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八章 大學籌備(中四)

bookmark

“對了,你們回去跟準備參與教學的工程師們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做些綜合工程,比如跟物理化學系合作一下,看看能不能弄出半導體加工設備來。”沈文劍突然發現一邊教學一邊把普通人的加工體系弄出來,可能性貌似挺大的。

池工沒立刻回答,反問道:“半導體是用硅晶嗎?”

說到這個沈文劍就嘆氣:“哎,沒錯,先用硅晶湊合着吧。”

去年沈文劍要求高級材料組試試藍鑽的工業生產,結果非常不盡人意,折騰了半年,勉強弄出顆直徑連三十毫米都沒有的藍鑽……雖然也非常值錢,可是工業化完全不夠看啊。

所以年底前又回到硅晶圓製造,相比藍鑽過於複雜的成分和微觀粒子構造,硅晶圓就簡單多了,上個月已經在實驗室製備出直徑50毫米長2米的硅晶圓,成品純度爲99.99999%。整個過程沒有用法術,後續的純度提高和加工直徑、長度的增加,似乎完全可以交給大學來完成。

硅晶圓這東西在另一個世界秘密很少,沈文劍雖不是晶圓生產的業內人士,也接觸過很多論文。

晶圓的生長越接近邊緣越粗糙,50mm直徑的晶圓,連1300平方毫米的可用面積都切不出來,這麼點大一片經表面處理、熱處理、塗膠、光蝕、切割之後,扔掉純度不足、加工誤差產生的次品,沒幾片能用的,低下的效率讓自動化機械毫無用武之地。

當然精度增加並同步提升良品率之後,芯片面積可以做的更小,成品數會增加,但設備的利用率還是太低了。光蝕機加工晶圓片,大片也是一次,小片也是一次,甚至耗時都是一樣的,所以當然需要更大的晶圓支持量產,成本纔夠低。

於是池工離開時,沈文劍提了個建議,晶圓直徑不到150毫米不去談量產,對此池工表示要跟高級材料組借些資料研究研究先。

對自己不太專業的事情,沈文劍也不過多的指揮,提了個要求也只是爲避免重複建設把錢給浪費了。

說實話,在這個世界重新還原半導體技術,比用玄學還麻煩……似乎這麼說也不太對。

沈文劍在另一個世界的本體是專門弄導彈動力的,機械加工、空氣動力、信號傳導等已經儲備了很多,在這個世界爲了讓自己能正常修煉,一個人抓着符文體系折騰了十幾年,才逐漸有想法將兩個體系結合起來。

簡單的講,玉劍山現在的技術體系,符文定式相當於元器件構架,當符文定式與某些材料相結合時,功能非常強大的元器件就誕生了。元器件組成一個個的功能模塊,藉助工程師的組合,成爲各種產品。

沈文劍實際利用了這個世界已有的“規則”,去搭建自己想要的體系。

但爲普通人準備的技術體系,幾乎是從頭做起,有大量的元器件類型等着剝離玄學成分,過程中甚至要順便研究新的理論和結構。

任重而道遠啊。

類似的邊教學邊構架非玄學設備的課程,沈文劍隨後又安排了幾組,讓“臨時工教授”們回去準備。

新增的項目包括了之前由工程院負責的機器人勞工項目。

機器人勞工是爲樂園一號鬆綁人力而準備的,但這個項目碰上了很多障礙,遲遲沒有結果。

面對的問題包含了封裝成本與非玄學零部件的批量生產等問題。

玉劍山的封裝技術基於材料學和陣法學,這兩者都會額外增加成本,但產品並不會變厲害,反而會因爲額外的配重變的更差勁。

比如履帶式的土人系列機器人自重爲一百七十千克,因爲不像錄像帶、儲能體那樣全部的功能部分集中在一起,封裝規模很大,會額外增加約120千克的重量,爲了應付這120千克的額外重量,並且保持足夠的勞動力,就需要更強更粗的骨骼系統,重量又繼續增加。

材料和工序的堆積讓成本大幅度攀升,成本影響售價,售價又影響到樂園一號行政中心是否能痛快的剁手採購。

要解決封裝規模過大的問題,就遇到了之前跟重現微電子技術一樣的障礙。

機器人核心系統發送信號到手(鉗子?)上,手跟着做動作。如果想把手臂部分的封裝取消掉,需要額外的電子元件和邏輯電路來實現信號轉換,並配上純粹的大扭矩電動機,否則就要把傳動關節封裝後加裝入無線信號系統,顯然兩邊都不好弄。

那爲什麼飛艇就不會遇到這種問題呢?

因爲飛艇足夠大。

玉劍山的飛艇符文系統集中在頂面、底面骨架和翼面內,避開了乘員艙兩側,乘員艙的地板板連機體中心切面都沒到,距離底面更遙遠。有足夠的距離,屏蔽普通人的影響也變得容易,刷一道阻斷漆就行,沒有阻斷漆就加一塊厚度30毫米以上的木板,兩面塗上木漆效果差不多。

像錄像帶,就因爲太小,使用時距離人員太近,所以需要把一點點大的東西封裝好幾層隔離材料,才能達到徹底避免被普通人弄出“驅散”效果。

機器人的封裝與錄像帶更像,手臂、關節這種地方的封裝非常難搞。

回到正題,該項目工程院還是花了些心思,大部分電子、機械零部件的原理都已經完成反推,就是電機差點,主要是磁強度不夠,沒辦法在關節那麼小的地方產生足夠的力量,關節弄的更累贅些做點普通體力工作沒有問題。

這套半成品轉去大學裡,要麼藉助玄學的封裝核心慢慢弄一套,或者延伸出來去做各種機械也可以。

“相公,這套技術要免費給大學?”殷玲整理資料時專門從裡面跑出來提問。

沈文劍有點驚訝,是什麼讓她覺得自己會免費給技術的?難道自己真這麼大方?

機器人裡面包含的技術量非常多,以芯片基礎的邏輯系統之外,還有儲存、能源、無線信號、動力、傳動、傳感、測距等等,每一項裡都有材料學結晶,怎麼可能無償給別人。

“當然不可能,資料整理完了之後給劉丹長老找人去談,最好能達成技術入股……入份子,拿到大學一半的所有權,我們也可以另外再加些錢。如果談不成就用正常的技術轉讓來算。”

第二十二章 工程院離場(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伊索萊姆的發現(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魔族的胃口第一百六十六章 魔族的胃口第二百三十章 機器人底層限制第二百七十七章 賽博坦網絡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規與新人(下)第三十四章 試做機(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棉花第一百八十三章 反擴張籌備第三十四章 試做機(上)第二章 築基、說走就走的旅行第四十九章 靈氣之精第一百五十四章 扎堆成丹第六十二章 天火升級第二百五十五章 把二鬼子也安排上第兩百零六章 大學籌備(中二)第七十八章 深淵女王的奇怪後代第一百一十六章 爐子第一百四十章 開發系統正式運轉第一百七十章 法術發射器!第一百六十一章 閃電甲型首航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師餘靈珊(五)第三百三十四章 鐵堡的未來(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角交流(中)第四十二章 “賽琳”(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魔鬼星球(九)第十二章 產能不足第兩百章 突發災難(中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做個沖天炮第二十一章 湖邊的災民第八十八章 近似的方向(下)第七十二章 城市類型探討第七十五章 在家看大戲的東西第三百六十七章 多拉的小怪物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師餘靈珊(八)第一百七十四章 精英日常任務(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返虛劫幫扶計劃第三期(下)第九十二章 鐲子第一百三十章 新年茶話會(上)第八十九章 就地解散第二百四十一章 芯片與核電第六十章 戰鬥力強化(下)第三十五章 種一波田第二十九章 涅拉與雅爾第兩百零二章 突發災難(中五)第兩百零一章 突發災難(中四)第六十三章 世界門假設第三十八章 目標,鐵礦第二百八十五章 回家(上)第七十二章 城市類型探討第四十九章 伊甸園島第五十章 角鬥(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別器(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鍋來!第三百二十五章 安全感重建(下)第五十六章 蘭龍鎮開發第十一章 上山考覈(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起手式!第三百六十九章 斷崖(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失敗的試探第二百一十七章 推算危險(下)第九章 安置第一百一十九章 傻狼第一百零六章 奇怪的徒弟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瞭解新異界(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死循環第四百二十六章 隧道開工第一百二十章 吃大戶?第二百四十章 真三要升級?第七十六章 航天飛機壞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新間諜和新符文第二百三十四章 怪獸卡車的誕生(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新區部署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門送禮(上)第七十四章 飛艇生產鏈恢復第六十九章 目標:亡靈之地(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複數門?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造機器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用妖族充數?第二百九十八章 土豆遊擊者(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賣點東西第九十七章 天魔?第一百一十七章 神通創作?第一百二十九章 新的食品第一百八十二章 白光第四十九章 海龍山第三百四十五章 戰爭皮卡(下)第三百零七章 財源第三百二十八章 空間站日常(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錢第四十二章 飛行訓練第十三章 絕地的池子(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交班(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師餘靈珊(一)第二百三十章 機器人底層限制第五章 別人的藏書第一百七十四章 別人的商業智慧第二百四十八章 行動的動力?第四十一章 浮空石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