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衙役道出真秘密

李秘本已經意興闌珊,正準備打道回府,折回蔡葛村尋找突破口,卻沒想到嘉定縣養濟院的小衙役,竟然半途攔下了他!

“李捕頭,適才在衙門裡,不方便與你說,有件事想必你一定會感興趣的...”

李秘見得那衙役臉上市儈的笑容,也知情識趣地取了一小塊銀錁子,丟給了那衙役。

衙役掂了掂銀子,嘿嘿一笑,便收入袖籠之中,而後朝李秘道。

“捕頭也是公門中人,該知道養濟院沒甚麼油水,即便有,也沒人敢撈,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李秘本還有些盼頭,可見得這衙役一臉的猥瑣,也就沒抱太大希望了。

“某固是知道,也莫囉嗦,挑要緊的說便是。”

那衙役才連連點頭道:“是是。”

“李捕頭要問的那艘船,確實是這麼個情況,只是時間上稍有差池...”

“時間上?不是年初的事情?”

“不是,那已經是三年前的事情了...”

“三年前?”李秘不由來了興趣,雖說與周瑜的調查無關,但他也很好奇,爲何三年前丟掉的一艘小船,這小衙役竟然還記得!

“既是三年前的事,你爲何會記得如此清楚?”

那衙役哼哼冷笑道:“非但我記得清楚,整個嘉定縣衙的公人,可都記得清清楚楚!”

“這又是爲何?”

“因爲當時有個年輕人說要捐助一筆物資給養濟院,彼時的縣太爺還沒有調任,見得此人氣度非常,絕非尋常子弟,便親自接待,不過那人卻提出,要用這些物資,換了養濟院裡頭一個孩兒。”

李秘雖然正兒八經在吳縣當捕快也不過三四天,但沒當上捕快之前卻是做足了功課的,自是知道這其中內幕。

這些人只需要捐助不多的財物,便能夠收養院裡的孩兒,可比僱買奴婢要實惠太多了。

這些人或是真心想要收養成仁義子女,或是爲了養大當奴爲婢,甚至有些人領養了女孩兒,只是爲了當童養媳。

但無論如何,這樣也能夠解決縣衙的麻煩,畢竟縣衙太過臃腫,已經沒有太多的餘力來兼顧養濟院,大部分都要靠鄉紳財主來資助,也有不少貪慕虛名的,經常來捐獻一些陳芝麻爛穀子。

更有些書生文人,捐的都是些書籍之類的,或者來養濟院寫詩題詞,悲天憫人,不過是假做樣子,滿足自己的私心,求個心安罷了。

這也是爲何養濟院漸漸便只剩下等死的老人,卻少有見到孩兒的原因了。

當然了,若讓人販之流領養了這些孩子,畢竟是有違天和,官府也幹不出這些事情來,領養者必須是守法良民,有着一定的經濟基礎,若確實沒有撫養之力,縣衙方面也是不給帶走的。

李秘聽得又是稀鬆平常的事情,難免有些不耐煩,可終究還是忍了下來,朝那衙役說道。

“這也是好事一樁,有甚麼奇怪之處?”

衙役本想賣弄關子,見得李秘有些不耐煩了,便直接答道。

“怪就怪在,知縣老爺非但沒讓他領養,還着人把他趕了出去,連他的資助也沒曾接受!”

李秘聞言,也不由好奇,朝那衙役道:“想來知縣老爺是看清那人面目,知道他並非可託之人了?”

衙役嘿嘿一笑,搖頭道:“問題卻不是在那人身上,而是他想領養的孩兒實在有些古怪...”

“古怪?這養濟院裡的孩兒,能有何古怪?”

那衙役看了看四處,而後壓低聲音道:“那孩兒可不是一般人,那可是戚繼光大將軍義子戚胤的長孫!”

“戚長空!”

李秘聽到此處,渾身都起了一層雞皮疙瘩,只覺得無數個畫面從腦海之中顯現出來,似那火樹銀花,焰火亂跳,腦子裡亂哄哄,明明泛起無數遐想,卻如何都抓不住一個頭緒出來!

“咦?捕頭如何知道那孩兒叫戚長空?這...不過也是,這事兒縣衙裡頭都知道...早知道捕頭清楚內幕,這銀子...小的也就不好意思收了...”

李秘可沒理會他說些甚麼,當即問道:“那孩兒最後被領走了?”

“哪裡可能領走,彼時那任縣太爺仰慕戚胤將軍的威風,雖然不敢正經收養,但對戚長空那孩兒可是關心得緊的...只是後來,那孩兒還是丟了...”

“這活生生的一個孩兒,又怎能這麼丟了?”

“說來也是嚇人,那年輕書生見得知縣老爺不應承,也不惱怒,只是嚇唬知縣老爺,說是知縣老爺三日內,必定要求到他面前來,不下跪他都懶得幫忙...”

李秘聽到此處,心頭已經浮現出周瑜那姿態來了,也只有他,才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那知縣老爺三日之後,果真下跪了吧?”李秘如此一問,那衙役也是一愕,而後苦笑搖頭,將那銀錁子塞回了李秘手中。

“本以爲捕頭是外縣弟兄,想說賺你一頓茶錢,看來你是甚麼都清楚,小的實在是賣弄了...”

李秘擺了擺手,示意他將銀子收下,而後繼續問道:“我也是道聽途說,哪裡比得小哥清楚,後來又是如何了?”

那衙役聽得李秘如此說,又是得意起來,卻仰起頭來,看着天空,一臉的嚮往。

“那人啊...年少白衣,立於江上,長髮飄飛,領着戚長空,就站在你要找那那艘小船上,順流而下,那風采...想來一輩子也只能見過這麼一回了...”

衙役如此說着,想來也意識到自己太過忘形,回過神來,嘿嘿一笑,朝李秘道。

“倒是讓捕頭見笑了,因則出了這事兒,知縣也就灰溜溜辭職卸任,回家種田去了,縣裡也不準提起這事兒,但人都說雁過留聲,船和人,可都是留有案底的...”

“往後來衙門辦差的,沒有哪個不曉得這樁事,便是嘉定縣的老百姓,茶餘飯後也都是津津樂道的。”

李秘如此聽着,一口氣便這麼憋着,如何都回不過來。

他本以爲周瑜有意要收養戚長空,只是看重了戚長空的天賦潛質,誰知道早在三年前,他便已經收下了戚長空,這意味着甚麼?

意味着周瑜早就知道他李秘!從李秘進入牙行開始,從李秘接觸戚長空開始,甚至九桶等一幫孩子,只怕都是周瑜的人!

而所有這一切,阻止淺草薰刺殺李秘,奪取馬王爺廟,種種的種種,一切的一切,都將打上週瑜這個幕後籌謀者的烙印!

李秘本以爲自己跳脫了周瑜的謀算,可直到此時才知道,自己進入這個時代以來,就已經讓周瑜給盯上了,他只是選擇在蔡葛村登場罷了!

他一直想要調查周瑜的來歷,然而周瑜從他進入牙行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想要調查他李秘了!

李秘如今回想起來,自己在婆龍砦的關帝廟裡頭,與周瑜對談,說起千年之後的世道與景象,實在是愚蠢之極的決定!

他本以爲周瑜只是孤身一人,靠着近乎妖孽的智謀以及浩瀚如海的知識儲備,將所有人玩弄於鼓掌之間。

直到此時他才知道,周瑜就如同沙漠裡的駱駝刺,露出地表的只是堅韌不屈獨自對抗風暴沙塵的枝椏,可地下卻是深深滲透地下不知多深,蔓延開來不知多麼廣袤的龐大根系!

李秘沉默了許久,是如何都無法開口。

他曾經遭遇過不少挫折和失敗,甚至於在姚氏一事上,雖然他努力不去回想,卻仍舊給他留下了陰影。

他自詡有着後世人的知識與經驗,他自認沒有太大的野心,只是想幹幹偵探,成爲大明第一神探,雖然有些艱鉅,但他還是有着不小的自信。

然而此時他才發現,自己從一開始,就成爲了獵物,成爲了周瑜的獵物!

他甚至在想,或許張家也是周瑜的人,秋冬或許也是他的人,否則謝纓絡又如何如此及時地來救他?

李秘被沉江之後,他的寶刀和隨身物品,謝纓絡想要偷出來很容易,可爲何蔡葛村方面沒有任何的動靜?難道他們沒有發現東西被竊,難道沒有絲毫懷疑?

再說了,謝纓絡也不知道這船舷板的重要性,把李秘的寶刀偷回來情有可原,可連這塊爛木頭都偷回來,難免有些故意引導李秘的意思了。

眼下的李秘也是草木皆兵,只覺得自己接觸的所有人,都有周瑜的影子,所有的事情,都有周瑜計劃的可能。

甚至於這個衙役主動來賣情報消息,說出這些傳聞,都極有可能是周瑜的安排!

這是穿越以來,李秘第一次產生如此巨大的動搖,彷彿自己所經歷的一切,只是一場夢。

彷彿他就是周瑜交到他手中的那顆棋子,從頭到尾都站在他的棋局之中,而他高高在上,俯瞰着這一切!

周瑜有着常人無法比擬的眼光,或許李秘自認爲一無是處,但周瑜卻看到了李秘的價值所在,或許是地圖分析法,或許是李秘常常展現出來的超前思維。

所有這一切,都讓李秘成爲了周瑜的獵物。

然而李秘也非常清楚,周瑜想要殺死他李秘,有着無數次的機會,也有着千百種手段和方法,可他沒有這樣做,而是任由李秘調查他的來歷,或許這也是在考驗李秘。

而他這種容忍的態度,只說明一個問題,他對李秘沒有敵意,他只是想像收養戚長空那般,讓李秘也成爲他的棋子,讓李秘臣服於他,聽命於他!

第三百三十五章 乍得清醒又獻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神鬼手段化印指第四百零零三章 匆忙入宮難救急第一百三十三章 書吏強留四句詩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堪回首是羞恥第一百一十八章 線索中斷得啓示第四百八十四章 見得司馬說秘事第六百五十二章 三路齊備水下計第五百九十五章 邂逅船尾滿天姬第一百四十五章 精通檢驗老教士第五百三十一章 領議政的大尋思第五百零零九章 前田利家亦存疑第三百七十八章 黃色藻泥大威力第二百八十三章 楚王帶路探王氏第五百三十四章 光海君囚中救弟第一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上好對議第七十一章 情勢突變回程急第二百五十六章 陣前斬馬威震敵第五百五十八章 刻意隱瞞非驚喜第五百七十一章 殊死搏鬥命如絲第三百六十九章 塵埃落定各歡喜第一百八十三章 全修道人初相識第四百八十四章 見得司馬說秘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楚王帶路探王氏第三百四十章 出面調停賢伉儷第六百四十章 駕臨詔獄救兄弟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訪張家也詫異第三十七章 遊說推官尋強力第四百零零五章 母子平安大歡喜第二百二十四章 奸宦雛兒傳密旨第四百零零三章 匆忙入宮難救急第一百七十章 王大宗伯的誠意第五百零零三章 百鬼幻變遂成疑第四百一十八章 陰鷙兄長贈謝禮第四百五十章 謹慎收場無鉅細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訪主帥解局勢第四百零零四章 深宮救難無前例第十一章 義莊失火慘燒屍第一百二十一章 領路小胖心機智第四百一十六章 翁主姬女巧藏匿第一百七十一章 世子張揚又泄氣第四百五十章 謹慎收場無鉅細第三百八十六章 深宮大內老狐狸第一百二十八章 外來貴客實無禮第三百四十三章 同道中人之剖析第一百六十六章 辦喪出殯演好戲第二百零六章 僞裝潛藏到墓地第二百三十七章 收留跟班賜名字第二百七十四章 順藤摸瓜尋密室第五百八十五章 得刀奪島掀圖紙第五百二十八章 執迷不悟是崔氏第五百五十六章 爲救貴妃踢場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久別重逢解怨隙第二百二十九章 醉酒士子瀕暴斃第四百零零一章 朝中元老來致意第八十八章 大都督無所不知第五百二十章 生則同袍不忘死第四百四十八章 皇子之間的拼比第八十八章 大都督無所不知第二十八章 留宿別院遇詭事第四百三十四章 危言聳聽爭鋒機第六百二十七章 難民進堡亂象起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氣或可是意志第六百五十一章 亂民尋釁好轉移第四十章 馬王爺廟玄青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胡鬧激進是好計第十九章 細作搞怪謠言起第六百二十五章 如梅笑說當年事第五百三十一章 領議政的大尋思第五百九十六章 飛出樊籠名右離第三百九十七章 御賜飛魚大紅衣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士出品神仙器第五十四章 再遇女鬼酣戰激第四百三十八章 關聯太監又逃逸第五百一十五章 運籌帷幄有珠智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撼宗師一圖紙第一百四十章 官兵追逃卻反義第五百三十六章 嚴冬未暖春未至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戰啓幕炮聲急第二百一十七章 未雨綢繆好商議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門禮待案情始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牌館中遇舊識第三十六章 震懾全場揚心氣第十五章 縣堂對辯坐論字第二百五十章 摳門王爺發賞賜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路向南藩王邑第五百八十八章 無敵艦隊引驚奇第五百八十八章 無敵艦隊引驚奇第一百五十一章 登門拜訪也堅毅第五百四十八章 簡在帝心折龍旗第二百九十八章 火槍圍殺生死時第二百一十三章 窩囊秀才生骨氣第三百二十六章 設伏需得苦肉計第三十九章 牙行門裡有狼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螃蟹雖小卻硬氣第六百五十四章 水下宮殿極壯麗第二百零一章 半路出家巡檢司第一百四十章 官兵追逃卻反義第五十六章 商議定策軍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