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鑑畫

沈重遠應道,“說起貨主,也算是我的一個老朋友,不過不是古玩圈的人,得來也有些偶然。你要是有時間,沈歌還得上班,去我那裡說吧?”

“行。”

隨後,沈重遠的司機先送沈歌回家,她得拾掇拾掇換換衣服什麼的。下車的時候,沈歌似乎欲言又止,餘耀看了看她,說了句,“今天被沈老提前結賬了,有時間我單請你。”

沈歌莞爾一笑,卻並不應餘耀,對沈重遠說道,“爺爺,你一頓早點就讓人掌眼,未免小氣了點兒!”

“這孩子!”沈重遠話音未落,沈歌卻已經走開了。

餘耀到了沈重遠的別墅,沈重遠沒讓餘耀在客廳坐,而是到了二樓一個類似小型會客室的地方。

餘耀看着桌上的大煙灰缸,順勢遞給沈重遠一支菸,沈重遠擺手,自己卻取了一個菸斗點了。

“沈老,上次來沒見到,你這菸灰缸挺有特色啊!”

這個菸灰缸比一般菸灰缸要高要大,哥窯三足爐的形制,米黃釉。但卻有煙槽,挺有意思的定製品。

“我是心血來潮,當時定製了幾個,還有沒用的,回頭你拿一個走。”沈重遠呵呵笑道,“坐下說吧。”

“那我不客氣了。”餘耀很乾脆,不要反而是駁了沈重遠的面子。

沈重遠吧嗒了一口菸斗,“這幅畫,我之所以看真,是因爲來路也是比較靠譜的。我有個老朋友,八十年代末調到魯省泉城工作,一直幹到退休,退休後回到老家江州頤養天年。這幅畫,是他九十年代初的時候得的。”

“聽起來,這畫是從泉城得的了?”餘耀心說,原來不是江州來的。

“對。他平時自己也喜歡寫寫畫畫的。當年一個週末,他去英雄山文化市場,在一家店鋪,正好一個店主剛收了兩個老農背來的東西,正在收拾呢。其中,就有這幅畫。”

餘耀點點頭,泉城最大的古玩市場,就是英雄山文化市場。

“當時不比現在,英雄山市場剛剛搭起架子,有些開店的也是半瓶醋。這幅畫沒名沒款的,而對於紀察司的半印,我那老朋友和店主都不識得。不過,店主倒是識得老絹,當時我那老朋友也花了四百塊纔買了。”

四百塊在當時確實不少了,有些普通的明清官窯,在市場上經常百八十的就能買到。

“這畫他買了之後,一直掛在家裡,也找了些人看,但當時懂行的人太少,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後來又得了幅現代名家的作品,這畫就被束之高閣了。”

“看來,以後也沒再找人看過了?”

“是啊,退休回到江州,這畫還和一些其他字畫,一直放在箱子裡呢!”沈重遠接着說道,“上個星期,我去他家裡小坐,說起來今年在拍賣會上的幾幅古畫,他忽然想起來,開玩笑說自己有幅舊藏,估計能到明代以前。”

“他都擱了這麼久了,還能出手?”

“他本來就不是古玩圈的人,興趣後來也發生了變化,現在最熱衷的是養花。”沈重遠笑道,“我當時看了之後,一時也吃不準,最關鍵是沒有名款。不過倒是挺喜歡。他一聽,竟然說要送我,我自然不會白白接受。”

“不會您已經買了吧?”

“也可以這麼說。最後他執意不肯出價,我是用一件鈞窯花盆換的。”

餘耀不由笑了笑,“要是宋代官鈞,那您這賭注可下大了!”

“是明鈞,不過挺漂亮,現在行價也能值個十萬八萬的。就這,他還有點兒不好意思。”沈重遠說,“我拿回來之後,越看越覺得應該就是唐畫,不過暫時還沒找人進一步鑑定。”

餘耀壓下一句話沒說。沈重遠的明代鈞窯,必定不會走眼,但這畫,是不是真品還兩說呢!

“原來這畫已經在您這兒了!那我倒有點兒着急了。”

“走!”沈重遠滅了菸斗,帶餘耀出了房間,來到了書房。

這幅畫,已然掛在書房的牆壁上。鑑定,也得有個鋪墊的氣氛,沈重遠顯然深諳此道,沒有一來就讓餘耀看畫,先是聊了聊來歷。

在沈重遠示意之後,餘耀便直接看了起來。

確實是一幅金碧山水,絹本。唐畫宋畫能流傳下來的,保存比較好的,基本都是絹本。

不過,這畫不是原裝舊裱,裝裱用的綾子和裱工,看着像是清初的。

而絹本畫心的內容,卻是唐代金碧山水的風格。

近景是江岸亭臺樓閣,遠景是江流逶迤,連山層疊。

“這是仿的金碧山水的開山鼻祖——大李將軍的風格啊!”餘耀一邊看一邊說道。

“嗯,但也肯定不可能是李思訓的作品。”沈重遠接口道。

李思訓,華夏曆史上山水畫的一代宗師,也是金碧山水的開創者。

稱他爲大李將軍,不是外號,因爲他真是一個將軍。

他戰功赫赫,唐玄宗時期爲右武衛大將軍。唐代書法家李邕撰並書的《雲麾將軍碑》,又叫《李思訓碑》。

山水畫壇的一代宗師,戰功赫赫的一代名將,這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組合,用文物雙全已經不足以形容他。

“能模仿到這種地步,已經很是了得!”餘耀仔細看着畫面,“唐代模仿李思訓的畫家很多,少有這種水準的。”

沈重遠一聽,心頭一喜。

但其實餘耀還沒斷定是不是唐畫呢!模仿水平高,和什麼時期模仿的,是兩碼事兒。

餘耀說着,又仔細看了看絹本畫心和裝裱綾底的結合處,還有側面的光感。

絹本書畫每次重裱,和紙本不太一樣,基本都得用光滑的石頭或者工具加蠟,將背面軋光;如果多次重裱,側看絹面,會察覺到一層亮光。

這層亮光,俗稱“包漿亮”或者“鏡面光”。

這幅畫上並沒有,也就是說,即便是真跡,也沒有經過多次裝裱,甚至原裱之後,只有清初的這一次後裱也有可能。

確定了這一點之後,餘耀又拿起放大鏡,仔細看了看畫絹。

最後,纔看了紀察司的半印。

整個鑑畫的過程,耗費了近一個小時。

第347章 名不虛傳第484章 法花釉,後門造第594章 竹林七賢第112章 混球賀文光第323章 蕭影赴京,暫緩回程第757章 東南第569章 老蜜蠟第486章 希特勒收藏的假畫第680章 志在必得第376章 六方瓶,騙局否?第354章 及時雨沈歌第31章 皇宮賭具第720章 金聲引魂,雙金傳應第537章 凌亂的背後第695章 深不可測第615章 小團隊的大活兒第668章 紛亂擾擾,認定直覺第408章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第720章 金聲引魂,雙金傳應第246章 貨賣與識家第542章 搭個香爐也是漏兒第330章 你就是真正傳人!第63章 順便撿個漏兒第188章 闊叔和二小姐第764章 局中局第236章 來了攪局的第325章 唐墓四俑第507章 港胖又要來第679章 通話第492章 失憶第90章 夜明珠第655章 臺盞,柴窯第441章 空缺的傳人,未知的密碼第702章 狗血第311章 月影貼片第12章 被退貨的玉舞人第347章 名不虛傳第473章 賭一把第97章 小偷第612章 順便撮合第103章 跟我一起見館長第529章 玉雕工作室第226章 猛獁象 披毛犀第571章 多米藍珀第111章 後錯金,洞察入微第352章 這倒黴孩子第621章 三河劉,董三保第701章 算盤第128章 我不是演員第681章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第539章 有意思的罐子第478章 預先定傳人,插曲古月軒第316章 林豐草的倉庫第34章 鎮館之寶第663章 歐陽主任第575章 瑪瑙杯,糊弄誰?第88章 這個太監很伶俐第755章 賠了夫人又折璽第339章 三尊太顛方鼎第644章 百寶鑲嵌大師我的古玩之路(代上感)第486章 希特勒收藏的假畫第784章 費盡思量,狡兔三窟第10章 引魚上鉤第754章 八徵耄念之寶第386章 宋畫謎團第344章 好人做到底第405章 牆外開花牆裡香第399章 翡翠店裡買瓷器第642章 封侯掛印琵琶尊第401章 飛鏢扎地圖,海黃紫油梨第599章 一個鐵盒第639章 他是誰?第127章 餘爾摩斯第776章 怎麼會這樣第91章 南疆石獅子頭第505章 費猜第626章 坐地起價晚了點兒第164章 入局第737章 監測船第356章 一層窗戶紙第657章 畫中玄機第243章 譚家第233章 寶座,運輸問題第734章 監測站,研究所第150章 諸葛紫毫第481章 靳伯聲第180章 這個傳人不知情第48章 黑三代的妖怪第508章 帶瓶來,琺琅彩!第164章 入局第478章 預先定傳人,插曲古月軒第519章 金合頁,雷打綹第8章 玉壺春,拆着賣第316章 林豐草的倉庫第684章 穿蹤引跡第18章 這不是作死麼?第380章 唐人寫經第38章 清代四大書法家第510章 借緙絲,騎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