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重大歷史發現

“文帝,西漢時期······”才朋璽扶了扶額頭。

“西漢時期,除了大漢王朝,確實有過文帝。不僅有文帝,還有武帝。”餘耀接口道,“不過,我沒有想到的是,有文帝行璽金印,竟還有文帝信璽,而且是黃蠟石的!”

才朋璽道,“南越國?我想到過這個,不過一時還未查證。”

“對,以前在羊城發掘的南越王墓,發現過文帝行璽金印,但並未發現其他璽印。沒想到,您的孫子居然在民間找到了一枚黃蠟石的文帝信璽!”

“這個考古事件我知道,好像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事情,我確實沒太留心。”

“南越國疆域,包括了當今的粵省、桂省。這黃蠟石就產自桂省,看來,在西漢時期就已經被利用了。不過,可能只是偶然發現一塊玉石,因爲色黃如金,故而珍視之雕刻爲璽。後來流落民間,也不是沒有可能。”

“南越國應該只是大漢的屬國,用璽倒也能想得通,那就是反了。但以諡號爲璽文,這又是爲何?”才朋璽對這段歷史確實不夠了解。

“南越國的武帝文帝,並不是諡號,因爲他們和大漢的禮制不一樣,而且,這段歷史也有點兒特殊。其實,南越文帝之前是南越武帝,就是他先自稱武帝,他孫子才自稱文帝。”

南越武帝名叫趙佗,曾經是秦朝大將,平定嶺南之後,就此駐守爲官。秦亡之後,中原大地楚漢爭霸,嶺南的趙佗也沒閒着,接連拿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建立了南越國。

最開始,他自稱武王。

這南越國的地盤,除了如今的粵省、桂省,還有閩省一部分,還有瓊島,還有如今越南的一部分。如今的港島,自然也在這個範圍之內。國都定在番禺,就在如今羊城的大範圍內。所以,纔在羊城考古發掘了南越王墓。

劉邦建漢之後,思慮再三,覺得不宜攻打南越國,就此派出使臣陸賈,遊說趙佗,趙佗最終接受了南越王印綬,南越國由此成爲大漢的藩屬。

劉邦不想打南越,原因有二。第一,多年戰亂,剛剛建漢,休養生息是當務之急;第二,南越在地理上有天然屏障,就是“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中的五道山嶺,“嶺南”的嶺,也是指這五嶺。

遊說趙佗成功,也是因爲劉邦用對了人。劉邦這個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使臣陸賈,堪比蘇秦張儀,打項羽的時候就追隨劉邦。

劉邦死了之後,呂后掌權多年,最後周勃奪軍,陸賈也功不可沒。

而趙佗從武王“變成”武帝,正是在呂后掌權期間。起因是呂后想收回南越國,派兵攻打,結果漢軍沒過嶺就敗退了。

劉邦已死,臉又撕破,趙佗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就稱帝了,自稱武帝。

呂后死了之後,漢文帝劉恆即位,他繼續採取了他老子劉邦的策略,而且又把陸賈派去了。這一次,趙佗表面上接受藩屬王侯的身份,但在南越國內,卻繼續稱帝。而漢文帝劉恆,也只好睜一眼閉一眼。

而南越文帝,是趙佗的孫子,名叫趙胡(一說趙眜),是趙佗的繼任者。

趙佗自稱武帝,他孫子趙胡就自稱文帝。趙佗是大將出身,自誇武力戰功,而趙胡想表達的,自然是文治之長。

所以,這個文帝不是諡號,是自稱的尊號,趙胡活着的時候就用上了。

雖然歷史上一直將趙佗和趙胡稱爲南越王,但他們自己是稱帝的。

文帝行璽,金印,在羊城考古發掘南越王墓的時候被發現。卻不料,文帝信璽居然是黃蠟石的,而且是才持璜在民間發現的!

“老爺子,這枚文帝信璽的來路,您孫子沒細說,但大概總有點兒吧?”餘耀介紹完之後,接着問道。

“他說,是在桂水無意中撿的漏兒,還說讓我自己研究研究,也是一大樂趣,別的什麼都沒說。”才朋璽道,“我當時欣賞之後,暫時收起,還沒來得及研究。結果你正好來了,還真省了我的事兒了!”

“這是個重大歷史發現啊!”餘耀嘆道。

“我孫子送我的寶貝,我可不能捐出去。”才朋璽警惕道。

“嗐!老爺子,您想哪裡去了?”餘耀解釋道,“我只是感慨一下,別無他意。”

“你這和特殊文物調查局合作,我才覺得你話裡有話。”才朋璽笑了笑。

“兩碼事兒。民間那麼多大收藏家,手裡的東西多了。我個人覺得,都是保護和傳承。再說了,不也有很多私人博物館麼?”

才朋璽點點頭,忽而看了看餘耀,“萬一,鬼眼門秘藏重見天日,你有什麼想法?”

“這個······”餘耀應道,“總得先和所有的傳人一起好好合計一下。”

“你剛纔說私人博物館······”

餘耀接口,“老爺子您的意思我明白了。這麼多重器,倒是可以單獨開一個民間的博物館,這也算一種告慰大掌眼和各字口掌眼的方式!”

“對,若真能重見天日,咱們這些人悄悄眯着,既沒意思,也背離了前輩們當年的初衷,保護國家的文物精華,爲的不就是傳承麼?這個傳承,是大傳承,單獨建一個博物館最合適!咱們也可以籌備一個管委會或者基金什麼的。”

餘耀哈哈大笑,“老爺子您想得很周全!我贊同。不過此事還未有結果,這輩子能不能完成,還兩說呢。”

“我這把年紀了,都充滿希望,你纔多大?”

正說着,保姆進來了,“老爺子,客人留下吃飯麼?”

“留。”

“那您早上說的,是不是?”

“哦,對,我早上說讓你請師傅來做爆肚是吧?爆肚照做,然後你呢也辛苦一下,加幾個拿手菜。”

“您不光說請師傅來做爆肚,還說只要牛百葉和羊散丹。”

“瞧我這腦子!這樣,你趕緊通知老店的爆肚師傅,牛百葉、牛肚仁、羊散丹、羊肚領、羊肚板五種全要。”

“好的,老爺子,我這就去安排。”

才朋璽對餘耀笑道,“你以前吃過正宗的爆肚麼?”

“還真沒有。”

“那正好嚐嚐。我好這口兒,又脆又鮮,不油不膩。梅蘭芳大師也挺好這口兒呢!”

第187章 一句話壞了買賣第223章 開門紅第487章 繞到了一個熟人第105章 氣韻第782章 五十塊的來龍去脈第486章 希特勒收藏的假畫第673章 火字口補遺第395章 他還是個孩子第170章 競拍青銅敦第318章 峰迴路轉第694章 拾古會第107章 鬥寶第261章 傳國玉璽,和氏璧第652章 起興第599章 一個鐵盒第666章 非拍品第213章 大宅門第65章 彈弓刻痕(求收藏)第202章 沒想到你女朋友這麼漂亮第305章 雪巴珠,暗暗相助第133章 青銅敦,預展前日第71章 帝王綠是個什麼綠第60章 鬼眼穿火第368章 進展第324章 星雲鏡第284章 想多了?第567章 呼之欲出的大漏兒第744章 八卦湖,太極島第727章 又見玉牌,只是半塊第209章 特聘專家第204章 遼白雞腿瓶第271章 古玩四公子第223章 開門紅第77章 斬不斷,理還亂第401章 飛鏢扎地圖,海黃紫油梨第468章 奪盒,收網第354章 及時雨沈歌第623章 虎頭陀第9章 沈歌第528章 說畫就來畫第427章 重合的鳥篆第527章 造假集團第199章 兩兩相對,雲裡霧裡第791章 傳國玉璽,殘缺的完美第691章 玉爲媒第599章 一個鐵盒第459章 真鼎現身第642章 封侯掛印琵琶尊第532章 鬼叔第797章 起飛第435章 他不叫何以滌第500章 福滿倉的高足杯第287章 三幅仿畫皆出一人之手第101章 盛氣凌人的專家第107章 鬥寶第573章 錯金不成,再上銀牌第159章 犀角杯,蔣烈卿第519章 金合頁,雷打綹第204章 遼白雞腿瓶第327章 雞血長命鎖第308章 雍正宣德爐第534章 無量山第634章 七賢殘卷第431章 殘器巧改,綠釉後上第563章 贏了之後第669章 舉重若輕第500章 福滿倉的高足杯第32章 郎世寧第8章 玉壺春,拆着賣第691章 玉爲媒第189章 一組天珠第381章 慧眼獨具第466章 各自佈局第408章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第2章 真是撞鬼了!第143章 新鶴天,老提油第253章 譚公子第86章 我爲鍾千粟而來第565章 明代雲子第163章 坡壘陰沉木第49章 立太子,祭天用第404章 獅子大開口第466章 各自佈局第132章 以璽爲朋第391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00章 不速之客第643章 指日高升第299章 白毫光第63章 順便撿個漏兒第213章 大宅門第605章 隨意的生意第552章 又遇鬼叔第683章 驚現仿品第68章 仿古一條街第482章 小院尋訪第25章 白釉執壺第596章 居龍山邊傍龍河第709章 扶助第729章 雪山老僧第473章 賭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