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零三章 迴歸姑蘇年將至

這姑蘇城的夜,便是到了冬天裡,仍舊溫暖火熱,彷彿那些個煙花女子溫熱的身子,能夠驅散所有寒冷一般。

李秘對蘇州是有着很深感情的,人說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閒地少,水巷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過年是大事,古人安土重遷,無論混成什麼樣,都希望能夠回家過年,可仍舊有不少外地人,選擇留在蘇州過年,倒也惹起不少鄉愁來。

李秘回到蘇州之時,也終於體會到,長洲苑外草蕭蕭,卻算遊程歲月遙,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冬雨過楓橋。

當初項穆等人送他南下的情形仍舊曆歷在目,如今他李秘又回來了!

只是姜壁已經到襄陽府赴任去了,姜太一和三六九也都跟了過去,項穆家裡也冷清了不少。

雖然只是一個多月沒見着,項穆竟顯得蒼老了許多,彷彿李秘不在的這一段,時間也加快了腳步一般。

袁可立仍舊是鬱郁不得志,沒有任何復出的希望,他雖然不至於心灰意冷,但對官場也沒那麼熱衷。

倒是項穆老爺子,見得甄宓跟着李秘,那血滴子項圈卻沒再戴了,也不由驚詫和感慨。

與李秘相交,衆人都有着詭異的感受,彷彿時間過得越發匆忙,這才短短一個多月,便彷彿過了好幾年一般。

各地過年過節的風俗也不同,姑蘇城裡早早就張燈結綵,多以花燈爲主要裝飾和點綴。

不過由於這地方太過富庶,行走於大街之上,滿眼紅綠,節日氛圍極其濃厚。

彷彿到了這年關,惡人也忙着過年一般,人人臉上帶着親近祥和,街坊鄰里也不再因爲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爭吵,彷彿過年的時候,所有醜惡都可以暫時停止,人間只剩下美好一般。

當然了,這也只是表面罷了,真實情況是,越近年關,案子也便越是頻發,吳縣長洲縣,乃至於蘇州府衙,也就到了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時候。

官吏們需要準備一年的總結文書,發回朝廷以待勘察,又要處置越來越多的坑蒙拐騙案子。

而且他們還需要趕在年假之前,做完這些事情,那纔是真真讓人有些焦頭爛額。

宋朝官員的假期應該算是多的,各種節日都有放假,平時也有休沐,可大明朝對官員很是苛刻,尤其是朱元璋執政期間,假期那是相當少的。

元朝是不將漢官當人來看,假期少也理所當然,朱元璋即便當了皇帝,對官員也沒甚麼好感,所以規定一年只有三天假。

對,你沒看錯,就是一年三天假,分別是春節、冬至和皇帝的生日。

不過後來漸漸發現行不通,這才放寬鬆了一些。

在明朝當官可不輕鬆,工資又少,又沒有假期,皇帝又看不起,各地糧長里長都還能接受皇帝召見,皇帝對知縣比朝堂上袞袞諸公都還看重一些。

工資少也就罷了,貪污幾兩銀子就要被扒皮填草,供奉在縣衙的皮場廟嚇唬別的官員,官做得大了又要夾着尾巴做人,否則皇帝覺着你可能會造反,又要抄你的家。

官員們也是怨聲載道,到了明朝中後期,休假制度才漸漸寬鬆和完善起來,每個月能休息三天,再加上春節之類的節假日也能有十幾天,一年大概可以休假五十天的樣子,也算是不錯了。

當然了,皇帝陛下也不是好糊弄的,也不過是朝三暮四的玩法罷了,雖然給了假期,但又把前朝那些名目衆多的探親假給取消了。

不過也有例外,那便是父母大喪,那就可以休息三年,因爲要守孝,大明朝對孝道很是看重,官員必須丁憂守孝,也就是暫時停職,守孝三年你再出來當官。

歷史上但凡守孝不夠三年就起復當官的,無論是自願還是被迫奪情,大部分都沒撈到甚麼好下場。

正因爲年假難得,所以官員們一個個都盼着,過年可不僅僅是與家人吃一頓團圓飯,更是走訪同僚,迎來送往的社交黃金時間。

而且有些案子或者公事,也都是以一年爲限,眼下限期將至,當然要把這些積壓下來的事情全給清理出來了。

李秘好歹是蘇州府的知事,雖然只有九品,但也不能只拿錢不辦事,回來沒兩天,送走了鄭多福之後,李秘便回到衙門簽押辦公來了。

至於張黃庭,說是送鄭多福一程,也不知道是一路跟到金陵,亦或是半路回來,李秘也管不得這許多。

李秘出去這麼久,到底是要有個說法的,回來之後便與陳和光秘密交談了一番,說了些關於楚王的事情,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也不去說。

不過因爲牽涉到楚王,即便李秘說得尋常,但陳和光也能夠感受到其中兇險,對李秘更是感激不盡的。

因爲李秘這是對他的提醒,待得年後,官場上必然會掀起大風大浪來,他比其他官員更早預知風暴的來臨,也能及時做好應對,不能參合的千萬別去參合,免得惹火燒身。

李秘算是投桃報李,陳和光也知情識趣,只是他到底是有些失意,雖然李秘在蘇州府做了不少事情,幫他得了不少功勞,但今番入京朝賀,卻是同知黃仕淵和通判一併走了,剩下他這個堂堂知府,在處理爛攤子,也是有些丟臉。

好在李秘送回這個消息來,陳和光也有些幸災樂禍,因爲他很清楚,皇槓案一旦發酵起來,朝賀絕對要被攪得一團糟,那些入京過年的,絕對討不了好!

眼下東林黨勢大,首輔沈一貫等人幾乎佔據了朝堂輿論,而各地黨社林立,也不甘示弱,劫槓案雖是王族宗人的事情,但連皇帝睡哪個妃子都要管的這些文官們,根本就不會放過這個鬧騰的機會!

皇族宗親雖然醜事不少,但如此明目張膽的並不多,而且他們劫的雖然是楚王,但皇槓卻是獻給皇帝的,也就是說,他們打劫了皇帝!

陳和光也算是錯有錯着,黃仕淵巴結上了範榮寬等人,在地方上聯合一致,似乎也上了首輔沈一貫的船,眼下春風得意,今番入京,據說還有一樁好事要獻上去,真要成了,陳和光這蘇州知府的座位就得拱手讓人了。

也難怪陳和光聽得李秘說完這些事,連說李秘是他的福將,恨不得把李秘放缸裡,在神壇上供起來了。

不過李秘面兒上到底還是個知事,該忙活還是得忙活,離了陳和光之後,便來到了理刑館。

這外頭清冷地緊,寒風颼颼,可推門進來,理刑館裡頭卻是悶熱難當,書吏們一個個滿頭大汗,那溫熱之中彌散着腳臭,也是讓人極其不舒服。

宋知微早先就與李秘見過一面,作爲蘇州推官,從崇明沙回來之後,宋知微的聲望就日漸豐隆起來,但他對李秘仍舊非常客氣。

因爲他知道李秘不是池中之物,自己這些成績,若沒有李秘,那也是完不成的。

他更知道李秘身上帶着傷,所以聽得動靜便從簽押房裡走了出來,見得理刑館的人都不大理會李秘,他也難免有着皺眉。

“來人,把窗戶都打開!”

宋知微如此一說,書手們便將窗戶全都打開來,涼風吹了進來,整個大堂乃至每個號房裡的悶氣都被清掃出去,人人不禁打哆嗦,卻又清涼得暢快不已。

此時他們才從工作中回過神來,見得宋知微的表情,再看看門口乾站着的李秘,便知道自己疏忽怠慢了。

李秘成了吳惟忠的義子,又當上了九品知事,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吳惟忠眼下是備倭副總兵,軍方扛把子,皇帝陛下對今次戰事又格外傾注心力,吳惟忠等武將自是深受器重,備蒙皇恩的。

可不知爲何,李秘當了副總兵義子之後,衆人自覺距離感更遠了,彷彿李秘不再是他們認識的那個神奇小捕快了,反而有些敬而遠之的意思。

尤其是李秘纔剛剛當上知事,就出了公幹,這一走就是一個多月,要知道他是分撥給理刑館勾當差事的,他這麼一走,他的差事最後由誰來幹?還不是他們這些理刑館的人來分攤麼!

或許也正是因此,他們纔對李秘產生了疏離感。

宋知微臉色難看,大家心裡也有抱怨,畢竟是夥計們都是跟着宋知微的老人了,爲了個李秘,宋推官時常給他們臉色看,換誰心裡會舒服?

李秘自然也知道這些,他不是個好高騖遠之人,既然要當大明第一神探,根基就要打好,無論是吳縣那邊,還是理刑館這裡,李秘始終都想幹一些實事。

雖然看起來他有些不務正業,時常不在簽押房,正經當差也沒幾日時間,但他產生的價值卻是巨大的。

不過層次不同,眼界就不同,這些價值,也唯有宋知微陳和光等人看得到,尋常吏員是如何都理解不了的。

李秘也不好說些甚麼,只是揮了揮手,讓外頭那些挑夫先回去了。

這些挑夫是來送禮的,挑着的都是李秘從寧國府帶回來的土產,不過看這架勢,如果此時將土產都挑進來,反倒是羞辱了這些理刑館吏員,誰又稀罕你的年貨禮物了!

宋知微也是看在眼裡,難免要嘆氣,李秘也算是有心了,只是這些人看不到罷了。

別人不清楚,他宋知微卻是心知肚明,且不說李秘與蘇州府這邊的官員名流都有着極深的交情,與袁可立項穆等人稱兄道弟,相交莫逆,便是應天府那邊,李秘也是吃得開的。

如今又要參加武舉,在湖廣武昌又幫楚王做了這麼一件大事,前途自是不可估量的,他是一條潛龍,有豈是理刑館這樣的小池塘所能養得的?

可李秘並未因此而目中無人,他仍舊如此謙卑,體貼,便是小小舉動,也顧及到這些吏員的感受,偏生這些吏員根本就不知其中緣由,唯有宋知微清楚,卻又不能見人就解釋。

而且有一樁事,他們這些吏員也是不知,當初曹建安等三名捕快,與李秘一道出去公幹,結果死在了蔡葛村,朝廷雖然也派發了撫卹,但到底是杯水車薪。

是李秘將自己所有的俸祿,都用在了奉養那三名捕快的家屬,也就是說,他從未領過薪餉,這件事也只有宋知微和曹家等三家當事人知曉內幕。

“李知事,委屈你了。”宋知微說着隨意,卻是發自肺腑。

第三十六章 震懾全場揚心氣第三百八十四章 冷宮神堂訪妃子第六百零零一章 叮囑立碑留萬世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見如故趙氏裔第三十章 逼迫之下得樞機第十五章 縣堂對辯坐論字第四十八章 全城搜捕掘三尺第五百三十二章 無遮無掩曉以利第一百八十八章 沙所衙堂爭鋒起第一百八十六章 全修道人轉局勢第四百零零八章 詭異房間散孢子第六十五章 與君對飲一碗氣第三百零零九章 知府試探指揮使第四百一十七章 貞慎翁主衝動時第一百八十章 永不磨滅的意志第四百七十五章 幫會大梟起爭議第五百一十九章 遭遇圍殺背龍旗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士出品神仙器第五百零零零章 景轍和尚來獻字第二百八十二章 楚王默而得啓示第五百二十章 生則同袍不忘死第八章 雨夜追尋蛛馬跡第二百八十六章 胡鬧激進是好計第二百七十三章 廣陵帶回好消息第二百九十一章 楚王演武奪第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梨園行裡見宗師第二百五十九章 一同揭面引爭議第五百九十章 洞玄識微風之秘第四百五十二章 三人對飲攻心計第六十四章 黑臉六九收徒弟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戰啓幕炮聲急第二百六十一章 鬧鬼別院在舊時第四百五十八章 新晉侍讀終授藝第九十六章 溯本求源問及笄第四百三十六章 臣子貴妃何語氣第一百五十九章 僅剩的噁心痕跡第五百三十章 羽林參領不識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登門拜訪也堅毅第三百一十七章 製造意外之暴斃第二百七十七章 割掌放血還陽氣第四百七十章 角樓爭奪頭點地第一百四十四章 神甫驅邪之辯議第四百五十一章 小酌小坐傳牌藝第五百三十四章 光海君囚中救弟第三百五十四章 黃天蕩畔造神祗第六百四十九章 事出反常必有異第九十章 心煩意亂惱奴婢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戰過後勤勉勵第五百零零二章 陰陽神道傳宗嫡第五百零零七章 細查案發之密室第四百九十七章 土御門神道後裔第六十四章 黑臉六九收徒弟第三百零零五章 悲傷漢子難放棄第一百零一章 倒黴里正猝然死第二百七十五章 吳帝六劍各玄奇第四百五十一章 小酌小坐傳牌藝第五百六十七章 野廟山坡冷月低第五百六十七章 野廟山坡冷月低第五百二十一章 銀白修羅戰到底第四百七十七章 箇中內情俱已知第一百四十一章 遭遇圍困急禦敵第三百一十章 嘗聞虎丘夫婦奇第五百三十四章 光海君囚中救弟第三百零零九章 知府試探指揮使第三百五十二章 多方協調辦典禮第一百七十五章 故作惆悵實伏擊第五百一十二章 推敲家紋探義士第五百九十七章 翻攪風雲誰獲利第九十四章 深謀遠慮贈官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宴會舞刀別有意第五百一十七章 趁亂救人看起義第六百二十一章 遼東總兵驕縱氣第二百四十八章 南北武士比射藝第六百五十二章 三路齊備水下計第四百零零二章 難得清閒又來事第三百零零零章 楚王馳援也及時第一百零三章 辨別毒草復起死第四百三十二章 設法進宮隨御醫第一百八十一章 怒海狂潮洗碧甲第五百九十一章 孤膽英雄急大義第二百一十章 聆聽老兄講舊史第二百四十五章 楚王宮府金光碧第二百九十七章 營地合圍盡箭矢第五百八十章 爲着大局把圖刺第四百七十七章 箇中內情俱已知第一百二十六章 捕頭安能辨雄雌第四百九十六章 雷火震天驚退敵第一百六十六章 辦喪出殯演好戲第四百八十三章 振奮軍心提士氣第六百零零三章 國本之爭兩皆是第四百七十章 角樓爭奪頭點地第八十三章 都督醉舞畫血池第四百四十一章 英雄少年出飛騎第三十一章 勸說司吏好爲之第二十一章 結交耆老東主誼第五百四十二章 後宮召見舉能吏第二百零一章 半路出家巡檢司第六百四十三章 年後查案無的矢第六百零零六章 爲求萬全互透底第四百五十七章 去留一念或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