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曼生十八式,合鬥壺

謝治豪剛走不到十分鐘,一個不速之客來了。

“稀客啊!”餘耀起身,“你這突然換了個精緻的妝容,我差點兒沒認出來,到我這裡不用這麼講究啊!”

沈歌“切”了一聲,從包裡拿出了一張請柬,“秋拍預展,我得給餘大老闆送請柬啊!”

“你也不提前說一聲,我要是不在呢?”

“我上週就給你發微信了,說給你送請柬;你還回了個‘隨時,人不在就從門縫底下塞進去’。”沈歌順手把請柬放到八仙桌上,“真是貴人多忘事啊。”

送請柬餘耀記得,但是塞門縫他確實是忘了。

不過,既然沈歌來了,他正好問問,“對了,你們拍賣行這次秋拍,還有件戰國青銅器啊?”

“你看我們拍賣行的官網了?”沈歌應道,“就那一件,青銅敦。”

“貨主是幹嘛的?”

“你想拍?請柬只能入場,想拿號牌,得登記、交保證金。”

“不想拍。拍賣會上又撿不了漏兒。”

“要是古玩行裡都跟你一樣,老想撿漏,我們拍賣行還開不開了?”

“不說這個。我是想問,這青銅敦當時是倭國的株式會社在臺島搞的專拍,怎麼到你們拍賣會上的?”

“貨主就是江州人。”沈歌想了想,“好像是繼承來的,貨主有個叔爺爺在臺島,當年拍下了這件青銅敦。也不知道他這個叔爺爺遺囑怎麼寫的,反正去世後這件青銅敦是給這個貨主了。”

“噢。”餘耀點點頭,“你們限定了這件青銅敦外國人不能競拍是吧?”

“對,是文物部門的指導性要求,貨主也同意,我們就執行了。”

餘耀接口道,“這也沒什麼大用啊,拍了再倒手賣給外國人不一樣麼?”

“這個就沒辦法了。其實貨主要是不同意,不上拍了,自己賣,文物部門也管不着啊。說白了,就是個表面文章。”

餘耀點點頭,沒再接話。

沈歌掃了幾眼店鋪的貨架,而後看似很隨意地說道:“你這也沒什麼客人。走吧,我請你吃個午飯,報答一下你幫我解決兩件拍品指標之恩。”

“這我得欣然應允,早上沒吃,正餓着呢。”

“你想吃什麼?”

“老馬家烤羊肉。”

“太油膩了,換一個行不?”

“行,毛家紅燒肉。”

“還是老馬家烤羊肉吧。”

餘耀是真餓了,到了地方,點了份羊腿先烤着,先吃了倆羊肉餡餅。

沈歌又點了兩道素菜,一小碗米飯,上了羊腿之後,就撕了兩小綹。

沈歌吃完也比餘耀早,一邊拿溼巾擦手,一邊問道,“對了,紫砂壺你懂不懂啊?”

“我不是早就說過麼?什麼都懂點兒。”餘耀一邊吃一邊回答,“怎麼?你撿了一把?”

“我對紫砂壺一竅不通,撿什麼呀?是我爺爺準備入手的。”

“沈老的眼力應該沒問題。什麼時期的?”

“曼生壺。”

“什麼?”餘耀放下筷子,“陳曼生和楊彭年的款兒都有?”

曼生壺,是紫砂壺史上的一個里程碑。紫砂壺自明代開始出現,雖然也有不少能工巧匠,但境界一直不高。直到清代嘉慶年間,陳曼生在溧陽爲官,結識了紫砂壺匠人楊彭年,紫砂壺藝術纔開闢出了一個新的境界。

陳曼生,名叫陳鴻壽,號曼生。他不會制壺,卻是書畫和篆刻名家,而且很喜歡紫砂壺。

於是,陳曼生設計,楊彭年制壺,珠聯璧合。

陳曼生設計的紫砂壺具體有多少種款式存在爭議,但有十八種款式流傳最廣,同時十八又是一個習慣性的吉祥數字,故此號稱曼生十八式。

曼生十八式的每一種款式,都有陳曼生親自撰寫的詩詞文句與之相配。

同時,金石篆刻功底頗深的陳曼生還親自捉刀,以刀代筆,在不少壺上刻下了這些詩詞文句。這樣的壺銘,使文化與壺藝產生了絕妙的契合。

從此以後,紫砂壺的創作就與文人之風密不可分了。壺上的詩詞與書法,隨壺流傳,也極大地提高了紫砂壺的身價。

到了今天,曼生壺成了一個泛稱,也包括後人依照曼生十八式製作的紫砂壺。

而真正的清代楊彭年製作、陳曼生刻銘的紫砂壺,在今天的拍賣會上,出現過一千多萬的高價。

沈歌說沈重遠準備入手,餘耀自然不認爲只是曼生壺的款式,所以才這麼問。

“你自己看吧!”沈歌從手機裡調出了幾張照片。

這是一把紫泥的合鬥壺。

合鬥壺是曼生十八式的一款,主體如同兩個鬥倒扣在一起。

現在很少見到“鬥”這種器具了,四棱,橫截面是正方形,但一頭大一頭小,豎截面是梯形。如果作爲計量單位,一斗是十升,鬥是升的十倍,纔有所謂的“升米恩,鬥米仇”。

壺身刻有行書銘文:北斗高,南鬥下,銀河瀉,闌干掛。

壺底印銘“阿曼陀室”,壺蓋印銘“彭年”,都是小篆。

不管是形制,還是刻銘印銘,都能和傳世圖譜對起來。當然了,就算不是真品,是高仿,也不可能在這些關鍵地方出問題。

從圖片上看,包漿也顯得十分厚重。

“你怎麼拍了這麼詳細的照片?”餘耀一邊看一邊問。

“我看貨主不太地道。”沈歌直接說道,“這個人是我爺爺滬海一個老朋友的外甥,那個老朋友已經去世了。”

“人地不地道不重要,關鍵是東西地不地道。他說是清代真品?”

“對,開價八百萬。”

“看來是還沒成交了?”

“我爺爺說要考慮幾天。”

“這麼說,沈老覺得有疑問?”

“拿不準。所以我問問你懂不懂啊!”

“你這純粹多此一舉,沈老要是想讓我參謀,直接找我不就是了?”

“他倒是提過一嘴,朋友裡邊少有真正懂紫砂壺的,還說不知道你懂不懂。他這就是抹不開面子,不好意思直接問你!我這不是替他不恥下問了麼?”

“哪有自己說不恥下問的?”餘耀點了點照片,“光看照片,看不出什麼來,這東西非得上手不行。”

“那你就幫個忙吧?我看那人不是什麼好東西。”

餘耀白她一眼,“衝沈老,本來是沒問題的。但你好像看我也不是好東西啊?”

第574章 棄金銀,取檀香第57章 受啓發,打個洞第20章 龍馬相會第436章 我懂了第613章 核桃閒話第601章 憋寶第81章 這東西是你的麼?第626章 坐地起價晚了點兒第450章 鎮幫之寶第698章 七錢之用第352章 這倒黴孩子第800章 少年之殤第433章 衝突之後第165章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第249章 西遊記,磁州窯第282章 踢碎了一件元青花第649章 底託落款第455章 雞心罐,不是杯第536章 奇怪的徒弟第134章 曼生十八式,合鬥壺第610章 萬字不到頭第322章 識古不窮,迷古必窮第642章 封侯掛印琵琶尊第194章 西湖十景第555章 故人舊事第537章 凌亂的背後第244章 書封裡的牛皮紙第570章 一塊特殊的蜜蠟原石第740章 麗江古城,雙獅暖硯第36章 穿制服,賣玉璽第469章 琥珀木,嬰戲杯第453章 天字十七號寶騰腰刀第198章 從天而降小玉人第344章 好人做到底第431章 殘器巧改,綠釉後上第401章 飛鏢扎地圖,海黃紫油梨第393章 崔白變成唐白虎第653章 上門第250章 適合吃餃子的小盤第275章 海水龍紋高足碗第796章 萊布卡圖第96章 新一代火字口傳人第410章 新手手壯第498章 漿胎,鎏金第475章 三個議題第802章 太爺爺第93章 賭格第51章 大運琢器第672章 交錯第541章 青花瑞獸盤第262章 一番梳理,兩枚銅印第414章 珠壽不長,人老珠黃第152章 借我一用第636章 又一幅第476章 機關鴞頭鈕第574章 棄金銀,取檀香第261章 傳國玉璽,和氏璧第575章 瑪瑙杯,糊弄誰?第450章 鎮幫之寶第497章 八棱梅瓶,看着稀鬆第72章 玉壺冰心,三友梅瓶第276章 騙局第154章 大滌子石濤(第二更)第70章 報仇吧,小舅子第291章 祝枝山第517章 筆跡第219章 吃着飯就組了團第514章 秘藏重器,曾一本萬利第328章 鄭成功血統的實物佐證第695章 深不可測第370章 送上門來第478章 預先定傳人,插曲古月軒第11章 買的不如賣的精第665章 預展上的熟人第237章 吃了花椒的鄰居第432章 四大高手會“觀音”第427章 重合的鳥篆第779章 兵分兩路第194章 西湖十景第743章 移幻鏡天第732章 難窺天機第761章 猛料第367章 隔壁老王的玉佩第295章 開席,快眼第541章 青花瑞獸盤第325章 唐墓四俑第307章 雞油黃第511章 不真也能收第363章 一出好戲又得發單章,無語第339章 三尊太顛方鼎第264章 最後的暗示第62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447章 不明山谷,傳人將聚第719章 仿品碎裂第709章 扶助第182章 氣死官窯第95章 一山二虎,新仇舊怨第578章 欠了個人情第224章 迷彩服,斗笠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