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夜裡爆發大變異

李秘本不想接受崔尚虎的謝禮,可看到那古本的書名之後,李秘到底還是收下了,因爲李秘認得那幾個小篆!

早先在黃天蕩發現疑似三國名將於禁墓葬之時,秦涼玉就偷偷將一些竹簡和帛書給偷了出來,說是于吉的遺留秘笈,後來李秘交給項穆來保管了。

那竹簡和帛書上的字跡,李秘印象極爲深刻,今日再見崔尚虎送的古書,便有種似曾相識的感激!

雖然一個是竹簡和帛書,而另一個是紙書,但那股子古樸的氣味撲面而來,即便是刻本,也讓李秘感受到那種濃重的三國氣息!

李秘雖然不是歷史學者,但得益於三國演義這部經典之作,後世之人多多少少是知道這段歷史的一些人物的。

李秘不算是好讀書之人,而且三國演義對歷史多少有些歪曲和杜撰,摻入了作者的個人偏好,也不算太客觀,因爲要與羣英會打交道,李秘倒是看了不少三國時期的史書。

尤其是他與陸青雲、趙廣陵等人溫書那段時間,有時候爲了研究策論,也經常會用到三國時期的一些戰爭案例來分析。

所以李秘對三國時期的歷史記載也就清楚了不少,見得這書名便知道是三國的東西!

崔尚虎離開之後,李秘便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錦盒,那書封上赫然寫着《烏角靈感篇》!

三國之時除了于吉這樣的神仙人物之外,還有另一個堪比于吉的人物,那便是烏角先生左慈左元放!

此人乃是道教四大天師之一的太極仙翁葛玄的師父,也留下了左慈戲曹操這樣的經典戲碼,更留下了不少道家秘笈,傳聞最後是得到飛昇了,簡直就是神仙樣的人物!

李秘之所以對此感興趣,是因爲左慈與張魯、管輅以及於吉等,都是三國時期的大神棍,而於吉便是太平經的作者,張角正是受到了太平經的影響,才創立了太平道!

自打從周瑜那裡聽說了太平道之事後,李秘也擔憂這個秘密組織會從中作梗,帶來亂世,所以也凡事也留了個心眼。

但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李秘對太平道知之甚少,眼下見得這部《烏角靈感篇》,又豈能不心動!

不過心動歸心動,李秘打開這部書來,卻難免有些失望。

這書是典型的道家秘笈,裡頭盡是各種金液丹命之類的內行話,艱澀難懂,便是能夠將之通讀,也無法理解其中含義。

失望之餘,李秘也沒有將這書束之高閣,而是打算留下來,有機會再讓秦涼玉或者項穆研究研究,畢竟內行看門道,說不定裡頭蘊含着甚麼有價值的東西,只是李秘看不出來罷了。

當然了,李秘所謂的價值,是指對他有用的價值,這部書若是交到道士們手中,絕對是無價之寶!

夜裡靜悄悄的,驛館也恢復了平靜,一夜無法,雖然解決了貞慎翁主的事情,但沈鯉等人也不敢再掉以輕心,翌日便調集了大量的衛兵,提前將朝鮮使節團迎接入京去了。

李秘自是一路隨行,使節團安頓下來之後,他纔回到了大理寺衙門,又派人將這部書送到了神機新營,交給了項穆,這才安心下來。

使節團到底來商談些甚麼,結果又如何,李秘也不是很關心,據說光海君向朱翊鈞求封王世子的封號,又希望貞慎翁主能夠嫁到大明來,只不過都是小道消息,也做不得準。

使節團在京城待了快大半個月,才得了皇帝的再次接見,不過仍舊沒甚麼結果,如此便到了六月末,天氣格外的炎熱。

李秘也知道,大明朝衰落甚至滅亡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剛好碰到了小冰河氣候,自打嘉靖初期開始,就已經出現一些端倪,到了萬曆十三年,這種惡劣氣候也變得非常的明顯,夏天酷暑難當,冬天卻又奇寒無比。

夏天的時候大旱大澇,冬天的時候連廣東福建那種地區都連降暴雪,糧食顆粒無收,對帝國和百姓都是災難,再者,這段時間要持續幾十年,一般認爲到崇禎時期會達到高峰。

當然了,也有學者認爲,明朝滅亡之後,清朝初期那些年,纔是小冰河時期最寒冷的時間點,不過兩者並非同一個概念,小冰河所帶來的影響,絕不僅僅只是寒冷。

李秘也是悶熱到不行,簽押房裡如何都待不住,小夥伴們也都一個個有事要做,便是甄宓,也都跟着索長生學習蠱術去了,據說那個甚麼彼岸花的蠱種,讓甄宓的修煉變得更加順遂,不過李秘不太感興趣。

京城裡的人都耽於太平,城裡隨處可見藝人,無論是路上還是酒樓茶館飯店妓院,這權貴富豪遍地走的地方,吃喝玩樂的門道也着實太多。

遛狗鬥雞玩蛐蛐的也遍地都是,便是尋常百姓家,也有着自己玩樂享受的一些小玩意兒。

李秘不是個貪玩的人,可幹他們這一行,必須要接地氣,龐大深厚的知識面,對於這個時代的刑偵而言,實在是太重要了。

所以李秘散衙之後,時常帶着秋冬丫頭四處閒逛,也權當是長長見識。

期間也沒甚麼人打擾,雒於仁也沒找李秘麻煩,倒是李敬妃讓陳矩給李秘送了不少禮物,讓李秘得空了進宮去看看小皇子朱常瀛,李秘也是送了一些回禮。

至於進宮探望,李秘也從未敢想,這皇宮又豈能隨意串門,沒有朱翊鈞的宣召,李秘也不敢,更不想進宮去瞎摻和。

夜裡也是熱得睡不下,李秘便與秋冬丫頭在亭子下納涼,吃着井水冰鎮的甜瓜,說些有趣的事情逗逗這小丫頭。

李秘舒舒服服地躺在涼椅裡頭,秋冬丫頭將瓜兒送到嘴邊來,也着實腐敗了一通,正愜意之時,遠方的天空竟是亮了起來!

“少爺,今夜的月亮有些古怪啊……”

這月光越發亮堂,最後竟照得如同白晝一般!

李秘也是心頭大駭,從躺椅上跳將起來,爬上牆頭一看,城西南的方向升起一輪耀眼的圓月,這圓月周遭氣流翻滾,彷彿蘊含着毀天滅地的力量!

“糟了!”

李秘剛剛醒悟過來,那圓月便瞬間暴漲,刺目非常,不可直視,李秘只是眨眼間,便見得那圓月變成了一朵碩大的蘑菇雲!

這蘑菇雲乃是烈焰與煙霧交織而成,整個北京城都照得如白日一般!

“少爺,我怕……”秋冬丫頭哪裡見過這等場面,整個人都躲在了躺椅後頭,李秘正要跳下來,腳下卻懸空了!

那腳下的院牆彷彿矮了一截,而後又急劇升上來,彷彿腳底下有一條發怒的巨龍在翻滾一般,整個大地都抖了起來!

“地震了!”

李秘從院牆摔下來,卻忘了疼痛,抱起瑟瑟發軟的秋冬,便往外頭空曠的街道上跑!

更夫已經敲起尖銳的鑼聲,外頭的人四處亂竄,彷彿遭遇了末日一般,大人小孩哭喊亂成一片,乒乒乓乓都是打碎物件的聲音!

地震過後,便是一陣颶風席捲而過,掀飛那些房屋的屋頂,地面上的東西,無論是葡萄架還是水缸,全部都被吹得七零八落,衣物等雜碎東西全都捲入這颶風之中,烏泱泱如一朵妖雲,從城西南席捲而過!

李秘是沒見過王恭廠爆炸,但卻在史書上見過關於那場爆炸的描述,不過他已經將工部軍器局的隱患都給排除了,王恭廠又豈會爆炸?

難道說這場大爆炸真的存在非自然因素在裡頭?

所以即便他已經排除了王恭廠的隱患,該爆炸的仍舊還是會爆炸?

不過李秘很快就鬆了一口氣,雖然動靜很大,但熱浪和颶風襲擊過後,遠處那光耀如漸漸變大的圓球一般升涌上半空,遲遲不見衰減,但卻沒有造成甚麼破壞。

那是神機新營的工廠方向,這次爆炸該是神機新營那邊出了事,李秘也顧不得這許多,拉着秋冬丫頭便回了房,房頂已經被掀翻,碎瓦斷木也將家裡搗得一塌糊塗。

李秘讓秋冬丫頭在外頭等着,自己回去取了些東西,官服甚麼的也沒必要,文書更是找不着,只能抓起名色指揮的腰牌,將武器都背上,領着秋冬便往西南便門走。

街上亂哄哄一團,順天府以及錦衣衛已經出動,四處維持秩序,不過人類有着趨避危險的本能,都往城內涌,李秘則是逆着人潮要往外走。

到了城門處,守門校尉也不敢開門,李秘出示密使腰牌,守門將校們便將李秘從城門吊了下去。

城門外的巡檢們將李秘二人接住,李秘要了一匹馬,往要往神機新營的方向疾馳而去,可想了想,乾脆將城門這些個巡檢都帶了過去。

這些巡檢可不敢違逆李秘的意思,守護城門依靠的是城內的官兵,城外巡檢只是預防別人接近城門,畢竟城門外也有不少做買賣的,如何都驅趕不走,他們這些巡檢便相當於城管一樣,又如何敢違抗李秘這個密使的命令!

雖然他們認不得李秘,但這牌子乃是內務府監造,上頭有標識,而且城內勳貴或者皇親國戚進進出出,他們的眼力還是有的,見得類似的腰牌,又豈能不識貨。

巡檢鋪也沒幾匹馬,他們有人騎馬,有人跟在後頭跑着,便跟上了李秘。

也虧得半空的光亮照耀大地,走的又是平直的官道,倒也順遂,只是秋冬丫頭不懂騎馬,縮在李秘懷裡仍舊渾身發抖。

越是往爆炸的地方進發,便越是熱浪襲人,兩側的樹木東倒西歪,空氣中滿是火腥,塵霧瀰漫,到了後來竟是鋪天蓋地!

那神機新營裡頭全是李秘的兄弟姐妹,若真個兒發生了大爆炸,死傷可想而知,李秘心急如焚,甩開這些巡檢便是一馬當先,不敢放慢一絲!

“千萬別有事啊!”李秘心頭不斷念叨着,距離神機新營也越發近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領路小胖心機智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子犒軍又宣旨第六百四十九章 事出反常必有異第五百五十三章 周旋纏鬥暗射擊第四百八十五章 商討出使見舊識第二十五章 倭寇細作短刀遺第五百三十六章 嚴冬未暖春未至第二百八十八章 推心置腹交老底第三百五十九章 鷹揚宴前等送禮第五百五十五章 授官封爵太出奇第七十六章 大都督重遊故地第五百二十章 生則同袍不忘死第三百一十五章 密旨再傳卻遲疑第五百二十六章 清福洞前又滋事第五百七十一章 殊死搏鬥命如絲第六百二十一章 遼東總兵驕縱氣第五百九十六章 飛出樊籠名右離第一百五十六章 尋人之前找道士第一百一十九章 戶籍冊上怪名字第四百零零零章 繁複至極之朝儀第三百七十五章 酒後失態記不起第三百二十八章 四衙大獄賊嘯集第四百零零七章 翊坤宮裡幾失禮第三十四章 送得茶餅方遂意第三百四十六章 古董鍋裡有貓膩第四百九十五章 豪氣干雲險競技第五百二十七章 遭遇打臉反脣譏第三百零零二章 分道揚鑣各歸梓第六百二十一章 遼東總兵驕縱氣第四十八章 全城搜捕掘三尺第二百六十一章 鬧鬼別院在舊時第四百五十四章 太監討問錦囊計第四百六十三章 問詢裨將恩威施第六百零零三章 國本之爭兩皆是第二百六十五章 後宅火場無底細第五百一十五章 運籌帷幄有珠智第一百八十七章 失散多年是孫侄第五百七十八章 爲求震懾不姑息第九十五章 堅持己見查到底第一百一十四章 調查女賊盡全力第五百零零二章 陰陽神道傳宗嫡第一百二十章 小胖來報定大計第三百五十五章 鎮守太監來勸止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英會之大來歷第一百五十六章 尋人之前找道士第六百三十七章 抵達京城宣召急第六百一十九章 久別重逢君可知第七十一章 情勢突變回程急第四百四十三章 地宮寶庫遇玄奇第五百七十一章 殊死搏鬥命如絲第一百四十七章 爆發惡念之種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將門虎子皆彙集第二十七章 司吏盡訴心中疑第二十三章 二堂挺身獻謀計第六百四十七章 縝密籌謀反間計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嫗滿身江湖氣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膽求證見轉機第十二章 悲慟茂才領妻子第六百零零五章 兩相權衡皆便宜第四百二十三章 兩大宗師談新戲第二百八十三章 楚王帶路探王氏第四十六章 跟隨縣令見上級第三百四十四章 深思熟慮淺推理第五百八十五章 得刀奪島掀圖紙第五百七十二章 困頓黑牢日復日第二百二十一章 宗師登門贈心意第二百零八章 宏大墓葬有驚奇第五百六十六章 鄉學先生有見地第五百一十七章 趁亂救人看起義第四十一章 清淨之地蔓瘴氣第二百七十一章 師徒同心迥供詞第四百七十二章 年幼細作妄行刺第一百九十六章 堂上激辨傷風義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捕兇徒羣策力第五百六十三章 莫名兇案又來襲第二百七十一章 師徒同心迥供詞第二百七十一章 師徒同心迥供詞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平聖令獨遺世第二百四十八章 南北武士比射藝第九十八章 雙雙被困廢墟底第六百二十九章 拷問俘虜備戰事第二百七十三章 廣陵帶回好消息第三百九十一章 應對後續連環計第二百七十五章 吳帝六劍各玄奇第二百八十三章 楚王帶路探王氏第六百三十八章 受封柱國接攤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收留跟班賜名字第四百二十七章 獻計皇子摑外使第六百二十八章 女真高手發突襲第五百一十一章 爲埋真相斬武士第五百五十四章 都督逃命局未知第五百二十九章 引導翁主不遲疑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丘劍池真狂士第四百六十四章 聽取詳情與仔細第三百九十章 無恥閣臣返聖旨第五百二十二章 黃粱夢中無戰事第六百四十章 駕臨詔獄救兄弟第五百六十五章 提前出發設伏擊第一百六十三章 同仇敵愾又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