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鎮館之寶

餘耀笑罵,“靠,你這是泡妞去還是收東西去?”

濮傑稍顯尷尬,“那什麼,我就是隨口一說,順帶的事兒嘛。”

隨後,四個人一合計,餘耀和濮傑沒什麼事兒,老周也很自由,黃永逸得拿出一兩天安排店面和生意的事兒。最後定了兩天後一早坐高鐵出發。

從江州到瓷都,坐高鐵也就三個小時。

這兩天,沈歌一直沒聯繫餘耀,餘耀琢磨着秋拍還有段日子,也沒多問。

臨行前的那天傍晚,餘耀買了菸酒茶,拎着大包小包到了濮傑家裡。

濮傑的老爸濮存志,是工藝品廠的退休職工;退休之後,也沒閒着,到了東江省博物館看大門;濮傑的老媽在居委會工作。自不是什麼富裕家庭,但也算安穩。

當天晚飯濮傑的老媽包了餃子,還燉了排骨,又炒了兩個小菜,倆小夥兒陪着濮存志喝了幾杯。

濮存志比餘耀的父親大兩歲,以前餘耀父母在世的時候,濮傑叫餘叔餘嬸,而餘耀則稱呼濮傑的父母大爺大媽。

餘耀和濮傑這倆發小,在幼兒園和小學都是同班,中學不在一個班,可也在一個學校,這才使得雙方父母也都認識了。餘耀高中畢業考上了大學,濮傑去當了兵。

濮存志挺喜歡餘耀,用他的話說,這小子太機靈了,關鍵還講義氣,濮傑和他一起,放心。

餘耀吃得不亦樂乎,外面的菜再貴再精緻,總覺得不如家裡的鍋竈整出來的順口。

快吃完的時候,濮存志抿了口小酒,一副微醺的狀態,“我給你倆說個事兒,你倆能保密麼?”

濮傑愣了一下子,心說老爸能有什麼值得保密的事兒,而且還是要當着餘耀說。

餘耀反應快,“這是博物館出了什麼大事兒?而且還沒報出來?”

不過心裡也是有點兒奇怪,因爲濮存志在安保部,主要就是負責大門的門衛,有時候也會被抽調去維持展覽秩序,但也瞭解不到什麼核心信息。

濮存志點點頭,壓低了聲音,“可不是小事兒。”

其實他根本不用壓低聲音,房間裡就他們仨,還關門閉戶的。濮傑的老媽早就吃完去隨着“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跳廣場舞去了。

“對啊,爸,您怎麼知道的?”

“今天中午時候,都下班了,我去辦公樓有點兒事兒,路過館長辦公室,他在裡面打電話,門沒關死。”

“嘿,您這是偷聽啊!”

“偷聽什麼?就是路過!誰知道他什麼原因沒關好門······”

餘耀笑着打斷濮存志,“大爺,您和傑子揪着這個嘀咕個啥勁兒?趕緊說什麼大事兒啊!”

濮傑也停了口,“對,爸,絕對能保密!”

濮存志放下酒杯,看了看餘耀,“你知道省博的鎮館之寶吧?”

“當然知道,太顛方鼎啊!”餘耀應道。

太顛方鼎不僅是東江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而且放眼華夏的館藏青銅鼎,也就是華夏國家博物館的司母戊鼎(現稱後母戊鼎),和臺島故宮博物院的毛公鼎,能與之媲美了。

因爲這件太顛方鼎,東江省博物館大大提升了名頭。

省市一級的博物館,能有這樣的重器,自是會當成鎮館之寶。就像楚省博物館的曾侯乙編鐘和越王勾踐劍,冀省博物館的金縷玉衣,浙省博物館的《富春山居圖》,金陵市博物館的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蜀省三星堆博物館的青銅神樹,等等。

“不會丟了吧?”濮傑直愣愣問道。

“過不過腦子?!”濮存志瞪了濮傑一眼。

餘耀心想,這太顛方鼎以前展覽的時候,他還去看過。不要說不經常展覽,就是經常展覽,也不可能丟。

司母戊鼎、毛公鼎、太顛方鼎,各有其特點。司母戊鼎是迄今爲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毛公鼎則是銘文字數最多的青銅器。

太顛方鼎呢,不如司母戊鼎大,也沒有毛公鼎銘文字數多,但是歷史背景卻最爲重要,保存完整,鑄造技術極高。

鼎內的銘文,記載了周武王受命第九年,在畢地祭祀去世的文王,然後向東抵達孟津。在孟津,武王會盟諸侯,人數多達八百個,舉行了一場伐紂“軍事演習”。

史稱孟津觀兵。

大臣太顛,跟着武王參與了祭祀和孟津觀兵,受到了武王重重的賞賜,他便用賞賜的錢“作寶尊彝”,也就是鑄造了此鼎,來紀念這個事情。太顛,是輔佐文王和武王的重臣;孟津觀兵兩年後,武王正式伐紂,太顛也立下了赫赫之功。

鼎內一共兩百多個銘文,記錄此事,傳示子孫。

太顛方鼎在省博展覽時,自然是不能近觀,還隔着玻璃罩子。

餘耀回憶,這尊鼎高約四十釐米,口徑大約三十釐米,是兩隻立耳,折沿,腹部不深。因爲是方鼎,所以是四柱足,柱足比較細長。鼎身有龍紋,有獸面紋,有裝飾性的雷紋,柱足上有牛首紋;都很清晰。

濮存志本來想賣個關子,但他這一瞪眼,濮傑不吱聲了,餘耀暗自在琢磨,一時突然安靜了下來。

“館長好像是在向省文物局的領導打電話,一口一個局長,口氣很謙恭。”濮存志自己又緩緩開了口,“你們猜怎麼着?這太顛方鼎可能是假的!”

“假的?”餘耀和濮傑異口同聲叫了起來!

餘耀心想,以前自己雖然眼力不濟,但這尊太顛方鼎,是民國時期便由江州市文保部門經過嚴密審覈之後接手的,後來一直處於保護之中,怎麼可能是假的?

“你們急什麼?我只是說可能。”濮存志道,“原來,昨天館長收到了一封來自倭國千賀美術館的函。研究之後,今天上午又和千賀美術館方面通了電話。對方說啊,他們也館藏一尊太顛方鼎,那一件纔是真品!”

“扯淡吧!小鬼子真特麼能整事兒!太顛方鼎在省博多少年了,光是展出又有多少回了,他們怎麼現在才說?”濮傑冷笑,“而且他們哪來的機會比對甄別?他們手裡的,纔是假的吧?!”

PS:藏品遭疑屬虛構,勿對號入座。

第576章 戰國紅第530章 收冊頁,辦留學第540章 標字鬥彩杯第272章 九鼎堂第538章 你變了第248章 留電話,琉璃廠第93章 賭格第115章 淵源第698章 七錢之用第335章 重要線索第443章 九宮機關第100章 天青雲破第102章 鍾仿第734章 監測站,研究所第470章 江州第一眼第458章 皇陵盜空,疑點重重第478章 預先定傳人,插曲古月軒第310章 放漏第226章 猛獁象 披毛犀第727章 又見玉牌,只是半塊第796章 萊布卡圖第784章 費盡思量,狡兔三窟第151章 真正來歷第369章 沒文化真可怕第290章 水仙盆,青花格盒第96章 新一代火字口傳人第596章 黃龍背後傍龍河第802章 太爺爺第632章 揚州八怪第626章 坐地起價晚了點兒第485章 金二爺,百駿圖第414章 珠壽不長,人老珠黃第651章 朱子常第51章 大運琢器第316章 林豐草的倉庫第139章 技驚餘耀的老者第450章 鎮幫之寶第253章 譚公子第688章 一億以下都是漏兒第384章 你不瞭解許太炎第245章 黒女王第486章 希特勒收藏的假畫第235章 禪椅第779章 兵分兩路第693章 會面圓明園第360章 漏兒不是這麼撿的第265章 買高仿也是個難事兒第498章 漿胎,鎏金第665章 預展上的熟人第774章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第686章 多思無益第460章 完美除鏽,唯此一人第408章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第324章 星雲鏡第455章 雞心罐,不是杯第697章 南斗六星第73章 它就像趙子龍!第522章 京華散人——何上善第34章 鎮館之寶第98章 真有大寶藏!第602章 水月鏡天第621章 三河劉,董三保第507章 港胖又要來第247章 唐八棱第79章 靖康恥,猶未雪第405章 牆外開花牆裡香第480章 七星拱北第91章 南疆石獅子頭第737章 監測船第160章 黑驢蹄子第216章 白奇楠第743章 移幻鏡天第609章 刷漆的長案第743章 移幻鏡天第629章 我也是靠鼻子第761章 猛料第193章 麻煩第229章 坐地泡第76章 你聽懂了嗎第119章 國寶金匱直萬第259章 點苔第61章 御製鼻菸壺第225章 林豐草的外公第544章 萬幾餘暇第793章 賬房先生第709章 扶助第211章 春水秋山,漏不好撿第217章 意外收穫第400章 永樂甜白第786章 雷厲風行,開啓秘藏第195章 突發奇想第466章 各自佈局第43章 超級保鏢闖瓷都第201章 它都不是第724章 瀘水米擒第309章 兔毫盞第187章 一句話壞了買賣第496章 赴港第196章 無名玉石,撲朔迷離第326章 佛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