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楚王演武奪第一

面對楚定王的疑問,李秘內心也開始深思,他總不能將事情真相都告之對方,更不能將朱華篪的陽奉陰違給說道出來,否則計劃都被破壞了。

思慮了片刻,李秘也是穩了穩心神,朝楚定王道:“王爺,王府雖然護衛力量不差,但三番五次讓人縱火,便足以說明問題。”

“雖然下官還沒能查出甚麼眉目來,但小心駛得萬年船,總歸是沒錯的。”

楚定王盯着李秘好一會兒,才舒緩下來,朝李秘點頭道:“你說的是一點也不差,繼續與本王說說,若是你來做這件事,該如何調配。”

李秘也不再遲疑,朝楚定王道:“這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最要緊還是暗度陳倉,所以王爺要選拔最信得過也最得力的干將,暗中護送皇銀,而明面上則大張旗鼓虛張聲勢,場面要大一些,那些武舉士子也一併跟着,如此才能起到瞞天過海的作用。”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不能欲蓋彌彰,過猶不及,明面上的護衛力量,必須有王爺的親信,或者旁人看來是親信才成。”

李秘如此一說,楚王也哈哈一笑道:“本王果然沒有看錯人,你小子眼光夠毒辣,心性也果決,確實是成大事的料子!”

“王爺謬讚了,下官可不敢當,不知王爺打算何時出發?”李秘聞言,也是隨口一問。

楚定王似乎也經過了深思熟慮,朝李秘道:“我已經讓人在準備了,王守仁這狗東西雖有萬般不是,但他與京師來的大太監都是極好的迷障,讓他們一道護送明面隊伍,是最合適不過的。”

“橫豎他們也着急,眼下又將近年關,如果天氣尚可,演武過後便上路吧。”

李秘聽得如此,也點了點頭,卻又聽楚定王道:“我知道你的心思,這趟皇槓說不定還能將那兩個兇徒給揪出來。”

“熊廷弼的策略也是不差,雖然將王府鬧得烏煙瘴氣雞飛狗跳,但到底也是有些效果的。”

李秘也有些明知故問,朝楚定王道:“雖然熊廷弼的計策不錯,但到底還是沒能抓住那兩個兇徒,王爺所說的效果在哪裡?”

楚定王見得李秘竟在這件事上迷糊,也有些得意,畢竟他堂堂楚王,心思全都讓李秘猜透了,也是傷自尊的事情。

眼下有李秘不解之處,他自是要賣弄一番,奪些面子回來,當即朝李秘道。

“他的策略是好的,但沒能逼出那兩人,反倒是好事,因爲這反倒要說明,此二人與王府內賊有着極其緊密的關聯,便是這等逼迫,全民動員,整個王府刮地三尺,他們都仍舊藏匿着,足見王府內賊之猖獗!”

“若他們聽說本王要送皇槓入京,必然會有所動作,屆時非但能夠暗度陳倉,說不得還能順道將內賊一網打盡!”

李秘其實早就想到這一點,只是給楚王留點面子,纔沒有獻策,此時也是奉承一句道:“王爺果是神機妙算,下官也是佩服。”

得了李秘的吹捧,楚定王也是心花怒放,雖然他位高權重,但畢竟只是箇中年人,還做不到老狐狸那等深沉,臉上便表現出得意來了。

“你讓熊廷弼等人繼續鬧騰,過兩日本王便舉行演武,而後便送皇槓隊伍出城,今番演武也讓他們好生籌劃,勝出者可隨皇槓隊伍一道北上,也算是個彩頭。”

楚定王雖然說得輕巧,但李秘也非常清楚,明面上的隊伍極有可能遭遇到劫槓,具有着不小的危險,讓這些武舉士子隨行,不過是想利用這些士子來對付劫槓的賊人罷了。

不過李秘也沒有說破,而是應承道:“大人所言極是,不過下官以爲,這些武舉士子畢竟沒甚麼實戰經驗,不如讓江夏知縣關成仁領一隊官兵,打個埋伏還好些。”

“既然要引蛇出洞,就該早早籌謀,若出了武昌地界,也就不好辦了……”

李秘是有心要提拔關成仁,當然這也只是一方面原因,甚至是最小的一個原因。

楚定王也有些詫異,不知李秘爲何要挑關成仁,畢竟放眼整個武昌城,最不值錢的也就只有關成仁了。

“你與關成仁有舊情?”

李秘也有些尷尬,朝楚王老實答道:“只是一面之緣,並無深交……”

“那你又爲何偏偏舉薦他這芝麻綠豆的縣官?整個武昌城有三司衙門,有總督衙門,還有巡撫衙門,隨便哪一個不比關成仁強?”

面對楚王的疑問,李秘卻並不直接回答,而是朝楚王問道:“王爺,今次司禮監大太監和王守仁等人過來檢點庫房,不知是誰帶的路,又是誰提供的幫手?”

楚定王聽聞此言,也是恍然大悟!

是啊,上頭來人檢點庫房,可不是湖廣巡撫和巡按等人發派人手“爲虎作倀”麼?

這些人雖然手握權柄,但到底無法爲他楚王所用,可關成仁卻不同,此時隱秘,關成仁絕對不敢泄露,對他而言,又是個難得的立功機會,他必然會戮力賣命,用李秘的話來說,江夏知縣關成仁纔是真真物美價廉,性價比最高!

“既是如此,這個人情便由你去賣吧,勞煩你走一趟,將細節處都說與關成仁知曉,具體如何埋伏,你也一併叮囑他,回頭來跟本王打聲招呼便成了。”

李秘也不含糊,點頭應下,離了楚王,便漏液來到關成仁這邊,將事情都說與他知曉。

關成仁與李秘也是有些牽扯,早先在康純俠那樁事上,關成仁也是一路見證,人倒是不賴,就是官職尷尬,有心無力罷了。

李秘將這差事交給他,關成仁也是受寵若驚,他看起來是個唯唯諾諾謹小慎微的性子,但任誰在他這個位置上,相信也無法做得比他更好。

眼下機會終於來了,關成仁又豈能放過,當即便給李秘表態,希望李秘能夠回去轉告楚定王,此事定然不教王爺失望!

從關成仁那處回來之後,李秘又給楚定王覆命,雖然熊廷弼仍舊與祖大壽等人在王府裡頭鬧騰,但終究沒能把藏匿的兩個兇徒給逼出來。

如此到了十一月最末,楚定王終於召集了護衛軍,在都司湖準備操演,並召回了所有武舉士子,登船參加操演。

誠如早先所言,朝廷眼下在備倭,對付日本國必然是海戰爲主,所以將此也納入了武舉的考試內容當中。

相較之下,南方士子比北方士子優勝的地方,或許是他們從小就見過船坐過船,不暈船罷了。

畢竟水師的船隻可不是一般人能夠上去的,所以即便是南方的士子,真正接觸到水師的機會也不多,更漫提上船與水兵一道操演。

也正因此,楚王演武才吸引了南北各地的武舉士子,不遠千里也要過來長見識。

湖北乃是千湖之地,這武昌城內也是水道縱橫,王城幾乎將整個高觀山都囊括其中,城中原先有九個湖,不過經過了這麼多年,有些湖泊也漸漸縮小消弭。

楚定王本來要將水師演練放在城外大湖舉行,不過眼下寒冬臘月,水兵也有些吃不消,也就縮小了規模,只是用小船進行小規模的演練,將戰陣操演放在沙盤上舉行。

他將都司湖和滋陽湖貫通起來,讓士子們登上小一些的戰船,模擬操演如何登船,如何利用船體來掩護以及攻守等等。

雖然規模小了,但更加緊湊,內容也更加真實而不空泛,諸多武舉士子也是大開眼界。

不過祖大壽等幾個遼東士子,卻是出現了嚴重的暈船狀況,雖然勉力支撐,但到底是有些狼狽。

操演的空隙,楚定王又組織了火器的比試,畢竟戰船上有火炮,大明朝的海船火炮,那可是威震天下的,同時代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和荷蘭人的皇家艦隊,見到大明海船那都是繞道走的。

武舉士子們對火槍也不是很陌生,畢竟很多都是將門子弟,對於神機營裡的火器也有所瞭解。

但瞭解也終歸只是瞭解,外出打獵,他們更願意用傳統弓箭鷹犬,而不是提着火槍。

因爲火槍會冒煙,聲音也大,會驚嚇獵物,更重要的是,當時的火槍炸膛率很高,神機營不少神槍手最後都變成獨眼龍或者瞎子,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而且常年瞄準,又要被火繩的火星子濺射,即便不是獨眼龍,視力也會漸漸下降,或者一隻眼大一隻眼小。

又鑑於火槍的危險性,這些高貴的將門子弟就很少摸槍,與尋常百姓一般,對火槍有着既嚮往又畏懼的心理。

這場比試也毫無懸念,由李秘拿下了魁首!

眼下李秘已經成了楚定王身邊最爲炙手可熱的人物,各種行動都有李秘的蹤影,楚王甚至還讓李秘來組織武舉士子,所以李秘奪魁,衆人也見慣不怪了。

趙廣陵雖然風流無敵,熊廷弼低調而頑強,祖大壽傲慢高張,但要說起今次演武前的比試,風頭最盛的,反倒是起先最不起眼的李秘!

各家弟子眼下也都已經調查清楚李秘的底細,起碼他們自認爲是非常清楚了的。

只是他們仍舊有些想不通,李秘即便是傍上了吳惟忠,但與吳惟忠接觸的時間並不長,又不在吳惟忠的駐地訓練,更沒有與吳惟忠一道入京。

他又是如何能接觸到火器,並且訓練出如此嫺熟而精準的槍術?

人總是因爲神秘而強大,因爲不知底細,旁人就會心生忌憚,李秘也因爲火槍比試的奪魁,而使得這些武舉士子終於是心服口服!

若說早先他們認爲李秘是個阿諛奉承之輩,才博得了楚定王的好感和賞識,可如今回想起來,李秘除了騎射之外,其他方面根本就不比任何人弱!

演武持續了三天才結束,南北士子們也是大開眼界,心中更是躊躇滿志,恨不得明日睜眼便是開春的武舉考試,也好到戰場上去建功立業!

而李秘卻沒有這樣的激盪,因爲他知道自己不是打仗的料,今番參加武舉也並非爲了打仗,所以反而成了最淡定的一個。

眼看着演武已經結束,楚王也開始籌備獻銀之事,李秘也終於把索長生給等來了!

第四十四章 暫告段落稍歇息第三百五十二章 多方協調辦典禮第八十六章 同知鎮守請番子第五百八十三章 神將酒女鬥心計第二百八十章 爲求存銀來挖地第四百五十一章 小酌小坐傳牌藝第十一章 義莊失火慘燒屍第三百八十四章 冷宮神堂訪妃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關聯太監又逃逸第四百七十五章 幫會大梟起爭議第五十二章 漏液報信出差池第三百九十章 無恥閣臣返聖旨第四百三十四章 危言聳聽爭鋒機第五百零零五章 陰陽宗子有嫌疑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中貂寺傳令遲第一百二十三章 女倭賊奮力拼死第七十章 老兒小輩共爭執第五百七十章 解惑科道曉原意第三百一十八章 開春府試又在即第三百一十五章 密旨再傳卻遲疑第五百四十五章 靜養半年謀無知第四百六十三章 問詢裨將恩威施第六百零零四章 文官魁首鬥鋒機第十章 深夜抓賊無收拾第三百三十三章 舊友馳援也及時第三百三十五章 乍得清醒又獻計第三十八章 按院意會幫演戲第五百五十二章 圍殺逆賊又驚異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撼宗師一圖紙第六十三章 苟且男女逢場戲第一百零七章 長途跋涉探養濟第二百零四章 巡檢衙門快殺雞第四百零零一章 朝中元老來致意第二百八十九章 騎驢找馬燈下迷第八十章 近水樓臺得君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藤摸瓜查遊擊第二百七十七章 割掌放血還陽氣第三百四十章 出面調停賢伉儷第三百零零一章 感念恩情結盟義第一章 莊周曉夢迷蝶衣第二百六十六章 各施所長齊戮力第三百七十三章 京城大院見鏢師第二百四十一章 難以接受的妾室第五百二十七章 遭遇打臉反脣譏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生細述武林事第四百五十六章 臨別事多亂心意第二百四十九章 左右開弓滅傲氣第二百六十三章 當年舊事遺秘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英會之大來歷第五百六十三章 莫名兇案又來襲第七十二章 戚家胤營來護庇第五百三十四章 光海君囚中救弟第四百三十七章 拜見貴妃雙對峙第一百二十三章 女倭賊奮力拼死第二百零七章 墓室內部空氣稀第二百九十六章 武昌邊境黑營地第六百三十六章 諸事皆了回京師第一百八十三章 全修道人初相識第一百零三章 辨別毒草復起死第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入宅子第五百四十九章 瀟灑進宮有霸氣第二百八十九章 騎驢找馬燈下迷第五百六十一章 窮途末路仍理智第五百一十四章 營中相見謀密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押送囚犯金陵地第三十六章 震懾全場揚心氣第一百八十二章 戚胤舊部歸來去第二百零六章 僞裝潛藏到墓地第二百七十九章 關門深談陳年秘第十四章 徹查到底不言棄第三百零零三章 迴歸姑蘇年將至第一百一十九章 戶籍冊上怪名字第二百四十六章 陪同楚王檢軍姿第一百三十三章 書吏強留四句詩第二十四章 刑房司吏暴發癔第三百九十三章 舉世歡慶我獨寂第四百二十五章 牡丹亭夢後宮迷第四百二十七章 獻計皇子摑外使第五百九十三章 絢爛煙花奪命時第四十七章 知府青睞隱深意第六百二十八章 女真高手發突襲第五百一十三章 贈禮雖輕有情意第三百一十九章 突發詭案訪工地第一百四十九章 抵達應天見利奇第四章 不畏強硬戲司吏第五百零零三章 百鬼幻變遂成疑第三百八十五章 連結恭妃尋助力第五百零零九章 前田利家亦存疑第七十五章 進入關廟見瘋子第六十四章 黑臉六九收徒弟第四百八十三章 振奮軍心提士氣第三百七十一章 商隊夾帶黃藻泥第三百五十四章 黃天蕩畔造神祗第九十一章 青衣白玉桃花池第五百一十章 細說案情謎中謎第六百零零三章 國本之爭兩皆是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奈大計捨生義第五十六章 商議定策軍報急第五百六十二章 金陵故人相逢時第三百七十三章 京城大院見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