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從天而降小玉人

常歡喜坐着沒動,呼出一口煙,“嗐,這就沒法兒考證了,我得來就這樣兒。老戶家裡收的,他們家裡人也說不清楚,只知道老輩留下的東西。當時這畫就這麼卷着扔一笸籮裡,也虧得我眼尖。”

餘耀一聽,這是不好探究來歷了。東西要是農村戶裡得來,經常說不清楚,因爲不當回事兒。要不就是挖出來的器物。

餘耀又仔細審視了一下筆法,感覺有點兒像明末大家張宏的作品。

張宏是明末吳門畫家中的傑出人物,筆力峭,墨色潤,山石的皴染結合是一大特點。從意境上來看,也比較空靈,有超凡脫俗的意蘊。

張宏當年帶領吳門畫派,是將山水畫推向了一個小高峰的。

如果是張宏的手卷,價值是不低的。

可這說的是完整的作品,要是沒款沒印,就不好出手了。沒款沒印也罷,關鍵還被截了,就這麼一短截,怕是幾千塊也不容易找到感興趣的人。

餘耀重新捲起,放回到小圓筒中,“常哥,這手卷你是想倒手了?”

“你有興趣?”常歡喜起身走上前來。

餘耀笑笑,也不說有沒有興趣,“就這麼一截,出不了好價錢啊。”

常歡喜點頭,“那是,不過你今天幫哥哥我一個忙,回頭‘江上月’我好好請請你和傑子。”

“幫忙?”餘耀也不差這一頓飯,只是常歡喜這話沒說明白。

“你看像誰的作品?”常歡喜遞給餘耀一支菸。

餘耀接過,點上吸了兩口,有點兒琢磨出味兒來了。這常歡喜跑過來,原來不是爲了賣畫!

“怎麼個意思,常哥?像誰的沒用啊。”

“我這不是圖個明白嘛!”

“常哥,你跑這一趟,看得起我,我是得說兩句。這青綠山水,像是明末清初的風格,這老綾子是清中期的,料想是重新裱過。但你要說具體像哪個畫家的手筆,我可是眼拙了。再說明末清初有一堆人畫山水呢。”

餘耀基本已經明白了,所以他看着像張宏,卻沒有說出來。有些事兒阻止不了,但也不能爲虎作倀。”

常歡喜笑道,“弟弟,你是明白人。隨便說說嘛。”

餘耀打了個哈哈,“常哥說笑了,這能隨便麼?而且我腦子裡就那麼幾個人,都對不上啊!”

常歡喜壓低聲音,“那我就明說吧,像誰的,有時候可以變成誰的。要是變好了,給你抽一成,可以吧?”

他這個想法,餘耀已經明白了。

覺得這畫像誰的,就找高手接補一番,然後弄上題跋、款識、鈐印,要是往大了弄,還可以補上名人收藏的題注,甚至某個皇帝的收藏印章。

只要蒙出去,這幅畫就坐上直升飛機了。

“我聽明白了,常哥。誰還跟錢有仇啊?不過,我真是眼拙!你說,要是拿一幅帶款兒的讓我看看真僞,我還有點兒把握。可咱又不是畫家,對用墨、筆法啥的研究得不細膩,真是看不出是像誰的!”

“兩成!”常歡喜加碼。

“常哥你這是逼我。”餘耀淡然一笑。

“弟弟,哥哥我難啊!傑子知道,老太太在醫院躺多少年了,裡裡外外都得花錢啊!”

餘耀心說,這個不假,但聽濮傑說,都是他姐姐出錢出力還辭了工作伺候着,他一年也就去個一兩趟。

要不是常歡喜幫過濮傑的忙,餘耀連明末清初的風格、清中期的老綾子都不會說。當然,這個也能說,常規掌眼的東西。

但要告訴他像誰的,讓他接補作僞去蒙人,餘耀是不會幹的。雖然餘耀不說,常歡喜也可能再找別人,但這事兒,起碼得獨善其身。

“我能確定的,都告訴常哥了,我不能瞎說啊,你想想,到時候適得其反還不是更麻煩?”

常歡喜眉頭微皺,轉而哈哈一笑,“明白了,弟弟也是爲我好!”心中卻暗罵,難不成想和我對半劈?等着去吧!再找別人看就是了!

接着,常歡喜收起了小圓筒,卻又從口袋裡掏出了扁平的小玉件兒,“還有件小玩意兒,當是謝謝弟弟的禮物了!”

這個小玉件和常見的塑料打火機差不多大小,只不過很薄,還不到一釐米厚。

是個小玉人,頭頂右側有髮髻的輪廓,陰刻線勾勒出眉眼鼻嘴還有兩撇小鬍子,腰部還有兩條橫線和裡面的×線組成的腰帶狀紋飾。

餘耀一見這件小玉人,心裡咯噔一下子,也不知道表情上有沒有露出端倪。

這是老天爺特意扔下來的嗎?!

這件小玉人的玉質,居然和紫檀古琴鎮紙裡取出的小玉塊兒一模一樣!!!

“常哥。”餘耀嚥了口唾沫,“這哪來的啊?”

常歡喜看了看餘耀,“好東西吧?玉質咱們兩說,但這玩意兒能到秦吧?”

這一點,就是不懂古玩的,也能瞅出一二,這小玉人的髮髻和麪部,很容易讓人一下子想到兵馬俑。

當然,對於高手來說,不能只看這個,後來仿古的東西多了去了,但這陰刻線條工藝,能斷出是戰國晚期到西漢早期;結合造型,就可以判定是秦朝的了。

這東西像是出土的,因爲陰刻線的縫隙裡,能看出土痕。但是,卻沒有明顯包漿,也沒有絲毫沁色,這也說明,這種玉石的質地,是很特別的。

“常哥的眼力,我還能質疑嘛!”餘耀擠出一個笑臉,“不過,我也不知道,該表示多少?”

常歡喜說送,那是不可能真送的。這件小玉人,肯定是要出手的東西;只不過原先未必打算一定在餘耀這裡出,有可能是臨時起意。

而且,他張口說出“到秦”,有可能已經找人看過,也到別的地方見價了。

“餘老闆看着來就是了。”這要談買賣了,常歡喜立馬又改了稱呼。

“這麼着,常哥,我見識淺,你先說說怎麼來的,讓我有個參考不是?”

常歡喜嘿嘿一笑,“早就聽說你謹慎,這還是信不過我?怕來路有問題?”

“我都認不出是什麼玉石,地方無名玉種,又是小件兒,挖出來不交公都沒人問的,能有什麼問題?”餘耀擺擺手,“這不是想跟着常哥長長見識嘛!”

看到有人討論小玉塊與和氏璧和傳國玉璽的關係,這個,我也不能亂回覆,弄不好就劇透了。不過,一些常規和史料上的東西可以說說個人看法。先說這個璧字,是有兩個意思的,一個是圓孔玉器的形制,一個是美玉的通稱。至於和氏璧和傳國玉璽。第一,楚人卞和得玉璞在荊山,獻寶不成被刖兩足,最後纔在玉璞中剖出了一塊玉料。和氏璧因卞和而得名。這裡面,和氏璧可能是一塊玉料,也可能真被雕成了玉璧。第二,傳國玉璽是不是和氏璧雕成,主要有兩說,一說是,如果是,和氏璧就是一塊玉料而不是玉璧;一說不是,而是取材藍田玉(說別的也有),傳國玉璽和和氏璧是兩寶,並未合二爲一。實際上呢?和氏璧和傳國玉璽如今都沒發現可以確證的實物。所以,不管正史也罷,野史也罷,專家也罷,玩家也罷,所有的說法因爲沒有實物,都可以看做是一家之言。爭論不出結果的。

第138章 持蓮童子第612章 順便撮合第591章 四路劫法場,發財遇貴人第151章 真正來歷第536章 奇怪的徒弟第554章 宋青花第299章 白毫光第737章 監測船第141章 無雙譜第398章 吃仙丹第191章 拿下鎮紙,又遇蹊蹺第520章 十二生肖冊頁第706章 天子三劍,有二合一第312章 我有燈架(爲長老影子沒有夢加更)第374章 半路出家第491章 印章落定,線索不明第507章 港胖又要來第620章 鑑墨第568章 小宋何許人也第80章 金頂香爐第345章 圖書館員的工作筆記第746章 轉戰木烏崗第37章 一封家書(求收藏)第404章 獅子大開口第494章 收貨後的奇遇第11章 買的不如賣的精第345章 圖書館員的工作筆記第659章 紛至沓來第403章 挨千刀第780章 前路未卜第757章 東南第661章 紫金字體第108章 帥賣怪壞掃地僧第300章 白色寶石,小插曲第657章 畫中玄機第36章 穿制服,賣玉璽第33章 珂羅版第101章 盛氣凌人的專家第534章 無量山第137章 絕頂高手第572章 錯金,錯金第692章 誰拍走了趙無極的畫第396章 是誰教你的?第110章 徐夫人第5章 剃頭掛袍將軍罐第638章 又遇譚心定第402章 三棵野生黃花梨第682章 貫虹第188章 闊叔和二小姐第449章 退貨,收盒子貼路費第641章 象雄九眼第293章 高手若是在譚家第466章 各自佈局第591章 四路劫法場,發財遇貴人第240章 缺角吻合的玉印第375章 從二流作家到瓷器聖手第717章 說穿了還是一筆交易第24章 自作聰明的發揮第591章 四路劫法場,發財遇貴人第19章 老蘇片第523章 心機深沉的老頭兒第306章 白眉初,***第418章 酬金免了第480章 七星拱北第464章 皮特安第681章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第20章 龍馬相會第563章 贏了之後第106章 真佛難請完本感言第739章 飛熊坐騎第97章 小偷第365章 橋頭劫第539章 有意思的罐子第377章 陪我過年第233章 寶座,運輸問題第534章 無量山第349章 俗體字,風化紋不得不解釋幾句第403章 挨千刀第517章 筆跡第396章 是誰教你的?第488章 印章猶在第506章 不止一個操盤手第62章 更狠的方案第187章 一句話壞了買賣第274章 首富之子第307章 雞油黃第678章 意欲何爲第95章 一山二虎,新仇舊怨第655章 臺盞,柴窯第499章 兔子當皇帝第166章 這種把戲,我不想再玩了第521章 對不上第596章 居龍山邊傍龍河第62章 更狠的方案第233章 寶座,運輸問題第575章 瑪瑙杯,糊弄誰?第304章 鳥語和泥鰍背第176章 土字口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