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情報送達緊聚議

李秘如鬼附身一般鬧了半夜,差點就把那家丁都給掐死了,小丫鬟嚇得花容失色,整個陶家都人心惶惶,皆以爲是李秘把惡鬼帶回到家中來,一時間也是無人敢入睡。

陶員外有心幫助袁可立,可遭遇這樣的事情,心裡多少有些捕不快,李秘找郎中詢問過情況,知道袁可立短時間內是沒辦法醒過來了。

即便能夠醒過來,也沒法跟着他到知府衙門報信,更不可能把陳和光請過來。

橫豎陶員外將袁可立當寶貝一般供着,連那馬伕也都伺候得不差,李秘也就放心下來,與陶員外告辭一番,便借了一匹老馬,獨自上路,往知府衙門這邊趕了過來。

袁可立被傷,情報被搶,自己還分不清那黑瞳女啞巴到底是人是鬼,所有的不順彷彿一下子全都扎堆咬上了李秘的身來。

然而李秘並未氣餒,即便沒有密信,沒有袁可立的旁證,他也必須將情報告之陳和光和宋知微。

畢竟倭寇入侵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干係着沿海數十萬百姓的安危,而單憑他的力量,無法證實情報真假,無法做出防禦,無法改變大局,藉助官府更大的力量,是唯一的選擇。

陶家的老馬雖然是用來拉車的,但勝在穩健,適合李秘這種不善騎馬的新手。

對於一名現代人而言,想要掌握騎馬技術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即便在古時,也不是誰都有資格騎馬,更沒有條件騎馬。

華夏民族之所以在古代建造宏偉的萬里長城,主要目的就是爲了抵禦北方的遊牧民族,追究起來就是因爲華夏是農耕民族,缺少戰馬。

李秘自是不會騎馬的,但作爲古代最快捷的一種交通工具,馬匹是不二選擇,加上沒了老車伕的指引,又是在夜間,李秘生怕自己會迷路,到時候難免有所耽擱。

而拉車的老馬是認得路的,只要放鬆繮繩,老馬就會將他馱到城中心的熱鬧地帶。

李秘本想讓陶員外給自己差撥一名引路人,只是自己在陶家鬧出這等事情來,陶員外臉色也不好看,李秘終究沒有開口。

好在李秘運動天賦與智商都不差,老馬又溫順穩健,約莫四更天的時候,天已經有些發白,李秘終於還是來到了府衙。

府衙還未開門,李秘卻沒管得這許多,到了門房,值夜的門子被李秘吵醒之後,一臉怒容便罵着走了出來。

“哪個索命鬼催的,大早晨敢到府衙來頑耍!”

看清楚了李秘面貌之後,這門子更是惱怒,因爲李秘在府衙的事已經人盡皆知,差點就惹火燒身,將王沐德這個大麻煩,招惹到府衙的頭上來。

雖然知府陳和光和推官宋知微,對李秘都非常賞識,但府衙的人,對李秘是各種羨慕嫉妒恨,又覺着李秘是個麻煩精,哪裡會給他好臉色!

“原來是小李捕頭啊,今番是不是又有甚麼天大的事情要來稟報?”那門子一臉戲謔道,忍不住打量着李秘身後那匹馬。

宋朝時很是缺馬,因爲沒有大量的騎兵部隊,所以打仗時候吃夠了虧,也飽受欺負,即便岳飛爺爺拉攏起岳家軍,也並非以騎兵制勝。

到了元朝,因着是蒙古族統治天下,馬匹自然也就多了,而到了明朝,也不會再那般缺馬了。

因爲明朝疆域比宋朝要大很多,馬場也不缺,成祖朱棣起兵靖難之時,就曾經藉助朵顏三衛等異族騎兵的力量。

明朝也非常注重馬政,所以馬匹到不會缺稀。

馬匹跟銅鐵之類,都屬於戰備戰略物資,民間極少能夠見到,陶員外家底殷實,也才只有這麼一匹拉車的老馬。

可即便如此,李秘騎着這馬兒過來,仍舊讓那門子兩眼放光,盯了許久。

李秘可心思跟門子糾纏,從身上摸出幾粒銀錁子來,塞到了門子的手中,嚴肅地說道。

“某確實有要事通報知府大人,勞煩老哥哥進去通稟一聲,若知府大人不願意見在下,某轉頭就走,絕不煩惱老哥哥半點!”

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更何況李秘骨子裡就帶着一種令人信服的威嚴氣度,那門子也就爲難起來。

作爲門子,可不是單純的看門狗,要懂得察言觀色,要懂得權衡貧富得失,什麼人該拒之千里,什麼人該恭迎大駕,什麼人該敷衍拖延等等,都有着很深的學問在裡頭。

人都說宰相門房七品官,說的可不僅僅只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同時也說明門房必須具備不弱的綜合素質,必須是機靈人才能擔當。

這門子能夠當上蘇州府衙的門子,自然不是平庸之輩,起碼在人情世故上,絕不會是愣頭青。

雖然這四更天把知府給叫醒,實在有些爲難,但事出有因,也分個輕重緩急,這蘇州府內情況極其複雜,知府大人也經常被人半夜吵醒,就爲了起來解決各種突發事件。

因此,這門子也就沒再多說些爲什麼,將銀錁子塞入袖籠之中,而後縮着脖頸,麻利地往後宅走去。

過得約莫小半個時辰,東方都已經開始發亮,晨曦將雲朵都染成紅黃之色,爲雲朵鑲上了金邊,陳和光才讓門子將李秘給帶進了府衙。

花廳之中,陳和光只穿着寬鬆閒散的常服,見得李秘就有些皺眉頭,朝李秘問道。

“這麼早過來,莫不是那些倭寇細作又有新進展了?”

李秘聞言,心裡也稍安,畢竟陳和光看似懶散,實則對此事也是非常上心的,或許因爲與王沐德有過約定,是以不願落了人後之緣故。

既是如此,李秘也開門見山道:“大人明鑑,確實是個新進展,只是比倭寇細作之事還要緊一些。”

“早先調查張氏一案,小人曾偶得一顆隱藏密報的機樞信筒,只是這信筒太過精妙,一時無法解開,這幾日多得項穆老中書幫襯,不眠不休了好幾日,這才解開來,獲得密信一封,裡頭卻是倭寇準備入侵魯燕磯的計劃!”

李秘也沒有任何隱瞞,將時間地點等關鍵信息,以及如何獲取密信,以及密信真實性有待證實的問題,統統告之了陳和光。

陳和光本來是睡眼惺忪,眼睛上都還巴着眼屎,若非李秘在倭寇細作這事兒上有着大功勞,他才懶得起來接見李秘。

如今聽說竟然發生了這等事,整個人如同冷水潑頭一般,頓時便醒了過來!

倭寇入侵與倭寇細作潛伏城中,那可完完全全是兩碼事,嚴重程度那是天上地下!

畢竟倭寇細作潛伏在內陸,早已是見慣不怪之事,時不時興風作浪也無甚奇怪,可倭寇已經很多年不敢大舉入侵內陸了!

經過了戚家軍的沉重打擊,倭寇元氣大傷,幾乎到了十不存一的地步,剩下那些擁有一戰之力的倭寇組織,也都屈指可數。

即便如此,他們也只敢躲在孤島之上,打劫過往船隻,或者與弗朗機等其他國家的海盜並做一處,到沿海來掠奪一番便望風而逃,與其說是搶,不如說是偷。

這等境況之下,倭寇們的生存狀況也並不是很樂觀,無法登岸,就得不到足夠的補給,無論是物資還是人員。

所以倭寇也就漸漸衰敗下去,加上大明海防森嚴,沿海地區建立了完善的應對機制,這十幾年間,幾乎沒什麼倭寇敢大舉入侵沿海了。

這也是蘇州等地爲何繁華依舊,漸漸又恢復了奢靡生活狀態的原因之一,因爲沒有了倭寇的侵擾,老百姓漸漸也就好了傷疤忘了疼。

然而李秘此時卻帶來這樣一則情報,又讓陳和光如何不驚駭!

作爲一方牧守,陳和光雖然看着不理事兒,但對自己轄境之內的事情,還是非常清楚的。

倭寇們韜光養晦,只怕是在舔舐傷口,積攢力量,有朝一日,必定還會捲土重來,因爲他們骨子裡就是盜賊,除了燒殺搶奪,姦淫擄掠,他們根本就無以爲生。

只是陳和光沒想到,如此緊要的情報,竟然落入了李秘的手中!

因爲沿海邊防的那些衛所,都沒有發出警報,更沒有軍方的任何消息傳來,這個情報的真僞,確實如李秘所言,有待進一步的證實。

陳和光很快就讓人將宋知微給請了過來,又讓李秘將事情原原本本說了一遍,宋知微的態度與陳和光也是一般無二。

眼看着日子就要近了,想要證實情報真僞,就必須加快速度,趕緊落實下去,否則一旦情報是真,無法及時作出防禦,事態可就嚴重了!

因着與王沐德的人一道處理倭寇細作之事,陳和光和宋知微也並沒有瞞着王沐德,不多時便讓人將這位鎮守太監也請了過來。

多虧了李秘的地圖分析法,他們抓獲了數十名倭寇細作,在倭寇不敢入侵的“承平年代”,能夠抓獲這麼多敵人細作,也算是非常大的功勞了,王沐德正沾沾自喜呢,沒想到李秘這麻煩精又來了!

見得李秘,王沐德的臉色便難看起來,因爲他無論是在宮中服侍天潢貴胄,亦或是下放鎮守一方,都無人敢對他如此不敬。

偏生李秘這麼個小捕快,初生牛犢不怕虎一般,竟然差點威脅到他王沐德的性命安危,更讓他顏面掃地,雖然面上和煦,但他心裡對李秘早已咬牙切齒恨之入骨!

第九十九章 且把生機託葛氏第一百六十四章 火起火滅追蹤遲第一百三十章 逼迫聖裁添敗績第三百二十五章 對坐淺嘗古彩戲第三百六十四章 爲求驗證來配比第四百一十九章 夜裡爆發大變異第三十九章 牙行門裡有狼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奸宦雛兒傳密旨第六十八章 深夜造訪黑漆漆第一百三十章 逼迫聖裁添敗績第五百八十四章 甕中捉鱉不戰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性情古怪小師弟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十屍身難確實第五百九十一章 孤膽英雄急大義第五百一十四章 營中相見謀密計第一百零五章 驚豔好事變壞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起火點處有煤瀝第五百七十三章 驅散黑暗光復拾第四百八十八章 雪夜崔氏來突襲第三百二十章 黑頭小魚實詭異第四百六十七章 震懾鐵匠終繳器第五百一十一章 爲埋真相斬武士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面總督之包庇第四百三十四章 危言聳聽爭鋒機第二百七十二章 搜查住處無隱匿第一百二十四章 神堂庫房意外喜第一百八十四章 登沙崇明情勢異第二百一十一章 前往杭州踢場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左右隨行紅白衣第五百六十章 且琴且歌血路疾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夏郡王夜見遲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面總督之包庇第三百七十二章 繁華京城首善地第一百八十六章 全修道人轉局勢第一百零八章 衙役道出真秘密第二百六十章 冷宮老宅好耍戲第四百六十七章 震懾鐵匠終繳器第九十九章 且把生機託葛氏第四百五十二章 三人對飲攻心計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中貂寺傳令遲第六百零零五章 兩相權衡皆便宜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士出品神仙器第五十四章 再遇女鬼酣戰激第六百三十四章 危難時刻同母弟第五百三十四章 光海君囚中救弟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奈大計捨生義第一百九十八章 知縣都督敘舊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推心置腹交老底第四百五十四章 太監討問錦囊計第五百五十五章 授官封爵太出奇第一百四十九章 抵達應天見利奇第一百九十四章 久別重逢解怨隙第一百一十四章 調查女賊盡全力第二百二十四章 奸宦雛兒傳密旨第五百零零一章 混亂陰陽有怪疾第三百零零零章 楚王馳援也及時第三百八十四章 冷宮神堂訪妃子第六百四十六章 泥佛也有三分氣第五百九十九章 爲保大義陷絕地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路向南藩王邑第四十六章 跟隨縣令見上級第五百二十六章 清福洞前又滋事第二十九章 守株待兔女夜襲第六百三十七章 抵達京城宣召急第四百零零二章 難得清閒又來事第五百二十八章 執迷不悟是崔氏第四百五十一章 小酌小坐傳牌藝第二百一十七章 未雨綢繆好商議第三百一十四章 再得升授也不奇第一百零八章 衙役道出真秘密第四百七十七章 箇中內情俱已知第一百二十章 小胖來報定大計第一百零三章 辨別毒草復起死第五百八十五章 得刀奪島掀圖紙第三百八十二章 啓祥宮中見萬曆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路向南藩王邑第八十七章 捏造罪名除釘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酒後失態記不起第六百四十七章 縝密籌謀反間計第六百二十九章 拷問俘虜備戰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生高貴皇族裔第六百零零六章 爲求萬全互透底第五十二章 漏液報信出差池第四百一十九章 夜裡爆發大變異第二百一十七章 未雨綢繆好商議第四十七章 知府青睞隱深意第六百五十五章 得脫水道心歡喜第三百零零八章 年節繁複無新意第二百八十三章 楚王帶路探王氏第三百五十四章 黃天蕩畔造神祗第六百四十四章 縝密推斷白骨屍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夏郡王夜見遲第一百零三章 辨別毒草復起死第二百三十一章 資深郎中講蠱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精心準備唱大戲第六百四十一章 新舊閣老提建議第三百五十九章 鷹揚宴前等送禮第六百四十九章 事出反常必有異第五百三十二章 無遮無掩曉以利第四百三十九章 偶得甄宓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