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御書閣中又生事

既有孫志孺夫婦出面調停,戴秉中也終於選擇了息事寧人,當然了,孫志孺又不是仗勢欺人的,便是邀請了戴秉中來支持詩會,這才消停了下來。

能夠支持詩會,這是莫大的榮耀,雖說只是文壇上的民間活動,但這虎丘詩會的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

孫志孺給足了面子,戴秉中這邊自然就好說話了。

不過李秘此時卻疑慮重重,因爲需要驗證總督莫橫欒兒子的血型,他才決定用製造顯微鏡,早先也是想請項穆和石崇聖幫忙而已。

至於孫志孺這個奇人,乃是石崇聖舉薦出來,而後才前往虎丘拜訪,如此才產生了交集。

這也意味着,若是孫志孺早有所謀,那麼石崇聖必然也有份參與,要麼便只是孫志孺見到李秘之後,纔開始了暗中調查李秘。

若是後者也就罷了,李秘自然會警惕行事,若是前者的話,也就說石崇聖一直是不懷好意的,李秘也不知道會留下甚麼隱患。

當然了,李秘還是願意相信石崇聖的,他也不可能只憑着孫志孺的一句話,就判斷出孫志孺到底是何居心人,更不可能如此便武斷地認爲孫志孺是羣英會的人。

李秘也不好不賣這個面子,既然孫志孺夫婦都已經出面了,他們也不好再離開,只好老老實實跟着參加了虎丘詩會。

早先這些文客們自是不太樂意的,因爲李秘等人如何看來,都不像是肚裡有墨水的人。

尤其副理問之類的分明只是低階流官,又不是進士出身,自是受不得太多的敬意。

可孫志孺道出隱秘,聲稱李秘是那首《對酒》的作者,意義可就不同了。

在文壇之中,到底還是要拿出作品來說話的,不少人混跡文壇,參加各種各樣的文會雅集,卻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自家寫的東西無法受人傳唱,再如何也混不出個名堂來。

而這首橫空出世的《對酒》詩卻獲得了極好的聲譽和極大的傳唱度,這就是李秘的成績了。

大明朝可不如唐宋,科舉制度成熟之後,朝廷也是重文章而輕詩詞,主要還是考驗八股文,詩詞在科舉上佔的分量非常非常少。

科舉考試已經成爲了文人士子登堂入室的唯一捷徑,所以並沒有太多出衆的詩詞大家。

那些個詩詞了得的,通常在朝堂上也不會有太大的建樹,比如唐伯虎之類的人物,便是如此了。

也正是因爲大環境如此,所以難得出現一首傳世佳作,纔會流傳得如此火熱。

再者,大明朝中後期雖然出現了不少農民起義之類的內亂,但並沒有太大的戰爭,世道還算太平,官場腐朽,權貴浪蕩,社會風氣萎靡不振,文風上自然也就歌功頌德,粉飾太平。

而李秘這首《對酒》卻寫出了沙場豪情,更是難能可貴,甚至有人認爲,這是繼戚繼光寫出“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之後,唯一能入眼的傑作!

李秘也是沒想到,自己當初爲了應對王士肅而抄來的一手詩,今日能夠成爲緩解窘迫的引子,也是低估了大明文壇這些個文人們的情懷。

無論如何說,有了《對酒》,文人們對李秘的態度也不同了起來,不過李秘和甄宓等人到底有些格格不入,也就沒人敢來叨擾。

李秘也見識了傳說中的虎丘詩會的魅力,文人的修齊治平,他們只做到了前半,後半卻是連提都懶得提。

修身齊家還行,治國平天下卻是笑話一般,沒有憂國憂民的大情懷,只知道風花雪月的唱和,對國家前途沒有任何的危機感,這纔是文人們的毛病。

雖然詩會很豪放,場面也很熱鬧,甚至激動人心,但李秘幾個到底是沒有共鳴的。

他們跟趙廣陵說是來混吃混喝,其實也不過是玩笑話,住在總督府裡,還有甚麼山珍海味是吃不到的?

詩會不好玩,吃喝也沒興趣,李秘幾個便覺着百不聊賴,與戴秉中爭論不休,差點大打出手,還欠了孫志孺一個大人情,卻是這麼個結果,如何看都是吃力不討好的蠢事,衆人心情也說不上任何愉悅。

於是他們乾脆便溜了出來,橫豎也只是出來看熱鬧,結果不盡如人意,索性就玩自己的去了。

虎丘山裡頭還是有不少風景的,不過眼下小雪紛飛,李秘等人又不是傷春悲秋的文人,冒雪看風景還不如捂被子睡大頭覺。

本想着回總督府去的,只是眼下天色已宴,冬日裡天又黑得早,估摸着還沒下山就天黑了,也是不便,幾個人便與其他人一樣,留在了虎丘。

山野地方,住處條件也不好,雖然孫志孺這邊已經儘量安排,但與會人員這麼多,又分出個三六九等來,想要全部安置妥當,也不是甚麼容易的事情。

李秘和甄宓幾個被分到了斷樑殿這邊來,住的都是茅房草廬,在文人看來是情懷,在他們看來是遭罪。

幾個人也是打定了主意,明天一早就下山,無端端來這裡受罪,往後也別跟着趙廣陵湊甚麼熱鬧了。

橫豎也只是一夜,衆人也就忍受下來,在山上期期艾艾地等着,那些個文人們也是徹夜狂歡,喝得爛醉如泥,平日裡清冷的虎丘山,也是熱鬧到不行,三更過後,才漸漸安靜了下來。

李秘夜裡睡得比較少,加上心裡疑慮孫志孺之事,也就沒如何睡,臨近天亮之時,才迷迷糊糊地眯了一會兒。

然而到了天亮,一聲尖叫喚醒了整座虎丘山!

李秘本就睡得淺,外頭腳步凌亂,他也及披了件衣服,拄着柺杖,走出來看看情況。

出了門之後,發現甄宓已經走到院子裡來,外頭小雪已經停了,但早晨還是格外寒冷。

“出了什麼事?”

“不知道,只是鬧哄哄的,去看看?”

“嗯,去看看。”

甄宓過來攙扶着李秘,兩人便不緊不慢地往御書閣的方向去了。

至於爲何要去御書閣,那是因爲他們走得慢,不少人都往那個方向去,他們自然也就知道了。

御書閣乃是虎丘詩會最後的環節,也就是千人石初賽的勝利者們進行精英賽的地點。

這虎丘詩會一共進行三天,昨天只是初賽,畢竟人太多,而且最熱鬧的也是第一天。

到了第二天,初步篩選出來的文人們,便入住御書閣附近,準備第二日的複賽。

李秘心裡也沒多想,他又不是柯南,走到哪裡,哪裡就要死人。

在他看來,或許不過是文人們爭風吃醋,打破了腦殼子之類的事情,又或者有人生病了還是如何,畢竟虎丘山上這麼多人,又喝了這麼多酒,若是太太平平,反倒有些不正常。

只是到了御書閣這邊來,李秘才發現情況不對勁,因爲戴秉中已經領着南京方面的禮部官員們,早早就趕了過來!

戴秉中與李秘畢竟有隙,見得李秘過來,也只是冷哼一聲,連個好臉色都沒有。

李秘自然也不會在乎這些,倒是孫志孺有些激動,見得李秘過來,遠遠便迎了上來,朝李秘道。

“李賢弟你可算是來了!”

李秘也開始有些不安,難免問道:“這一大早的,發生了甚麼事?”

孫志孺的臉色也有些難看,指着半掩着的房門,朝李秘道:“李賢弟自己進去看看便知道了……”

李秘與孫志孺是早就結識了的,他又幫着製造顯微鏡,到底是交情不淺,只是李秘猜測孫志孺曾暗中調查自己後,對孫志孺到底是不再信任了。

此時看着那門縫,李秘總覺得有些不舒服,彷彿那門後便是漆黑的深夜一般,想了想,李秘便朝孫志孺道。

“我還是不進去了,小弟過來是想辭行的,一會兒就要下山去了,這裡有甚麼事的話,不是還有戴侍郎做主麼。”

李秘如此一說,便朝孫志孺拱了拱手,實在是不想趟渾水。

戴秉中聞言,臉色也是難看,李秘的語氣分明是在嘲諷他!

但此時戴秉中卻沒有反脣相譏,而是朝李秘道:“這事情可不歸我管,本官只是主持詩會,你是理問所的理問,這事兒就該你來管!”

戴秉中如此一說,李秘當即便知道,這房間裡頭只怕是真的出了甚麼不好的事,十有八九是出了人命案子了。

不過李秘今次可是來玩的,又不是來辦差的,有兇案就該找吳縣的人來處理,李秘可不想胡亂插手。

“戴侍郎這話可就不對了,我理問所的職責是何,侍郎大人該是清楚的,有甚麼事要麼找主人家,要麼報官,找我又是爲了哪般。”

李秘如此一說,戴秉中也冷哼一聲,朝李秘道:“你家理問毛秋池死在這房裡,你這個副理問不進去看看,難道還求着別人進去?自己措置還是報官,不都是你家的事麼。”

“毛秋池死在裡面了?”李秘也是吃了一驚,沒想到案子卻是發生在了毛秋池的身上!

這毛秋池乃是理問所的長官,是李秘的頂頭上司,早先還處處防備和刁難李秘,後來知曉李秘志不在理問所,這才安心下來,支持李秘的工作。

到了後來,李秘還在總督處說了好話,毛秋池還得了不少嘉獎,對李秘更是客客氣氣。

雖然只是個七品理問,但毛秋池卻是正經進士出身,今番過來虎丘詩會,也與李秘打過招呼,只是李秘與戴秉中發生衝突之時,這個毛秋池到底是沒有出面爲李秘說話,這一點也是讓人有些心寒的。

只是李秘並不在意這些,理問這樣的小官,又豈敢與戴秉中這樣的四品大員爭論,毛秋池明哲保身,也是人之常情。

既然是理問所的理問出了事,李秘還真就不能不管,思來想去,也只好走到前頭來,輕輕推開了房門。

李秘心裡也暗道晦氣,心說自己還真是邪乎,走到哪裡都能碰到案子,這虎丘詩會都是斯文人,一個個也沒個球的力氣,還能出甚麼案子?

然而走進房間來,李秘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

第一百零一章 倒黴里正猝然死第二百零三章 烏篷船上有舊識第三百九十四章 校官面前紛獻藝第四百二十九章 琢磨不透帝王意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牌館中遇舊識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戰啓幕炮聲急第五百一十五章 運籌帷幄有珠智第五百五十四章 都督逃命局未知第六百一十七章 掙扎權衡生死利第五百四十二章 後宮召見舉能吏第五百七十八章 爲求震懾不姑息第三百三十八章 牌樓關卡遭諷刺第二百零九章 接二連三遭騙欺第十二章 悲慟茂才領妻子第三十九章 牙行門裡有狼子第三十九章 牙行門裡有狼子第五百五十八章 刻意隱瞞非驚喜第四百四十六章 開膛破肚得龍子第一百零二章 靈堂前頭亂鬥起第五百五十六章 爲救貴妃踢場子第二百八十章 爲求存銀來挖地第一百零七章 長途跋涉探養濟第七十七章 另闢蹊徑查船隻第五百五十六章 爲救貴妃踢場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前往杭州踢場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路向南藩王邑第五百七十三章 驅散黑暗光復拾第一百六十七章 呂坤哭靈道辛秘第四百六十四章 聽取詳情與仔細第三百三十六章 頭場新雪爲新詩第四百二十四章 精心準備唱大戲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嫗滿身江湖氣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道送了新消息第二百三十二章 康家老君亂曲直第二百六十四章 買賣不成大火至第二百零八章 宏大墓葬有驚奇第五百八十四章 甕中捉鱉不戰死第五百四十五章 靜養半年謀無知第二百六十一章 鬧鬼別院在舊時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征踐行臨前夕第十六章 刑房偶遇袁可立第四百八十八章 雪夜崔氏來突襲第五百八十一章 螃蟹雖小卻硬氣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問死因不合理第六百零零八章 倒成閒人無所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草鬼婆子出人意第三百一十四章 再得升授也不奇第六十九章 傳功贈刀顯闊氣第五百二十四章 信馬由繮也無力第三百四十四章 深思熟慮淺推理第一百六十六章 辦喪出殯演好戲第三百五十九章 鷹揚宴前等送禮第二百七十一章 師徒同心迥供詞第三十六章 震懾全場揚心氣第二百六十七章 堅韌孩兒來認屍第五百四十四章 繁雜瑣事多絆羈第三百二十五章 對坐淺嘗古彩戲第一百零七章 長途跋涉探養濟第六百四十二章 外號瘋狗之御史第一百九十四章 久別重逢解怨隙第四十一章 清淨之地蔓瘴氣第一百八十二章 戚胤舊部歸來去第一百九十七章 指揮許諾討官職第七十一章 情勢突變回程急第二百五十八章 楚宗迷雲憶今昔第四百零零七章 翊坤宮裡幾失禮第三十一章 勸說司吏好爲之第一百九十九章 對飲閒談曉真意第三百七十四章 豪飲一碗英雄氣第三十一章 勸說司吏好爲之第二百六十六章 各施所長齊戮力第三百六十一章 耿直同年有傻氣第五百零零七章 細查案發之密室第九十九章 且把生機託葛氏第二百三十章 魔女開刀救士子第六百零零九章 守陵小廟救內侍第三百六十九章 塵埃落定各歡喜第一百四十一章 遭遇圍困急禦敵第四百九十八章 救人試探兩不遲第六百四十六章 泥佛也有三分氣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密之後仍是謎第四章 不畏強硬戲司吏第三百一十九章 突發詭案訪工地第五百一十六章 往日袍澤重來此第二百六十七章 堅韌孩兒來認屍第一百九十六章 堂上激辨傷風義第一百二十八章 外來貴客實無禮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出狂言惹皇帝第五百一十三章 贈禮雖輕有情意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丘劍池真狂士第一百七十章 王大宗伯的誠意第四百九十六章 雷火震天驚退敵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嫗滿身江湖氣第四百三十四章 危言聳聽爭鋒機第二百八十八章 推心置腹交老底第九十二章 縣獄遭劫斷蛛絲第四十七章 知府青睞隱深意第一百二十一章 領路小胖心機智第四十四章 暫告段落稍歇息第七十七章 另闢蹊徑查船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