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對峙奸宦比氣勢

李秘總算是見到了傳說中的太監,客觀中肯而言,王沐德並非甚麼怪胎,他的面相俊朗,也算好看,身量頎長挺拔,倒有幾分書生氣。

由於古人都蓄鬚,對比之下,沒有鬍子的王沐德才顯得格格不入,僅此而已罷了。

不過王沐德一開口,便露了怯,開口閉口一個俺,要麼就自稱爺兒們,聲線確實有些尖細,讓人聽了便皮癢。

這些也還都是次要,最根本的問題是他的性情着實乖張,陰晴不定,喜怒無常,給人一種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的印象。

古時的太監其實都是不準讀書的,因爲他們說穿了就是一羣伺候人的奴婢,連命根子都沒權留下的人,又怎麼可能讀書?

只是到了明朝,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太祖朱元璋是窮苦草民當上皇帝,這種傳奇經歷是絕無僅有的,即便當了皇帝,他對官員 也沒甚麼好感,從他制定的各種政治制度就能夠感受得到。

官員信不過,只能用威嚴來約束管教,那他又該信任誰?

自然就是他身邊每日裡伺候他的那些個宦官們了。

胡惟庸一案過後,朱元璋趁機取締了延續千百年的宰相制度,使得中央集權達到了從所未有的高度,手裡捏着的皇權才真真是生殺奪予。

可他畢竟也是一個人,精力畢竟有限,不可能一個人處理這麼多的國事與政務。

於是朱元璋就讓身邊的太監讀書識字,讓他們幫着整理皇宮裡的書籍,但不得干政。

到了朱棣,情況也比較特殊,早先也已經說過,朱棣同樣多疑,於是便請了臨時教師,教宮中太監讀書識字。

真正形成正式制度,是在明宣宗朱瞻基的宣德年間,他在宮中開了學校,專門傳授太監,名爲內書堂,甚至配備翰林院的官員來擔任教師。

俗語有說,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這些宦官因爲沒有了傳宗接代的能力,無法生兒防老,都變得極其貪婪自私,如今有了文化,就更肆無忌憚了!

到了後來,宦官參政竟然成了見慣不怪之事,甚至無論中央還是地方,都有着宦官的影子。

作爲鎮守太監,王沐德自然是讀過書的,在宮中也曾風光得意過,眼高於頂,下到地方來,自然不會將七品小官放在眼裡,即便宋知微這樣的推官,又怎敢在他這位鎮守太監面前叫囂!

太監的心思其實最敏感,因爲身子殘缺,總是隱藏着內心之中的自卑,所以對別個的眸光也就最在意。

文人從來都看不起宦官,而宦官也酸溜溜地討厭文人,這彷彿已經成爲了不消說的事情。

其實一些文人跟宦官實在沒太大差別,其實都是閹人,只不過閹的地方不同,宦官被閹割了命根子,文人被閹割了思想罷了。

宋知微是正經進士出身,若是像陳和光這般與世無爭左右逢源,或者像同知黃仕淵那般阿諛奉承奴顏媚骨,那麼王沐德也不會爲難他。

可此時此刻,宋知微卻拿出了讀書人的風骨來,讓王沐德感受到了深深的鄙夷!

他最討厭的就是文人這一套,搞得全天下唯有他們最正派,實則都是一些道貌岸然的傢伙罷了!

王沐德猛拍桌面,走到宋知微面前來,陰着臉道:“宋知微,皇上派俺下來鎮守這蘇州,俺就要把事體辦得漂漂亮亮,容不得半點閃失差池,任何人膽敢壞事,就是與俺作對,就是要壞皇上的事,你好歹也是個讀書的,說話可要分清楚輕重!”

宋知微也被惹惱了,他最痛恨的就是這些閹宦,打着皇家旗號,狐假虎威,爲禍一方!

“王公公,這樁事於情於理,理刑館都有權經辦,既然本官起了這個頭,就一定徹辦下去!”

“剿匪是何等大事,衛所和錦衣衛的百戶所精兵強將遮天蔽日,如何輪到你這麼個破落的推官衙門來壞事,你給我把人都撤回來,不準再胡鬧,否則俺必定上告天子,讓你連推官都做不成,你信是不信!”

兩人針鋒相對,算是徹底撕破了臉皮,原本宋知微還有些忌憚,如今也是豁了出去!

“別人怕你,我宋知微卻不是,這件事本官是做鐵定了!”

王沐德早已怒不可遏,此時指着宋知微,手指都顫抖起來,跳腳罵道:“好你個讀傻的呆子!你這是妨礙鎮守衙門的公務,來人,給我拘起來再說!”

王沐德此言一出,身邊那些個衛兵便走上前來,將宋知微給圍了起來!

宋知微也是氣得臉色發白,反口罵道:“好你個奸宦,宋某乃是朝廷命官,接受天子印綬,朝廷公證,我倒要看看你憑什麼拿我!”

宋知微高昂着頭,浩然正氣煌煌洋洋,李秘心中也不由敬佩起來!

他自己也算是個讀書人,古時讀書人被封建思想閹割,比較封閉和頑固,但殺身成仁的硬骨頭也不少,今日總算也見了一個!

宋知微早先給李秘的感覺是個官場老油子,他也從未想到宋知微能夠做到這個地步。

所謂烈火見真金,也正因爲有鎮守太監王沐德這麼一鬧,李秘才見識了宋知微真正的氣節!

不得不承認,宋知微或許在破案斷案方面與袁可立還有着差距,但就憑着他這樣的風骨和心性,往後想要達到袁可立的成就,也不是不可能!

李秘既然選擇留下來,當然不能眼睜睜看着王沐德壞了大事,宋知微表現得如此堅決,李秘就更要幫助他!

那些個衛兵圍住宋知微之時,李秘便按住刀柄,走到了王沐德的身邊,低聲道。

“王公公也是讀過書的,想該知道,匹夫一怒,血濺五步吧!”

李秘是捕快打扮,破落得緊,也沒人注意到他,更不會有人將他視爲威脅,按說這等場面,尋常捕快早就嚇傻了,誰曾想到,這小捕快竟然有膽量威脅王沐德!

李秘口中所言,其實是個典故,說的是秦王跟唐雎的故事。

秦王說,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而唐雎卻問他,大王可曾聽說過布衣之怒?

秦王不由嘲笑,說匹夫生氣了不過丟帽子撕衣服,大吵大鬧罷了,可唐雎卻說,這是庸夫之怒。

真正的匹夫之怒,是專諸刺王僚,如同彗星襲月,是聶政刺韓傀,似白虹貫日,又是要離刺慶忌,如蒼鷹擊於殿上,這三個纔是真正的匹夫之怒。

而你秦王繼續這樣的話,我唐雎就要做這第四人,如今我離你不過五步,我要是生氣起來,沒等你伏屍百萬流血千里,我就先殺了你了!

王沐德是讀過書的,宮中生活又是無聊寂寞,平日裡就愛聽書看戲,讀書也盡是挑些典故來當故事書看,自然是知道這個故事的。

李秘說起這話之時,實在太過鎮定,雙眸微眯,嘴角掛笑,王沐德可不認爲李秘只是在嚇他!

因爲誰敢嚇唬他這個鎮守太監?

真正敢在他面前說狠話的,要麼是宋知微這樣的傻子書呆子,要麼就真的是動了殺心的了!

他乃是位高權重的一方鎮守,而李秘只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小捕快,橫豎賤命一條,誰更豁得出去,根本就不需要考慮!

“你...你...你敢!”

王沐德的聲音都顫抖起來,卻不敢往後退,因爲李秘已經將那雁翎刀抽出半截來!

“俺...俺可是...你知道俺是甚麼人麼,俺能讓你九族盡誅!”

李秘卻咧嘴一笑道:“小人沒有九族,小人無父無母,無上無下,無牽無掛,就賤命一條,便是這捕快,也才當了三天,那幾分工食銀都未曾領過,公公說我敢是不敢?”

宋知微這樣的讀書人,遇到王沐德這樣的奸人,怕的是流氓有文化,但比流氓有文化更可怕的是,流氓他不要命!

王沐德不講道理,強權壓人,李秘卻更加不講道理!

那些個衛兵可不敢大意,紛紛大喝,將矛頭轉向了李秘,這次連宋知微也怕了!

他不怕王沐德欺壓他,倒是怕李秘真的一刀殺了王沐德!

王沐德欺負他,大不了這個官就不做了,而且王沐德也不過嚇唬他,目的只是要將功勞搶了過去。

沒有正經名目,他又怎麼可能奏罷宋知微?再者,他如此做法也不合規矩,只怕連他王沐德都沒膽子上摺子。

可李秘真要殺了王沐德,事情可就捅破天了!

“李捕頭不可無禮,王公公並非...李秘,你可不要犯傻!”

李秘也是哭笑不得,沒想到適才正義凜然,視死如歸的宋知微,此時竟然嚇成了這樣子。

可他臉上卻不能露出任何遲疑,否則即便王沐德看不出來,那些老江湖樣的衛兵都要看出他不敢下手,到時候遭殃的可就是自己了!

眼下比較的就是這口氣勢,若氣勢鬆懈下去,自己也就任人宰割了!

宋知微這麼一開口,王沐德也趕忙開口道:“你且把刀放下,萬事有好說,雖然你對俺不敬,但俺也不是小心眼的人,只要你放下刀,俺萬事不追究!”

正如李秘所想,這些太監無兒無女,往往孤老,而且得罪的人太多,通常沒什麼好下場,難得善終,所以在任之時是能撈就撈,他們可把自己的命看得比什麼都金貴!

王沐德如此一說,李秘也就暗自鬆了一口氣,然而就是這麼一瞬間的放鬆,卻讓這些衛兵捕捉到了可乘之機!

“丟刀!”

一名衛兵大喝一聲,如春雷炸響,手中長刀已經出鞘,朝李秘斬落下來!

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密之後仍是謎第一百八十四章 登沙崇明情勢異第二百六十七章 堅韌孩兒來認屍第五百六十二章 金陵故人相逢時第三百三十章 半路反遭敵伏擊第七十二章 戚家胤營來護庇第二百二十五章 求助知府聽私密第四百三十九章 偶得甄宓死回生第三百九十五章 言語拉扯爭端起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下水道好探秘第四百六十八章 先生宣導又啓迪第一百七十章 王大宗伯的誠意第五章 受聘客卿查玄機第九十三章 糾結海圖做交易第一百八十三章 全修道人初相識第四百九十四章 倭奴戰神多第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生死決鬥共戮力第二百一十七章 未雨綢繆好商議第七十四章 百數倭寇死聚義第二百六十二章 巧遇當年楚西子第五百八十三章 神將酒女鬥心計第三百二十八章 四衙大獄賊嘯集第二百六十一章 鬧鬼別院在舊時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監國功臣徙第五百四十三章 通政太常來牽制第四十二章 隱匿牆外聽消息第五十三章 奔走小廟稍整飭第三百二十一章 工頭道出真演繹第四百六十九章 引君入彀做假戲第三百六十四章 爲求驗證來配比第四百七十七章 箇中內情俱已知第三百九十七章 御賜飛魚大紅衣第五十九章 牙行青雀飛天起第五百二十八章 執迷不悟是崔氏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堪回首是羞恥第二百八十六章 胡鬧激進是好計第四十九章 鎮守太監來鬥氣第五百八十八章 無敵艦隊引驚奇第三百五十三章 投杖化龍引驚奇第五百二十三章 千里尋夫感天地第五百六十二章 金陵故人相逢時第三百一十四章 再得升授也不奇第一百六十五章 呂坤侍郎自作繭第二百八十七章 黃鶴樓頂搜賊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中官送來御賜衣第二百七十七章 割掌放血還陽氣第五百四十七章 夜半穿宮查仔細第四百零零一章 朝中元老來致意第三百七十六章 私訪工部造軍器第一百七十章 王大宗伯的誠意第五百八十八章 無敵艦隊引驚奇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士出品神仙器第四百三十三章 詔獄深處審妖異第二百四十五章 楚王宮府金光碧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戰啓幕炮聲急第七十九章 與君對坐談辛秘第一百七十八章 與君踐行別五里第三百六十五章 解惑終究需驗屍第四百二十五章 牡丹亭夢後宮迷第五百四十六章 宮中詛咒亂牽扯第四百一十三章 彼岸花蠱遺半枝第八十章 近水樓臺得君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陰陽神道藏王裔第五百八十四章 甕中捉鱉不戰死第五百零零六章 質疑鬼怪查隱秘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手揭面引驚奇第五百二十八章 執迷不悟是崔氏第四章 不畏強硬戲司吏第五十三章 奔走小廟稍整飭第一百八十九章 揭破醜聞引鋒機第四百一十七章 貞慎翁主衝動時第五百三十六章 嚴冬未暖春未至第三百六十六章 神鬼手段化印指第三百七十五章 酒後失態記不起第四章 不畏強硬戲司吏第二百三十三章 寒門士子大魄力第三百六十五章 解惑終究需驗屍第二百八十八章 推心置腹交老底第八章 雨夜追尋蛛馬跡第六百四十八章 暴雨連綿談客氏第一百八十五章 錦衣千總來壓欺第十四章 徹查到底不言棄第六百零零八章 倒成閒人無所事第四百七十三章 終是得見老死士第十三章 見微知著巧辨屍第六百四十二章 外號瘋狗之御史第五百九十三章 絢爛煙花奪命時第三百四十九章 蜀營徐庶提協議第五十六章 商議定策軍報急第二百九十九章 京城百戶生血氣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士出品神仙器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堪回首是羞恥第一章 莊周曉夢迷蝶衣第二百二十九章 醉酒士子瀕暴斃第二百四十六章 陪同楚王檢軍姿第二百零五章 拷問之下出真知第四百一十四章 附屬國度有來使第五百二十六章 清福洞前又滋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騎驢找馬燈下迷第九章 女賊出沒巧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