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後錯金,洞察入微

餘耀接着說道,“這把劍的劍鋒,淬火技術十分特別,從隱隱透出的獨特色澤就能看出來!或許是調製了特別的水劑。這種技術,顯然是爲了讓兵刃更加堅韌鋒利,已經超出了常規青銅器的範疇。現代絕不會有,我也不相信老爺子能掌握!”

青銅器和鐵器不同,一般是不用淬火的;可也有二般的情況。

需要淬火的,多是鋒刃器和樂器。而且,普通的青銅器也不能淬火,淬不好就裂了,必須高錫青銅器才行。

滕昆吾暗暗點頭,這小子不光是眼力了得,還是個愛學習的主兒,“既然如此,那就是真品了!你爲何還要說,說真的不對,說假的也不對?”

“這把短劍,肯定是戰國時期的極品青銅劍,這個沒錯兒。”餘耀微微一笑,“但是,不能您認爲是徐夫人作劍,就給它加上錯金銘文啊!滕老爺子!”

“好小子!”滕昆吾霍然起身,“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他這一下子,那就相當於表態餘耀說對了!

但是相當於不代表就是。

所以,餘耀並未接口,只是看着滕昆吾。

滕昆吾嘆息,“罷了,你贏了!現在可以說說你怎麼看出來的吧?”

餘耀這才說道,“野生的和家養的肯定不一樣。”

高手之間,不需要廢話。

滕昆吾眼睛微微眯起,“能再多說兩句麼?”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是技術上的問題。”餘耀輕輕搖頭,“戰國時期的錯金,得用鑲嵌法,可這是件古器,重器,您鏨槽的時候必有心理障礙,很難行雲流水地完成。有了這個基礎,趙國的篆字又有點兒特殊,最終還是露出了細微的端倪。”

錯金,是春秋中後期纔出現的青銅器上的工藝,戰國到漢代興盛起來。

這是一項很精細的工藝,對技術的要求極高。

錯金的技術手法,主要有兩種,春秋戰國時期,主要用的是鑲嵌法,這個又叫鏤金。

鑲嵌法,就是鑄造青銅器的時候,預留凹槽,或者鑄成之後,鏨刻凹槽,然後,再用金絲或者金片鑲嵌到凹槽裡。

還有一種手法,叫做塗畫法,也很容易理解,用的就是不是金絲和金片了,而是金泥,塗抹到凹槽中。漢代以後多見。

滕昆吾拿出的這把青銅短劍,上面的錯金,用的自然是鑲嵌法。

但是,這是滕昆吾後加錯金,難度比當時錯金還要大。在一件兩千多年的青銅短劍上鏨刻凹槽,那必須得非常小心。

就像餘耀說的,就算滕昆吾的鏨刻技術沒有問題,但是心理上的障礙卻很難克服。

他的這個決定本身就很怪誕。你覺得是徐夫人作劍,就突發奇想要給它加個標籤?這個暫且不多討論,畢竟是他的東西,他願意怎麼弄就怎麼弄,無非是性格問題,別人管不着。

可是,就算決定要弄,他的技術也沒問題,心理上卻很難靜如止水。這畢竟不是凡物,他也肯定很喜歡,一旦弄不好,不僅完不成他心目中的“錦上添花”,還會弄個“狗尾續貂”,甚至暴殄天物!

這個心理障礙,使得他在鏨刻凹槽的時候,難以真正做到行雲流水,乾淨利索。

當然,即便如此,也能進一步細細修整,但他這不是新作劍器,而是古劍添新工,修整之後,還是有差別的。

實際上,如果僅僅是這一點兒差別,餘耀也未必能看出問題來。

這裡面還有一個障礙,不是心理上的,是客觀存在的,那就是這四個錯金字體的特殊性。

既然徐夫人是戰國時期趙國人,那麼錯金字體應該按照當時趙國的字體來,至少滕昆吾是這麼想的。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各國的文字和字體都是不一樣的。趙國的文字,類似大篆,但字體特點明顯。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有濃郁的手寫意味。

鏨刻凹槽沒有行雲流水地完成,鑲嵌金絲形成的字體又要有濃郁的手寫意味,如此,表面上看着整齊合一的四個篆字,就會透出一種“野生”的感覺。

而本來,錯金篆字卻應該是短劍“家養”出來的!

當然了,說是大體能說明白,但想真正看出來,需要極高的眼力,而且洞察入微。

滕昆吾聽了餘耀說的,表情怪異,來回踱步,七八趟之後,才站定道,“給我一支菸!”

“您不是戒了麼?”

“少囉嗦!我抽一支繼續戒!”

滕昆吾點了煙,狠狠吸了好幾口,這纔看着餘耀,“你就算從孃胎裡開始學,也不可能有這般眼力!”

“老爺子,我是學考古的,再就是今天運氣不錯······”

“狗屁不通!學考古學不出眼力。”滕昆吾連連搖頭,“你師父到底是誰?”

“神交算師父麼?”

“更是狗屁不通!”滕昆吾跺了跺腳,“罷了,這畢竟有點兒犯忌諱;你不想說,我也不勉強。說吧,想讓我做什麼東西?”

餘耀正要張口,門又開了,高大男子先是躬了躬身。滕昆吾一甩袖子,“說!”

高大男子:“客人來了,我已請進後廳了!”

“你先不忙說了,放心,我不會耍賴。走!今晚留下,一起吃飯!”滕昆吾說罷,便直接出了門。而高大男子則小心翼翼收起了樟木盒子。

“哎?老爺子,我晚上還有事兒呢!”餘耀跟着叫道。

滕昆吾快步如風,在院中直接走向房子最邊上的一道小門,拉開門走了進去。

“老爺子?”餘耀無奈,只好緊緊跟上。這道小門後,原來不是個房間,而是個走廊。穿過走廊,便來到了第二進院。

“你從江州跑到這裡,晚上能有什麼事兒?”滕昆吾這纔開了口,“便宜你了!我的飯,誰都能吃麼?”

餘耀擡眼一看,這第二進院子和第一進院可真是大相徑庭,第一進院空蕩蕩的,但這第二進院裡,卻是鳥語花香,只有一條花草間的小徑。

正房仍是五間,也沒有廂房,但紅瓦之下,沒有裸露紅磚,而是粉刷成了米黃色;門窗也不再是綠漆,而是硃紅。

正中雙開的房門敞着,天色已經微暗,裡面卻燈火通明,能看到一水兒的古典傢俱。

滕昆吾走到門口,裡面的一個人,也就此迎了出來。

第636章 又一幅第647章 多管閒事第543章 一善堂第383章 真鼎何處尋第693章 會面圓明園第258章 譚木匠第47章 一水兒汝窯第716章 運籌帷幄第425章 我不是急,我是擔心第73章 它就像趙子龍!第444章 三球五行第415章 天工第747章 灌江口第283章 榆木盒子第434章 順藤摸瓜第455章 雞心罐,不是杯第414章 珠壽不長,人老珠黃第390章 非仇之命,不義之財第733章 熊大熊二第229章 坐地泡第192章 頂級高仿代名詞第431章 殘器巧改,綠釉後上第317章 揭裱之前第289章 何以濯的唯一仿作第125章 中谷神花第698章 七錢之用第281章 黑色妖姬第73章 它就像趙子龍!第40章 盧記瓷行第168章 我還有個名字,許如琢第370章 送上門來第696章 三江並流第218章 不打不相識第742章 羅甸,金甸第273章 養子第115章 淵源地球儀第275章 海水龍紋高足碗第66章 大壽金胎第230章 鳴鶴二十八宿第392章 報警!不能讓他走了第131章 黃衣大士第232章 最後的水字口第126章 謝流齋第255章 石渠寶笈又得發單章,無語第654章 星空圖第251章 樞府瓷,卵白釉第689章 感情問題第547章 杯已不在,鬼叔先得第279章 簪花仕女圖第156章 五百年來一大千(第四更)第89章 虯角第50章 藍戳第334章 我真想會會他啊第540章 標字鬥彩杯第433章 衝突之後第386章 宋畫謎團第158章 爬山頭,氣死貓第222章 線軲轆,無擋尊第234章 英雄合巹杯第429章 赴泉城,小合計第596章 黃龍背後傍龍河第174章 朱三鬆不夠,再加吳昌碩第503章 未雨綢繆第790章 昭陵六駿,謝流齋第11章 買的不如賣的精第423章 上善若水第262章 一番梳理,兩枚銅印第681章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第499章 兔子當皇帝第635章 鋪墊第191章 拿下鎮紙,又遇蹊蹺第310章 放漏第396章 是誰教你的?第659章 紛至沓來第220章 東洲錄東坡第317章 揭裱之前又得發單章,無語第617章 彩漆戧金銀錠盒第470章 江州第一眼第199章 兩兩相對,雲裡霧裡第40章 盧記瓷行第241章 文帝信璽第425章 我不是急,我是擔心第469章 琥珀木,嬰戲杯第635章 鋪墊第729章 雪山老僧第249章 西遊記,磁州窯第742章 羅甸,金甸第628章 賣畫還是買酒第128章 我不是演員第589章 魂瓶,提點第249章 西遊記,磁州窯第611章 另一件,一起看第151章 真正來歷第421章 “亂碼”的六器第479章 知行合一第668章 紛亂擾擾,認定直覺第293章 高手若是在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