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且拿宮刑換名字

錦衣衛北鎮撫司的詔獄之中,行刑者已經開始動手,然而那太平道妖人卻只是朝李秘詭異笑着,嘲笑李秘沉不住氣,這也讓李秘感到非常的困惑和煩躁不安。

“李大人,你不是錦衣衛的人,更不是東廠的人,你沒有這麼狠的心,難道真的要看着他們動手?”

這人仍舊盯着李秘,人說君子可欺之以方,有些人就是這樣,喜歡欺負好人,不過他到底是低估了李秘。

李秘不置可否地看了看刑架上這個人,突然朝王安道:“公公,我出去透透氣,他什麼時候說出自己的名字,再叫我進來。”

李秘如此說完,便大步往外走,那人也是一臉愕然,或許也沒想到李秘會做出這等舉動,然而獄卒的淨身刀已經快要觸碰到他的皮肉,他甚至能夠感受到刀刃的冰寒,此時他才終於喊道。

“李大人留步!”

李秘嘴角露出笑容,又轉身走了回來,那人搖頭苦笑道:“李大人果是君子遠庖廚,好一個眼不見爲淨,你也不用出去了,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我叫張古,是太平道的祭酒。”

終於還是開口了!

這招供就如同向男友的軟磨硬泡低頭妥協一樣,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尤其是太平道這樣的組織,交代一句跟全盤托出沒有甚麼區別,因爲招供就是招供,無論是多是少,都意味着背叛,而背叛的下場,想必誰都清楚。

“這麼巧,您也姓張?”李秘走到前頭來,揮手讓獄卒退下,看着張古那漆黑的眼眸問道。

張古呵呵一笑道:“同樣姓張,同樣是祭酒,李大人想問某與張明是何關係吧?”

李秘沒有說話,張古卻朝王安掃了一眼,而後繼續說道:“我跟他沒有任何關係,因爲吾等最憎惡的便是太監。”

王安的臉色頓時陰鬱起來,他也不明白這張古爲何如此針對他,若說早番是爲了挑撥,故意激怒王安,以掌控主動,或許還說得過去。

可如今李秘已經掌控大局,撬開了他的嘴,他卻仍舊對王安抱有敵意,對太監有着如此強烈的偏見,這就讓王安不太能忍受了。

或許也正是因爲憎惡太監,不願自己也變成太監,所以張古才選擇了投降吧。

李秘其實是想看看兩件事之間有沒有必然的聯繫,即便兩人沒有關係,但他們都是太平道的人,又同樣在宮中作亂,若說半點關係沒有,李秘是如何都不信的。

“張祭酒進宮來,該不是爲了刺殺王恭妃和大皇子吧?本官也實在想不明白,既然有能力進宮,爲何不乾脆把……把那一位給殺了,何必如此大費周章?”

李秘這話可就有些讓人害怕了,便是王安都有些坐不住,朝那些個獄卒瞪了一眼,獄卒們如蒙大赦便退出了牢房。

張古倒是點了點頭,朝李秘誇讚道:“李大人果非常人,這種話都敢講,只怕整個朝堂上,再無第二人了。”

“不過李大人也該知道,我太平道爲的便是天下太平,人人安生,如今天下已經不太平,可以說名不聊生,吾等自是要替天行道的。”

王安聽聞此言,當即呵斥道:“好大膽的逆賊!”

張古卻呵了一聲,根本就沒接王安的話頭,而是朝李秘道:“李大人快人快語,張某也不好遮遮掩掩,刺殺是最低級的手段和法子,吾等根本就不屑如此。”

李秘可不敢輕易相信這張古的話,但想想也並非沒有道理,即便把朱翊鈞給刺殺了,還有朱常洛等人,把朱常洛殺了,還有朱常洵等等。

太祖朱元璋建立了極其完善的政治制度,可以說是煞費苦心,是封建王朝的巔峰,即便到了清朝,仍舊在沿用明朝那一套,並非沒有道理的。

這套政治制度的精髓就在於,即便嘉靖萬曆等人躲在深宮之中數十年,朝廷班子仍舊可以照常運轉,即便宦官把持朝政,仍舊可以穩定天下,延續國祚!

也就是說,有了這套政治制度,即便皇帝被殺了,即便皇帝無所作爲,即便皇帝只是個三歲孩童,朝政都不至於無法運轉!

在這樣的情況下,刺殺了皇帝也只是引發震盪,絕不會因此而使得整個大明朝滅亡。

相反,刺殺皇帝會激起全天下百姓的義憤,他們想要再舉事就不會得到民心。

雖然對象不一樣,但可以參考一下土木堡之變,就能夠知道這套政治制度的威力有多大了。

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征蒙古瓦剌部,然而因爲王振的無能,被瓦剌首領也先俘獲於土木堡。

皇帝都被抓了,按說接下來便是亡國了,比如北宋的滅亡,可不就是因爲汴京陷落,宋徽宗被俘的靖康之恥麼?

然而於謙於少保卻打響北京守衛戰,力排衆議擁立留守監國的郕王朱祁鈺爲帝,堅決不投降,將主和派都給殺了,便是也先要把英宗送回來,讓于謙打開城門,于謙也沒有上當,只是告訴也先,咱們已經有了新皇帝,你要麼乖乖留下英宗,退出大明領土,要麼就接受死戰!

朱元璋雖然對待官員非常刻薄,可說到治理國家的能力,明朝官員卻比其他朝代都強,名臣能臣也比其他朝代要多,正是因爲朱元璋的這套政治制度。

他給予了朝臣極大的權力,雖然取締了延續千年的宰相制度,但設置的內閣竟然有權封駁皇帝的聖旨,避免了皇帝的胡作非爲。

而皇帝們又擁有錦衣衛等機構來監督大臣,避免大臣們架空皇帝的權力。

因爲擔心錦衣衛會勢大到難以控制,又設置了東廠來監督錦衣衛,所以在大明朝,官員人人都有大權,但人人都要受到監督。

這種監督制度,使得人人都賣力工作,但人人都不敢有謀反之心,可以說大明朝的政治制度,已經是封建社會的巔峰,即便皇帝被刺殺,也不會造成國家的滅亡。

所以太平道纔不會生出刺殺皇帝這麼愚蠢的想法來,甚至將這種手段看得非常的卑劣。

既然不是爲了刺殺皇帝,也不是爲了刺殺王恭妃和朱常洛,張古和張明到底是爲了甚麼才進的宮?

“本官實在想不通,這宮裡頭到底有甚麼值得爾等這般冒險,若照你這麼說,王恭妃和大皇子只是時運不濟,才撞見你的咯?”

張古聞言,也是搖了搖頭,朝李秘道:“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張某進宮確實有所圖謀,但打傷王恭妃和大皇子也絕不是順手而爲,至於真相如何,我相信李大人的查案能力。”

王安見不得張古這副嘴臉,當即朝他說道:“你這逆賊也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既然已經開口,還不趕快坦白種種,一定要雜家恐嚇一番才成?”

張古呵呵一笑道:“陰人便是陰人,連信用都不消講了麼?李大人可是答應過的,只要我說出自己的名字,就不會對我動刀子,你這是要打李大人的臉面麼?”

王安聽聞此言,也有些忿忿地看了李秘一眼,李秘卻氣定神閒,朝張古道。

“張祭酒放心,李某人向來說話算數,說不動刀子就不動刀子,非但如此,我會讓他們不必用刑,張祭酒好生住着便成。”

李秘如此說着,便朝王安道:“王公公,今天暫時就這樣了,咱們先回去喝口熱茶。”

王安還想質問李秘爲何不趁熱打鐵,李秘卻是朝他搖了搖頭,便領着王安走出去。

到了牢門前,張古卻突然開口道:“李大人真不想找回尊夫人了麼?”

李秘稍稍停了下來,卻沒有回頭,耽擱了片刻,便大步走了出去。

此時王安應該也能明白,爲何李秘要戛然而止,不再審訊,無論張古所言是否真實,既然提到了甄宓,李秘的心思就會受到影響,很容易會被張古反過來抓住破綻。

身爲東廠督主,王安也是深知審訊的要訣,適才自己一直被張古激怒,情緒被牽着走,已經是非常丟臉,眼下李秘穩紮穩打,先晾張古幾日,也不是沒有好處。

再者,張古如何進得這宮裡,還需要繼續調查,將內應之人全都挖出來,這纔是當務之急。

只有將內應之人挖出來,宮禁的防禦漏洞才能補上,否則今日來個張古,明日來個李古,後天再來個陳古,有多少娘娘和皇子夠打夠殺?

張古適才也交代了一些,雖然他進宮確實有所圖謀,但王恭妃和朱常洛也不是順手打一頓。

照着李秘的猜測,或許是宮裡的人秘密僱傭張古進來傷人,以致於張古纔有機會進宮,順道做太平道的任務,而不是進宮做任務,順帶傷害王恭妃母子!

如此一來,宮中隱患未消,幕後之人除了太平道之外,宮裡頭應該也有一隻黑手!

太平道很難去查證,但宮裡頭的內應卻如何都跑不出去,所以在晾曬張古的同時,若能夠把內應揪出來,審訊張古之時也就有更大的底氣,自然不怕他再守口如瓶了!

李秘將自己的大概思路告訴了王安,王安也點頭認可,事情終究要回到宮裡的調查,那麼真相是否如衆人所猜測的那般,是王恭妃自導自演的苦肉計,亦或者說,是鄭貴妃嫉妒朱常洛即將得勢,而趁機刺殺朱常洛,以掃清障礙?

“李大人接下來該如何?”王安適才太不冷靜,以致於審訊之時沒能發揮東廠督主的作用,此時冷靜下來,多虧了李秘掌控局勢,否則連此人名字來歷只怕都不清不楚,所以也就以李秘的意見爲主了。

李秘看了看王安,又擡頭望了那暮色之中的深宮一眼,朝王安道:“事不宜遲,我想先見一見鄭貴妃,王公公以爲如何?”

王安微微皺了皺眉,不過想了想,終究還是朝李秘道:“也好,宮裡頭閒言碎語頗多,早一日澄清,便早一日安生下來,老奴婢這就帶李大人到啓祥宮走一遭去!”

第六百一十八章 及時抵達兵戈止第六百零零五章 兩相權衡皆便宜第四百三十八章 關聯太監又逃逸第三百四十一章 御書閣中又生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精通檢驗老教士第三百九十章 無恥閣臣返聖旨第二百八十七章 黃鶴樓頂搜賊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黑白分明固心志第六百二十章 朝中奸佞我先知第二十七章 司吏盡訴心中疑第六百四十三章 年後查案無的矢第六十二章 無妄招災清白日第一百三十一章 見識廣博引詫異第六十六章 大碗喝酒好拜師第四十二章 隱匿牆外聽消息第二百六十章 冷宮老宅好耍戲第四百三十八章 關聯太監又逃逸第三百一十七章 製造意外之暴斃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見如故趙氏裔第一百二十九章 因緣際會世家子第八十章 近水樓臺得君子第五百零零三章 百鬼幻變遂成疑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膽求證見轉機第五百二十六章 清福洞前又滋事第二百五十章 摳門王爺發賞賜第三百零零九章 知府試探指揮使第十三章 見微知著巧辨屍第四百二十六章 官服被除摘帽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遭遇圍困急禦敵第五百五十章 生死抉擇君臣義第五百五十二章 圍殺逆賊又驚異第二百三十一章 資深郎中講蠱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因功升授起步低第六百零零九章 守陵小廟救內侍第四百零零三章 匆忙入宮難救急第三百九十一章 應對後續連環計第五十二章 漏液報信出差池第五百七十七章 反殺重犯放奸細第五百四十五章 靜養半年謀無知第四百七十三章 終是得見老死士第四百二十七章 獻計皇子摑外使第七十二章 戚家胤營來護庇第五百四十九章 瀟灑進宮有霸氣第六百零零一章 叮囑立碑留萬世第一百零零章 挑撥離間得生機第五百九十四章 天照大神之奇蹟第一百一十三章 迴歸縣衙接攤子第十二章 悲慟茂才領妻子第二百零三章 烏篷船上有舊識第四百九十七章 土御門神道後裔第三百零零九章 知府試探指揮使第三百四十四章 深思熟慮淺推理第五百八十三章 神將酒女鬥心計第七十章 老兒小輩共爭執第五百七十六章 蛇蠍美人沉水底第六百二十二章 拜見老帥無多禮第五百九十三章 絢爛煙花奪命時第五章 受聘客卿查玄機第五百五十一章 驚天宮變勿慌急第三百九十八章 創建新營共參議第五百六十六章 鄉學先生有見地第四十章 馬王爺廟玄青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對飲閒談曉真意第一百六十八章 冥想宿命若苦思第四百四十四章 生死決鬥共戮力第三百四十章 出面調停賢伉儷第二百八十四章 憑恃見識釋病體第三十七章 遊說推官尋強力第五百八十章 島府親衛頻巡視第二百八十四章 憑恃見識釋病體第五百二十五章 凱旋且把風頭避第四百六十八章 先生宣導又啓迪第二百零三章 烏篷船上有舊識第三百八十五章 連結恭妃尋助力第二百五十六章 陣前斬馬威震敵第二十六章 癔症暴發且救急第一百六十三章 同仇敵愾又慪氣第五百八十八章 無敵艦隊引驚奇第二百六十八章 安東世子道猜忌第一百五十一章 登門拜訪也堅毅第四百零零五章 母子平安大歡喜第五百八十八章 無敵艦隊引驚奇第十六章 刑房偶遇袁可立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鮮國王有暗示第四百一十八章 陰鷙兄長贈謝禮第七十二章 戚家胤營來護庇第四百八十八章 雪夜崔氏來突襲第五百五十三章 周旋纏鬥暗射擊第三百六十四章 爲求驗證來配比第二百三十七章 收留跟班賜名字第一百二十一章 領路小胖心機智第四百零零七章 翊坤宮裡幾失禮第六十八章 深夜造訪黑漆漆第四百八十四章 見得司馬說秘事第二章 淺灘小蛟意崛起第五百八十三章 神將酒女鬥心計第五百二十四章 信馬由繮也無力第四百五十二章 三人對飲攻心計第六十四章 黑臉六九收徒弟第三百九十九章 智謀軍師測神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