿着休書就走了,直接在瓊州那邊落戶,但休書其實並沒有拿到衙門蓋章上冊。”
休書並不是寫了就生效的,還得到衙門去上冊登記,但登記時還得女方孃家簽字,是將戶口重新落回孃家,還是重立女戶都要確定。
民間休妻簡單,一般拿了休書後夫妻之間的關係就算結束了,民不告官不究,因此戶籍管理有漏洞。
但秦家顯然不屬於民不告的這一類,所以於顧家這邊來說,秦文茵早已被顧家休棄,不是顧家媳,但於秦家來說,那封休書他們沒簽字登冊,這件事他們可以不認。
顧老夫人垂下眼眸道:“秦家不會讓秦氏再回顧家的。”就算他們有心讓她回來,秦家也不會答應的。
顧侯爺點頭,“所以她應該是想改休妻爲和離。”
顧老夫人握緊了拳頭,“和離,若不是男方有錯,哪家會同意和離?這不是把老三往火堆上架嗎?”
“他早已在火坑上了,”顧侯爺閉了閉眼道:“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能管到現在已是很不錯了,剩下的讓他們自己去折騰吧。”
顧老夫人不可置信的看着他,“侯爺,你就忍心讓侯府被一羣外人打散了?”
“我累了,”顧侯爺眼中閃過傷痛,無奈的道:“夫人,我和二弟他們用命拼出來的榮譽和功勞他們只用一年就折騰殆盡,我還能怎麼管他們?如今朝中已沒有我的立足之地,與其跟秦家對着來,不如放開手讓孩子們自己去折騰,是死是活全看他們自己的造化吧。”
顧老夫人氣得臉色薄紅,“我們就是休了秦氏,他們秦家就要對我們趕盡殺絕嗎?”
顧侯爺看着妻子嘆氣,“秦家沒對我們趕盡殺絕,夫人,如今是你走火入魔了,想想十五年前你回來時聽說老三把秦氏休後說的話,再看看你現在做的事。”
顧侯爺起身道:“秦信芳還不至於就因此對顧家趕盡殺絕,他要的不過是他妹妹佔據道德的制高點,要的不過是一口氣,我們便成全他又如何?”
他揹着手傷懷的道:“便是沒秦家,我們這三個兒子又有誰能有出息?與其把希望放在他們身上,不如用他們的前途換來喘息之機,樂康聰慧,心有正氣,而樂莊也寬厚大方,他們兄弟倆齊心,自然可以重振顧家。”
“侯爺?”顧老夫人驚疑不定的瞪着他,不明白他怎麼變化這麼大,明明之前他還想着壓制顧景雲的。
顧侯爺卻在心中苦笑,若能壓着顧景雲和秦家不讓他們出頭自然好,即便他們顧家有些不好聽的名聲,過個幾年也就淡了,等孩子們都結親,再多做些樂善好施的事,十幾年後誰還會記得秦文茵是誰?
可現在不一樣了,秦家平反了,不僅秦文茵,秦信芳都回到了京城。
從行宮發出召回秦信芳的聖旨開始,顧侯爺就在想對策,可從聖旨發出到秦信芳回到京城他依然想不出好的對策,實在是當年三個兒子兩個兒媳太蠢,將事情做得太難看,而秦文茵也太狠,將事情做絕,他們顧家和秦氏根本沒有轉圜的餘地。
若顧景雲對顧家有一份情在還好,由他在中間杵着,兩家好歹能緩和一些關係,但顧景雲是完全偏向秦氏的,跟顧家簡直像是有生死大仇的模樣。
在這種情況下他只能盼着秦信芳死在路上,可惜他命太好,不僅平安回到京城,陛下還與他託孤,再次位極人臣。
對方盛極,顧侯爺再不甘願也得暫退一步,他是打仗的將軍,打不過就示弱,就後退,沒什麼丟臉的。
等到積累夠了資本再重振兵威向前便是。
而且他也累了,他不想再把時間耗在這件事上,三個兒子已然沒了希望,他不希望孫子們還生活在這件事的陰影裡,不就是認輸嗎?
爲了顧家的未來,他能屈能伸。
但顯然顧老夫人沒有這份心胸,她既焦心又憤怒,加上每日凌晨就要進宮哭靈,直到傍晚才能出宮回家,身心俱疲之下沒兩天便病倒了。
顧家無奈,只能和禮部請假請免老夫人哭靈資格,與此同時,姜氏上戶部尚書家,戶部左侍郎家等上官人家討要曾經送出去的禮的消息也傳遍了京城。
官僚階層的家眷們譁然,這得多不要臉才能上門去討已經送出去的東西啊?
但很快便傳出那些東西是秦文茵嫁妝的話,於是大家看向秦家和顧家的眼神都有些奇怪。
顧家貪污秦文茵的嫁妝不奇怪,今年二月顧家分宗時就鬧了一出了,讓大家詫異的是秦家竟是打算追究到底嗎?
秦家書香世家,一向好面子,爲人又仁善,還以爲秦信芳會輕輕放過呢,沒想到會逼得顧家親自上門討要已送出去的嫁妝。
輿論開始變得奇怪起來,有人覺得秦家這麼做天經地義,顧家忘恩負義不說連兒媳的嫁妝都貪,好不要臉。
但也有人覺得顧家不要臉是真,但秦家也逼人太過,氣勢太盛,畢竟曾經是親家,秦家如今唯一的血脈又姓顧,得饒人處且饒人。
就在私底下的輿論越變越奇怪時,白一堂駕着騾車,帶着秦文茵和妞妞慢悠悠的晃到了京城。
一家三口,不,是一行三人都坐在車轅上擡頭看向巍峨的城牆,寬大的城門口。
白一堂並不是第一次來京城,但此時依然忍不住感嘆,“壯哉美哉,故人已變,這城門與城牆卻永久不變。”
秦文茵擡起頭來複雜的看着巍峨的城牆,嘆道:“故人常嘆物是人非,人在世間面前實在渺小得不值一提。”
妞妞夾在倆人中間看看這個,又擡頭看看那個,奶聲奶氣且霸氣側漏的指着城門叫道:“我要吃飯!”
白一堂立即一抖繮繩,應道:“小姑奶奶,小的這就伺候您進城吃飯。”
傷感的秦文茵也不由撲哧一聲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