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玉工王孫壽

瓦形鈕和龜形鈕,都是戰國到秦漢時期常見的印鈕,不論官印私印,都有過。

這兩枚銅印的形制雖然不一樣,但大小差不多,龜形鈕能稍微大一些。都是方底。

同時,它們也都銅鏽斑駁,顯然是出土之物。綜合判斷,出土時間不會短,也不會太長,清晚期差不多。結合這是譚家的東西,這一點似乎也能對上。

銅印的印文還是能辨識的。

餘耀先拿起瓦形鈕的銅印,翻看印文,是三個字:

玉工壽。

看着像是個官印。

玉工自然不是官職,但是若是爲官家甚至皇家治玉,身份和平民還是不同的。這樣的銅印,嚴格來說不算官印,但也不會私用,應該是在治玉期間所用,比如以筆墨呈述治玉的一些情況時,落款用印。

從這個銅印看來,這是一個秦代一個叫“壽”的玉工所用。

放下瓦形鈕銅印,餘耀又拿起了龜形鈕銅印。

這上面的印文是四個字,餘耀不由吃了一驚,因爲這四個字是:

王孫和衆。

其中的“和衆”二字,在才朋璽給他看的同材質的小玉印上,也有!

當時餘耀的判斷,就是可能是個私印。

而那個小玉印,和這個龜形鈕青銅印,年份一致,都是秦代的!

王孫是個姓。周代,周王之孫在諸侯國爲官的,別稱王孫,慢慢地,有些後代就以別稱爲姓。這個姓現在極爲少見,因爲明代以後,王孫氏一般簡改姓氏爲“王”或“孫”。

跟在“王孫”之後的“和衆”,可能是名字,那時候名和字不是一回事兒,或許是名,或許是字。

“這兩方印,是一個人的!”吳臣見餘耀看完了,開口道。

“玉工壽,就是王孫壽,就是王孫和衆?”餘耀明白了。

“王孫壽,字和衆,秦代咸陽第一玉工,目前根據各種史料和考古發現,他雕刻傳國玉璽的可能性最大!”吳臣介紹道。

“他膽子也太大了!”餘耀心中暗叫!

因爲他立時想到,那個小玉印所用的一小條玉材,很可能就是王孫壽在雕刻傳國玉璽時私自留下的!

不僅留下了,還刻上了自己的字“和衆”。雖然不曾留下全名,但私藏傳國玉璽剩料,那也是掉腦袋的事兒!

吳臣看了看餘耀,見餘耀沒說話,便繼續說道,“王孫壽的墓葬,清末被發現並盜掘,不在咸陽附近,而是在中原西北某縣;當然,這個地方,靠咸陽也不算遠。墓葬的具體情況,我們不掌握第一手資料,但是根據一些蒐集到的說法,當時有多夥盜墓賊,還發生了衝突,因爲墓葬裡有不少和田玉器。而這兩方銅印,很可能就是墓葬裡出來的。”

餘耀暗想,那個小玉人,常歡喜也說是在中原省西北某地挖出來的,莫非也是王孫壽墓葬裡的?因爲當時混亂爭搶,小玉人丟失被埋,直到最近才又被挖出來?

如果是這樣,那王孫壽私留的玉料,應該就是兩小塊,一塊做成了小玉印,一塊做成了小玉人。

同時,這個小玉印,肯定是被摔了,而且缺角沒有遺失。什麼時候摔的不好判斷,但缺角和主體,最終被不同的人得到,最後的所有者,就是譚如肅的父親和郎先琨。

“現在你們掌握王孫壽墓葬裡的其他玉器麼?”餘耀問道。

“一件也沒有。據說,王孫壽的手骨中,一手一件玉器,最爲珍稀,但具體流向,我們也不清楚。”吳臣接着說道,“現在這個小玉塊,有可能是出自其中一件玉器;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就是王孫壽私藏了兩小塊玉料!”

餘耀思忖片刻,決定把小玉印和小玉人的事兒說出來。

說的時候,小玉人他直言不諱。但才朋璽的小玉印,他並沒有點出是誰的,只說知道這麼一件東西,他人的東西做不了主。

楊四海和吳臣都是大吃一驚。

“你怎麼不早說?”楊四海脫口問道。

“現在說,節奏剛好。”餘耀說着,直接從身上掏出了一個小錦盒。

楊四海立即打開,赫然正是玉質一般無二的小玉人!

“要這樣的話,那就能對起來了!”吳臣興奮道,“王孫壽的墓葬裡,屍骨雙手之中,必然是一手小玉印,一手小玉人!因爲盜墓賊的爭搶,小玉人丟失被埋,只有小玉印流出。小玉印雖然被摔,但缺角沒有丟失!譚家沒得到玉印主體,卻得到了缺角!同時,還有青銅印等一系列傳國玉璽的線索來源!”

餘耀點點頭,卻又皺眉道,“我怎麼感覺有點兒羊入虎口的意思?”

楊四海笑了笑,“你小子!難道我們還能強搶你的小玉人不成?!”

餘耀跟着也笑了笑,“這是您說的,我可沒明說。”

“你這個特聘專家,真是找對了!”楊四海道,“你放心,你的還是你的。不過,能暫時徵用最好;另外,能不能和小玉印的持有者說一下,我們也徵用一下?”

“徵用沒問題,要不然我就不會拿出來了。小玉印的持有者,我也可以問問。但有一點,徵用了,什麼時候還?總不能找到傳國玉璽再還吧?這要是三五十年找不到,那不就成了不是我們的了麼?”

才朋璽早就說過,依靠特殊文物調查局,纔是最有可能搞清楚所有問題的途徑。餘耀知道他必不會反對徵用,甚至若是他知道來歷,一樣會說出來。只不過他確實不知道郎先琨是怎麼得到的。

現在來看,郎先琨得到的過程已經不重要了。

楊四海迴應道,“這樣,小玉印和小玉人,我們集中徵用之後,一週之後先歸還一樣,但必須得留下一樣,時間可能稍長一些。具體多長不好說,但我們有規定,超期兩年的,所有人可以申請調回。”

餘耀一聽,頷首微笑,“楊局,這個回答我很滿意。另外,我做主了,小玉人留給你們長期徵用,一週之後,先把小玉印和小玉塊一併取回!”

小玉人是他自己的東西,當然可以做主。小玉印是郎先琨遺物,若是正好補上缺角,讓才朋璽一併留存,郎先琨泉下有知,應該是彌補了一個遺憾,殘缺的小玉印得以“破鏡重圓”。

第387章 他不是一個人第100章 天青雲破第747章 灌江口第104章 一睹真容第97章 小偷第711章 再仿“鬼眼穿心”第484章 法花釉,後門造第390章 非仇之命,不義之財第405章 牆外開花牆裡香第488章 印章猶在第368章 進展第324章 星雲鏡第588章 小歇息,玉對子第49章 立太子,祭天用第356章 一層窗戶紙第517章 筆跡第352章 這倒黴孩子第641章 象雄九眼第197章 一截手卷第559章 來龍去脈第294章 流水席第504章 事到臨頭第271章 古玩四公子第542章 搭個香爐也是漏兒第784章 費盡思量,狡兔三窟第98章 真有大寶藏!第741章 法印第803章 新的征程第43章 超級保鏢闖瓷都第29章 宣德青花第558章 農家院裡有大佛第302章 半兩錢,鼻菸壺,地球儀第463章 出戟尊,老色鬼第451章 青銅病第776章 怎麼會這樣第413章 取珠第791章 傳國玉璽,殘缺的完美第382章 兵分三路第545章 終於撿漏了第241章 文帝信璽第89章 虯角第478章 預先定傳人,插曲古月軒第585章 大論辯第142章 偷跑出宮的玉雕大師第210章 嘉爾德第559章 來龍去脈第22章 趙公明第738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10章 徐夫人第447章 不明山谷,傳人將聚第355章 兩個人的尾牙第652章 起興第633章 譚心定上門第593章 子岡牌第127章 餘爾摩斯第463章 出戟尊,老色鬼第780章 前路未卜第528章 說畫就來畫第185章 沒白忙活第8章 玉壺春,拆着賣第765章 如此熟坑第641章 象雄九眼第313章 李大嘴第706章 天子三劍,有二合一第438章 密碼錯誤第203章 唐人街,迴流貨第411章 班門弄斧第93章 賭格第56章 因爲,你是我的朋友第462章 大功告成第510章 借緙絲,騎銅盒第696章 三江並流第359章 碧璽印章第262章 一番梳理,兩枚銅印第351章 胭脂紅第479章 知行合一第732章 難窺天機第441章 空缺的傳人,未知的密碼第207章 九月初三第379章 大號石針第556章 一段小插曲第704章 非同凡響第239章 大哥許太炎第721章 脈絡和原點第686章 多思無益第251章 樞府瓷,卵白釉第636章 又一幅第464章 皮特安第247章 唐八棱地球儀第703章 煞氣第562章 黃地青花,賭不賭第515章 你是不是在查鬼眼門?第366章 不會玩了吧?第125章 中谷神花第223章 開門紅第799章 會長第62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761章 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