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金桃皮鞘

祁長河壓低聲音,“天字號腰刀的制式,基本是一樣的。刀,我有一把,但是······”

“什麼?”餘耀忍不住打斷,“您有一把天字號腰刀?是哪一把?”

祁長河微微愣了一下,轉而笑了,“你太高看我了,我還沒說完呢。我有一把定製的,就是根據天字十七號寶騰刀的制式來的,工藝品。”

“那您的意思是?”

“我也不瞞你了。我已聯繫上了,江州有人,要出手原配的金桃皮刀鞘!”

餘耀這才明白,“也就是說,只有刀鞘?”

這單純的刀鞘,吸引力和關注度,確實小多了。而且當年制刀,未成品的、不合格的也有,而且刀鞘必定會多制,單純刀鞘流出,可能性要比刀來得大。

“對,老刀鞘,這也很難得了。我當時定製腰刀,本也想做一個金桃皮的刀鞘,但尋到合適好材料的難度極大。而且,這老刀鞘,質感肯定不一樣啊!”

餘耀點點頭,要收藏一把乾隆御製天字號腰刀,可能性微乎其微,原材料一比一定製,可謂藏家的一個選擇。若是能配上一把老刀鞘,那也算錦上添花了。

所謂金桃皮刀鞘,不全是金桃皮,是木質的底子,外蒙一層金桃皮,而且是切割出來的金桃皮條,拼成一個類似“人”字、有鎧甲感覺的圖案。

金桃皮,因爲說得籠統,所以存在爭議。有人說產於華夏南方,但是,根據清中期的《黑龍江外記》,說金桃皮出自“齊齊哈爾城東諸山”,“皮赤黑”“裡如漆金”,故名金桃皮,“歲折春枝入貢”,而且其實並不結桃。

因爲採用裡面的皮質,如同塗了一層金漆,裝飾之後,煞是好看;而且據說金桃皮能“避惡驅邪”,所以被選用到了乾隆御製腰刀上。

滿清從東北起家,掌控全國後,很多高端的東西,還是從東北出,比如東珠製作的朝珠,是等級最高的。

這金桃皮在清代是貢品,現在還不知道有沒有,即便有,品質是不是能保證也不好說。所以祁長河找不到合適材料,實屬正常。

祁長河抿了一口茶,“來到了江州,人生地不熟,有些事情,還得仰仗你啊!”

“祁老爺子人脈廣,消息靈,我都不知道江州有人要出手乾隆御製腰刀的老刀鞘。”

“這些東西不是古玩大流,自是入不了你的法眼。不過,總歸也是有名頭的東西,你要是有時間,不妨陪我這糟老頭子一起看看,如何?”

祁長河很會說話。

這刀鞘,他飯後才說,說明他有可能本來不想說,自己有把握鑑別真假。不過,從見面到吃飯到餘耀拿出西漢白玉劍飾,這個期間,或許又讓他覺得,多一個人餘耀這樣的高手幫着看看,那定然更加保險。

“祁老爺子高看我了。”餘耀謙虛了一句,也沒說應,也沒說不應。

祁長河起身,走到貨架邊,拿起了一件“汝窯”鴛鴦水滴,“剛纔我就看上這件東西了,來了一趟,順便帶走吧。”

這件鴛鴦水滴,是民國的老仿,餘耀笑笑,“老爺子喜歡,拿走就是。”

“我也不問價兒了,給你留五萬塊,別嫌少。”

水滴,也叫水注,是磨墨時的滴水用具。文房裡的東西,很多都講個意趣,鴛鴦身子就是個容器,水從喙中出;擺在案頭,實用兼具觀賞。

不過,這樣的民國仿汝窯,市面上頂多也就是萬兒八千的價兒;餘耀當然明白,祁長河請自己掌眼,這是變相出一筆鑑定費。

“老爺子這是看低我了。”餘耀正色道,“若是正兒八經收鑑定費,可不止這點兒。但我餘耀,對朋友,看幾眼東西哪能多收費?”

祁長河看着餘耀的神情,略顯不好意思,“誤會了小老弟,我是真喜歡這個鴛鴦水滴。生意嘛,一碼歸一碼。”

“既然是生意,該我定價纔是。老爺子要真的喜歡,一萬拿走,行價兒,就可以了。”

“哈哈哈哈。好,那就聽你的。”

餘耀點點頭,“既然已經聯繫好了,何時去看?”

“明天上午!”

“行,我到時候陪您去。”

第二天上午,祁長河帶餘耀去的地方,是個老式小區,不過,房子的面積不小,三室兩廳,有一百五十來平米。

進了門,裡面基本已經搬空了,就剩一個陳舊的立櫃,油漆都已經斑駁了。

見的人是個四十多歲的男子,溫文爾雅,說話也很客氣,“不好意思啊,祁先生,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了,這房子已經找好買主了,下個月過戶。”

“無妨,直接看東西就行。”祁長河笑道。

男子從打開立櫃,裡面也是空蕩蕩的。他從立櫃裡拿出刀鞘的時候,餘耀瞥了一眼,好像一角還有一件很小的瓷器,不過看不真切。除了這兩樣,立櫃裡沒別的了。

餘耀沒想到,這刀鞘大開門,根本不用多看。

祁長河卻上手仔細看起來。

在他看的時候,餘耀問了男子一句,“怎麼會只有一個刀鞘,原先有刀麼?”

這男子一看就不是古玩行的人,開口解釋道:

“這是我父親留下的。具體情況呢,我父親生前告訴過我。這原本是是清宮裡的東西,1900年是八國聯軍搶走的,本來自然是連刀帶鞘。後來,是江州一位姓杜的先生從俄國兵手裡買的。這位杜先生帶回了江州,一直在家中傳承;破四舊的時候,將刀和刀鞘分開隱藏,刀鞘藏在柴房沒被發現,一直保留了下來。”

“刀被收走了?”祁長河此時也不由停了眼,脫口問道。

“刀也沒被收走,卻不知被誰偷走了!一直杳無音訊。這刀鞘,是我父親從杜先生的孫子手裡買的,一直掛在牆上欣賞,也沒配刀。”

“既然傳承有序,那麼刀名,令尊既然買了,應該問過吧?”

“問過。”男子微露尷尬,“其實也給我說過,但我對古玩實在是一點兒都沒興趣,只記得是地字號······”

第743章 移幻鏡天第201章 它都不是第9章 沈歌第328章 鄭成功血統的實物佐證第490章 一印兩人刻第300章 白色寶石,小插曲第777章 父愛如山第765章 如此熟坑第98章 真有大寶藏!第92章 一寸緙絲一寸金第768章 差一步來晚第615章 小團隊的大活兒第600章 大罐子,小罐子第233章 寶座,運輸問題第515章 你是不是在查鬼眼門?第261章 傳國玉璽,和氏璧第258章 譚木匠第475章 三個議題第800章 少年之殤第606章 金龜第486章 希特勒收藏的假畫第506章 不止一個操盤手第269章 大明隆慶年造第527章 造假集團第431章 殘器巧改,綠釉後上第65章 彈弓刻痕(求收藏)第514章 秘藏重器,曾一本萬利第160章 黑驢蹄子第258章 譚木匠第673章 火字口補遺第649章 底託落款第197章 一截手卷第444章 三球五行第740章 麗江古城,雙獅暖硯第35章 真真假假第354章 及時雨沈歌第581章 雲青花第57章 受啓發,打個洞第457章 江底探陵第415章 天工第184章 自作主張第122章 又遇港胖第262章 一番梳理,兩枚銅印第711章 再仿“鬼眼穿心”第722章 瀾滄江邊第640章 偏要會一會第35章 真真假假第630章 軸中之筆第170章 競拍青銅敦第593章 子岡牌第760章 瓜葛第552章 又遇鬼叔第757章 東南第762章 他鄉遇故知第135章 無款辨銘第465章 你還想再盤他?第403章 挨千刀第512章 貨款兩清卻沒走成第515章 你是不是在查鬼眼門?第326章 佛龕第728章 測字第781章 我說真的,它就是真的!第604章 老井第646章 仁者無敵第481章 靳伯聲第479章 知行合一第78章 筒子錢第284章 想多了?第152章 借我一用第762章 他鄉遇故知第761章 猛料第781章 我說真的,它就是真的!第67章 贓物第2章 真是撞鬼了!第563章 贏了之後第549章 雙龍壽字幣第29章 宣德青花第797章 起飛第528章 說畫就來畫第322章 識古不窮,迷古必窮第534章 無量山第300章 白色寶石,小插曲第52章 港胖第230章 鳴鶴二十八宿第69章 他能飛上天不成?第58章 又見鬼臉花錢第656章 一看究竟的決定第28章 又有買賣來了第618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397章 秘色瓷,活死扣第549章 雙龍壽字幣第425章 我不是急,我是擔心第96章 新一代火字口傳人第197章 一截手卷第418章 酬金免了第414章 珠壽不長,人老珠黃第446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357章 古玩大集第390章 非仇之命,不義之財第440章 古玩江湖今猶在,不見當年格古齋